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原誘導小鼠結腸炎發(fā)生的分子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的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包括克羅恩?。?Crohn’s disease, CD)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近年來,隨著其發(fā)病率的不斷增高,IBD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異常免疫反應、感染等因素都與IBD的發(fā)病有關,也有人提出攝入的食物與IBD的發(fā)生相關,但其確切發(fā)

2、病機制尚不清楚。IBD根據(jù)其發(fā)病的免疫特征可分為為Th(T-helper)1型免疫應答和Th2型免疫應答,目前認為CD是Th1相關的炎癥反應性疾病,而UC則是以Th2型免疫應答為主的炎癥損傷,主要表現(xiàn)為Th2細胞及其分泌的相關細胞因子增多。食物過敏(food allergy, FA)是指致敏性食物抗原打破機體免疫耐受而誘發(fā)的腸道異常免疫反應,近年來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它是以Th2型免疫應答為主,同時產(chǎn)生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一些臨床

3、研究發(fā)現(xiàn)食物過敏與IBD的發(fā)生相關,然而具體機制還未完全闡明。
  T細胞免疫球蛋白與黏蛋白域蛋白(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TIM)4表達于抗原提呈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尤其是成熟的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 DC),近年來發(fā)現(xiàn)它是T細胞重要的調節(jié)因子,TIM1是其受體,主要存在于T細胞表面,TIM1與

4、TIM4之間的相互作用在誘導Th2免疫應答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TIM4與一些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相關,一些微生物的產(chǎn)物如霍亂毒素( cholera toxin, CT)可以誘導DC表達TIM4,然而其具體機制尚不明確,是否TIM4誘導的Th2免疫應答反應在IBD的發(fā)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仍不十分清楚。
  組蛋白的乙?;揎椗c許多疾病致病基因的激活和轉錄有關,分別由組蛋白乙?;D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

5、erases, HATs)和組蛋白去乙?;福╤istone deacetylases, HDAC)催化完成。其中腺病毒E1A結合蛋白p300是HATs的主要成員,可調節(jié)基因的轉錄,與過敏性疾病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p300可誘導Th2極化,而信號轉導子和轉錄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6是誘導Th2細胞分化的主要調控因子,在白細胞介素(interleu

6、kin, IL)-4存在情況下,STAT6可以募集p300與核受體輔激活蛋白-1(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NCOA-1)來激活信號轉導。是否p300通過激活STAT6調節(jié)TIM4的基因轉錄,進而誘導Th2極化促進食物過敏及相關結腸炎發(fā)生仍需進一步闡明。
  免疫球蛋白IgE在I型超敏反應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過敏性哮喘、食物過敏及過敏性皮炎等。食物過敏小鼠體內可發(fā)現(xiàn)血清總IgE及血清與腸黏膜

7、食物抗原特異性IgE的增高,一些臨床證據(jù)也發(fā)現(xiàn)某些IBD病人血清及腸黏膜IgE是增高的,然而具體誘導IgE增高的機制仍不明了。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B細胞淋巴瘤蛋白-6(B cell lymphoma6 protein, Bcl-6)作為一種序列特異性轉錄抑制因子可以控制B細胞生發(fā)中心和抑制IgE轉化,Bcl6可以利用HDAC7通過啟動子位點的染色質重塑來行使轉錄抑制作用。是否HDAC7通過調節(jié)Bcl6基因從而誘導gE的表達,促進食物過敏及相關結

8、腸炎的發(fā)生,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食物過敏與IBD發(fā)生的關系仍需進一步闡明。Th2型IBD的發(fā)病機制仍不十分清楚,TIM4與IgE在食物過敏及其相關的結腸炎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誘導TIM4與IgE表達的機分子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本研究中,我們將首先應用霍亂毒素(cholera toxin, CT)與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建立食物過敏原相關的結腸炎模型,初步探討TIM4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進一步評價模型小鼠腸

