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b></p><p><b> 輪機工程</b></p><p> 柴油機微粒排放機理及控制研究</p><p> 一、選題的背景與意義</p><p> 柴油機具有低油耗、高熱效率、低排放等特點,有著良好的經濟性和可靠性。我國柴油機的普遍水
2、平還很低,除廣泛應用于船舶動力外,還逐漸成為車用動力的首選。柴油機排放的廢氣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x,HC,SO2,PM(主要是碳煙,還包括油霧、金屬顆粒)等。與同功率的汽油機相比,柴油機的HC和CO排放量比汽油機少的多,NOx排放量幾乎差不多,只是柴油機廢氣中的PM含量多一些。</p><p> 柴油機的排放按其物理形態(tài)可分為氣態(tài)排放物和微粒(PM)排放物兩大類,其中“微?!敝赋兯酝鈫蝹€顆粒直徑大
3、于0.02μm的任何固態(tài)或液態(tài)微顆?;騺單㈩w粒。PM中直徑為0.1~0.5μm的微粒對人體危害最大,而柴油機排放顆粒分布峰值通常在0.1μm左右。且柴油機的微粒排放量比汽油機的排放高出約30~50倍。因此對柴油機微粒排放控制進行研究具有實際意義。</p><p> 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p><p> 明確微粒排放物組成及生成機理及微粒生成的影響因素。</p>
4、;<p> 影響微粒的因素主要分為兩大類:燃油品質和結構因素</p><p> PM除了燃油燃燒生成外,機油產生的PM也占相當部分。PM可分為可溶性有機物(SOF)和不可溶有機物(IOF)兩部分,兩者所占的比例大約為39%和61%。</p><p> 燃料在燃燒室內燃燒時,由于燃燒不均勻,一部分燃料不完全燃燒,在高溫下分解或氧化裂解形成碳煙核心,碳煙核心經歷表面增加和凝
5、集兩個過程,形成基本碳煙粒子,基本碳煙再以聚集的方式形成鏈狀結構,鏈狀結構的表面積非常大,具有類似活性碳的作用,能夠吸附來自燃油和機油中的未燃碳氫物質。這些物質的主要成因是:燃燒室內火焰熄滅;在缸壁處火焰熄滅液態(tài)燃料直接與冷缸壁接觸;燃料和機油的泄漏等。短鏈的碳氫化合物由于沸點低而以氣態(tài)的形式排出,由C14—C40構成的長鏈高分子碳氫化合物具有較高的沸點,在排氣管中冷卻,凝結形成液體,這些液體中的大部分被具有較大表面積的碳粒吸附。<
6、;/p><p> 2.PM排放控制的各種技術原理、</p><p><b> 2.1.微粒捕集器</b></p><p> 2.1.1 對于合適的材料選擇和合理的結構進行研究</p><p> 2.1.2微粒捕集器的再生</p><p> 2.1.3微粒捕集器與發(fā)動機的匹配</p>
7、;<p> 2.1.4微粒捕集器的模型研究</p><p><b> 2.2氧化催化器</b></p><p> 2.2.1氧化催化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催化劑降低廢氣中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微粒中的可溶有機組分的化學反應活化能,使這些物質能與廢氣中的氧氣在較低的溫度下發(fā)生氧化反應)</p><p> 2.2.2氧化催化器的
8、結構</p><p> 2.2.3氧化催化器的影響效果及因素(發(fā)動機的運行工況、發(fā)動機的特性、排氣溫度、廢氣流速等)</p><p>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p><p> 1. 查找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在柴油機PM排放及控制的相關技術</p><p> 2. 對微粒排放的影響因素和機內控制進行研究</p&
9、gt;<p> 3. 對微粒排放的機外控制進行研究</p><p> 4. 比較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提出個人觀點,從而討論出對PM排放控制有效的方法。</p><p><b> 三、計劃進度:</b></p><p> 2009.12.10——2011.01.20 收集相關論文資料、查閱文獻、研讀有關研究成果報告<
10、;/p><p> 2011.01.20——2011.03.15 對比分析各種柴油機微粒排放控制技術的原理、方法、優(yōu)缺點(存在問題)、適用機型</p><p> 2011.03.15——2011.03.25 撰寫論文初稿</p><p> 2011.03.25——2011.04.05 修改論文,準備答辯</p><p><b&g
11、t; 四、主要參考文獻:</b></p><p> [1]. 姚春德,程傳輝,張鎮(zhèn)順,黃鈺,柴油/甲醇組合燃燒發(fā)動機的微粒排放特性[J],內燃機學報,2008年4期</p><p> [2]. 宮寶利,王志偉,蔣習軍,王坤,杜寶成,采樣方式隊柴油機微粒排放測量的影響分析[J], 試驗 測驗 2007年11月19日</p><p> [3]. 何國
12、本,胡順堂,李桐,柴油機的微粒排放和處理措施[J], 車用發(fā)動機 2002年10月</p><p> [4]. 賀宇 張春潤 柴油機微粒排放凈化技術[J], 柴油機</p><p> [5]. 邱卓丹 張洪濤,柴油機微粒排放后處理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小型柴油機與摩托車 2005年2月</p><p> [6]. 宋波,寧智 柴油機微粒排放技術深討
13、[J], 內燃機2002第2期</p><p> [7]. 鄧元望,朱梅林,向東 柴油機微粒排放控制方法評述[J], 柴油機 2006年第5期</p><p> [8]. 蔣海良 船用柴油機排氣微粒控制方法的研究[J], 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校學報2003年9月</p><p> [9]. 孫平 船用柴油機使用如花燃油的NOx和微粒排放研究[J], 內燃機學報
14、2001年第6期</p><p> [10]. 陳龍 發(fā)動機微粒排放物測試方法分析[J], 2007年8月</p><p> [11].裴毅強,董素榮,宋崇林,魏國東,楊鐵皂,郭鎮(zhèn)鵬 現(xiàn)代柴油機排放微粒生成歷程及理化特性[J], 天津大學學報 2006年6月</p><p> [12]. M.Matti Maricq Chemical characteriza
15、tion of particulate emission form diesel engines:A review ScienceDirect August 2007</p><p> [13]. K.S.Martiirosyan。K.Chen.D.Luss Behavior features of soot combustion in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hemical 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柴油機微粒排放機理及控制研究【文獻綜述】
- 柴油機微粒排放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柴油機微粒排放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畢業(yè)論文】
- 柴油機nox與碳煙微粒排放控制技術綜述
- 基于熱管理的柴油機微粒及NOx排放控制技術研究.pdf
- 采用NTP技術降低柴油機微粒排放的研究.pdf
- 190柴油機排放及控制的研究.pdf
- 直噴式柴油機微粒排放預測模型的研究.pdf
- 船用柴油機排放控制技術
- 柴油機微粒排放的凈化技術發(fā)展趨勢
- 采用介質阻擋放電降低柴油機微粒排放的研究.pdf
- 柴油機碳煙微粒排放凈化技術的探討.pdf
- 船用柴油機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研究【開題報告】
- 4102BZQ柴油機排放控制研究.pdf
- 現(xiàn)代車用柴油機排放微粒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pdf
- 畢業(yè)論文---柴油機排放的控制及處理
- 柴油機清潔排放控制技術的發(fā)展
- 柴油-甲醇雙燃料重載柴油機氣體和微粒排放特性的研究.pdf
- 柴油機道路排放特征及控制技術研究.pdf
- 柴油機燃燒噪聲影響機理及控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