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b></p><p>  專 業(yè) 測繪工程技術 </p><p>  班 級 測繪1132班</p><p>  學 號 </p><p>  姓 名 </p><p>  指導教師 __

2、_____________</p><p><b>  目錄</b></p><p>  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1</p><p>  1.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意義3</p><p>  1.1段是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快速發(fā)展和趨于成熟的重要時期3</p><p>  1.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關

3、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大事3</p><p>  1.3價值觀教育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社會關系的理論4</p><p>  2.大學生價值觀的現(xiàn)狀調查及特點4</p><p>  2.1學生價值觀的現(xiàn)狀調查4</p><p>  2.1.1值目標5</p><p>  2.1.2值評價5&l

4、t;/p><p>  2.1.3處理與他人、集體、社會的關系6</p><p>  2.2學生價值觀的特點6</p><p><b>  2.2.1擇6</b></p><p><b>  2.2.2實7</b></p><p>  2.2.3會價值的對立統(tǒng)一7<

5、/p><p><b>  2.2.4成熟7</b></p><p><b>  2.2.5多元8</b></p><p>  3.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原因8</p><p>  3.1與理想之間的矛盾8</p><p>  3.2值觀與個人價值觀之間的矛盾9</

6、p><p><b>  3.3定因素9</b></p><p>  3.3.1革的影響9</p><p>  3.3.2遷的影響10</p><p><b>  3.3.310</b></p><p>  4.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10</p>

7、<p>  4.1揮學校教育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10</p><p>  4.1.1教育納入德育課11</p><p>  4.1.2力感染學生11</p><p>  4.1.3極參與教學活動11</p><p>  4.1.4的溝通,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12</p><p>  4.1.

8、5溝通,促進大學生正確人生觀的樹立12</p><p>  4.2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12</p><p>  4.3的自我修養(yǎng)在價值觀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12</p><p>  4.3.1強自我修養(yǎng)13</p><p>  4.3.2中加強自我修養(yǎng)13</p><p>  4.3.3往中

9、加強自我修養(yǎng)13</p><p>  4.4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14</p><p>  4.5設,規(guī)范價值觀的形成14</p><p><b>  參考文獻:15</b></p><p><b>  致 謝16</b></p><p>  當代大學生的

10、價值取向</p><p><b>  方璞 政法學院</b></p><p><b>  摘要</b></p><p>  通過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xiàn)狀的分析,揭示了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特點:在人生價值目標上,普遍追求健康、事業(yè)與家庭,但也存在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的現(xiàn)象;在人生價值評價上,普遍有模糊認識,評價標準具有矛盾性

11、和雙重性;在人生價值手段與途徑上,具有求真、務實精神,但同時存在著團隊精神、合作意識與個人奮斗和自我完善意識的矛盾沖突。</p><p>  深刻認識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特征,系統(tǒng)地分析影響其價值觀形成的因素: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沖突;社會主導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之間的矛盾;經濟體制改革、社會文化變遷、家庭的影響。 </p><p>  有針對性地提出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一要

12、靠外部教育和培養(yǎng),包括學校教育、社會影響等;二要靠大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和鍛煉,提高內在素質;三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四要優(yōu)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最后加強法制建設,規(guī)范價值觀的形成。</p><p>  關鍵詞: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特點;成因;有效途徑 </p><p> 

13、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p><p>  Fang Pu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p><p><b>  Abstract </b></p><p>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14、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values, reveals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 the value of life goals, common pursuit of health, career and family, bu

15、t there are also heavy money affordable, light ideal pursuit phenomenon; in life value evaluation, generally have ambiguous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is contradictory and double; in the life value means and ways

16、, having a truth-seeking, pragmatic spi</p><p>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valu

17、es of factors : reality and ideal conflict; social leading values with individual values of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p><p> 

18、 Put forward to guid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s : an effective way to want to rely on exter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cluding education, social influence and so on; two college stud

19、ents self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improve immanent quality; thre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o provide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to optimize the family education; four, to prov