9、道中極化的Th2型炎癥反應并證實食物過敏可能是IBD發(fā)生的一個因素。然后以食物過敏原誘導的小鼠結腸炎模型為研究基礎,應用染色質免疫沉淀法(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ChIP)及RNAi技術來研究p300在TIM4及STAT6染色質位點重塑中的作用,并采用BALB/c CD45.1與BALB/c CD45.2小鼠,利用骨髓來源樹突狀細胞過繼轉移的方法,進一步研究STAT6在CT誘導DC表達TIM4中的

10、作用。同時在體外采用細胞學實驗進一步證實了B細胞內HDAC7通過抑制Bcl-6基因,進而促進B細胞表達IgE,誘導食物過敏原相關結腸炎發(fā)生的分子機制。
  研究目的:
  1.應用CT與OVA建立食物過敏原相關的結腸炎模型,初步探討TIM4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并進一步證實食物過敏是IBD發(fā)生的一個因素。
  2.應用ChIP及RNAi研究p300與STAT6在TIM4啟動子位點染色質重塑中的作用,進一步闡明p300可調節(jié)

11、TIM4基因轉錄。
  3.利用骨髓來源樹突狀細胞過繼轉移的方法,研究STAT6在CT誘導DC表達TIM4中的作用。
  4.證實B細胞內HDAC7通過抑制Bcl-6基因表達,進而促進B細胞表達IgE,誘導食物過敏相關結腸炎發(fā)生的分子機制。
  研究方法:
  1.食物過敏原誘導小鼠結腸炎模型的建立
  雄性BALB/c小鼠(6-8周),每組12只,將OVA(1mg/鼠)和CT(5μg/鼠)溶于0.1ml生

12、理鹽水中,在第0、3天皮下注射致敏,于第5、7、9、11、13、15天給予OVA(1mg/鼠)和(或)CT(20μg/鼠)溶于0.1ml生理鹽水中灌腸進行激發(fā),同時給予生理鹽水灌腸作為對照,于第17天同時處死對照組與實驗組小鼠,取結腸組織進行下一步分析。
  2.結腸組織病理學檢查
  取小鼠結腸組織,制備石蠟切片,蘇木精一伊紅(HE)染色,觀察腸黏膜損傷情況,進行結腸組織學損傷指數(shù)評分評估結腸黏膜組織損傷情況。組織學損傷程

13、度根據(jù)病變深度與隱窩破壞程度評分。
  3.髓過氧化物酶(MPO)檢測
  取病變處結腸10mg,按體積比1:4加入0.1%乙基苯基聚乙二醇,超聲勻漿結腸組織,4℃離心5min,取上清。按照MPO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用化學比色法測定結腸組織MPO的活性。在460nm處觀察記錄吸光度的變化(OD值)。MPO活力計算公式為:MPO活力=(實驗OD值-對照OD值)/0.1131。
  4. CD4+T細胞分離及檢測

14、  無菌條件下取小鼠結腸組織,將結腸組織剪成lcm大小,加入預消化液預消化30min,重復兩次以上。100μm細胞篩過濾后將剩余腸組織切成lmm左右的碎片,PBS清洗一次離心后,加入消化液消化30min;漩渦混勻器劇烈晃動20s,40μm濾網(wǎng)過濾結腸組織,然后用40/80Percoll分離得到小鼠腸道黏膜固有層單個核細胞(LPMC),接著再用免疫磁珠法(MACS)進一步分選。將免疫磁珠法分選出的CD4+T細胞與DC細胞共培養(yǎng),并加入不同

15、種類的抗原刺激72小時后收集并計數(shù)細胞,將熒光染料羧基熒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CFSE)加入已經(jīng)計數(shù)好的1×106細胞中使終濃度為10μM,避光染色5分鐘后用預冷的PBS洗滌1次,再用細胞培養(yǎng)基洗滌2次后,1500rpm離心5分鐘后棄上清,F(xiàn)CM檢測。
  5. Ussing chamber
  將腸黏膜組織安裝到Ussing chamber儀器上,記錄儀器運行30分鐘后的短路電流,根據(jù)歐姆定律算出電阻值,進一步計算出電導值。

