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能力培養(yǎng)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淺議能力與能力培養(yǎng)</b></p><p>  摘要:新一輪的中學課程改革正在全國順利推行,其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對中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筆者提出依賴網絡學習平臺,以混合性學習方式,創(chuàng)建一個在課堂之外的集資源、交流、學習、思考于一體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來提升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效率。因此,本論文在淺議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從培養(yǎng)模式上論述中學生的

2、能力培養(yǎng)以及具體的章節(jié)設置,并以多用電表的教學例子加以舉例??偨Y全文得出這一培養(yǎng)模式對中學生的基礎能力、專業(yè)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與指導意義,并給出進一步的改進方案。</p><p>  關鍵詞:能力; 能力培養(yǎng); 案例學習; 網絡支持平臺</p><p>  Shallow ability to negotiate and ability training</p&g

3、t;<p>  Abstract: A new round course reform of middle school is being carried on smoothly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ith core concept of "al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hich means a higher demand of the

4、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herefore, I propose to create a set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resources learning and thinking involved in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net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udents&#

5、39; Ability. Therefore, the article focus on discussing Students' ability as well as spe</p><p>  Key words: Ability; Ability training; Case studies; Network support platform</p><p>  在知識經濟條

6、件下,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不僅取決于人才的數量和結構,更取決于人才的能力。作為培養(yǎng)未來新型人才主陣地的中學,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育的首要目標,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認識其重要性和迫切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運用先進的教育手段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中學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p><p><b>  1 淺議能力</b>&l

7、t;/p><p>  能力是指人們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具備的掌握和運用知識、技能以及決定活動效率的一種最直接最基本的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務或達到目標的必備條件。能力總是和活動緊密聯系,一個人的能力是在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并且在活動中表現出來,只有通過活動才能發(fā)展人的能力和了解人的能力。</p><p>  能力是一個人全面綜合素質的表現,它來源于知識與經驗的積累,主要側重于實踐活動中的表現,這里包

8、括你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你的工作經驗、社會閱歷、獨立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以及你在社會上的人脈關系和應變水平。只要你能多學習、多實踐、多思考、多總結,你就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個人要發(fā)展要立足知識經濟時代,就必須要有能力。</p><p><b>  1.1 能力的形成</b></p><p>  能力的發(fā)展形成取決于大腦的機能,但最主要的還是決定

9、于人的社會生活條件,特別是受教育程度和長期從事的實踐活動。能力是在運用智力、知識和技能完成某項活動的過程中,經過反復訓練而獲得的,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知識和技能等去認識和改造世界所表現出來的心身能量。</p><p>  1.2 中學生能力的分類</p><p>  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涉及到眾多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諸如:學科知識培養(yǎng)、思想品德培養(yǎng)、學習意識及實踐素養(yǎng)培養(yǎng)等。其中,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是中學

10、生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p><p>  創(chuàng)新能力是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帶有明顯特點的特殊能力,它體現學生履行教育學習的適應程度和承受水平,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所需的一種無形的力量。根據以往研究學者的研究總結,創(chuàng)新能力系統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p><p>  1.2.1 基礎能力</p><p>  基礎能力是學生應該具有的最起碼的能力。學

11、生的基礎能力,主要包括智力范疇內的學生的給出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記憶能力,以及學生的審美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肢體語言表現能力和書寫能力等。</p><p>  1.2.2 專業(yè)能力</p><p>  專業(yè)能力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必須具有的能力,是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尺度,具有明顯的教育指向性,一般是通過長期的教育學習培訓所獲得。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包括學生的學科知識處理能力、學習內容接受能力

12、、學習過程自控能力等。</p><p>  1.2.3 核心能力</p><p>  學生的核心能力一般是學生通過長期的理論知識學習、實踐經驗積累和不斷的學習反思而形成的,更能反映學生能力的本質特征。它是學生能力系統的核心和關鍵部分,具有很強的教育指向性,它也是衡量學生個體優(yōu)勢的重要指標,是鑒別學生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學生能力的眾多特征也是通過核心能力層面體現出來的[2]。</p&g

