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深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工作模式的探索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來深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工作模式的探索</p><p>  摘 要: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現狀及需求情況,認為流動兒童面臨學習、心理、人際關系、社區(qū)融入等諸多問題,在個人、朋輩群體、家庭及社區(qū)層面存在需求。以深圳市坪山新區(qū)大工業(yè)區(qū)內的流動兒童為研究對象,從社工的角度出發(fā),運用小組工作的手法,設計了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的“個人+朋輩+家庭+社區(qū)”四位一體的小組工作模式,在6個小組案

2、例的實踐基礎上,總結出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工作的預估困難和應對計劃。 </p><p>  關鍵詞: 流動兒童;社會工作;小組工作;方案設計 </p><p>  中圖分類號:C916 </p><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23X(2016)01-0025-08 </p><p>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及經濟的飛速發(fā)展,

3、我國出現了一個非常龐大的流動兒童群體。其人數不斷增多,伴隨其成長中出現的各種需求與問題也不斷增多,如在其流動的過程中,面臨著學習、心理、人際關系、社區(qū)融入等諸多問題。流動兒童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來到陌生的城市,面對新的生活社區(qū),面對新的成長環(huán)境,既新鮮又陌生。[1]因此,社會工作者介入他們的社區(qū)融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以兒童發(fā)展理論、優(yōu)勢視角理論、社會支持網絡理論為基礎,通過小組工作方法和個別個案訪談的方式進行介入,幫助流動兒童樹立社區(qū)融入

4、方面的自信心,為其搭建流動兒童朋輩群體交流的平臺,促進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提升他們的社區(qū)歸屬感。 </p><p>  在深圳市坪山新區(qū)來深建設者子女及家庭項目的實習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與走訪工作,收集了關于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方面的第一手資料,為論文的方案設計奠定了需求基礎,在社工介入后,以最直觀的方式觀察組員的變化、評估組員的成長情況,使得介入過程與評估結果更真實。[2] </p><p&

5、gt;  一、流動兒童組員社區(qū)融入現狀及需求情況 </p><p> ?。ㄒ唬┬〗M成員基本背景及社區(qū)融入情況 </p><p>  小組成員是來自坪山新區(qū)大工業(yè)區(qū)內的流動兒童,在他們遷入坪山生活前,大都是留守在老家,其父母均是坪山新區(qū)大工業(yè)區(qū)的企業(yè)工作人員。為了進一步了解坪山新區(qū)大工業(yè)區(qū)內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情況,社工在機構督導的支持下,制作“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現狀調查表”。通過問卷調查,分析

6、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現狀,主要是從個人層面、朋輩層面、親子關系層面、社區(qū)適應與熟悉等方面進行調查。 </p><p>  對坪山新區(qū)流動兒童采用不記名抽樣問卷調查,發(fā)出問卷650份,共回收問卷633份,有效問卷625份,有效回收率為98.7%。用統(tǒng)計軟件SPSS獲得統(tǒng)計數據(以下圖表的數據統(tǒng)計中,若合計和百分比不是625和100%的,當中的數據差和百分比差為有效問卷中的部分缺失值,因缺失值數據小,可忽略不計),并對

7、樣本的基本情況進行描述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坪山新區(qū)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現狀。 </p><p>  1.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p><p>  據統(tǒng)計,調查對象的年齡主要分布在9―16周歲。男性所占比例為58.1%,女性所占比例為41.8%,男女比例相對均衡,男生比女生稍多,見表1。從圖1中對調查對象的就讀年級分布統(tǒng)計來看,調查對象主要集中在4―10年級,結合圖1和表1可推測,大部分調查對

8、象是從小學低年級階段就開始隨父母來深生活。 </p><p>  關于調查對象對自我能力的整體評價,從圖2中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調查對象認為自己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或者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很好,有約為1/4的調查對象表示自己郁悶的時候比開心地時候多,也有相當部分的調查對象比較自卑,還有少部分調查對象認為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缺少幫助與支持。 </p><p>  2.調查對象的社會支持情況 <