20、ide good family atmosphere; finally, strengthen legal constru</p><p>  Key words: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 values; characteristics; causes; effective way</p><p>  價值觀是人們對周圍世界價值的反映和判斷,并影響其

21、所采取的態(tài)度和行為等。人生價值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意義等問題的追求及評價的根本觀點。有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當前,我國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知道人生的價值不僅包括自我價值,也包括社會價值,即他們在獲得社會物質和精神認可的同時,也懂得如何為社會做貢獻,如何在為社會的貢獻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大學生在人生價值觀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階段正值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加

22、強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p><p>  在大學生價值觀研究領域,前輩們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王易的《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調查報告》以及袁貴禮、邢建輝的《透視靈魂——世紀之初中國大學生價值觀研究》等都是比較出色的科研成果展示。</p><p>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學生價值觀的發(fā)展又呈現(xiàn)出新的問題,部分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充滿矛盾,所以本文從大學生價值觀現(xiàn)狀的分析入手

23、,提出了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p><p>  1.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意義</p><p>  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階段。學子們滿懷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將在這里確立,未來的發(fā)展將在這里奠基,美好的生活將在這里開始。</p><p>  1.1段是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快速發(fā)展和趨于成熟的重要時

24、期</p><p>  大學是大師云集之地,大學作為學術和知識的殿堂,對大學生人生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p><p>  在大學這個環(huán)境中,大學生通過學習學會怎樣處理好理想與現(xiàn)實、權利與義務、個人與集體、競爭與合作、自由與紀律、友誼與愛情、學習與工作等關系。</p><p>  在這里大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做人,為今后生活與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對于高中,大

25、學中寬松的校園環(huán)境氛圍為大學生個人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然而放眼我們的周圍時,我們卻發(fā)現(xiàn),在大學生中間,一些不良的、缺乏文明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有些學生整日沉溺網絡,上課無精打采,不僅浪費了大好光陰,而且使大學生的健康受到損害。在生活中,在課余的興趣選擇上,有不少人聽的是歐美的音樂,看的是極力渲染色情和暴力的美國大片和日本動漫,談論的是歐美與日本的網絡游戲。</p><p>  1.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關乎中國特色社

26、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大事</p><p>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新世紀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大學生的思想素質如何、理想信念如何,直接關系著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發(fā)展和前途。</p><p>  當今我們的社會生活正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多種文化的影響與沖擊,經濟全球化,生活方式的改變等,當代大學生作為一個敏感的群體,社會的變化會通過各種渠道影響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

27、他們普遍存在人生價值觀的沖突。在新形勢新政策下,如何引導和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使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理想和信念,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p><p>  1.3價值觀教育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社會關系的理論</p><p>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離開了社會,人是不能存在的;社會的主體是人,人是社會的主宰,沒有人的存在就沒有社會可言。

28、社會是人的存在形式,人要存在必須改造客觀物質世界,必須要處理各種關系,這些關系總歸為社會關系。</p><p>  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從教育的實效性來說,就是幫助他們學會客觀的認識、分析、解決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黨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的更高目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具體體現(xiàn)。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是,廣大的公民遵守馬克思主義的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正確處理人

29、與社會的關系,特別是利益關系。</p><p>  人與社會的關系從人生的意義上表現(xiàn)為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既相互區(qū)別,又密切聯(lián)系、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人生價值的矛盾統(tǒng)一體。</p><p>  2.大學生價值觀的現(xiàn)狀調查及特點</p><p>  2.1學生價值觀的現(xiàn)狀調查</p><p>  大學階段是人生價值

30、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變得更加復雜、開放、多樣。</p><p>  本人參閱了秦位強(2004)對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qū)400名大學生從人生價值目標、人生價值判斷及認識和處理個人與他人、集體與社會的關系等三個方面進行調查的資料: </p><p><b>  2.1.1值目標</b></p><p>  一個人的

