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鱘幼魚對飼料中部分營養(yǎng)素的需求與利用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研究了施氏鱘幼魚對飼料中磷、維生素A、維生素E和維生素C的需要量以及不同糖源、脂肪源和共軛亞油酸對施氏鱘幼魚的營養(yǎng)生理作用,為該魚的配合飼料配制提供依據。具體研究內容和結果如下:
   1.施氏鱘幼魚對磷需要量的研究
   以Ca(H2PO4)2·H2O為磷源,配制含磷水平分別為0.18%(對照組),0.40%,0.71%,0.98%,1.38%和1.66%的6組等能等氮純化飼料,每組飼料飼喂3個重復,每個重復飼養(yǎng)2

2、0尾初始體質量約為4.7g的幼魚。經過8周的飼養(yǎng)后,對生長、飼料效率、成活率、幼魚肌肉常規(guī)組成及脊椎骨灰分和鈣磷含量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隨飼料中磷含量的升高,魚體增重率、飼料效率和特定生長率顯著增加(P<0.05),直至0.98%組達最大,然后隨著飼料磷含量的增加,這些指標顯著降低(p<0.05);試驗各添加組的成活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各添加組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飼料添加磷對魚體肌肉水分、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

3、無顯著影響(p>0.05);當飼料磷含量在0.71%~1.66%之間時,脊椎骨中灰分、鈣和磷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高于對照組和0.40%試驗組(P<0.05)。
   2.施氏鱘幼魚對維生素A需要量的研究
   試驗以酪蛋白和脫脂豆粕為蛋白源,糊精為糖源,玉米油和豆油為脂肪源的半純化飼料為基礎飼料。試驗飼料中的維生素A共設7個梯度,分別為:10(對照組)、258、510、1050、2020、4100和83

4、00 IU/kg。每一梯度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放養(yǎng)20尾初始體質量為12.09±0.22 g的施氏鱘,養(yǎng)殖8周,研究維生素A對施氏鱘幼魚生長性能、肌肉組成、肝臟和肌肉中維生素A積累量、血清過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用對照組飼料飼喂的試驗魚表現出厭食、游動遲緩的缺乏癥狀,其它各組則未出現這些癥狀;飼料中維生素A含量對增重率、飼料效率、肝體指數影響顯著(P<0.05),且在1050 IU/kg組時,各值均達到最高

5、值;肌肉成分不受維生素A含量影響;當飼料中維生素A含量在10~4100 IU/kg時,肌肉和肝臟中的維生素A含量隨飼料中維生素A增加而增加,但飼料中維生素A含量超過4100IU/kg時,這些指標不再增加;血清中溶菌酶和SOD活力都隨維生素A的增加而增加,在1050IU/kg組,這兩種酶的活力均達最高,而高于此濃度時(>1050IU/kg),酶活力出現降低趨勢。
   3.施氏鱘幼魚對維生素E需要量的研究
   以酪蛋白、

6、明膠和白魚粉為蛋白源,配制成7組半純化試驗飼料,飼料中維生素E添加量分別為0(對照組)、20、50、100、200、500和1000mg/kg,每一梯度設3個重復,投喂體質量為10.10±0.31g的施氏鱘幼魚8周,考察不同維生素E添加量對幼魚生長及組織維生素E含量的影響,并確定施氏鱘幼魚對維生素E的需要量。結果表明,隨著飼料中維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幼魚的增重率、飼料效率、特定生長率、存活率和肥滿度顯著增加(P<0.05),當飼料中維生

7、素E添加量為200mg/kg時,這些指標達到最高水平,隨維生素E添加量的進一步增加,其增重率、飼料效率、肥滿度又顯著降低(P<0.05),而特定生長率差異不顯著(P>0.05);對照組幼魚肝體指數顯著高于各添加組(P<0.05)。肌肉和肝臟中維生素E水平隨飼料維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顯著上升(P<0.05),當添加量≥100mg/kg時,肝臟中維生素E水平無顯著變化(P>0.05),同時當添加量>200mg/kg時,肌肉中維生素E水平也無

8、顯著變化(P>0.05);對照組幼魚肌肉中粗脂肪含量顯著高于各添加組(P<0.05),而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100mg/kg時,肌肉中粗蛋白質含量較對照組有顯著提高(P<0.05)。對特定生長率與飼料中維生素E水平進行折線回歸分析得出施氏鱘幼魚對飼料中維生素E的需要量為187.4mg/kg。
   4.施氏鱘幼魚對維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
   以包膜維生素C為維生素C源,配制8種維生素C水平(0.1,58.2,110.4,

9、221.8,350.2,475.6,698.4和906.2 mg/kg)的試驗飼料,每一飼料設3個重復,每重復放養(yǎng)10尾初始體質量為7.25±0.33g施氏鱘,養(yǎng)殖8周。結果顯示:8周試驗期間,各組試驗魚沒有維生素C缺乏癥狀出現,存活率均為100%;維生素C對施氏鱘的生長影響顯著(P<0.05),飼料維生素C從0.1mg/kg升到110.4mg/kg時,施氏鱘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顯著升高,飼料系數顯著降低,但飼料維生素C超過110.4m