9、/p><p>  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調查對象經常接觸的群體是家長和朋輩??梢姡^一半的調查對象的支持群體主要是朋輩,但也有相當部分的調查對象朋輩支持網絡欠缺。 </p><p>  3.調查對象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分析 </p><p>  與父母有效地了解與溝通,父母的正確引導,對處在中小學就讀階段兒童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由表2可看出,調查對象與父母之間有談心的為

10、83%,親子之間能夠保持最基本的溝通和交流,但是頻率不大,有些重要的溝通和交流不能及時進行,有16%的調查對象沒有與父母談過心。 </p><p>  圖5顯示了本次調研中父母輔導子女學習時間的分布情況。大部分調查對象中,父母輔導學習的時間是1小時以下或者沒有,可見,來深建設者子女的家庭教育情況不容樂觀。 </p><p>  綜上所述,調查對象的家庭生活條件整體上較好,但他們與父母溝通、

11、交流的機會并不多,父母輔導其做作業(yè)的時間也不多。父母平時忙于工作,或者對家庭教育認識不足,導致家庭親子溝通與交流不暢。 </p><p>  4.調查對象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p><p>  根據調查問卷中對主觀題的審閱和困惑類型的統(tǒng)計,得出統(tǒng)計結果(見表3)。從表3中可以看出,有55.7%的調查對象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人際交往,9.3%的調查對象面臨學習上的困惑,5.4%的調查對

12、象面臨自我認識的問題,13.4%的調查對象面臨家庭問題,12.6%的調查對象面臨社區(qū)熟悉與適應問題。 </p><p>  根據社工對問題的分析,調查對象面臨的學習問題包括學習壓力、升學困惑、學習態(tài)度等;人際交往問題有與朋輩群體之間的相處困擾和朋輩支持網絡薄弱等;自我認識方面的問題有自我優(yōu)勢認識不足等;家庭問題有親子溝通不暢、親子互動機會較少等問題;社區(qū)熟悉與適應方面的問題有缺少了解社區(qū)的機會;其他問題包括本地人

13、與外地人的教育公平問題、與本地兒童缺少相處問題、學校管理制度的適應問題,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問題、經濟問題等。 </p><p> ?。ǘ┬〗M成員的問題及需求預估 </p><p>  社工根據前期對小組成員的家訪情況,對小組成員的問題及需求進行分析,從四個方面進行探究。 </p><p><b>  1.個人層面 </b></p>

14、;<p>  流動兒童由于長期留守在老家,其受教育水平、成長的環(huán)境都保留著留守地的特色。面對新的生活環(huán)境,流動兒童均會出現自信心不足、自卑情緒濃重、焦慮等問題。   流動兒童有強烈的社區(qū)融入意念,但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造成各種不利的境況。流動兒童需要重新認識自我,找到自我適應方面的優(yōu)勢,提升其自信心,緩解其在社區(qū)融入方面的焦慮緊張情緒。 </p><p><b>  2.朋輩群體層面

15、</b></p><p>  遷入新的生活環(huán)境后,有的流動兒童不僅保留著與老家朋輩群體的聯系,也面臨著遷入地朋輩關系的建立。但由于各種生活背景、受教育水平、文化背景的差異,流動兒童在朋輩群體關系的構建上,存在著缺乏了解、溝通不暢、風俗習慣各異的問題,導致其新的朋輩關系很難構建,其需要建立朋輩群體關系的機會與平臺。社工需要為他們搭建一個相互認知、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流動兒童朋輩群體之間的認識、互動、交流

16、與互助,為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搭建良好的朋輩關系,促進其對遷入地的社區(qū)融入。 </p><p><b>  3.家庭層面 </b></p><p>  流動兒童來到遷入地后,在各種社會支持網絡還未建立之前,他們的各種需求的滿足均是依賴其父母。流動兒童重新回到父母身邊,需要一個與父母溝通的平臺,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和合作,緩解親子之間的疏離感;流動兒童家庭之間也需要一個相互

17、了解、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他們之間的良好互動,使得親子的關系更加親密,促進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 </p><p><b>  4.社區(qū)層面 </b></p><p>  面對新的社區(qū)環(huán)境,流動兒童既好奇又陌生,流動兒童期待對遷入地的熟悉與適應,卻又缺少熟悉與適應社區(qū)環(huán)境的機會與平臺。流動兒童需要與家人、朋輩、本地兒童之間共同參與遷入地的熟悉與適應,了解社區(qū)內的文化、便

