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通過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血漿纖維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xiàn)IB)及血小板計數(shù)(Platelet,PLT)、D-二聚體(D-dimer,D-D)與胃癌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侵犯深度、部位、臨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理
2、類型、有無轉移之間的關系,并作相關性分析,同時研究化療前后凝血指標的變化,以期指導胃癌患者進行合理干預,合理治療。
材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收集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20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間經(jīng)病理學確診的胃癌患者194例,其中符合入組條件者185例,記錄完整臨床資料,其中男性139例,女性46例,男女比例為3.02∶1,平均年齡為60.01±11.02歲,按不同臨床特征進行分組,并記錄治療情況資料。
3、選取同期經(jīng)病理證實為慢性胃潰瘍、慢性胃炎、胃息肉的患者共179例作為對照組,詳細記錄臨床資料。
2、APTT、TT、PT的測定采用生物活性法,F(xiàn)IB采用PT-der測定法測定,D-D應用免疫比濁法原理,PLT則采用血球分析儀XE-2100型(日本希森美康)測定分析。
3、觀察外周血APTT、TT、PT、FIB、PLT、D-D,根據(jù)不同臨床特征分組比較及統(tǒng)計分析。對其中僅行化療的62例胃癌患者,分別測定化療前及化療后7
4、2小時外周血APTT、TT、PT、FIB、PLT、D-D,通過比較化療前后的凝血指標以評價化療對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
4、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整理分析。以均數(shù)±標準差((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校正后的t'檢驗,三組或三組以上的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后續(xù)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判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認為差異有
5、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胃癌組TT水平16.89±1.34,對照組TT水平17.19±1.05,胃癌組TT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8);胃癌組FIB水平3.07±0.81,對照組FIB水平2.68±0.57,胃癌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胃癌組PLT水平236.43±71.42,對照組PLT水平210.29±56.11,胃癌組高于對照組(P=0.000),差異有
6、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胃癌組D-D水平229.12±323.52,對照組D-D水平42.68±28.12,胃癌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胃癌組與對照組組間APTT、PT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胃癌組不同發(fā)生部位及不同病理類型之間APTT、TT、PT、FIB、D-D及PLT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TT水平16.75±1.24,女性TT水平17.30±1.55,男性TT水平低
7、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7)。男性PLT水平228.58±71.78,女性TT水平260.15±65.50,男性PLT水平低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4)。胃癌組<60歲組FIB水平2.94±0.81,≥60歲組FIB水平3.20±0.80,≥60歲組平均水平高于<60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7);胃癌組<60歲組D-D水平183.24±22.45,≥60歲組D-D水平267.86±26.96,≥6
8、0歲組平均水平高于<60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1)。侵犯黏膜組FIB水平2.86±0.68,PLT水平218.44±49.87;侵犯肌層組FIB水平3.18±0.85,PLT水平245.28±78.60,不同侵犯深度間FIB水平及PLT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8,P=0.025),侵犯黏膜組均低于肌層組。胃癌不同臨床分期間外周血PT、FIB水平隨臨床分期改變呈增高趨勢,存在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5,P
9、=0.034);外周血PLT計數(shù)及D-D隨臨床分期改變呈明顯增高趨勢,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1)。低分化組TT水平16.84±1.45,PLT水平248.37±78.39;中分化組TT水平16.85±1.22,PLT水平232.59±66.60;高分化組TT水平16.94±1.33,PLT水平215.67±47.53,不同分化程度組間TT及PLT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4,P=0.024),胃癌分化程度越高,TT水平越
10、高,而PLT水平越低。轉移組PLT水平249.8±83.46,無轉移組PLT水平222.92±53.8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0),轉移組PLT水平高于無轉移組;轉移組D-D水平334.57±123.91,未轉移組D-D水平167.46±89.3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轉移組D-D水平明顯高于無轉移組。
3.外周血APTT、TT、PT、FIB與PLT計數(shù)指標中,PT、FIB、D-D與臨床TNM分期呈正
11、相關(r>0,P=0.028; r>0,P=0.000; r>0,P=0.000); PLT計數(shù)與TNM分期和分化程度呈正相關(r>0,P=0.001;r>0,P=0.029);TT與分化程度呈負相關(r<0,P=0.024)。
4.胃癌患者化療前FIB水平3.15±0.84,化療后72小時FIB水平2.66±0.59,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熐癙LT水平246.95±81.01,化療后72小時PLT水平21
12、4.18±53.22,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熀?2小時FIB、PLT水平均較化療前降低。
結論:
1、胃癌患者外周血纖維蛋白原及D-二聚體增高,其中在高齡(>60歲)、臨床分期晚的胃癌患者中高凝狀態(tài)更明顯,更易形成血栓。
2、胃癌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水平升高,且女性、低分化、分期晚的患者更易形成血栓。
3、晚期胃癌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時間縮短,提示更易出血。
4、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胃癌患者外周血凝血指標與臨床分期、轉移的相關性分析.pdf
- 胃癌神經(jīng)浸潤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研究.pdf
- HCRP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達及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研究.pdf
- 食管鱗癌患者血漿cfDNA與臨床病理特征及新輔助化療應答相關性的研究.pdf
- 早期胃癌淋巴結轉移與臨床病理特征相關性分析.pdf
- 胃癌患者外周血N——糖特征性改變及其與胃癌證型相關性研究.pdf
- 早期胃癌臨床病理特征與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分析及預后評價.pdf
- 外周血CEAmRNA表達與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及病理的相關性研究.pdf
- Ki67與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及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相關性.pdf
- pd-l1蛋白表達和基因擴增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研究
- 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指標與肝臟病理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患者血漿膽固醇及脂蛋白與胃癌組織病理分型相關性的臨床研究.pdf
- 胃癌的放化療及相關臨床研究
- 骨橋蛋白表達與食管鱗癌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組織中胃蛋白酶原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和預后的相關性研究.pdf
- 食管鱗狀細胞癌臨床病理指標及分子指標預后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患者凝血功能改變及與腫瘤惡性程度的相關性研究.pdf
- 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XPD基因多態(tài)性與奧沙利鉑化療療效的相關性研究.pdf
- 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臨床指標與病理分期相關性的研究.pdf
- 腎活檢病理類型、臨床指標與中醫(yī)證型的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