13、t;<p>  2 淺議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p><p>  現階段的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育方式。根據現代教學論的最新研究成果,革新教學方法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即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效果。這一教學研究, 徹底摒棄了以往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yè)的傳統教學模式。在這五個要素中, 最活躍的是教學方法和學生活動的組織形式。在提倡人才競爭

14、的今天,在理論學習與能力培養(yǎng)的銜接過程中,能力培養(yǎng)被看作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網絡的發(fā)展,基于網絡的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可以在傳統培養(yǎng)的基礎上提供持續(xù)性輔助與支持[3]。</p><p>  任何一項活動都是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中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幫助學生獲得經驗、教訓及相應的能力。在線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模式,實際上是借助網絡環(huán)境,通過對諸如案例、視頻等實踐性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獲得知識、創(chuàng)新技

15、能和思維能力。</p><p>  2.1 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模式</p><p>  2.1.1 混合性學習</p><p>  混合性學習,是指學習方式的非單一性。例如當一個學生聽完教師的講解,通過閱讀書籍來完成作業(yè),這就發(fā)生了混合學習。由于結合了與傳統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混合學習法正逐漸被接受和采納。在校中學生,他們的學習風格、學習要求、學習動機各有不同,在傳統的中學

16、生能力培養(yǎng)模式中,課堂教學盡管在互動、交流等方面有巨大的優(yōu)勢,有利于實現角色扮演、人際交流等各種學習形式,但由于不具備靈活性,受時間、地點、人數總量的限制,且不能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存在著各種問題。</p><p>  混合學習將傳統的黑板+粉筆學習與信息化的在線學習兩者的優(yōu)勢有機結合起來,其不僅有助于解決課堂教學中的時間及空間靈活性差、學生主動性不高等問題,也可以解決在線學習學習者容易出現的懶惰、缺乏人際之

17、間相互面對面的互動的問題,其實質是將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整合的深化。</p><p>  如何將混合學習理念融入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是一個具備可行性的研究。傳統的課堂教學并不會被摒棄,并且處于一個主導的地位,信息技術下的在線學習也將同時被采用,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有效的學習和再回顧。兩種方式的結合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具有很大的實踐意義[4]。</p><p>  2.1.2 在線網絡學習<

18、;/p><p>  借助混合學習法,給學生一個不讓時間空間影響的、連續(xù)性的環(huán)境就要“借助網絡”。這與中學進行的課堂教學是相符合的,而不是要對立或拋棄現存的中學教學培養(yǎng)方式。借助網絡主要是為了輔助學生在正式課堂學習之外,接觸到更直觀、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熬W絡教學環(huán)境是以網絡技術為支撐,基于教學環(huán)境,對各類教學資源進行遞授,以達到教學預期目標的系統環(huán)境。”對于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評價標準而言,首先是看“是否運用網絡技術”,

19、其次要看“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以及“網絡技術是否很好地為實現這些教學目標服務了”等[5]。</p><p>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現階段的培訓方式、學習有了突出的改進。在中學教育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應該借助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時俱進,以彌補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實踐性知識不足,學習時間、地點有所限制,學習反饋與及時交流溝通不足,了解真實案例情景不夠等問題。</p>&l

20、t;p>  借助網絡平臺的作用,將網絡教學應用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讓學生在接受傳統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能找到一個可以支持其三年學習的不間斷的網絡培養(yǎng)支持,讓其在任何時間、地點都能及時的提升自身的能力技能。</p><p>  2.1.3 案例學習</p><p>  因網絡環(huán)境的特殊性,傳統的教育型和敘事型地文字在網絡上不能很好的表現和吸引學生。對于網絡學習來說,怎樣吸引學生的關

