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問責官員的復出機制【開題報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b></p><p><b>  行政管理</b></p><p>  健全問責官員的復出機制</p><p>  一、綜述本課題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說明選題的依據(jù)和意義</p><p> ?。ㄒ唬﹪鴥韧庋芯縿討B(tài)</p><p>

2、<b>  1.國內研究動態(tài)</b></p><p>  自《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頒布實施以來,公眾和媒體的熱議一直未曾消退?!兑?guī)定》第10條:“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干部,一年內不得重新?lián)闻c其原任職務相當?shù)念I導職務……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lián)闻c其原任職務相當?shù)念I導職務,除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xù)外,還應當征求上一級黨委

3、組織部門的意見。”各方輿論中,有的對《規(guī)定》的出臺贊不絕口并滿懷期待,有的卻對《規(guī)定》會否落到實處、如何落到實處等問題表示了質疑和擔憂。對于受處分的官員究竟能否復出?倘若可以,需要多長時間,又該履行何種程序等問題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關注。</p><p>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周志忍認為,首先必須承認,以國家的名義出臺法規(guī)來規(guī)范干部問責制,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對失職官員問責,是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標志。舉凡

4、民主的國家,都會對失職官員進行毫不留情的問責?!兑?guī)定》的出臺,說明中國的高層,已經下決心要懲治那些亂作為和不作為的官員了?!兑?guī)定》對問責的對象、情形、方式及實行問責的程序等進行了規(guī)定,但誰來監(jiān)督這個問題沒有明確。問責的執(zhí)行者、被問責者都是官員,整個問責過程都是在行政系統(tǒng)內完成,因而避免不了官員之間互相包庇的問題。他說:“要實現(xiàn)真正的問責,還是要開放權利體系,引入司法監(jiān)督、民主監(jiān)督和新聞輿論監(jiān)督,讓問責過程在監(jiān)督下運行。”</p&g

5、t;<p>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長毛壽龍教授對于問責官員復出問題,表示問責并不等于開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規(guī)定》對官員復出的問題進行明確,既能對官員復出進行規(guī)范,也是對被問責官員正當權利的一個保障。同時,他建議,必須要在問責程序上進行更明確的規(guī)定?!兑?guī)定》還未能做到監(jiān)督、決策、執(zhí)行的三分離,這就導致被問責的官員處于絕對弱勢的狀態(tài)。而執(zhí)行問責的官員,由于是其上級,處于絕對強勢的狀態(tài)。“在申訴機制還不健全的情

6、況下,難免會出現(xiàn)問責過重,甚至錯誤問責的情況?!绷硗猓珘埤堖€提醒,由于問責機關常處于信息不對稱的狀態(tài)中,容易出現(xiàn)瞞報的現(xiàn)象,這些都需要有配套的制度和法規(guī),才能解決問題。</p><p>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表達了與毛壽龍教授相左的意見,他強調負有決策和領導責任的官員被“問責”以后,無論是勒令辭職還是引咎辭職,在現(xiàn)代民主政治體制下,政治生命應到此為止。”在他看來,問責制要落到實處、起到效果,就

7、必須要從重從嚴,這樣才能對其他官員有震懾和警醒作用。他說:“問責考量的首要問題,是德,而不是才。官員一旦被問責了,首先就說明他的公共品質,包括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質,都出了問題。這就基本上可以判定,他失去了為公眾服務的愛心和資格?!彼麖娬{,要維持問責制的剛性,就不能允許這種問責官員復出。</p><p><b>  2.國外研究動態(tài)</b></p><p>  對官員進行

8、問責是西方國家政治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責任政府”的原則,也是體現(xiàn)民主和憲政原則的一種重要的制度安排。西方國家的官員一般分為“候鳥官員”和“常駐官員”兩類。無論是“候鳥官員”還是“常駐官員”,作為政府行為的實施者,官員的個人行為和業(yè)績都要受到監(jiān)督,他們必須公開自己的政治活動,為自己的言行舉止、工作方法和效果負責,接受來自上級和選民的多種方式的評判,甚至是罷免和起訴。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問責制”。</p><p>