16、然后加入不同濃度的CT進行刺激,觀察與記錄短路電流與電導的變化,另外在結腸黏膜側加入FITC標記的OVA,在不同時間段用免疫熒光儀檢測漿膜側OVA的熒光量進而計算出OVA的滲出量。
  6.骨髓來源樹突狀細胞(BMDC)的分離及培養(yǎng)
  頸椎脫位法處死小鼠后,無菌條件下分離出小鼠的脛骨和股骨,剪掉其遠端,用滅菌注射器抽取PBS,插入骨髓腔反復沖洗直至髓腔變白,收集骨髓懸液,用200目尼龍網(wǎng)濾去小碎片和肌肉組織,離心棄上清后加

17、入1×氯化銨紅細胞裂解液室溫孵育3-5 min后離心棄上清得到骨髓細胞。調整細胞濃度為0.5-1×106/ml,均勻鋪至24孔培養(yǎng)板內,同時加入重組小鼠 GM-CSF(25 ng/ml)和IL-4(10 ng/ml),37℃,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48小時,然后吸取懸浮細胞及培養(yǎng)基,貼壁的為BMDC,加入新鮮培養(yǎng)基及細胞因子繼續(xù)培養(yǎng),隔日3/4換液并補足相應細胞因子。培養(yǎng)后的BMDC經(jīng)臺盼藍染色檢測細胞活力,流式細胞儀檢測純度。
 

18、 7. ELISA檢測
  OVA特異性IgE、腸黏膜總IgE、IL-4、IL-17、TNF-α與IFN-γ細胞因子的檢測完全按照ELISA試劑盒說明書進行,終止反應后,15分鐘內在酶標儀450 nm處讀出吸光度值,減去空白值即為所得吸光度值,根據(jù)標準曲線得到樣品中蛋白表達濃度。
  8.流式細胞術
  收集培養(yǎng)細胞并計數(shù),每1×106個細胞內加入流式緩沖液Ⅱ(500mlPBS,0.5g BSA,0.25gNaN3)1

19、ml離心(4℃,800g,8分鐘)洗滌3次;加入熒光標記的表面分子抗體,4℃避光靜置30分鐘;然后加入流式緩沖液II離心(4℃,800g,8分鐘)洗滌2次后,棄緩沖洗液,再加入300μL流式緩沖液II重懸細胞,振蕩混勻,將細胞懸液用40μm濾網(wǎng)過濾后流式細胞儀進行下一步分析。
  9.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
  收集培養(yǎng)細胞并計數(shù),1500rpm離心后,1×PBS清洗兩次,離心得到細胞沉淀,用Trizol法提取

20、細胞總RNA,所提取的總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計計算濃度,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鑒定。按照反轉錄試劑盒說明書合成cDNA。將25ng cDNA加入10μL iQTMSYBRGreen Supermix中,上下游引物各300nM,進行PCR擴增40個循環(huán)。所有實驗均重復三次,陰性對照采用未轉錄RNA作為模版或不加入模版作為對照。β-actin作為內參,最后結果采用2—△△Ct計算。
  10. Western Blotting
  

21、收集組織或細胞,加入裂解緩沖液和蛋白酶抑制劑提取總蛋白,制膠,上樣,用SDS-PGAE法分離條帶,將分離膠進行轉膜到PVDF膜上,5%的BSA室溫封閉1小時;洗膜后,加入一抗4℃搖床過夜,再次清洗后加入二抗室溫搖床孵育1小時,洗膜后,曝光。
  11. TIM4啟動子報告基因電轉染和熒光素酶檢測
  TIM4啟動子報告基因由Promega公司構建,按照說明書用Gene Pulser II儀將基因電轉移入DC內,同時加入CT刺

