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近年來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而且其發(fā)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1]。有關部門的統(tǒng)計顯示,每年有近40萬乳腺癌患者面臨死亡的威脅,乳腺癌已成為女性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盡管100多年來,人們不斷加強對乳腺癌的研究,包括其相關發(fā)病機制及治療措施,但是針對其發(fā)病高危因素的研究及治療手段仍不成熟。
糖尿病是一組以血糖升高為病癥,進而促進腎臟、視網(wǎng)膜、血管及神經等并發(fā)癥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慢性新陳代謝紊亂性疾病。中國是全
2、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根據(jù)其發(fā)病機制的不同可分為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其中T2DM占糖尿病中的90%~95%,其早期特征是胰島素抵抗,體內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進而反饋性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多,形成高胰島素血癥,后期由于β細胞失代償,最終導致胰島素絕對不足。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糖尿病與肺癌、直腸癌、胰腺癌及子宮
3、內膜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相關[2-6]。同時,乳腺癌與糖尿病的相關性也越來越受到各專家及臨床工作者的重視。特別是最近20余年,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對臨床病例的積累,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兩者之間有著復雜的聯(lián)系,其中絕大部分研究證實T2DM能夠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同時也增加了乳腺癌的病死率。糖尿病影響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尚無統(tǒng)一結論,但目前較明確的機制有3個:①激活的胰島素通路;②激活的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通路;③內在性激素作用。其中內在激素作用機制
4、主要是糖尿病可以影響體內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作用。
性激素結合蛋白(sexhormone-bindingglobulin,SHBG)是由肝臟合成分泌的一種多功能蛋白質,是運輸性激素的重要載體,能特異性與性激素結合,親和力高而結合容量小。體內大部分雌激素是以與SHBG結合的形式出現(xiàn),僅有1%~2%為游離雌激素,而體內起作用的正是這部分游離雌激素。游離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的結合,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腫瘤細胞的凋亡,促進乳腺癌細
5、胞的增殖和擴散。T2DM患者體內胰島素濃度水平升高,可以造成肝臟合成性激素結合蛋白的減少,進而間接使體內游離雌激素水平升高。從而間接影響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
雄激素受體(androgenreceptor,AR)屬于細胞核內受體家族,能與雄激素特異性結合從而發(fā)揮生物作用。實驗發(fā)現(xiàn)在正常和惡性乳腺上皮細胞均有AR表達,說明乳腺上皮細胞對雄激素刺激有一定程度的應答。雄激素在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也陸續(xù)被學者提出,特別在絕經后女性中。
6、關于雄激素、雄激素受體在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目前國內外學者沒有統(tǒng)一意見,大部分研究支持AR抑制乳腺癌的發(fā)生的理論。同時也有報道,糖尿病患者體內AR的表達較正常人下降,這可能也是糖尿病影響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的一個機制。
目的
通過對合并糖尿病和不合并糖尿病組乳腺癌組織中SHBG及AR的表達情況的比較,討論糖尿病與乳腺癌兩者間相互關聯(lián)的可能機制,進一步指導針對乳腺癌高危因素的治療。
方法
選取2011
7、年6月~2013年12月期間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乳腺外二科住院的45例合并有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作為實驗組,年齡52~78歲(中位年齡60歲)。同時按1∶1比例選取45例不合并有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作為對照組,年齡50~73歲(中位年齡52歲)。90例患者均為絕經后女性,不伴有高血壓、高血脂、中心性肥胖等其他高代謝疾病。均經外科手術后,我院病理專家證實為非特殊類型浸潤性乳腺癌。術前均未性化療、放療、內分泌及靶向治療;同時根據(jù)其免疫組化結果
8、,將雌激素受體(estrogen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receptor,PR)患者定義為Ep組,ER和PR均為陰性的患者定義為En組。采用免疫組織化學鏈霉親和素-過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檢測SHBG和AR在上述組織標本中的表達情況。統(tǒng)計學相關性用x2檢驗,P<0.05時認為其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數(shù)據(jù)均在SPSS17.0軟件上分析處理。
9、結果
SHBG在糖尿病組的陽性表達率明顯低于非糖尿病組,分別為24.4%,62.2%。兩者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AR在糖尿病組和非糖尿病組表達的陽性率分別為60.0%,68.9%。兩者差別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378)。
SHBG在Ep組和En組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40.3%和52.2%,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273)。AR在Ep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En組,分別為67.2%和56.5%,差異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護理
- SIRT1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研究.pdf
- 格列吡嗪對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的抗腫瘤作用研究
- STS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在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意義.pdf
- Midkine在乳腺癌組織中表達特性及其在乳腺癌轉移中的作用研究.pdf
- IGF-1R在伴或不伴糖尿病的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相關因素研究.pdf
- 表阿霉素化療對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心電損傷.pdf
- VDR在乳腺癌中的表達的研究.pdf
- Hiwi在乳腺癌組織中siRNA的表達及其對乳腺癌細胞增殖的影響.pdf
- Nucleophosmin-B23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和意義.pdf
- NO和iNOS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合并2型糖尿病的激素依賴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預后.pdf
- Rb和磷酸化Rb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在乳腺癌細胞上皮間質轉化中的意義.pdf
- NDRG2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對乳腺癌細胞增殖的影響.pdf
- 2型糖尿病與乳腺癌發(fā)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乳腺癌中mmp的表達和預后
- NK細胞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pdf
- TXNIP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pdf
- MLCK在糖尿病大鼠腦組織中的表達.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