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拾得存折提取存款的案件。通過對三個案例的分析,即行為人拾得寫有密碼的存折直接提取存款、猜配密碼提取存款以及利用失主身份證掛失密碼后提取存款,對不同情形的對比發(fā)現比較類似的問題。
首先,是存款占有問題,這涉及到存款的性質以及刑法對占有的理解。在日本,由于嚴格區(qū)分債權與物權,認為存款是種債權,由此引發(fā)了“占有”是否包含“法律意義上的占有”的討論,進而又引申出享有債權是否就意味著確立了“法律意義上的占有”的
2、討論,并在討論中形成存款人名義占有說與銀行占有說。而我國與日本不同,對債權與物權的界限比較模糊,存款既可以是債權,也可以是物(資金)。而我國刑法對占有的理解,若以學者所言,侵犯財產罪中的財物應該包含財產性利益,那么債權也可以是犯罪所占有的對象。本文認為,存款是種債權,存入銀行的資金由銀行占有,銀行在事實上占有控制支配這筆資金,存款人占有的實際是對銀行的債權,而刑法應該保護這種占有債權的狀態(tài)。
其次,是權證的法律評價問題,這涉及
3、到財產憑證與其所記載資金之間的關系。對于撿得、盜竊、騙取存折進而取款的案件,通常拆分為兩個階段,即取得債權憑證之前行為與利用債權憑證獲取對應資金之后行為。故相關的爭議指向于占有債權憑證是否等于占有對應資金。由此產生一體性觀點與分離性觀點,它們對前后行為的側重點不同。不過,如果承認侵犯債權構成犯罪,那么借用民法上的準占有制度會發(fā)現,這其實是一個占有權利的完整行為過程。與以往債權一體性觀點的不同,本文認為占有債權憑證并非一定就占有了債權,存
4、款名義人也并非始終“排他性的”占有債權,需要通過外觀要素與行為要素綜合判斷,同時法律評價的重點是這種外觀要素,即行為人以何種方式達到上述占有債權狀態(tài)。
本文一共分為四章:
第1章緒論,開篇概述本論文的選題背景及意義、研究現狀、論文的研究重點和研究方法。
第2章案例概要,列舉了李某詐騙案、程劍詐騙案、肖某詐騙案三個案例的案情和分歧意見,分歧意見中發(fā)現共性的問題。
第3章焦點問題研究,將存款的爭議展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宋代拾得詩歌現象研究.pdf
- 唐代詩僧拾得研究.pdf
- 拾得人法律地位研究.pdf
- 拾得遺失物制度研究.pdf
- 論拾得遺失物.pdf
- 論遺失物拾得制度.pdf
- 拾得他人財物索要高額報酬行為性質研究.pdf
- 我國拾得遺失物制度研究.pdf
- 試論遺失物拾得制度.pdf
- 遺失物拾得制度探析.pdf
- 傣族法拾得遺失物制度合理性研究——以拾得者的權利為中心.pdf
- 拾得遺失物法律問題研究.pdf
- 拾得遺失物法律制度研究.pdf
- 遺失物拾得制度比較法研究.pdf
- 遺失物拾得人的義務研究.pdf
- 拾得遺失物報酬請求權探析
- 對我國遺失物拾得制度的思考.pdf
- 拾得他人遺忘在atm機內的銀行卡并使用的行為定性
- 論遺失物拾得人的報酬請求權.pdf
- 由拾得詩透析禪宗的見地與行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