22、激繼續(xù)培養(yǎng)48h后用Dual熒光報告基因檢測系統(tǒng)檢測熒光素酶活性。
  12.染色質免疫沉淀法(ChIP)
  收集細胞,加入1%甲醛交聯(lián)15分鐘,離心后,向細胞沉淀中加入室溫SDS裂解液和蛋白酶抑制劑裂解細胞。然后在冰上超聲樣品,超聲之后,離心裂解的產(chǎn)物收集上清液。加入上清液、ChIP稀釋液與ProteinG Agarose,4℃旋轉混勻60min。靜置2分鐘后,4℃,5000g離心1min。取上清液10μL作為input

23、,將其余上清液轉移置新的EP管,分別加入IP抗體,并設立陰性對照、陽性對照與實驗組,4℃,50-100 RPM旋轉混勻過夜。孵育結束后,再加入60μL ProteinG Agarose4℃,50-100 RPM旋轉孵育60min。靜置10min后,4℃,5000g離心1min。去上清,留下沉淀復合物。清洗沉淀復合物,每次5分鐘。將沉淀復合物與input中分別加入40μL包含1μL蛋白激酶K的DNA釋放緩沖液,輕輕混勻,65℃水浴鍋處理1

24、5min。利用Promega回收試劑盒回收DNA片段用于PCR擴增。
  13. RNA干擾(RNAi)
  包含小鼠p300,STAT6、HDAC7和Bcl-6的shRNA和對照shRNA慢病毒載體由Santa Cruz公司設計和構建,并按照慢病毒載體操作說明轉染細胞。用Lenti-X GoStix鑒定病毒產(chǎn)物;然后用病毒產(chǎn)物轉導靶細胞,經(jīng)Western Blotting檢測轉染效率?;蛞种菩试谵D染后48小時達到90%

25、,而對照組shRNA無基因抑制作用。
  14.分離CD45.2小鼠的BMDCs進行過繼轉移
  實驗小鼠分組,每組6只。野生型CD45.2+DCs組(提取野生型BALB/cCD45.2小鼠的BMDCs,以1×106細胞/鼠尾靜脈注射入BALB/cCD45.1小鼠體內);CD45.2+STAT6?DCs組(對BALB/cCD45.2小鼠的BMDCs進行STAT6基因抑制后,以1×106細胞/鼠尾靜脈注射入BALB/cCD45

26、.1小鼠體內);CD45.2+對照shRNA DCs組(對BALB/cCD45.2小鼠的BMDCs進行空載體轉染后,以1×106細胞/鼠尾靜脈注射入BALB/cCD45.1小鼠體內),分離LPMC進行流式細胞術檢測。
  15.小鼠脾臟B細胞分離與檢測
  無菌條件下取小鼠脾臟,常規(guī)進行脾臟淋巴細胞分離,然后按照小鼠脾臟B細胞分離試劑盒說明書用MACS法進一步分離小鼠脾臟B細胞,計數(shù)B細胞,并標記FITC-CD19,流式檢驗

27、分選純度(≥95%)。
  16.統(tǒng)計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實驗均進行三次重復,兩組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方差分析(ANOVA),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示具有顯著差異。
  結果:
  1.食物過敏原誘導的小鼠結腸炎模型以Th2免疫應答為主
  用食物過敏原OVA及免疫佐劑CT誘導出了食物過敏相關的結腸炎模型。小鼠的體重于灌腸

28、之日起急劇下降,灌腸3次后體重下降最多,之后趨于平穩(wěn)。HE染色發(fā)現(xiàn)對照組小鼠的結腸結構完整,而實驗組小鼠的結腸組織出現(xiàn)黏膜水腫,隱窩變形,腸壁增厚及大量炎癥細胞浸潤的表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組織學評分明顯增高,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我們用MPO檢測試劑盒與ELISA試劑盒分別對兩組小鼠的結腸組織提取蛋白進行MPO活性及IL-4、TNF-α、IFN-γ、IL-17四種炎癥因子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OVA/CT組小鼠M

