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回顧性分析下頜骨髁突骨軟骨瘤患者的術前全景片及CT數據,初步探究分析其全景片及CT表現,并借助計算機軟件對病變下頜骨的體積進行定量分析,為下頜骨髁突骨軟骨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一定的影像學參考依據,并為進一步認識其繼發(fā)的頜骨不對稱畸形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收集23例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口腔顱頜面科(原口腔頜面外科整復組)1997年至2012年收治的下頜骨髁突骨軟骨瘤病例的術前全景片及頜面
2、部CT。
(1)全景片的主要觀察項目為病變髁突的大小、形態(tài),病變的延伸范圍,CT圖像同時觀察病變周圍軟硬組織改變以及伴發(fā)的頜骨改變。
(2)患者的術前CT數據通過ProPlan CMF1.2(Sythes,Belgium)軟件進行三維重建,在三維頭顱上構建解剖標志點、基準參考平面、及下頜骨分割方法及上頜垂直向偏斜測量方法,由ProPlan CMF軟件對分割后的下頜骨各骨段的體積及上頜骨垂直向偏斜值進行自動計算后,對相
3、應的測量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在全景片上,腫瘤生長方向不盡相同,17例(73.9%)患側下頜牙槽突高度明顯增高,16例(69.6%)患側下頜骨髁突頸部明顯延長,20例(87.0%)患側下頜管隨病變下頜骨向下移位,12例(52.2%)患側顳下頜關節(jié)區(qū)可見明顯假關節(jié)形成,21例(91.3%)均伴發(fā)患側上頜骨垂直向發(fā)育過度。
?。?)下頜骨髁突骨軟骨瘤病例CT顯示腫瘤與病變髁突無明顯分界(16/23);
4、腫瘤骨皮質及骨髓腔均與患側髁突相續(xù),瘤體表面均有特征性的薄層軟骨帽覆蓋,瘤體周圍均有薄層軟組織包繞?;紓蕊D骨關節(jié)面表面均有明顯礦化,且因受瘤體壓迫改建而較對側平坦,患側關節(jié)上下腔間隙較對側明顯變窄。
?。?)兩側下頜骨分割后的測量值輸入SPSS16.0軟件進行t檢驗,其中兩側下頜骨體積、下頜體體積、下頜支體積、13/23-FH、16/26-FH測量值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下頜骨髁突骨軟骨瘤的全景片表現存在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輔助下頜骨髁突骨軟骨瘤及繼發(fā)頜面部畸形的診治.pdf
- 髁突增生及骨軟骨瘤組織病理學對比研究.pdf
- 顏面不對稱畸形患者髁突運動軌跡的研究.pdf
- 內生骨軟骨瘤
- 滑膜骨軟骨瘤
- 單發(fā)性骨軟骨瘤
- 骨性Ⅲ類錯合伴下頜不對稱畸形的正畸治療.pdf
- 滑膜骨軟骨瘤病
- 左股骨上端骨軟骨瘤
- 頸段骨軟骨瘤的診治.pdf
- 滑膜骨軟骨瘤病課件
- 常見骨腫瘤影像診斷分析-1(概述及骨軟骨瘤)
- 骨樣骨瘤的影像診斷及介入治療-
- 骨樣骨瘤的影像診斷及介入治療
- 乳腺不對稱密度病變的影像學研究.pdf
- 輕度骨性偏頜患者的牙(牙合)及頜骨特征研究.pdf
- 三維重建分析成人骨性偏頜患者髁突結構的對稱性特征.pdf
- 多發(fā)性遺傳性骨軟骨瘤
- 殼聚糖不對稱引導骨組織再生膜的研究.pdf
- 頜骨囊性病變的影像學診斷和比較影像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