18、民服務點等,促進流動兒童對社區(qū)環(huán)境的熟悉與適應,消除流動兒童對于遷入地社區(qū)的陌生感,培養(yǎng)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責任意識,促進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提升流動兒童對于遷入地社區(qū)的歸屬感。[3] </p><p>  二、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工作模式的實踐 </p><p>  通過對小組成員需求和問題的分析與評估,參照流動兒童小組工作的一般類型,可將本次小組工作――關于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工作的性質定義

19、為教育成長型、互助交流型,[4]人數控制在10人左右,每周1次,分6次進行,每次90分鐘。 </p><p>  根據前期的報名者信息,對每一名報名者進行家訪,深入了解其需求,結合小組的主題和內容進行篩選,確定最終小組成員名單。 </p><p> ?。ㄒ唬┑谝淮涡〗M活動“相見恨晚”方案的實施與社工的介入 </p><p><b>  1.方案的實施 &l

20、t;/b></p><p>  第一次小組活動的目標:(1)幫助組員彼此認識、熟悉,相互信任;(2)明確小組活動的意義;(3)小組契約的建立和組員間的認識。此節(jié)小組活動的時間為90分鐘,小組主要圍繞組員的相互認識、小組主題的介紹、小組契約訂立等開展。 </p><p>  2.社會工作者的介入 </p><p>  在小組中,社會工作者為流動兒童建立起一個社會

21、交往的平臺。為了消除兒童之間的陌生感和距離感,社工開展了一系列的游戲,稱之為破冰游戲,如讓“大風吹”“自畫像”等。在游戲的過程中,有一些流動兒童由于性格內向,說話聲音小,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普通話不標準。社工依次設計了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希望可以通過活動的開展,提高流動兒童在社區(qū)融入方面的自信心。破冰游戲消除了組員之間的陌生感,使得組員之間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在“自畫像”環(huán)節(jié),組員相互認識,知曉他人的名字及特征;在社工的引導下,組員認識

22、了此次小組的目標、主題等;在社工的引導下,組員共同訂立了小組的契約,培養(yǎng)了組員的責任感。 </p><p>  社工在此節(jié)小組中,承擔了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活動,將小組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串聯起來,引導與示范小組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引導組員相互認識、分享在小組中的收獲與體會,引導組員訂立小組契約,培養(yǎng)組員的責任感。 </p><p> ?。ǘ┑诙涡〗M活動“原來我這么美”方案的實施與社

23、工的介入 </p><p><b>  1.方案的實施 </b></p><p>  此次小組活動的目標:(1)幫助組員認識到信任的力量,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2)使組員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3)挖掘小組成員自身改變的意愿;(4)引導組員認識到自身的適應優(yōu)勢。小組活動的時間為90分鐘,主要圍繞組員在社區(qū)融入方面的自我優(yōu)勢尋找等方面開展。 </p><

24、;p>  2.社會工作者的介入 </p><p>  社工通過前期的走訪與需求調查發(fā)現,流動兒童群體存在自信心不足、自卑情緒濃重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其在遷入地社區(qū)的生活。社工運用優(yōu)勢視角理論,設計此節(jié)小組,通過游戲、問卷調查的形式,讓組員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提升其社區(qū)融入的自信心。社工在此節(jié)小組中承擔了引導者、示范者、組織者的角色。社工引導組員進行小組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引導組員進行自我優(yōu)勢的認識。社工示范游戲的開展,

25、使組員掌握游戲規(guī)則。 </p><p> ?。ㄈ┑谌涡〗M活動“愛是一種團結的溝通”方案的實施與社工的介入 </p><p><b>  1.方案的實施 </b></p><p>  此次小組活動的目標:(1)增進流動兒童朋輩群體間的交流與互動;(2)增進流動兒童朋輩群體間的信任;(3)使朋輩群體之間的關系更加親密。小組活動的時間為90分鐘,

26、主要圍繞組員在社區(qū)融入方面朋輩關系的構建開展。 </p><p>  2.社會工作者的介入 </p><p>  通過流動兒童與其他兒童的互動,使流動兒童感受到團體的力量。社工根據流動兒童組員的年齡特征,設計適合其需求的游戲,為其提供一個可以互動的場所,促進流動兒童朋輩間的互動。通過小組活動的開展,組員之間變得相互信任,相互幫助了。通過與流動兒童家長的交談,組員在參加此節(jié)小組后,助人和團結