29、PO活性明顯增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腸黏膜分泌的細胞因子IFN-γ及IL-17在OVA/CT組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而IL-4在OVA/CT組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發(fā)現(xiàn)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小鼠sIgE的表達明顯升高。將CD4+T細胞用CFSE標記后,加入不同抗原刺激后與DC共培養(yǎng)3天,用流式細胞術分析發(fā)現(xiàn)OVA刺激組小鼠腸黏膜CD4+T細胞與對照組BSA相比明顯增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0、(P<0.01)。說明食物過敏原誘導的結腸炎小鼠腸道中出現(xiàn)OVA特異性CD4+T細胞的明顯增殖。結合腸黏膜組織表達IL-4明顯增高,表明OVA/CT誘導的結腸炎癥反應是以Th2免疫應答為主。
  2. CT通過損傷上皮屏障功能促進食物過敏原誘導腸道免疫應答
  將分離的結腸組織置于Ussing chamber儀器上,發(fā)現(xiàn)與結腸炎組相比,對照組結腸組織隨著CT濃度的增高,短路電流Isc及電導Conductance逐漸增高,且呈

31、劑量依賴性增長,當CT濃度達到100μg/ml時,與結腸炎組腸黏膜屏障的短路電流及電導變化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及CT濃度的增高,OVA穿過腸上皮的流量遞增,當CT濃度達到100μg/ml時,與結腸炎組通過OVA的流量一致,說明OVA的流量成時間和劑量依賴關系。表明給予CT刺激后可以損傷結腸上皮屏障功能,促進食物抗原的吸收。
  3.食物過敏相關的結腸炎小鼠腸道表達TIM4的DC細胞增多了
  流式細胞術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對正常對

32、照組相比,實驗小鼠結腸黏膜組織表達TIM4的DC細胞數(shù)明顯升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了進一步評估是否細菌產(chǎn)物CT在其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將BALB/c小鼠的BMDC分離出來,在體外用不同濃度的CT進行刺激,并用Real time-qPCR及Western Blotting進行檢測后發(fā)現(xiàn)隨著CT濃度的增高,DC表達的TIM4在mRNA與蛋白水平均呈現(xiàn)增高趨勢,且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1)。

33、結果表明CT可促進腸道DC表達TIM4。
  4.食物過敏原誘導的結腸炎小鼠腸道DC中p300與TIM4的表達均增高
  我們評估了食物過敏原誘導的結腸炎小鼠腸道DCs中p300與TIM4的表達水平。用RT-qPCR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與生理鹽水對照組p300和TIM4在mRNA水平的表達相比,從OVA+CT組與單純CT組灌腸小鼠結腸黏膜組織分離出的DCs中p300與TIM4的表達明顯增高,Western Blotting在蛋白水平

34、檢測呈現(xiàn)與mRNA水平一致性。結果表明在腸道過敏條件下,腸道DCs可高表達p300與TIM4。而且,我們發(fā)現(xiàn)單純CT灌腸組小鼠的腸道DCs表達的TIM4與p300的水平與OVA+CT組一致,結果提示CT在腸道DC表達p300與TIM4中起重要作用。
  5. p300介導CT誘導DC表達TIM4
  野生型BMDC加入CT刺激48h后,TIM4在mRNA水平的表達較生理鹽水組明顯升高(P<0.01)。同時,我們用Wester

35、n Blotting檢測了DCs在蛋白水平對TIM4的表達,發(fā)現(xiàn)加入CT刺激的野生型BMDC及轉入空載體的BMDC與生理鹽水組相比,TIM4的表達是明顯升高的,表明在體外CT可誘導DCs表達TIM4。而加入p300的抑制劑及應用p300基因抑制的DCs,同樣加入CT刺激,DC對TIM4的表達卻沒有變化。這說明了p300可能與CT誘導DCs表達TIM4相關。接下來我們將攜帶TIM4啟動子序列的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轉染DCs,然后用CT刺激48