21、注是眾多研究者的研究熱點。據以往的研究結果,通過“以案例學習方式進行”的教育方式,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對于創(chuàng)新能力這類抽象的知識來說,案例學習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p><p>  一般而言,國內研究者都認為案例學習是教師、學生和案例三者之間的互動過程。案例是學習的對象,案例學習以學生對案例的分析和討論為主,教師只是討論分析的引導者、協調者。案例學習一般要經過“個人準備、小組討論、班級討論和

22、課后反思”四個階段。教師在全程中都需要引導學習者對問題進行思考,并將學習者分成不同的小組,針對不同問題或者同一問題的不同方面進行研究探討;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習者根據自己對案例的理解進行討論,形成統一的意見;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反饋意見,引導學生進行班級討論,對問題進行整合,給出一個較為完整的方案或對問題的研究成果;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反思,完成一個案例學習的過程。</p><p>  依據功能的不同,在教

23、學中可將案例大體劃分為三類:第一、小品型案例。特征是篇幅小但針對性強,運用在某些理論或方法介紹的后面。這些案例可不討論,作為“例題”使用。第二、綜合分析型案例。是對某個定理的全面敘述,因篇幅較長,用在某些專題或課程小結時討論使用??上扔『冒l(fā)給學生,在分析完相關知識以后,讓學生先獨立作業(yè),然后分組討論或在課堂上討論。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則負責組織、協調、記錄、總結等工作,以免出現跑題、爭辯等現象。第三、練習型案例。采用描述或者專題分析型案

24、例,作為重點內容,課后用來練習或考試。</p><p>  案例教學方法不僅要在課堂上組織好案例的講述、討論、訓練,還需注意處理好與其它教學方法的關系并因時、因材施教。高年級和學習能力好的學生的教學可適當安排較高的比例,因他們的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和技能較好,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易被調動起來,案例教學的效果更為顯著。那么中學生應該如何進行案例學習呢?</p><p>  第一、認真預習。學生

25、應預先認真閱讀案例的背景材料和相關內容;要善于從復雜的案例中尋找疑問;對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有所發(fā)現。第二、主動參與。學生主動參與案例的討論,除能提高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外,更能鍛煉團隊協作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第三、總結收獲。案例學習后,學生應總結在案例閱讀、討論、發(fā)言準備與案例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案例的理解與收獲[6-7]。</p><p>  2.2 能力培養(yǎng)的構成要素</p><

26、;p>  根據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定位,培養(yǎng)要符合學生在校三年的學習內容、學習節(jié)奏和學習需求,適時地提供連續(xù)性的支持引導。當前中學對學生的培養(yǎng),簡言概括,即:從中學生入學培養(yǎng)——中學生理論課程學習——實驗操作學習——實驗動手操作整個過程中,培養(yǎng)模式在其中給中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引導環(huán)境和活動。學生在任意一個學習階段,都可以在體系當中找到相應的支持。</p><p>  2.3 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p&g

27、t;<p>  2.3.1 理論學習</p><p>  知識是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因此,要想學生能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就必須重視其知識量的積累和知識結構的不斷優(yōu)化重組。學生要達到知識量上的不斷豐富和知識結構上的優(yōu)化組合,就必須加強理論學習。例如:在新生入學培養(yǎng)中,模式中安排一些對學生的素養(yǎng)培養(yǎng)案例,包括國家對中學生的政策、學校的法律法規(guī)、學生的學習意識等知識。這些知識對剛接觸中學教育的學生而

28、言,對將來面臨的知識的學習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通過在線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涉及一些客觀的具體內容,給中學生在知識技能、品德素養(yǎng)、目標定位等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幫助他們明確自身的學習生涯。</p><p>  在新生入學培養(yǎng)完成后,學生將學到具體的理論教育課程,通常會在一年級到二年級這個階段學習到包括物理學、化學、數學等一系列理論類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基本上是理論性的,給學生以一個啟發(fā)性的思想。這些啟發(fā)性的思想怎樣通過具體的案例、

