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近發(fā)現(xiàn)一類新的DC細胞(dendriticcells,樹突狀細胞)亞群,能夠高表達IDO酶(jndoleamine2,3-dioxygenase,吲哚胺2,3雙加氧酶),加快組織局部色氨酸代謝,從而抑制T細胞增殖、誘導活化的T細胞凋亡,導致外周免疫耐受。這類DC細胞亞群在體外可以被IFNγ干擾素誘導ID0基因的表達。因此,上調(diào)DC細胞IDO基因可能成為一種誘導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新策略。本實驗主要研究大鼠肝臟移植后IDO基因表達與移植后免
2、疫的關系。在建立穩(wěn)定的大鼠原位肝臟移植模型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三方面內(nèi)容:(1)大鼠肝臟移植后移植物中ID0基因表達和IDO酶活性的時相變化;(2)移植物中ID0基因表達和ID0+細胞比率與移植后急性排斥反應嚴重程度的關系;(3)體外IFNY誘導DC細胞IDO基因表達在大鼠肝臟移植后急性排斥反應中的治療作用。 本實驗采用如下方法:利用RT-PCR、Western-blot以及定量Real-timePCR等分子生物學方法研究ID0基
3、因和蛋白的表達情況;利用抗IDOmAb免疫組化染色顯示移植肝內(nèi)IDO+細胞的細胞類型和部位;采用新建立的大鼠肝臟“微透析-HPLC”技術分析移植肝中IDO酶的在體活性;提取并純化供體大鼠脾臟DC細胞,體外IFNγ誘導DC細胞表達IDO基因后經(jīng)門靜脈回輸移植肝臟,以評價ID0+DC細胞對肝臟急性排斥反應的治療作用。本研究將有助于提高對肝臟移植后免疫調(diào)節(jié)的認識,并可能為肝臟急性排斥反應提供新的治療手段。 第一部分快速法切取供肝及改良
4、袖套技術建立大鼠原位肝臟移植模型 目的:以二袖套法為基礎,探討影響大鼠原位肝臟移植手術成功的因素,并進行改良。方法:采用“快速法”切取供肝、改良的套管技術以及預防腹腔出血等三方面改進措施,對220例大鼠施行原位肝臟移植手術。結(jié)果:供體手術時間平均21.6±1.95min,供肝修整時間平均23.1±1.61min,受體手術時間平均48.1±2.63min,無肝期為15.9±2.26min,手術成功率為94.1%(207/220)。
5、同品系移植(SD→SD)大鼠能長期生存,3個月生存率為80.7%,異品系移植(wistar→SD)大鼠術后第7天發(fā)生程度不等的急性排斥反應,隨后因排斥導致肝功能衰竭死亡,平均生存時間14.5天。結(jié)論:利用這種改良方法能夠建立穩(wěn)定的大鼠原位肝臟移植模型,簡化了手術過程,提高了手術成功率和動物長期生存率。未經(jīng)抗排斥治療的異品系大鼠移植肝臟均發(fā)生了程度不等的急性排斥反應,因此可以作為肝臟移植后急性排斥研究的良好模型。 第二部分大鼠肝臟
6、移植后移植物中IDO基因表達和IDO酶活性的時相變化 目的:了解IDO基因表達及ID0酶活性在大鼠肝臟移植后的時相變化,研究IDO與移植后免疫的關系,為進一步研究IDO在移植后免疫調(diào)節(jié)中的作用機制提供思路。方法:1)假手術對照組(n=15):SD大鼠開腹阻斷肝臟血供15分鐘,模擬無肝期。2)同品系移植組(n=15):施行SD_SD大鼠原位肝臟移植術。3)異品系移植組(n=15):施行Wistar→SD大鼠原位肝臟移植術。各組3只
7、動物于術后第1天植入微透探針,利用“微透析.HPLC”(Microdialysis.HPLC)技術進行肝臟IDO酶活性的在體監(jiān)測。另外采用RT-PCR技術檢測肝臟移植后第2、5、7、14天肝臟IDOmRNA水平。結(jié)果:假手術對照組術后無急性排斥反應,相應的IDO酶活性和IDO基因表達水平極低。同品系移植組排斥反應相對較輕,相應的ID0基因表達略升高,且持續(xù)時間較短,移植肝內(nèi)IDO酶活性稍增加。異品系移植組排斥反應嚴重,相應的ID0表達明
8、顯升高,且持續(xù)時間長,移植肝內(nèi)ID0酶活性也顯著增加,因此色氨酸代謝加快,濃度降低,代謝產(chǎn)物犬尿氨酸濃度升高,并且在較長時間(2周)保持較高水平。結(jié)論:大鼠原位肝臟移植后移植物IDO酶活性增加,IDO基因表達上調(diào),提示IDO可能參與肝臟移植后免疫調(diào)節(jié)。本研究中建立的大鼠“肝臟微透析一HPLC”分析技術能夠長期動態(tài)監(jiān)測移植后肝臟IDO酶的在體活性,是評價IDO與肝臟移植后免疫關系的良好研究工具。 第三部分大鼠肝臟移植后IDO基因表
9、達與急性排斥反應關系的研究 目的:在第二部分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大鼠肝臟移植后IDO基因異常表達以及ID0酶活性顯著升高,提示IDO可能參與肝臟移植后免疫調(diào)節(jié)。但是尚不明確這種IDO基因上調(diào)的細胞類型及其與急性排斥反應程度的關系。本研究利用ID0mAb免疫組化染色尋找肝臟移植后肝內(nèi)IDO+細胞,并通過計算IDO+細胞比率和Real.timePCR方法定量研究IDO與移植后急性排斥嚴重程度的關系。方法:11異品系肝臟移植組(n=30):W
10、istar大鼠供體肝臟移植到SD受體大鼠。21假手術組(n=10):阻斷肝臟血供15分鐘,模擬肝臟移植組無肝期。術后第7天處死動物,取肝臟標本常規(guī)病理切片,根據(jù)Banff急性排斥標準進行排斥嚴重程度的分級。再行ID0免疫組化染色、RT-PCR、Western-blot和Real.tiemPCR檢測。結(jié)果:首次發(fā)現(xiàn)了一類肝臟移植后IDO+細胞。它們主要分布于肝臟匯管區(qū),形態(tài)類似于單核細胞,胞漿呈棕色染色。IDO+細胞比率隨急性排斥反應程度