10、g/kg,施氏鱘增重率、特定生長率和飼料系數變化不顯著;飼料維生素C不超過221.8mg/kg時,肝臟、肌肉中的維生素C含量和血清溶菌酶的活性隨飼料維生素C含量增加而增加;血清皮質醇濃度隨飼料維生素C增加而顯著降低。飼料中維生素C含量對特定生長率和肝臟中維生素C含量進行折線回歸法分析,維持施氏鱘幼魚最佳生長的飼料維生素C含量為110.4mg/kg;肝臟中維生素C含量達最大時飼料維生素C需要量為239.7mg/kg。
   5.不

11、同糖源對施氏鱘幼魚生長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
   以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蔗糖,糊精、α-淀粉和玉米淀粉為糖源,分別配制含22%的7組等氮等能的試驗飼料,每組飼料設3個平行,每個平行放養(yǎng)20尾初始體質量為4.70±0.08g的幼魚,飼養(yǎng)8周,研究不同糖源對施氏鱘幼魚生長性能及血糖、肝糖原和消化道內淀粉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糖源對施氏鱘幼魚的增重率、特定生長率和飼料效率有顯著影響(P<0.05),各組增重率

12、依次為糊精、α-淀粉>葡萄糖、玉米淀粉>麥芽糖>蔗糖、果糖;特定生長率和飼料效率的變化規(guī)律和增重率類似;糖源對幼魚的蛋白質和糖的消化率影響顯著(P<0.05),各組蛋白質消化率依次為果糖>葡萄糖、麥芽糖、糊精>玉米淀粉>α-淀粉,糖的消化率依次為果糖、葡萄糖>麥芽糖>糊精>α-淀粉>玉米淀粉;不同糖源對施氏鱘幼魚肌肉中的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有顯著影響(P<0.05),對粗蛋白質含量無顯著影響(P>0.05);不同糖源對幼魚在飽食后的不

13、同時間段血糖和肝糖原含量影響顯著(P<0.05);在飽食后的不同時間點內,各組的胃淀粉酶活性均為先上升后下降,瓣腸的淀粉酶活性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后降低,十二指腸淀粉酶活性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各組的淀粉酶活性均受糖源的顯著影響(P<0.05),在肝臟中未檢出淀粉酶活性。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為參考指標,施氏鱘幼魚飼料中適宜的添加糖源為糊精和α-淀粉。
   6.不同脂肪源對施氏鱘幼魚生長、血脂和體脂肪酸的影響
   在飼

14、料中分別添加10%的7種不同來源的脂肪(魚油、葵花油、牛油、豬油、菜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飼養(yǎng)初始體質量約為9.83 g的施氏鱘幼魚8周。試驗分7組,每組3個平行,每個平行20尾魚。研究飼料中7種不同來源脂肪對施氏鱘幼魚生長、血脂和體脂肪酸成分的影響。結果表明:增重率以大豆油組最高,達到了611.29%,葵花油組最低為451.57%,顯著低于其它各組(P<0.05);飼料效率以葵花油組最低為86.58%,顯著低于其它6組(P<0.05

15、),其余6組差異不顯著(P>0.05)。肥滿度、臟體指數以魚油組最低,與其它六組差異顯著(P<0.05);肝體指數各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魚油和大豆油兩組魚血清中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在7組中相對較低。肌肉中總n-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以魚油組最高,與其它六組差異顯著(P<0.05),總n-6系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以大豆油組為最高,魚油組最低。綜合比較,施氏鱘飼料中脂肪以添加大豆油最好,魚油次之,葵花油最差。<

16、br>   7.共軛亞油酸對施氏鱘幼魚的降脂作用研究
   為探討共軛亞油酸(CLA)對飼料誘導的高脂質施氏鱘的生理作用,試驗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試驗魚隨機分兩組,分別投喂對照組飼料和強化飼料(高糖飼料)6周,建立高脂質施氏鱘模型;第二階段,將試驗魚隨機分成對照組、高脂模型組+CLA組(在對照飼料中添加分別CLAO、0.5%、1.0%和2.0%),試驗期6周,測定CLA對飼料誘導的高脂施氏鱘生長性能、體脂和血脂水平的影響。

17、結果表明:添加1.0%和2.0%CLA的魚體特定生長率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P<0.05),各試驗組存活率和飼料效率無顯著差異(P>0.05);添加2.0%CLA的試驗組的魚體脂肪含量低于對照組和各添加組(P<0.05),但后者之間魚體脂肪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魚體水分、蛋白質含量和肝體指數各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添加CLA2.0%的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肝臟脂肪含量顯著降低(P<0.05),但與其它各組差異不顯著(P

18、>0.05);添加CLA各組的魚體肥滿度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添加1.0%和2.0%CLA試驗組魚體血清總膽固醇含量顯著低于其它組(P<0.05),2.0%CLA組試驗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添加CLA的各試驗組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較對照組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試驗得出:飼料中添加CLA對飼料誘導的高脂施氏鱘具有降低生長、減少魚體和肝臟脂質積累以及調節(jié)血脂水平的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