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為廣泛的病毒之一。
全球大概有3.5億人為慢性HBV 感染者。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調查顯示,每年約有100萬~
200萬人死于HBV 感染。我國作為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區(qū),占全球HBV表面抗原(HBsAg)總攜帶率的50%。60%的人受過HBV的感染,8%~10%的人(可能超過1.2億)為HBV 慢性攜帶者,其中有近20%~25%的病人發(fā)展為慢
2、性肝病。因此,HBV 感染已成為全球亟待解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
HBV是一種DNA病毒,屬嗜肝DNA病毒科,由外膜和核心兩部分組成,其基因組是一個約3.2kb的部分雙鏈環(huán)形DNA,其負鏈核苷酸序列有4個開放性讀框架(openreading frame,ORF):S、P、C、X基因區(qū)。前C基因(precore,PC)位于HBV基因組nt1814-1900之間,編碼e抗原(HBeAg)。C基因啟動子(core promote
3、r,CP)位于nt1643-1849之間,指導3.4kb前基因組mRNA和3.5kb前C mRNA的轉錄,由基本啟動子(nt1742-1849)和上游調控序列(nt1643-1742)兩部分構成。
HBV復制需由前基因組RNA中間體反轉錄為負鏈DNA,在此過程中需要病毒本身的DNA聚合酶,而此酶缺乏校正活性,可導致復制過程中反轉錄失真,從而使HBV出現(xiàn)很高的變異率。目前關于PC及BCP區(qū)變異報道和研究最多的主要有2組:PC
4、區(qū)G1896A的終止密碼子變異、BCP區(qū)A1762T和G1764A的雙位點變異。PC區(qū)G1896A變異使TGG(色氨酸)變?yōu)門AG(終止密碼),導致HBeAg不能合成,在血清學上表現(xiàn)HBeAg陰性。BCP區(qū)A1762T和G1764A的雙位點變異可導致HBeAg合成減少,但不能使其完全消失。另外,上述變異與病毒的復制以及HBV相關性肝炎的發(fā)展密切相關。
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當今臨床上常見的一種CHB臨床亞群
5、。近期來自世界不同地區(qū)人群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慢性HBV感染者中,HBeAg陰性CHB的流行率為70%~100%,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我國HBeAg陰性CHB占40%左右,但未來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其理由是:①隨著預防接種的廣泛應用,使HBeAg陽性CHB日益減少;②現(xiàn)有的HBeAg陽性CHB病例逐漸在天然及藥物的作用下轉化為HBeAg陰性病例;③已知HBeAg陰性CHB比HBeAg陽性CHB更難治愈,長期使用核苷類類似物可致耐藥機率
6、增多,故陰性病例將日益增多。HBeAg陰性CHB的產(chǎn)生主要與HBV基因前C區(qū)或核心啟動子突變有關,其檢出率為50%~70%。與HBeAg陽性CHB相比,HBeAg陰性CHB病情自發(fā)或持續(xù)緩解極少發(fā)生、中度/重度HBV相關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及HCC)比例較大、預后較差。HBeAg陰性CHB抗病毒治療的持久應答率低,治療時間更長,治療終點亦難確定。
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作為一種最早、應用最廣泛的核苷類似
7、物類抗病毒藥物,已大量應用于HBeAg 陰性CHB的抗病毒治療當中。一般認為,在其治療過程中,治療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HBV DNA水平、年齡、性別及HBV基因型與其療效有關。而關于PC及BCP 區(qū)變異研究極少涉及。
因此,本研究連續(xù)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間在西南醫(yī)院感染科門診及住院接受LAM治療HBeAg陰性CHB患者的臨床資料和血清標本,系統(tǒng)的分析了在LAM治療HBeAg陰性CHB過程中影響
8、其療效的各種因素;并且,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后直接測序的方法檢測了部分患者血清中PC及BCP區(qū)變異情況,并分析該變異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主要研究成果:
1.203例接受LAM治療的HBeAg陰性CHB患者中,180例患者獲得病毒學應答(VR),應答率為88.7%,應答患者較之無應答患者基線HBV DNA水平較低。在長期治療過程中,81例(45%)患者發(fā)生病毒學突破(VB),發(fā)生病毒學突破患者較之獲得
9、持續(xù)應答的患者基線HBV DNA水平較高;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認為,治療前HBV DNA水平以及治療6個月時HBV DNA狀態(tài)是發(fā)生病毒學突破的危險因素。
2.采用PCR擴增后直接測序的方法對治療前血清中HBV的PC及BCP區(qū)變異情況進行檢測。共有101例患者治療前血清留取并被檢測,其中PC區(qū)G1896A位點變異41例(40.6%),BCP區(qū)A1762T/G1764A雙位點變異44例(43.6%),兩者并存12例(1
10、1.9%);
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分析認為,治療前PC區(qū)1896位點變異、BCP區(qū)1762/1764雙位點變異與應答密切相關;PC區(qū)G1896A位點變異組與野生組相比,初始應答率分別為83%和85%(P>0.05),第1年病毒學突破率分別為17%和10%(P<0.05),第2年病毒學突破率分別為35%和26%(P<0.05);BCP區(qū)A1762T/G1764A雙位點變異組與野生組相比,初始應答率分別為80%和83%(P>
11、0.05),第1年病毒學突破率分別為13%和12%(P>
0.05),第2年病毒學突破率分別為32%和28%(P>0.05)。結論1.LAM治療HBeAg陰性CHB過程中,治療前較低的HBV DNA水平能夠獲得較好的應答,治療6個月時HBV DNA陽性狀態(tài)是病毒學突破的高危因素。
2.PC及BCP區(qū)變異不會使HBV對LAM的敏感性產(chǎn)生變化,但隨著治療時間延長,PC區(qū)1896位點變異組比野生組更容易發(fā)生耐藥;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及基因變異的研究.pdf
- 拉米夫定治療兒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pdf
- 拉米夫定治療e抗原陰性慢性乙型肝炎早期預測指標的研究.pdf
- 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細胞免疫應答的影響.pdf
- 拉米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線HBV DNA,ALT水平與YMDD變異關系的研究.pdf
- 拉米夫定聯(lián)合中藥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pdf
- 清木丹顆粒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及對YMDD變異的影響.pdf
- 養(yǎng)木丹顆粒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及對YMDD變異的影響.pdf
- 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特點研究.pdf
- 療肝3號聯(lián)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及基因變異的研究.pdf
- 恩替卡韋和拉米夫定治療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療效的薈萃分析.pdf
- 探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變異與拉米夫定耐藥的關系.pdf
- 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2年的回顧性臨床研究.pdf
- 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及轉歸研究.pdf
- 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發(fā)生病毒學反彈患者YMDD變異分析.pdf
- 原研和仿制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pdf
- 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臨床分度對拉米夫定抗病毒療效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及其預測因素分析.pdf
- ??诘貐^(qū)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療致YMDD變異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