31、人生價值追求可以是多方面和不同層次的,所以本項問題的設計為多項選擇。</p><p>  對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的問題,93%的學生認為要“個人事業(yè)有所成就”,86%的學生的目標是“家庭幸?!?,56%的學生選擇了“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48%的學生選擇了“賺錢”,只有3%的學生表示“無所謂”。又問學生“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其結果是:選擇“在事業(yè)上有成就的人”仍然為93%,83%的學生選擇做一個“

32、有道德、講良心的人”,58%的學生選擇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50%的人希望做“有錢的人”,28%的人希望做“有權力、有地位的人”,24%的人選擇做“安分守己的普通人”。要學生在“祖國、事業(yè)、配偶、自己、子女、父母、朋友、金錢”中選擇“最重要的兩項”,其結果是:71%的學生選擇“父母”,60%的學生選擇“事業(yè)”,26%的學生選擇“配偶”,24%的學生選擇“祖國”,21%的學生選擇“朋友”,比例較低的依次是:自己、子女、金錢

33、。</p><p><b>  2.1.2值評價</b></p><p>  人生價值評價是人們根據一定價值標準對人生有無價值和價值意義的大小作出的判斷。</p><p>  對 “一個人的價值主要是由什么來決定”這個問題, 72%的學生選擇“對社會貢獻的大小”,13%的學生選擇“社會聲譽、名望的高低”,9%的學生選擇“擁有物質財富的多少”,5

34、%的學生選擇“地位的高低、權力的大小”。要學生回答對“為人民服務和雷鋒精神”的看法。79%的認為“應大力弘揚”,17%的學生持中立態(tài)度,表示“提倡也可,不提倡也行”,4%的學生認為“已經過時了,完全沒有意義”。</p><p>  2.1.3處理與他人、集體、社會的關系</p><p>  在要求學生回答“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應該怎么辦的問題時,46%的學生表示要“以集體利益為重

35、”,28%的學生表示應“兼顧兩者利益”,24%的學生表示會“視情況而定”,2%的學生選擇“以個人利益為重”。</p><p>  在要求學生對事關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關系問題的五種不同觀點作出選擇時,64%的學生選擇“既要利己,又不損人”,19%的學生選擇“先公后私,先人后己”,14%的學生選擇“一切以國家、集體的利益為重,毫不利己,大公無私”,有3%的學生選擇“人只是追求個人的幸福和快樂,為達到這一目的,可以不

36、擇手段”。</p><p>  在要求學生對“如果學生對學校的管理、學習生活條件不滿意,采取任何方式維護自身權益都是合理的,包括張貼大字報、罷課、游行等”的觀點作出判斷時,45%的學生表示“不贊同”,表示“贊同”和“基本贊同”的學生達55%(分別為21%和34%)。</p><p>  上述三方面內容調查的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在整體上是健康向上的,符合時代和社會的要求。他們有理

37、想,希望自己將來在事業(yè)上取得較大的成就,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他們有社會責任感,希望自己成為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愿意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們有良好的品德,熱愛祖國,敬重父母,重視友情,肯定善行。所以,我們應當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看待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表現(xiàn),拋棄那種把當代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描述得一團漆黑的錯誤認識。</p><p>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學生價值觀存在的實際問題。從本次調查結

38、果可以發(fā)現(xiàn),少數大學生所持的人生價值觀是消極的,他們缺乏理想,對現(xiàn)實和將來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他們更多地關注自己,對社會、集體和他人表現(xiàn)出極度的冷漠。而且一些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判斷和價值目標之間,價值觀和實際行為之間存在著不一致的地方。另外對于諸如希望成為“有錢的人”、“兼顧兩者(個人和集體)利益”、“既要利己,又不損人”等“中性”觀點,也要引起注意,加以引導。</p><p>  2.2學生價值觀的特點</p

39、><p><b>  2.2.1擇</b></p><p>  自改革開放以來,思想的解放,市場機制的建立,喚醒并強化了當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他們不再輕易地、不假思索地迷信和接受某種價值觀;改革的艱難復雜,社會的急劇變化,市場的激烈競爭,提供了各種參照,這一切都逼著他們去思索,去親身體驗,去認真比較,去慎重選擇:究竟哪種價值標準最正確?價值取向怎樣才科學?應確立什么樣的價