27、他人方面有較大改變,為流動兒童良好的朋輩關系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p><p>  (四)第四次小組活動“為了愛,我們和孩子一起飛翔”方案的實施與社工的介入 </p><p><b>  1.方案的實施 </b></p><p>  此次小組活動的目標:(1)通過溝通游戲,體驗溝通困難;(2)通過親子角色互換模擬,分析組員家庭溝通模式;(

28、3)總結家庭溝通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并協助組員找到良性溝通方式。小組活動時間為90分鐘,邀請了流動兒童的父母參與到此次活動中,主要圍繞組員在社區(qū)融入方面家庭親子關系的構建。   2.社會工作者的介入 </p><p>  良好的家庭溝通模式能讓流動兒童家庭的親子關系更加融洽,能促進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社工希望通過此節(jié)小組活動,讓組員參與溝通游戲,體驗溝通困難,認識到親子間溝通的重要性;通過親子角色互換模擬,分析組

29、員的家庭溝通模式;總結家庭溝通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并協助組員找到良性溝通方式。社工將精心準備好的家庭溝通模式分享給組員,讓組員學習不同的溝通方式。這樣對于流動兒童家庭的親子溝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可以促進流動兒童家庭良好的家庭親子關系的形成,為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提供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工作者承擔引導者、使能者和示范者的角色。 </p><p>  流動兒童家庭良好親子關系的形成不僅僅只是在親子間的溝通,只是親子溝通模

30、式的形成與改變是可觀察和感受到的,還可以體現在其他很多方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此節(jié)小組活動的開展能對流動兒童家庭的良好家庭環(huán)境的形成產生深遠影響。 </p><p> ?。ㄎ澹┑谖宕涡〗M活動“一起旅行吧”方案的實施與社工的介入 </p><p><b>  1.方案的實施 </b></p><p>  此次小組活動的目標:(1)促進流動兒童

31、對遷入地社區(qū)的熟悉;(2)促進流動兒童家庭與本地流動兒童家庭的交流與互助;(3)為流動兒童的社區(qū)融入提供良好的社區(qū)環(huán)境。此節(jié)小組活動時間為90分鐘,邀請本地兒童家庭參與到此次活動中。在活動中,有關于遷入地社區(qū)著名景點的參觀、本地兒童家庭與流動兒童家庭的相互交流與分享等。主要圍繞組員在社區(qū)融入方面對社區(qū)的熟悉與適應、與本地兒童的交流與互助開展。 </p><p>  2.社會工作者的介入 </p>&

32、lt;p>  在此節(jié)小組中,社工承擔了資源鏈接者的角色。與企業(yè)、社區(qū)內紅色旅游景點聯系,組織流動兒童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通過本地兒童帶領流動兒童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激發(fā)了流動兒童對于本地社區(qū)認識與適應的積極性,促進了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之間的交流。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yè)知識,教會流動兒童主動接受知識,主動思考,調整流動兒童的思維方式,激發(fā)流動兒童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了流動兒童的自信心。 </p><p>  此節(jié)小組

33、活動順利開展,對于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產生了良好效果,使我們認識到社會工作者應該為流動兒童提供一個熟悉與適應社區(qū)的機會與平臺,為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之間搭建一個交流互助的平臺,使流動兒童之間以及流動兒童和本地兒童之間有效互動、交流。 </p><p> ?。┑诹涡〗M活動“滿滿的收獲”方案的實施與社工的介入 </p><p><b>  1.方案的實施 </b><

34、/p><p>  此次小組活動的目標:(1)分享上節(jié)小組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完成情況;(2)小組即將解散,社工引導組員處理好離別情緒;(3)引導組員回顧小組歷程,總結活動成效與收獲;(4)引導發(fā)現自身的改變,積極融入社區(qū);(5)挖掘改變突出的組員,延續(xù)小組活動,為今后社區(qū)融入活動提供分享者。小組活動的時間為90分鐘,繼續(xù)邀請本地兒童作為小組第一個分享環(huán)節(jié)的特邀嘉賓,主要圍繞組員在社區(qū)融入方面與本地兒童的交流與互助開展。 &

