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由于美利堅合眾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因此美國文學包含形形色色的族裔作家的作品。本文通過比較分析托妮·莫里森和譚恩美的作品,探究美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的代表之一即黑人文學和華裔文學。因為既是非白人移民作家又是女性作家,她們在自己的作品中得以獨特的視角探索非白人移民的身份危機。族裔文化研究毫無疑問是非白人移民文學研究最重視的課題之一,對文化認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為非白人移民族裔文化認同的建構提供一種精神支持。 現(xiàn)今大多數(shù)作家都很重視文化認同這

2、一主題,而像莫里森和譚恩美這一類族裔女性作家,則偏愛母女關系為主題的小說,并通過這些作品研究族裔女性在以男性為中心的主流社會中所遭遇的身份危機。她們以反傳統(tǒng)方式寫作,并以女性作為自己作品的主角或敘述者以此解構以西方為中心或以男性為中心的經(jīng)典文本模式,解構文化霸權,并為族裔女性建構主體性。 本論文對莫里森和譚恩美的作品的比較顯示她們有很多共同點和不同點: 1. 她們都是非白人作家。莫里森是非裔作家,而譚恩美是華裔作家,且兩

3、人都是女性作家。在男性和白人為中心的美國社會中,族裔女性作家只能淪為邊緣人。 2. 作為族裔女作家,莫里森和譚恩美都很重視非白人移民族裔尤其是族裔女性的文化認同問題。他們在作品中討論少數(shù)民族女性所遭遇的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她們一面批判男性中心的白人社會,一面設法為她們同情的女性同胞尋找解救之路。 3. 她們在寫作技巧方面有相似之處。她們都是后現(xiàn)代作家,因此在作品中運用了解構、重寫歷史和講故事的方式來推翻白人社會的男性中心

4、主義和文化霸權的不合理因素。她們獨特的寫作方式得到白人社會的青睞。莫里森的作品曾榮獲數(shù)個美國大獎,并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譚恩美的《喜福會》成為美國書架上連續(xù)九個月的暢銷書,她的《灶神之妻》也很受美國讀者歡迎。 4. 她們尤為關注的是作品中的母女沖突問題,如《喜福會》的四對母女關系及《寵兒》中塞絲對死去的女兒寵兒濃厚的“母愛”。這與作者的出身有關,尤其是她們自己與母親的關系有關。這兩位作家都從母親那兒繼承了古老的傳說并把這些寫成故

5、事,因此母女沖突也成了她們作品的主線。 5. 兩位作家都是女權主義的代表,是“失語”的族裔女性的代言人。她們以女性為作品中的主角或敘述者,而男性反倒成了無關緊要的小角色。她們因此自稱為“女權主義者”。 另一方面,這兩位作家雖都有自己獨樹一幟的寫作方法,但發(fā)展方向大相徑庭,這是因為她們對文化和文學有不同的理解。莫里森批評白人社會的歧視制度的同時,也尖銳地指出黑人自身的弱點和不足之處。而譚恩美是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對中國歷史難

6、免存在誤解和偏見,她既追求美國社會推崇的個人主義和女權主義,又向往古老東方的文化傳統(tǒng)。也因為這樣譚恩美常常受到有些華裔作家的攻擊,認為她的作品一味迎合白人主流社會。另外,由于黑人在美國是受壓迫最深的民族,作為黑人女作家,莫里森能看到種族歧視的根源。相反,華裔既有“消極的刻板形象”也有“模范少數(shù)民族”的稱號,因此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作品表現(xiàn)的是一心想得到美國主流文化的認同的愿望。 本論文選用了后殖民女性批評理論和后殖民文化批評兩種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