9、;  國外學者早就對責任、問責制度做過理論研究,提出一系列學說和理論模型。例如,古德諾提出了責任政府理念和構建責任體制的設想;查爾斯.吉爾伯特提出了兩個層面、四種途徑建立行政責任機制的模型;羅斯和休斯等人則從代議制角度揭示了問責制度的內在邏輯。而新公共管理運動則將績效管理和問責制度放在重要地位。在其影響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學者對傳統(tǒng)行政問責的假設推理提出了一系列的疑問:誰來決定行政結果、誰對行政結果負責并承擔責任回應、誰參與問

10、責制的執(zhí)行、問責機制如何運行。對以上問題的回答構建了現(xiàn)代行政問責體系的基本內容。</p><p>  同時,西方國家在政治責任和道德責任的追究方面已經形成了適合自己政治文化和傳統(tǒng)的規(guī)則。政府官員往往會因為自己的言行不當或違法行為等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而公開道歉甚至引咎辭職。因此,目前西方學者對官員問責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從提高效率和公開性等方面如何完善官員問責制。</p><p> ?。ǘ┻x

11、題依據(jù)和意義</p><p>  官員問責制作為一種制度保障能夠全力推進責任政府的建設,這種新的責任制約機制,能夠更有效的對權力加以制約和監(jiān)督。它從“非典”時期的“問責風暴”到被確立為一種政治制度,只是短短幾年時間,其積極作用已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但不容忽視的是,它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其制度建設及其它配套建設上還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處,尤其是關于問責官員復出機制方面,這也正是我國官員問責制發(fā)展到今天的困境所

12、在。因此,研究如何進一步健全我國問責官員復出機制并使之更好的為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服務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p><p>  目前,關于問責官員復出的規(guī)則,散見于若干規(guī)范性文件之中:</p><p>  2004年的《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第29條規(guī)定,“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以及自愿辭去領導職務的干部,根據(jù)辭職原因、個人條件、工作需要等情況予以適當安排。”這里的“適當安排”實際上也可歸

13、于大眾心目中的“復出”,然而,若與上述規(guī)范相結合,“適當安排”應該排除1年以內即安排領導職務的可能性。</p><p>  2008年的《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guī)定》第29條規(guī)定,“降職的公務員,在新的職位工作一年以上,德才表現(xiàn)和工作實績突出,經考察符合晉升職務條件的,可晉升職務。其中,降職時降低級別的,其級別按照規(guī)定晉升;降職時未降低級別的,晉升到降職前職務層次的職務時,其級別不隨職務晉升?!痹摋l只是對降職1

14、年后的職務或級別晉升做了特別規(guī)定,沒有觸及其它情形。</p><p>  2009年6月30日,中辦、國辦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雖然成為當前中國全面規(guī)定行政問責制的最高位階的規(guī)范文本,但它只字未提“復出”問題。</p><p>  最后,2010年1月1日出臺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第16條規(guī)定,“受到調離崗位處理的,一年內不得提拔;引

15、咎辭職和受到責令辭職、免職處理的,一年內不得重新?lián)闻c其原任職務相當?shù)念I導職務,兩年內不得提拔;受到降職處理的,兩年內不得提拔?!痹摋l也涉及“復出”問題,可是:一、適用范圍延及“調離崗位”和“免職”;二、降職后提拔的期限,比《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guī)定》的規(guī)定,更為嚴格。</p><p>  本文選題目的就是要通過對問責官員復出現(xiàn)狀及其暴露出的制度軟肋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

16、可行的對策建議,以期能夠使問責制得以進一步完善。針對我國問責官員復出暴露出的“終身制”體制的缺陷,官本位思想的禁錮,沒有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保證,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等制度軟肋,本文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基礎上,主要從健全官員復出的法律依據(jù),明確復出職位及年限要求,完善復出條件,規(guī)范復出程序,建立對問責官員的跟蹤與管理機制這幾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國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對策建議。當然,我國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完善要靠各方面的支持與努力。