29、實踐性知識來銜接,就需要通過培養(yǎng)模式來涉及具體的知識內容。例如:圍繞學生為中心,先根據理論課程的各定理進行針對性的案例情境創(chuàng)建,學生在具體的案例環(huán)境中獲取相應的概念、并進行案例學習反思,通過單獨思考、在線小組討論、總結出結論和成果等來實現自身知識結構體系的完善與發(fā)展。如此循環(huán),傳統教學課程與在線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之間形成即時的互補,讓學生在專業(y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p><p>  2.3.2 實踐動手操作學習</

30、p><p>  學生能力與實踐動手操作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學生能力并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是僅僅通過知識的獲得而形成的。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是學生能力發(fā)展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一條最根本的途徑。例如:目前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摸式,一般來說,二年級左右學生開始進入學校實驗室進行動手操作。在實驗操作開始之前,在線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會安排學生進行一定時間的實驗操作學習,傳統的學習是學生先預習材料,由教師提供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但學生自己可能并

31、不能理解具體過程為什么是這樣,而且參與學習的人數多,時間的限制導致不能一一答疑。</p><p>  然而,在線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在此時可以發(fā)揮優(yōu)勢,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實驗教學視頻統一放在培養(yǎng)平臺上,并給予點評。學生之間則可以通過平臺實現共享和反饋、相互點評,這種方式大大擴大了實驗教學的影響范圍,并能幫助學生全面的了解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優(yōu)缺點在哪里,對進一步提升中學生的知識處理能力、內容接受能力等專業(yè)能力有很大幫助。<

32、/p><p>  同時,當期的實驗教學視頻不但可以在在線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提供,而且也可以提供往年的一些優(yōu)秀的實驗操作錄像、教師教學錄像等視頻材料和專家點評,這些寶貴的視頻圖像資料能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概念。</p><p>  2.3.3 實踐經驗積累</p><p>  在動手實驗活動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獲取和積累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經驗,為自己更高層面的發(fā)展莫定重要的基礎。在學生走上實

33、驗操作的環(huán)節(jié)時,在線培養(yǎng)環(huán)境也具有其使用意義。它能提供一些實用性的基礎知識和案例,例如:學生溝通記錄、班主任點評、實驗案例與學習反思等,這些案例能幫助學生應對來自實驗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可以有效提高中學生的核心能力。</p><p>  因此,在線的網絡培養(yǎng)環(huán)境與傳統的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方式的結合,即新的培養(yǎng)模式的形成,能有效幫助學生在接受中學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獲得持續(xù)的、全面的指導與支持。</p><

34、;p>  具體的實現流程如下圖所示[8-9]:</p><p>  2.4 物理教學中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具體章節(jié)建設</p><p>  2.4.1 具體章節(jié)的布置</p><p>  在規(guī)劃章節(jié)的基礎上,對每個章節(jié)的能力培養(yǎng)環(huán)境形式有一個基本的布置,即按照章節(jié)總體概述——理論性知識的解析——單元知識分析——實驗細節(jié)及應用——章節(jié)案例——學習者討論社區(qū)——章節(jié)學習

35、考查——學習參考資料,圍繞這樣一個基本模式進行設計,如圖所示[10]:</p><p>  (1)章節(jié)的總體概述,即以序言的形式對該章進行一個較為粗略的描述,讓學生對該章節(jié)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再結合自身的學習需要,來判斷自己如何學習該章。由于培養(yǎng)環(huán)境可以針對不同的中學生,每個人的能力素養(yǎng)水平不一,所以一個前提性的概述是幫助學生順利定位的有效途徑。</p><p> ?。?)提供少量的理論

36、性知識的解析。這一方式能有效幫助學生快速了解該章節(jié)的主要理論背景,理論背景的缺失會導致技能的信息缺少理論支持。但這部分內容不會非常深入或全面,我們更注重于讓其發(fā)揮引領作用或學習指導作用。由于通過在線的方式來讓學生接觸理論知識可能并不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太大篇幅的理論知識反而可能會引起學習者的反感,進而影響到其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p><p> ?。?)單元知識分析。這一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借助多媒體或者案例的形式解釋