35、lt;/p><p>  2.社會工作者的介入 </p><p>  為了增加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之間的交流與互助,在此節(jié)小組中,社工設計“共同分享”環(huán)節(jié),延續(xù)上節(jié)小組中建立的信任關系,讓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保持持續(xù)的交流與互助,社工承擔了組織者與使能者的角色。 </p><p>  此次小組結束后,社工可以繼續(xù)跟進組員在社區(qū)融入方面的改變,跟進組員在社區(qū)融入方面的新情況,將

36、這些信息記錄下來。特別是在參加小組后,改變突出的組員,社工可以組織其進行社區(qū)融入方面經驗的分享,幫助其他流動兒童更快適應遷入地社區(qū)的環(huán)境。社工也可以收集新遷入坪山新區(qū)的流動兒童,組織其開展社區(qū)融入小組,可以積極尋求資源與專業(yè)指導,將這個小組進行項目化運作,將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工作持續(xù)下去。 </p><p>  三、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工作的預估困難和應對計劃 </p><p>  (一

37、)小組工作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 </p><p>  1.小組籌備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對措施[5] </p><p>  (1)招募不到足夠的組員。在小組成員的招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組員不夠的問題。在面臨此種境況時,一方面社工應加大宣傳力度,可通過網絡平臺宣傳(微博、微信公眾號、QQ群等)、入戶宣傳、企業(yè)宣傳、海報宣傳、新聞媒體宣傳等,讓更多的服務對象知曉此次小組;另一方面,社工需要開展

38、更多的外展服務活動,通過向服務對象講解,讓服務對象了解社工的服務,信任社工,從而愿意參加此次小組活動。 </p><p> ?。?)流動兒童需求過多。在組員招募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流動兒童來報名,但他們存在各種需求,如有興趣愛好需求的、交友需求的等。在面對報名人員的諸多需求時,一方面感謝報名人員對于社工服務的信任與支持,另一方面,要澄清此次小組的主題,分析報名者的需求情況,讓組員自我決定、自我選擇,對于想參加其

39、他主題小組活動的報名者,讓報名者自主決定參加其他主題的小組服務。 </p><p> ?。?)小組的經費、資源不夠。此次其活動形式有靜有動、有室內室外,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更多。在面臨這一情況時,社工需要積極鏈接各方的資源,如機構的、企業(yè)的、公益基金的資源;積極聯系志愿者組織,召集小組所需要的義工人員,緩解小組中人力不足的境況,解決小組籌備過程中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的問題,為小組的順利開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40、</p><p>  2.小組開展階段可能遭遇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p><p> ?。?)有的組員不能按時參加活動。針對這個問題,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社工可電詢組員,確定組員能否準時參加,對于2次不能準時參加的組員,需要與其進行面談,了解其不能準時參加的真正原因及其他情況。對于早到的組員,可以提前準備好游戲供其玩耍,一來可以緩解其早到的焦慮情緒,二來可以作為對早到者的一種獎勵。 <

41、/p><p> ?。?)小組進程太快或太慢,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不夠。針對這個問題,首先,社工要十分熟悉小組的各個流程與環(huán)節(jié),需要小組環(huán)節(jié)過渡語,并及時提醒流動兒童,讓組員的注意力始終停留在小組內。對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需要嚴格控制時間,保證小組活動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內進行。   (3)由于小組成員的拘束而冷場。在小組中,有些流動兒童組員自信心不足、表達力不強、組員不夠熟悉,造成因過于拘束而冷場的狀況。面對這個問題,社工要設計適

42、合流動兒童的破冰游戲,促進流動兒童之間的合作,打破流動兒童之間的陌生感。對于自信心不夠、表達能力不強的組員,社工和其他組員均要對其進行積極的鼓勵,給予其足夠的時間去表達,讓小組內的成員都能夠積極參與小組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p><p> ?。?)少數組員過分“熱情”而抑制了其他組員的發(fā)言甚至參與的積極性。在小組中,可能會出現有的組員性格外向、表達能力強、非常積極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一方面社工要肯定與認可這些組員的