40、值目標?</p><p><b>  2.2.2實</b></p><p>  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沖擊下,當代大學生對“空頭政治”、形式主義已不屑一顧。他們關心事業(yè),關心家庭,關心時事,關心環(huán)境,關心經濟政策,關心“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他們愛美,渴望成才,企盼致富??傊?,今天的大學生講實效重現(xiàn)實,其價值觀具有鮮明的實用色彩,這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但是,這種實用性有

41、時帶有一定的庸俗性,如有些大學生過分看重“關系”、享受、金錢、地位。他們欣賞高尚但不想擁有高尚,贊譽英雄模范但并不想成為英雄模范,缺少了人應有的理想和精神。</p><p>  2.2.3會價值的對立統(tǒng)一</p><p>  當代大學生開始注重自我價值,開始急切、大膽、廣泛地涉獵各種西方文化,開始樹立起主體意識、競爭意識、開放意識、信息意識、效率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市場意識、公關意識、環(huán)保意識

42、等。但是,由于對思想解放理解的膚淺,由于存在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等西方社會思潮和國內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的沖擊,加之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還存在著諸多偏頗之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隨著各項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隨著對社會認識的逐步全面,許多大學生不但強調自我價值,而且開始注重社會價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價值觀中的精華,而且注意吸收傳統(tǒng)價值觀中的精華,開始在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傳統(tǒng)價值與西方價值的對立統(tǒng)一中,建構科學的現(xiàn)代價值觀。

43、</p><p><b>  2.2.4成熟</b></p><p>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主流是健康的,他們擁護改革開放并對中國的前途充滿信心,他們有著強烈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意識,他們注重事業(yè)、立足奉獻,他們自強進取、誠信交往。他們是“最有希望的一代”、“思考的一代”、“走在改革的最前列”。中國社會正在變革中發(fā)展、進步,正在走向現(xiàn)代化,這也為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優(yōu)化

44、和成熟提供了宏觀背景,客觀性的環(huán)境條件。所以,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p><p><b>  2.2.5多元</b></p><p>  隨著思想的解放,社會的發(fā)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傳統(tǒng)”價值觀已不再獨領風騷,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已由單一走向多元。比如,在價值標準上,有的“唯書”,有的“唯上”,有的“唯實”,有的“跟著感覺走”,有的跟著“時髦”走

45、;有的以社會利益為標準;有的以小團體利益為標準;有的以個人利益為標準。在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上,有的重錢,有的重義,有的重享樂,有的重事業(yè),有的重權力,有的重原則,有的重“關系”,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現(xiàn)實……。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多元化特征與多元化主體組成的多元化社會格局相關,使得社會生活異彩紛呈,但也可能引起思想的混亂和社會的無序。應當指出的是,在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的多元格局中,健康、向上的價值觀仍居主導地位。</p><

46、p>  3.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原因</p><p>  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總體上具有積極、健康、向上的傾向,而大學階段又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當代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巨大變革,多元價值觀相互碰撞的矛盾與沖突必然會影響到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使大學生價值觀表現(xiàn)出不和諧的矛盾狀態(tài)。其中理想與現(xiàn)實、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是制約和影響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最基本的矛盾。</p><

47、;p>  3.1與理想之間的矛盾</p><p>  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是大學生價值觀中最基本的矛盾。</p><p>  人活在現(xiàn)實中,可人總是不滿足于現(xiàn)實,總是要使現(xiàn)實變成對人來說是更為理想的現(xiàn)實,這是人類存在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理想是趨于自覺狀態(tài)的,人基于改變現(xiàn)實的愿望而對美好生活的設計,是人超越現(xiàn)實的一種價值努力和追求。人只有作為一種理想性的存在,才能不斷超越自我,不斷進步,使