37、相關概念,借助這些實踐性的知識分析,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加深對理論部分的理解。</p><p> ?。?)章節(jié)綜合案例。筆者希望能通過提供綜合性的具備較大問題情景的案例,借助這些案例將該章節(jié)的實踐內容和綜合理論串聯起來,幫助學生將整章的信息融會貫通。學生通過將案例提出的問題進行反思,從而理解如何實現該章節(jié)的具體應用,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p><p> ?。?)提供綜合性的章節(jié)案例之后,培

38、養(yǎng)環(huán)境需要提供一個供學生討論、反思的在線平臺,通過在線平臺的師生、生生互動,學生可以進行加深理解,討論的結果可以在學生這個學習群體中產生良性的效果,幫助他們實現個人隱型知識向集體顯性知識的轉化。</p><p>  (6)隨著教育案例的不斷涌現、教育思想的不斷更新,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自己對該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環(huán)境會設置一個針對該單元內容學習情況的考查。通過學習者對內容的考卷填寫,體系能隨時跟蹤了解學生對

39、章節(jié)內容設置的學習效果和滿意程度,從而實現章節(jié)的動態(tài)更新與維護。</p><p> ?。?)提供一定數量的學習資料。其中包括網絡的學習鏈接、紙質的文本書籍、優(yōu)秀教學網絡社區(qū)等等,給對該章節(jié)內容有興趣深入學習的學生一個更廣泛的接觸該內容的機會。由于章節(jié)能提供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也許不可能滿足每個學習者的需要,因此,提供一個更廣泛學習內容的參考輔助資料是非常有意義的。</p><p>  2.

40、4.2 設計示范——以多用電表的使用章節(jié)為例</p><p>  按照章節(jié)設置的規(guī)劃,筆者設計了“多用電表的使用”這一章節(jié)的基本內容點。具體內容如下所示:</p><p>  開篇先提出一個案例,或者問題,或者場景(引導學生意識到這個多用電表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繼續(xù)看下去的欲望),提出單元目標。</p><p>  第一節(jié):提供相關的理論(如:多用電表構造、適用范圍、

41、使用方法、有何限制條件等理論層面的資料)。</p><p>  第二節(jié):理論的進一步延伸及拓展(如:多用電表與實踐應用,給出相關的方法、步驟,并給出相關實例,提供學生的具體操作范例(以遷移理論和情境認知理論為基礎的案例學習))。</p><p>  第三、四節(jié)等:理論的進一步延伸及拓展(將多用電表在其它方面的應用也一并給出,同時提供相關實例,與第二節(jié)相似,可根據需要自行增加或減少。<

42、/p><p>  第五節(jié):理論與新技術的結合應用(如:多用電表在科研環(huán)境下的應用,例如與新技術的結合檢測電路故障測量數據等,可以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由于社會信息化日益加深,教學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師需要學會利用新技術與傳統的方法相互補充,互為輔助)</p><p>  最后一節(jié):實踐案例解讀(可與開篇提出的案例相呼應,也可重新給出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布置學生作業(yè),在討論板中設置每一章

43、的大討論題,要求學生在學完該章后,對討論題進行討論;作為反思性學習,增強他們與正常的課堂教學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聯系,加強教學效果)</p><p>  學習者社區(qū):提供一些綜合性案例的反思問題,引導學習者的思考。并在該案例反思的討論中,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建議。</p><p>  學習調查:根據本章的具體內容設置了3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習者為本章節(jié)的內容設置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幫助更好的改進章

44、節(jié)的內容。</p><p>  學習參考資料:提供一些相關的參考書目或者網絡資料鏈接,給學生更豐富的知識指引。</p><p>  2.4.3 具體章節(jié)設置的重點</p><p>  每一節(jié)最好提供相關的教學案例實例,并提供案例解讀或引導案例反思,并提出相關的教學思考題。做到以在線案例學習為起點,以混合學習理論為支持,以反思性教學為結束,以體驗式學習作為貫穿學習的主

