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輔導提升初一學生共情能力的實驗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中國素質化教育的今天,童年晚期過渡到青春期早期的初一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在經濟中高速發(fā)展的中國,初一學生是二十一世紀后出生的孩子,他們更好的享受著來自家庭、社會的關愛。反之,也出現了一些青少年不文明的現象,如:漠視、自私、不懂得關愛和理解他人等。童年晚期過渡到青春期的初一年級學生在初中階段具有著半依賴、半成熟的心理特點。本研究是以霍夫曼(1982)提出的“共情發(fā)展模型”為理論依據和采用1980年外國學者費西巴赫的共情方

2、案為實驗依據,通過提升初一學生的共情訓練的團體干預來提升初一學生的共情能力,從而促進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初一學生目前的共情水平現狀,結合前人的研究文獻,對初一學生的共情能力特點進行總結分析;第二部分是借鑒費西巴赫的共情方案,隨機選取32名學生,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男8女,實行實驗效果前后測,并回收實驗組團體反饋表、教師二次訪談記錄表,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檢驗實驗干預效果和團體輔導效果。
  本研究主

3、要得到了以下結果:
 ?。?)初一學生共情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在共情認識和共情行為上有提升的空間。
  (2)初一學生在性別上的共情水平存在明顯差別,女生共情水平顯著高于男生。在幻想維度上初一男女生差異明顯,女生高于男生。
  (3)在初一學生共情水平的現狀研究中發(fā)現,在學生的來源地方面無明顯差異,在學生的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情況方面無明顯差異,在學生是否擔任班干部方面無明顯差異。
 ?。?)團體輔導可以有效提升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