36、h,結果發(fā)現(xiàn)轉入TIM4啟動子序列DCs中檢測到了高的熒光素酶活性,而加入p300抑制劑后熒光素酶活性卻沒有升高。我們進一步用Western Blotting檢測了DCs中TIM4蛋白的表達,發(fā)現(xiàn)TIM4在蛋白水平的表達與熒光素酶活性呈現(xiàn)一致性。結果證實了p300介導CT誘導TIM4的表達。
  6. p300在CT介導的TIM4啟動子位點染色質重塑中起作用
  用ChIP分析p300在TIM4啟動子位點染色質重塑中的作用,

37、發(fā)現(xiàn)與生理鹽水組相比,食物過敏原誘導的結腸炎小鼠組(OVA+CT)及單純CT灌腸組小鼠腸道DCs中TIM4啟動位點的p300、H3K4ac、RNA聚合酶II(PolⅡ)及 pSTAT6水平均增高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了進一步在體外實驗中驗證這一結果,我們用CT分別刺激野生型DCs與p300基因抑制的DCs48h,ChIP分析發(fā)現(xiàn),與生理鹽水組相比,CT刺激后野生型的BMDC細胞內的pp300、H3K4ac、Pol I

38、I及pSTAT6水平均增高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p300基因抑制后的DCs(p300-d)及轉入對照shRNA的DCs同時用CT刺激后,p300基因抑制后的DCs(p300-d)組TIM4啟動子位點pp300、H3K4ac及RNA Pol II表達水平較生理鹽水刺激組無明顯變化,說明p300基因抑制后,TIM4啟動子位點染色質的重塑也終止了。
  7. p300在DCs表達STAT6中起重要作用
  為了

39、檢測p300在活化STAT6中的作用,我們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了p300的抑制劑garcinol,結果發(fā)現(xiàn)p300與STAT6的mRNA水平被終止了。而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STAT6的抑制劑,p300的mRNA仍是增高的,而STAT6的mRNA水平被終止了,可見在DCs中p300影響STAT6的表達。同時我們用ChIP檢測DCs中在STAT6啟動子位點pp300, H3K4ac, PolⅡ和核受體輔激活蛋白1(NCOA1)的表達情況,發(fā)現(xiàn)隨著CT濃

40、度的增高它們的表達也增高了,與生理鹽水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加入p300抑制劑后,四者表達均降低,而加入STAT6抑制劑后,僅出現(xiàn)NCOA1的降低。為了進一步證實是否在DCs中NCOA1是STAT6的轉錄協(xié)同刺激因子,我們抑制了DCs中的NCOA1基因,然后用CT刺激NCOA1缺失的DCs,同時刺激轉入空載體的DCs作為對照,我們發(fā)現(xiàn)用CT刺激后,DCs中在STAT6啟動子位點p300,pp300, H3K4ac和

41、PolⅡ的表達仍是升高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STAT6卻沒有表達,進而證實了NCOA1是DCs中STAT6的轉錄協(xié)同刺激因子。
  8. STAT6介導CT誘導TIM4的表達
  從BALB/c CD45.2小鼠中提取BMDCs,用RNAi抑制CD45.2+DCs中STAT6的基因,然后將它們過繼轉移給BALB/cCD45.1小鼠。給予BALB/cCD45.1小鼠10μg/mlCT連續(xù)灌腸4天,于第5天

42、處死小鼠,分離腸道LPMC進行流式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TIM4+CD45.2+STAT6?DCs的數(shù)量很少,僅有0.49%,而32.7%的TIM4+DCs在CD45.2+STAT6+DCs被檢測到了。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個結果,我們用MACS從CD45.1小鼠體內分離出CD45.2+DCs,然后分別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檢測TIM4的表達。結果發(fā)現(xiàn)與STAT6?CD45.2+DCs中TIM4的表達相比, STAT6+C