45、線,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提升。</p><p>  在展示課程的時候,需要設計課前的思考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帶著問題,在相關情境中學習。在課程后面提供章節(jié)內容相關的資料(可以是書目、網絡資料鏈接等)由于培養(yǎng)模式是定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盡可能提供的材料是貼近實踐的需要,不要太多的理論知識,而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內容,實實在在的具備一些探索前沿的、新穎的內容或者想法,已達到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其他的內容點到即可。理論的內容可

46、以通過提供參考資料的形式,讓有興趣的學生進行線下的自主學習。在線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強調以理論為內容的基礎,更注重提供實踐性的案例和情境進行教學與學習,不要堆積太多寬泛的理論基礎,這些理論可以通過學生在平時的課程學習中習得。在線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搭建一個實踐性案例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遷移知識,獲得應對不同情境的處理問題能力。</p><p><b>  3 結論</b></p><

47、;p>  3.1 本文通過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結論</p><p>  第一,國家中學教育政策為學生能力培養(yǎng)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間與內容,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能力是一項迫切的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研究符合新課程的需求也非??尚小?lt;/p><p>  第二,傳統的教育培養(yǎng)仍是當今的主要培養(yǎng)方式。本論文的思路則是將互聯網支持的混合學習融入目前的能力培養(yǎng)方式中,構建一個以傳統教育培養(yǎng)為基

48、本,以在線的案例學習方式為補充的一個全面的、可持續(xù)性的、高效的能力培養(yǎng)模式。它能補充和加強對中學生的基礎能力、專業(yè)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的效果,具有理論與現實意義。</p><p>  第三,在線的案例通過可靠的分析,將學生所需的能力依照案例的單元設計為切入點,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場景化的學習氛圍。借助網絡實現的學生能力培養(yǎng)模式,能廣泛應用于校園網以及家庭互聯網,可以提供大量學習所需的相關資源、工具、場景,具備現實的

49、可行性。</p><p><b>  3.2 改進方向</b></p><p>  由于條件和時間的限制,本論文還存在著許多欠缺有待補充,在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教育的修正中,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深入研究。比如,是否有充分的政策和設備支持這一新型的培養(yǎng)模式;在線的案例學習如何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宏觀方面如何培養(yǎng)學生能力,在微觀操作層面如何將這些能力轉換為相應的案例展示

50、給學生;在線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如何跟蹤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作出比較差異供教師做下一步規(guī)劃。</p><p>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新模式,持續(xù)的為學生提供能力支持的培養(yǎng)模式,是一個值得研究者不斷深入研究的課題。同時,作為一個輔助學生教育課程學習,接觸到更全面、更廣泛的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雖然還存在一定的欠缺,但必將在學生能力培養(yǎng)這個大舞臺上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p><p>&

51、lt;b>  參考文獻</b></p><p>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學[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56—178.</p><p>  [2]閻金譯. 田世昆 中學物理教學概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2—121.</p><p>  [3]朱超華.核心能力論[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205—

52、220.</p><p>  [4]祝智庭.盂琪 遠程教育中的混和學習[M].北京:中國遠程教育出版社,2000:P30—34.</p><p>  [5]潘娃民.關于網絡教育環(huán)境若干問題的思考[J].科技資訊,2005,(5):22—28.</p><p>  [6]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58—72.</p>

53、<p>  [7] Mary A Lundeberg: Who Learns What From Cases And How[M]. London:LawrenceErlbaum,1999:56—71.</p><p>  [8]宋述強.基于網絡的案例學習環(huán)境設計研究[J].中國教育研究中心,2005,(6):12—17.</p><p>  [9]李俊峰.我國中學生教育實踐的

54、問題與對策[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2008,(4):16—21.</p><p>  [10]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高中新課程:通用技術優(yōu)秀教學設計與案例[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2-113.</p><p><b>  致謝</b></p><p>  本文是在我的導師**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她認真、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