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試驗選用春性甘藍型油菜品種(系)(Brassica napus)和雜種F1代材料,分別在2005年和2006年種植于青海省農林科學院試驗田,進行小孢子培養(yǎng),主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1.不同材料的出胚率及成苗率:2005年8份材料(基因型)中有7份出胚,不同材料平均每蕾產胚量在0-8.67個之間,其中,2002(北山繁)×46號和14號×四達產胚率最高分別達到8.67和8.36個/蕾;2006年22份材料(基因型)中有21
2、份出胚,其中40.91%的材料每蕾出胚數(shù)在5以上,31.82%的材料每蕾出胚數(shù)在10以上,并且不同材料間出胚率差異很大,平均每蕾產胚量在0-36.94個之間,這說明小孢子成胚明顯受基因型的影響。不同材料(基因型)間小孢子胚的成苗率差異也很大,2005年7份材料中成苗率在2.07%-25.4%之間,其中14號×四達和2002(北山繁)×46號成苗率最高分別為:25.4%和19.23%;2006年出胚的21份材料中,成苗率差異也較大,在0-
3、23.46%之間。
2.取材部位對出胚的影響:主枝的每蕾產胚數(shù)大部分都高于其分枝。
3.播種時間對出胚的影響:推遲播種時期會降低小孢子的產胚率。
4.雜種F1代與其親本的產胚率差異:雜種F1代的出胚率絕大部分都高于其親本。
5.低溫冷處理對小孢子胚成苗率的影響:低溫處理能提高胚狀體的成苗率,并且,處理時間越長,胚狀體的成苗率越高。其中,1465(R)×2206和1759(R)×2239兩個材料低溫
4、處理80天(以無低溫處理作為對照),其成苗率分別達到:46.67%和57.89%。
6.秋水仙堿不同處理加倍效果的比較:秋水仙堿泡根不同處理中以0.6 g/L濃度,處理5.0 h和3.4g/L濃度,處理1.5h,植株成活率和加倍率最高。
7.DH系的自交結實指數(shù)與花粉活力的關系:經(jīng)秋水仙堿加倍后可育的植株大部分花粉活力較高,結實指數(shù)較高;而半可育的植株花粉活力低,并有50%的植株結實指數(shù)低于1。
8.DH系
5、的芥酸、硫甙的測定:對小孢子培養(yǎng)得到的DH系進行品質分析,所選39個材料的芥酸均低于1%,其中芥酸含量低于對照品種青雜2號的有29個,占所有材料的74.36%。硫甙含量低于30μmol/g的材料有18個,低于25μmol/g的材料有9個,低于20μmol/g的材料有1個,低于對照品種青雜2號的有13個。
9.恢復度的測定:以3個不育系(1289,2168,2235)做為母本,10個DH系(E-2、E-3、E-4、E-5、E-6
6、、E-10、E-12、E-15、E-16、E-17)作為父本雜交,測 F1代恢復度,發(fā)現(xiàn):30個組合中有14組恢復株率達到100%,其余組合有不育株產生。
10.配合力的測定:經(jīng)小孢子培養(yǎng)獲得的10個恢復系與3個不育系雜交F1代中,產量排名前五位的組合1289×E-10、2235×E-10、2235×E-15、1289×E-3、2235×E-5其父本 E-10、E-15、E-3、E-5的一般配合力相對效應值均較高,并且組合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NCa的研究.pdf
- 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212A的遺傳研究.pdf
- 分子標記輔助選育矮稈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恢復系.pdf
- 甘藍型油菜NSa雄性不育細胞質的分子鑒定.pdf
- 分子標記輔助選育甘藍型油菜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恢復系.pdf
- 油菜NSa雄性不育細胞質的分子鑒定及恢復系篩選.pdf
- 甘藍型油菜生態(tài)型細胞質雄性不育的差異表達研究.pdf
- 紅麻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小孢子敗育的形態(tài)解剖觀察.pdf
- 甘藍型油菜波利馬細胞質雄性不育育性恢復基因Rfp的圖譜定位.pdf
- 芥菜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hau CMS的研究.pdf
- 芥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創(chuàng)制與利用.pdf
- 利用小孢子培養(yǎng)技術培育抗寒性增強的甘藍型油菜polCMS恢復系.pdf
- 甘藍型油菜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恢復基因的圖位克隆和功能研究.pdf
- 新型早熟甘藍型春油菜雄性不育恢復系遺傳成分及配合力研究.pdf
- 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Pol、Shan2A、Ogu和Gli的比較研究.pdf
- 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L04-05A育性分析及其恢復基因的SSR標記.pdf
- 甘藍型油菜生態(tài)型細胞質雄性不育兩用系溫度調控機理的初步研究.pdf
- 結球甘藍細胞質雄性不育系“QM”和“PM”的鑒定.pdf
- 利用恢復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研究V型小麥細胞質雄性不育分子機理.pdf
- 甘藍細胞質雄性不育類型鑒定及比較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