48、人的生活真正符合人的本性。</p><p>  大學生群體本應是富有理想又腳踏實地的社會群體,大學生價值觀應該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有機統(tǒng)一體。但是當前的問題是,一部分大學生淡漠理想、過度追逐功利,他們的價值觀帶有明顯的實用主義色彩,在人際交往中講究實惠、重利輕義。由于他們對金錢、權利的過度追求,使他們對理想信念表現(xiàn)出淡漠態(tài)度。還有的大學生處于“恥言理想,拒絕崇高,怎么都行”的理想虛無主義境地。大學生價值觀中實用化的傾向

49、使其價值觀中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呈現(xiàn)出排斥的狀態(tài)。</p><p>  3.2值觀與個人價值觀之間的矛盾 </p><p>  社會價值觀與個人價值觀之間的矛盾,是社會與個體之間的現(xiàn)實矛盾在觀念中的反映,即“大我”與“小我”、社會與個體的矛盾關系的反映。</p><p>  社會價值觀與個

50、人價值觀之間的矛盾,本質上是社會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與大學生個體的多樣化價值取向的矛盾。在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時代,由于個體意識較為薄弱,所以,社會的價值觀就是個體的價值觀,不存在明顯的矛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得到強化,他們有明確的自我觀念、獨立的意向性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張揚個性,追求自由,重視個人權利,甚至拒絕一切約束,我行我素,社會主導價值觀與他們個體價值觀之間的矛盾也就變得有些尖銳起來。在這種矛盾沖突

51、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向個人主義傾斜。他們不能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相互關系,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唯我主義”,淡忘了社會責任和義務,對前途的關注遠遠高于社會發(fā)展的關注。</p><p><b>  3.3定因素</b></p><p><b>  3.3.1革的影響</b></p><p> 

52、 市場經濟的利益原則、競爭機制、等價交換原則對于當代大學生強化競爭拼搏意識、自主創(chuàng)業(yè)有積極的作用。但同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在部分大學生中大行其道,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價值觀的扭曲。</p><p><b>  3.3.2遷的影響</b></p><p>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文化向多元化發(fā)展。一方面,崇尚個性自由、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社會思潮促進

53、了大學生務實進取的價值取向的形成;另一方面,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也使得一些大學生的價值觀帶有濃烈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傾向。</p><p><b>  3.3.3</b></p><p>  家庭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氛圍等都會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p><p>  顯然,對大學生價值觀

54、中的負面表象不加以克服,就會使大學生價值觀偏離社會主導核心價值體系。因此,只有正確引導其價值觀向健康方向發(fā)展,才能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p><p>  4.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p><p>  現(xiàn)在大學生中很多獨生子女居多,加之有些家長的盲目溺愛,使他們很少面臨困難、挫折;基礎教育更多關注學生學習成績忽視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加上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的“引導”,當

55、他們面對大學無拘無束的生活時,便開始倡導不正常的自由,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滋生出傾斜的價值取向。</p><p>  面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種種誤區(qū),如何糾正當代大學生錯誤的人生價值觀是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戰(zhàn)。作為尚未走上社會的大學生,目前根本任務是努力提高自我價值,提高自己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識和能力。而要實現(xiàn)大學生的自我價值,引導他們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要靠外部教育和培養(yǎng),包括學校教育、社會影響等;二要靠

56、大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和鍛煉,提高內在素質。</p><p>  4.1揮學校教育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p><p>  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裝當代大學生,使當代大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營造具有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通過軍政訓練、社會實

57、踐、青年志愿者活動和其他公益活動,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加強校園網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的、開展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手段。</p><p>  4.1.1教育納入德育課</p><p>  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是育人的根本環(huán)節(jié)。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精神營養(yǎng)”,主要通過課堂來提供。德育課堂伴隨學生在校階段的始終,對學生健康成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和作用。</p&g

58、t;<p>  讓學生學習和掌握人生的價值觀基本內容,明確馬克思主義人生觀才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人民服務才是正確的人生目標;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才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目標的有效途徑;人生價值的大小不是你索取的多少,而是看你對社會的貢獻。</p><p>  4.1.2力感染學生</p><p>  人生價值觀的教育不僅僅是德育教師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課堂教學是各個學科教師

