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惡性腫瘤(Malignant neoplasm),通稱癌癥,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人類因惡性腫瘤而引起的死亡率是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將天然產物作為先導體,對其進行結構修飾、改造進而合成新的抗腫瘤藥物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五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和熊果酸(ursolic acid)廣泛分布于植物界,
2、顯示出多種生物活性。它們的結構相似,且都具有抗腫瘤活性,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并有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對腫瘤細胞表現(xiàn)出較強的細胞毒活性。另外,齊墩果酸和熊果酸還能抑制大鼠巨噬細胞中的一氧化氮的釋放,過量的一氧化氮的產生能在急性和慢性炎癥過程中破壞正常的組織,這個現(xiàn)象與癌癥的發(fā)生在機理上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齊墩果酸、18β-甘草次酸和熊果酸是潛在的癌癥化學預防產物。為了更詳細研究這三類五環(huán)三萜的細胞毒活性與結構之間的關系,我們做
3、了以下的工作:首先在母體結構的A環(huán)和(或)C環(huán)中引入烯酮結構,合成了通式為Ⅰ的衍生物ⅠO、ⅠG、ⅠU;在C環(huán)、D環(huán)上形成共軛的同環(huán)雙烯結構和異環(huán)雙烯結構,形成第二系列的化合物,通式為Ⅱ;第三系列衍生物(ⅢO、ⅢG、ⅢU)同時含有烯酮結構和烯丙基醇的結構;通式為Ⅳ的第四系列衍生物(ⅣO、ⅣU)含有多個羥基;在第一、第四系列化合物的基礎上,我們合成了第五系列衍生物(ⅤO、ⅤG、ⅤU),是含烯酮結構的多羥基化合物。全文共合成122個中間體和目
4、標化合物,其中未見文獻報道的化合物70個。本研究以順鉑為陽性對照,對合成的所有化合物和中間體進行了七種腫瘤細胞株體外的細胞毒活性的評價。七種腫瘤細胞株包括人前列腺癌細胞(PC-3),鼻咽癌細胞(CNE),口腔上皮癌細胞(KB),人肺癌細胞(A549),人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株(HL-60)、人肝癌細胞(BEL-7404),人子宮頸癌細胞(Hela)。測試結果表明:所合成的部分化合物對這七種腫瘤細胞株的生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它們對腫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熊果酸和齊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pdf
- 齊墩果酸和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pdf
- 齊墩果酸和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及其抗菌和抗癌活性的研究.pdf
- 熊果酸和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及抗菌活性研究.pdf
- 熊果酸水溶性前藥與齊墩果酸A環(huán)衍生物的合成.pdf
- 齊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pdf
- 齊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結構表征.pdf
- 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腫瘤活性的初步研究.pdf
- 芍藥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積累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pdf
- 齊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pdf
- 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pdf
- 齊墩果酸和熊果酸二烯酮的合成及氧化研究.pdf
- 四種新型18β-甘草次酸和齊墩果酸修飾物成藥性的初步評價.pdf
- 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環(huán)糊精包合物的研究.pdf
- 齊墩果酸衍生物與查耳酮綴合物的合成.pdf
- 熊果酸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及抗癌、抗菌活性研究.pdf
- 18-β-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pdf
- 天然活性先導物齊墩果酸的結構修飾和吳茱萸生物堿衍生物的全合成及其生物活性.pdf
- 18β-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腫瘤活性研究.pdf
- 甘草次酸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