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質針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1.對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行脊旁肌肌電圖檢查,同時檢測兩組病例指地距、枕墻距、Schober試驗、疼痛和疲勞評分等相關參數(shù),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探討AS患者脊旁肌的特征性肌電圖改變及在協(xié)助診療AS的臨床意義。 2.研究銀質針治療方法對AS患者腰部活動功能的改善及脊旁肌肌電圖改變,評價其治療效果,探討銀質針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 材料和方法:

2、 1.病例資料的收集 1.1病例來源32例AS患者來自南方醫(yī)院中醫(yī)正骨科與風濕病科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的門診和住院病人。健康志愿者均為我校在校學生或醫(yī)院工作人員,均為我校在校學生或醫(yī)院工作人員。 1.2納入標準符合1984年修訂的紐約標準:①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續(xù)3個月,疼痛隨活動改善,但休息不減輕;②腰椎在前后和側屈方向活動受限;③胸廓擴展范圍小于同年齡和性別的正常值;④雙側骶髂關節(jié)炎Ⅱ~Ⅳ級,或單側骶

3、髂關節(jié)炎Ⅲ~Ⅳ級。如果患者具備④并分別附加①~③條中的任何1條可確診為AS。 1.3排除標準(有任何一項者):(1)年齡小于16歲或大于60歲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2)合并心腦血管等嚴重基礎疾病者;(3)X線示脊柱小關節(jié)間隙消失或骨性強直者。 2.參數(shù)及其測量方法 2.1肌電圖檢查方法在室溫25℃的屏蔽室,采用美國產NicoletVikingⅣ肌電圖儀,用同心圓針電極對所有受試者行脊旁肌肌電圖檢測。檢測步驟:①

4、受試者俯臥位,腹部墊一薄枕。在腰部標記出L1、L4棘突位置,以旁開中線2cm為肌電圖檢查進針點。②針電極消毒后,垂直進針,觀察指標為肌肉輕用力收縮時肌肉20個運動單位電位平均時限、波幅。 2.2銀質針微創(chuàng)手術方法 首先,用紫藥水在針刺部位做出標記,常規(guī)消毒皮膚,在無菌操作下于每個進針點作0.5%利多卡因皮內注射形成直徑約5mm的皮丘,以各留針艾炷燃燒不會產生皮膚刺痛與灼痛。局部麻醉下根據(jù)不同部位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無菌銀質針,

5、對準深層病變方向行垂直或斜刺進針,針距為1cm,直達肌膜附著的骨面,引出強烈針感為止[14]。要求針尖直達骨面,留針時在每一根銀針的末端套上一個長2.0-2.5cm艾炷,然后點燃加熱,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針灸期間注意保護皮膚不被燙傷,過熱則用注射器向針柄噴灑生理鹽水降溫。待艾炷燃盡,針身余溫消退后起針。若有出血點注意按壓止血。逐一起針后在每一針眼處涂2%碘酒。讓其暴露(夏秋)或紗布覆蓋(冬春),3天內勿與水接觸,以避免進針點感染。

6、 2.3其他參數(shù)指標: ①枕墻距:患者直立,背靠與墻,記錄枕骨隆突距墻壁的垂直距離,正常為0。 ②指地距:患者直立,雙腳并攏,雙側下肢保持直立后向前彎腰雙手中指盡量觸地,記錄左右手中指離地的距離,取平均值。 ③腰椎屈曲度:通過矢狀面的Schober試驗[1]的測定法,在直立位時腰骶交界處作一標志,然后在此標記中線上10cm和其下5cm各作一標志,讓患者最大限度向前彎腰,正常時腰椎運動兩點之間距離增加至少5cm。

7、 ④疼痛和疲勞:采用視覺模擬尺評分法[2](VAS)評估患者的疼痛和疲勞程度。 2.4誤差控制各參數(shù)由兩人獨立測量,取其測量者之平均值。測量前對兩名測量者進行測量標準培訓。 3.病例分組 3.132例AS患者作為病例組,32例健康成人作為對照組,分別行肌電圖檢查。 3.232例AS患者就診時即行脊旁肌肌電圖檢查同時檢測腰部活動功能、疲勞及疼痛等指標。全部患者先行藥物治療一個療程(治療一個月),口服西

8、樂葆(0.1gBid)+柳氮磺吡啶(1gTid)治療。治療后一月按就診先后順序編號1,2,3,……,通過查看隨機數(shù)表的方法,單盲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繼續(xù)藥物治療即對照組;另一組在繼續(xù)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銀質針治療即治療組。治療兩個療程后再次檢測兩組患者的肌電指標及其他參數(shù)指標。 4.統(tǒng)計方法 治療組與對照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Independent-SamplesTTest);兩組治療前后各自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

9、(Paired-SamplesTTest)。相關性分析中,雙變量正態(tài)分布資料選用Pearson相關系數(shù);非雙變量正態(tài)分布資料選用Spearman相關系數(sh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包,可信區(qū)間取95%,即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AS患者脊旁肌肌電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00<0.01),呈短時限、低波幅表現(xiàn);肌電指標與腰部活動功能、疼痛呈顯著性相關(P=0.000<0.01,P=0.

10、000<0.01)。 2.對照組治療前后各檢測值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銀質針組各項檢測指標治療前后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1)。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各項檢測結果行協(xié)方差分析顯示指地距與Schobcr試驗有顯著性差異(P=0.000<0.01),肌電指標中僅L4時限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6<0.05)。 結論: 1.肌電圖檢查能較好反映腰部肌肉狀態(tài)及間接反應AS腰部活動功能,可作為診療AS患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