59、來進行的,學校要抓師德教育,讓教師首先成為持有正確人生價值觀的人,增強教師育人觀念,使教師結合自己教學工作將對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教育融入到各項教學環(huán)境中,把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人生觀滲透到學生的心中。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出表率,奉獻社會,服務人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人格魅力感染每個學生。</p><p>  4.1.3極參與教學活動</p><p>  學校在對學生教育的過程要貼近學生生活,

60、結合學生自身實際,避免簡單教與學,應當把他們作為行動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p><p>  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的教學活動,采用開辦講座、舉辦辯論會、進行演講等多方式,寓教于樂,深入淺出,注重知行統(tǒng)一,務求實效。學校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打造網上學習沖浪陣地,主動開展網上教育活動。鼓勵學生把對馬克思主義人生價值觀的認知放到實踐中加以體驗與踐行。這樣才能讓一切不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無所遁形。</p&g

61、t;<p>  4.1.4的溝通,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p><p>  學校與社會的期望是一致的,都需要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的人才。多為學生樹立正面的道德楷模,大力宣揚各行業(yè)榜樣。學??梢哉堃恍┙艹龅娜耸縼硇Ec學生溝通交流,積極的為學生廣開社會實踐之門,積極引導,讓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感受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客觀認識社會現(xiàn)象,擺正自己位置,主動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調整到正規(guī)軌道上來。</p

62、><p>  4.1.5溝通,促進大學生正確人生觀的樹立</p><p>  大學階段,學校與家長溝通很少,多處于真空狀態(tài)。學校在教育活動中要與家長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學校與家長要對學生加強正面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校與家長達成共識,促使家長積極的正面配合學校教育工作,同時通過自己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鼓勵家長主動與學校聯(lián)系,共同承擔起教育的重任。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加強

63、職業(yè)道德教育、艱苦創(chuàng)業(yè)教育、吃苦耐勞教育和競爭與合作教育。引導學生科學的設計人生道路,明確對家庭、對集體、對國家、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爭取早日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做出積極貢獻。</p><p>  4.2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p><p>  新聞、宣傳、理論、文藝、出版等方面要堅決弘揚主旋律,以正面宣傳為主,樹立先進典型,抓好示范教育,為大學生價值觀建

64、設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各類網站要把握好正確的導向,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教育活動;依法加強對高校周圍的文化、娛樂、商業(yè)活動的管理,堅決打擊侵害學生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的事件,堅決抵制各種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侵蝕和影響。</p><p>  4.3的自我修養(yǎng)在價值觀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p><p>  教育實踐證明:對教育效果起決定作用的環(huán)節(jié),在于被教育者

65、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的接受社會道德規(guī)范、價值觀念等要求,使之“內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意識,再“外化”為個體的道德行為。這種“內化”和“外化”的作用是任何他人也無法替代的心理過程。所以在價值觀教育中充分利用大學生自我意識分化及矛盾的積極因素,并排除其消極方面,就有可能促進大學生自我心理的調節(jié),使其矛盾中的“思想的自我”和“現(xiàn)實的自我”局部走向統(tǒng)一,達到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p><p>  4.3.1強自我修養(yǎng)&

66、lt;/p><p>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一個人是否有價值,能否實現(xiàn)自我價值,源泉在于學習。學習是艱苦的、漫長的,所以學習需要勤奮、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學生學習好有的則吃力,主要原因是每個學習的目的、動力、態(tài)度和方法各不相同。學習的過程是自我修養(yǎng)的過程,包括學習方法的修養(yǎng),學習目的的修養(yǎng),學習意志和毅力的修養(yǎng)等等。在學習中不斷明確目的,端正態(tài)度,試探性的摸索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p>&

67、lt;p>  4.3.2中加強自我修養(yǎng)</p><p>  有這樣兩句話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边@里的實踐不僅強調大學生要把書本理論知識轉化運用與實踐,而且注重要求大學生積極的參加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如:軍訓、生產實踐、公益勞動、居民社區(qū)文明建設、青年志愿者服務,獻愛心活動等。這些活動能使每一位參與者更多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培養(yǎng)他們奉獻精神、為大家服務的精神,能使參與