17、但從我國政府在過去幾年中對官員問責制的實施力度與決心上看,我們相信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成熟與完善指日可待。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了解了問題所在,才能“對癥下藥”。</p><p>  既然根源如此,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應盡快提上議事日程。</p><p>  問責官員復出機制規(guī)范化的積極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它可以為問責官員的正當復出提供依據(jù),消弭人民不必要的懷疑,挽救正在

18、萌芽中的問責制信用危機,對問責官員本身也是必要的保護;另一方面,它可以杜絕或者減少問責官員的不正當復出,甚至,可以更往上追溯到問責階段,用問責官員復出條件和程序的嚴格性,來克服隨意問責、找替罪羊式的問責。因此,對本課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p><p>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p><p> ?。ㄒ唬┭芯康幕緝热?lt;/p><p>  

19、本文要研究的重點就是通過論述問責官員復出現(xiàn)狀及其暴露出的制度軟肋,探究健全問責官員的復出機制的必要性,擬從五個方面探討健全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措施。基本思路是:</p><p>  第一部分,官員問責制及復出規(guī)則。</p><p>  第二部分,問責官員非法復出存在的問題及危害。</p><p>  第三部分,問責官員非法復出的原因分析。</p><

20、;p>  第四部分,健全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必要性。</p><p>  第五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點,完善官員復出機制的策略。</p><p>  (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p><p>  如何健全官員復出機制是本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p><p>  1.健全相關法律依據(jù);</p><p

21、><b>  2.明確復出職位;</b></p><p><b>  3.明確復出年限;</b></p><p><b>  4.完善復出條件;</b></p><p><b>  5.規(guī)范復出程序;</b></p><p>  6. 建立跟蹤與監(jiān)督

22、機制。</p><p>  三、研究步驟、方法及措施:</p><p><b>  (一)研究步驟:</b></p><p>  1.確定論文主題,撰寫開題報告;</p><p>  2.總體掌握課題的理論內容,通過學校圖書館資源和網(wǎng)絡資源收集并整理資料,加以篩選和研讀。</p><p>  3.

23、撰寫論文并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和完善。</p><p>  4.完成論文并上交。</p><p>  (二)研究方法及措施:</p><p>  1.研究方法:資料收集法,文獻研究法、歷史分析法等方法。</p><p>  2.研究措施:資料收集主要通過學校圖書館期刊網(wǎng)、圖書資料,網(wǎng)絡文獻等,結合指導老師的相關指導。</p>

24、<p><b>  四、參考文獻</b></p><p>  [1]王媛.論我國官員問責制的完善[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7:12-13.</p><p>  [2]沈巋.問責官員復出規(guī)范化及其瓶頸[J].人民論壇,2010(14):3.</p><p>  [3]潘多拉.被問責官員復出的“病根”在哪里[N].重慶日報,2

25、009(5.8),(NO.4(第三版)).</p><p>  [4]張曉敏,鄭曙村.當前我國問責復出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桂海論叢,2010(2):3-4 .</p><p>  [5]陳珺珺.被問責官員復出法律機制芻議[J].法制與社會,2009(16):119.</p><p>  [6]阿克頓.自由與權力[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1:342.&l

26、t;/p><p>  [7]高玉平,李建梅.問責官員“帶病復出”的制度反思[R],干部工作報告,2009(7) : 33.</p><p>  [8]劉美萍.論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的構建[J] .陜西行政學院學報, 2010 (2):43-44.</p><p>  [9]黃鳳蘭.“問責官員”復出機制研究[J].中州學刊,2010(1):19.</p><

27、;p>  [10]王琳,韋春艷.構建問責官員復出制度的思考[J].領導科學, 2010 (11) :36-38.</p><p>  [11]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上海:商務印書館,1961:154.</p><p>  [12]如文.問責官員屢復出引發(fā)對制度思考程序被指缺監(jiān)督[EB/OL].http://www.zhlzw.com/lz/lzkt/492695_9.htm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