43、D45.2+DCs中,TIM4的表達明顯增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STAT6介導DCs中TIM4的表達。
  9. CT通過增加B細胞內HDAC7抑制Bcl6表達
  我們在培養(yǎng)基中用CT刺激IL-6激化的B細胞,結果表明用CT刺激后,Bcl6的水平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了,且呈劑量依賴的關系,與培養(yǎng)基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果表明CT可以抑制B細胞對Bcl-6的表達。RT-

44、qPCR結果表明用CT刺激B細胞后,HDAC的活性增高了,其中以HDAC7的活性增高最為顯著。我們用不同濃度的CT刺激IL-6預先處理的B細胞48h,提取細胞總蛋白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結果表明CT增加了B細胞內HDAC7的表達,而且HDAC7的表達與CT呈劑量依賴關系。結果暗示了HDAC7的增高可能與B細胞內CT調節(jié)Bcl6相關。
  10. HDAC7在B細胞內Bcl6啟動子位點染色質重塑中起作用
  

45、我們進一步觀察了B細胞內Bcl6啟動子位點染色質的改變。在體外用CT刺激B細胞6h后,ChIP分析發(fā)現(xiàn)Bcl6啟動子位點pHDAC7、組蛋白3的第9位氨基酸甲基化(H3K9me)和H3K27me的表達水平均增高,而Pol II和STAT3(Bcl6的轉錄調節(jié)因子)的表達卻被抑制了??紤]到HDAC7可能是CT誘導Bcl6啟動子位點改變的關鍵因素,我們將B細胞內的HDAC7抑制,用CT刺激轉入HDAC7 shRNA的B細胞6h。結果發(fā)現(xiàn)CT

46、誘導的Bcl-6啟動子位點染色質重塑終止了。表明CT可以增加B細胞內HDAC7的表達,HDAC7的表達又可以在Bcl6啟動子位點增加H3K9me和H3K27me的表達,抑制 Pol II和STAT3。我們用IL-6與CT共同刺激B細胞48h后,將細胞總RNA與蛋白提取出來,分別進行 RT-qPCR與Western Blotting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加入CT后無論從mRNA水平還是蛋白水平B細胞內IL-6誘導的Bcl-6的表達均被抑制了。

47、r>  11. CT通過抑制B細胞內的Bcl6基因誘導IgE的表達
  我們用CT刺激抑制和沒有抑制Bcl6基因的B細胞4天,用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從mRNA及蛋白水平觀察IgE的表達。發(fā)現(xiàn)在Th2極化條件下(加入IL-4共培養(yǎng))下,CT刺激B細胞表達高水平的IgE,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單獨給予CT或IL-4并沒有出現(xiàn)這種情況。為了進一步驗證抑制Bcl-6基因可以促進IgE

48、的表達,我們將Bcl-6基因抑制,然后用CT/IL-4分別刺激轉入controlshRNA和Bcl6 shRNA的B細胞,發(fā)現(xiàn)刺激轉入control shRNA的B細胞無論從蛋白水平還是mRNA水平IgE的表達均明顯升高,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轉入Bcl6 shRNA的B細胞給予刺激后, IgE的表達卻沒有變化。表明Bcl-6在IgE的表達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結論:
  1.首次通過給予小鼠細菌產(chǎn)物

49、CT與食物過敏原OVA灌腸建立了食物過敏原誘導的結腸炎模型,進一步證實食物過敏相關的免疫應答與結腸炎發(fā)生的關系。
  2.發(fā)現(xiàn)細菌產(chǎn)物CT誘導腸道DCs表達的TIM4在食物過敏原誘導的腸道炎癥中起到重要作用。
  3.從分子機制上證實了組蛋白乙?;竝300在TIM4啟動子位點染色質重塑中的作用,在CT刺激下通過調節(jié)腸道DCs表達TIM4促進Th2型炎癥反應的發(fā)生。
  4.進一步闡明了給予CT刺激后,p300表達的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