11、加重而成倍增高,IDO基因表達和ID0蛋白水平也相應增加。定量PCR結(jié)果提示肝臟IDOmRNA拷貝數(shù)也隨排斥反應加重而成倍增加。結(jié)論:ID0基因表達隨急性排斥反應加重而上調(diào),提示肝臟移植后IDO基因的異常表達是由于急性排斥反應的發(fā)生引起的。而IDO+細胞主要在匯管區(qū)浸潤,形態(tài)類似于單核細胞,其比率隨排斥反應加重而增高,提示IDO+細胞可能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致耐受DC細胞亞群參與移植后的免疫調(diào)節(jié)。 第四部分體外IFNγ誘導DC細胞
12、IDO基因表達在大鼠肝臟移植后急性排斥反應中的治療作用 目的:通過上調(diào)DC細胞IDO基因表達,研究其抗肝臟移植排斥和誘導免疫耐受的能力。方法:IFNγ-DC組(n=21):提取供體大鼠脾臟DC細胞體外培養(yǎng),IFNγ上調(diào)DC細胞IDO基因的表達,于移植后第1天將這種ID0+IFγ-DC細胞經(jīng)門靜脈注射回輸受體大鼠。DC組(n=21):于移植后第1天將未經(jīng)IFNγ處理的DC細胞經(jīng)門靜脈回輸受體大鼠。結(jié)果:IFNγ-DC組大鼠較DC組
13、急性排斥癥狀明顯減輕,肝功能恢復良好,生存時間顯著延長,病理顯示匯管區(qū)炎性細胞浸潤減少,排斥反應輕。IFNγ-DC門靜脈回輸受體大鼠后,在移植后早期移植肝內(nèi)IDO基因水平和IDO酶活性顯著上調(diào),此后隨急性排斥反應的控制而逐漸降低。而DC組急性排斥癥狀重,肝功能進行性惡化,動物生存時間縮短,病理顯示II~III級排斥反應。DC門靜脈回輸受體大鼠后,在移植后早期肝內(nèi)ID0基因水平和IDO酶活性均較低,此后隨急性排斥反應加重而逐漸升高,并持續(xù)
14、高表達較長時間(2周以上)。TUJNEL法檢測IFNγ-DC組肝臟匯管區(qū)T細胞凋亡增加,F(xiàn)ACS檢測外周血中CD4+T細胞凋亡也增加,RT-PCR結(jié)果發(fā)現(xiàn)Th1細胞分泌的IFNγ細胞因子相對減少,Th2分泌的IL4、IL.10等細胞因子相對增多。結(jié)論:IFNγ誘導后ID0+DC細胞具有一定的抗急性排斥反應的作用,可能通過表達IDO酶催化局部色氨酸代謝,促進T細胞凋亡以及誘導Th1/Th2細胞因子免疫偏離等機制導致肝臟移植后免疫耐受。這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iRNAs在大鼠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早期診斷作用.pdf
- IL-17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模型中的表達和作用研究.pdf
- IDO抑制小鼠小腸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的實驗研究.pdf
- 內(nèi)皮微粒在大鼠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意義.pdf
- 大鼠心臟移植排斥反應中細胞因子基因的表達.pdf
- 黃嘌呤氧化脫氫酶在大鼠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作用.pdf
- 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作用.pdf
- 同種異基因大鼠心臟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相關基因的研究.pdf
- OPN和IL-18在大鼠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表達研究.pdf
- 腫瘤壞死因子在大鼠同種異體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表達.pdf
- 高表達IDO基因的樹突細胞及色氨酸代謝產(chǎn)物抑制移植排斥反應的實驗.pdf
- 血紅素加氧酶-1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pdf
- 胰腎聯(lián)合移植后急性排斥反應防治.pdf
- 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的作用機制初探.pdf
- 蛋白質(zhì)譜技術預測大鼠心臟移植后急性排斥反應的研究.pdf
- 熱休克蛋白在移植排斥反應中的作用.pdf
- RNAi沉默4-1BB基因表達抗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的實驗研究.pdf
- miR-663在腎移植急性排斥反應中調(diào)控作用的體外研究.pdf
- 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趨化因子在移植排斥反應中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SDF-1-CXCR4在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應中的作用及托珠單抗抗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應的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