68、其中的每一位大學生深刻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的內涵。使大學生深刻意識社會實踐的重要性,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才是青年大學生成長的正確道路。</p><p>  4.3.3往中加強自我修養(yǎng)</p><p>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質: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都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生活,而不能離開一定社會關系而獨立存在的。隨著現(xiàn)代社會分工不斷細化,個人與集體中的其

69、他人的接觸與交往越來越多,要更好的完成一項工作,越來越注重相互間的團隊合作精神。所以個人具有自我價值,實現(xiàn)自我價值首先要充分認識自我是處于一定集體之中,要溶于集體,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自我價值。要善于與集體中的他人交往、相處、協(xié)調、合作,善于聽取他人意見和建議,要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p><p>  4.4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p><p>  家庭教育有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

70、法比擬的優(yōu)勢。家庭是學生的第一課堂,家庭對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具有長期、深刻的影響。</p><p>  父母與子女朝夕相伴,對子女的情況最熟悉,教育也最具有針對性和及時性。同時家庭教育增加了情感教育,可以更好的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為此父母要注意加強對子女的品德、人格教育,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p><p>  4.5設,規(guī)范價值觀的

71、形成</p><p>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體系,就必須把價值觀體系的建設與法制建設結合起來,使一些基本的社會價值觀法制化,通過法律手段來弘揚某些價值精神,使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建設走上規(guī)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途徑。</p><p>  新形勢新政策下,大學生在國家經濟政治等各方面發(fā)展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而身處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浮華背后更需要大學生對社會有正確的認識,樹立

72、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避免走向歧途。</p><p>  改革開放給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隨之出現(xiàn)的社會不良現(xiàn)象也對大學生心理造成了諸多消極影響,影響了他們人生價值觀的建構。因此,作為大學生,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科學的方法,不斷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高素質和能力;要發(fā)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要發(fā)揚艱苦奮斗、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堅持學習科學文化和加強思想修養(yǎng)的統(tǒng)一,學習書本知識和

73、投身社會實踐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自身價值和服務祖國人民的統(tǒng)一,努力創(chuàng)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yè)績。</p><p>  總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是無產階級的人生價值觀,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之上、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對社會貢獻為真正價值的人生價值觀。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能真正實現(xiàn)個人與社會的有機統(tǒng)一,走出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有意義的人生。</p><p><b>  參考文獻:&l

74、t;/b></p><p>  [1] 王易,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p><p>  [2] 袁貴禮,邢建輝。透視靈魂——世紀之初中國大學生價值觀研究[M]·北京: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p><p>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p><p>  [4] 曾

75、燕波,當代青年價值觀的分析與再塑對策[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5年第03期</p><p>  [5] 何國清,社會轉型期大學生價值觀構建[J]《求索》2004年第01期</p><p>  [6] 秦位強,關于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調查[DB/OL]·</p><p><b>  致 謝</b></p>

76、;<p>  在畢業(yè)論文即將完成的時刻,回首在師大的四年大學生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對各位恩師的感激之情決非一句“謝謝”所能表達,但是在此,我仍想向各位老師表達我最誠摯的謝意。</p><p>  這篇論文的寫作傾注了指導教師xx教授的心血,從選題到構思,從結構的推敲到語言的雕琢,都是xx老師的精心指導和諄諄教誨下完成的。老師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和高尚的人格,讓我明白了為學和做人的道理。這些

77、都將成為我以后生活中最珍貴的財富和人生感悟。在此,我想表達對xx老師最衷心的感謝。</p><p>  同時,還要感謝我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尤其是胡桂芳老師,給我提出許多中肯的意見和提供的方便與支持正是由于你們對我的教導和幫助,才會有我的今天,在此向各位老師和同學一并表達我誠摯的祝福。</p><p>  但是,由于我的知識儲備和理論水平有限,論文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忐忑之情難以掩懷,懇請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