43、表現,另一方面社工要合理分配組員發(fā)言的時間,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必要時重申小組契約。 </p><p>  (5)流動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由于每節(jié)的時間是90分鐘,流動兒童可能會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社工在小組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要結合流動兒童的需求、流動兒童的年齡特征,設計適合流動兒童的小組環(huán)節(jié),比如動靜結合、室內室外結合、動手和分享結合等形式,保證組員在小組中擁有足夠的注意力

44、,保證小組活動的順利開展。 </p><p>  (二)社工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 </p><p>  1.社工帶入過多的個人情況,即所謂的反移情 </p><p>  社工對小組成員的生活經歷、成長環(huán)境有一定的了解,對于小組成員目前的不利處境,缺乏理性客觀的認識,甚至有些社工也曾經歷過類似的成長環(huán)境。在其面臨這一境況時,可能會有所感觸,很容易帶著個人感情和個人情緒

45、介入小組,即所謂的反移情。在面對小組成員的時候,社工需要盡可能不去想自身過去的經歷,將注意力轉移到小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正常開展中,幫助小組成員去分享、交流,促進每節(jié)小組目標的達成,促進小組組員去改善自身的不利處境。社工還可以尋求督導的輔導,幫助其走出過去的經歷,讓其能夠以最佳的姿態(tài)去帶領小組。若社工停留在以往的經歷和情緒中不能自拔,就應該更換社工主持人,在更換社工主持人的過程中,要注意必要的工作交接,比如小組進程的分享、組員情緒的安撫等。 &

46、lt;/p><p>  2.冷場情況容易影響社工的積極性,甚至導致社工情緒低落 </p><p>  在面對冷場的情況時,社工要及時反思冷場的原因。冷場可能是組員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小組環(huán)節(jié)設計方面的原因,社工要進行正確的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面對冷場的情況,不要過度自責,要相信自我,有必要時還可以尋求督導的幫忙,及時調整自身的情緒,以最好的情緒狀況引導小組活動的順利開展。 </p>

47、;<p>  3.社工過于在意小組的順利進行,忽略小組組員的成長 </p><p>  在小組中,社工主持可能會特別在意小組是否順利進行,可能會覺得小組正常進行就是小組的順利開展。小組成效的達成,不僅是小組的正常進行,更多的是小組組員的改變與成長,在小組中,社工要留心觀察組員的改變,對于組員的細微改變都要進行留意,并及時認可與表揚,維持組員參與小組的積極性。 </p><p>

48、;  4.小組目標的設定太大,忽略小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目標的達成情況[6] </p><p>  在小組中,只要小組成員能夠達成一個小小目標,都是一次很大的改變??吹叫〗M成員某個方面的改變,社工一方面應該對組員進行及時的認可,另一方面要認可自身的工作,相信自己的帶領技巧,相信組員的改變是循序漸進的。社會工作者需要調整好心態(tài),對于每一次小組活動的成效,不能單單只看到結果,更重要的是組員在活動過程中發(fā)生的改變。 </

49、p><p>  四、對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工作的啟示 </p><p>  此次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工作采用“個人+朋輩+家庭+社區(qū)”四位一體工作的模式,旨在將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進行常規(guī)項目化運作。一方面可以不斷提升原有組員的社區(qū)融入,為后續(xù)流動兒童社區(qū)融入小組提供儲蓄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社區(qū)融入小組持續(xù)下去,為更多的來坪山的流動兒童提供社區(qū)融入方面的社工服務。改變流動兒童在社區(qū)融入方面的不利處

50、境,促進流動兒童在遷入地享受同等的成長環(huán)境,幫助流動兒童在遷入地社區(qū)內更加健康和更加健全地成長。在此基礎上,為流動兒童社會工作提供借鑒經驗,促進整個流動兒童社工服務的持續(xù)性。[7](本文指導教師為屈振輝) </p><p>  [1]王慧娟.城市流動兒童的社會融合[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2014(6):36-39. </p><p>  [2]唐有才.流動兒童的城市融入[J].青年研究,

51、2009(1):14-16. </p><p>  [3]陳秀伶.共享藍天:關愛農村留守流動兒童行動啟動[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23-156. </p><p>  [4]李建興.社會團體工作[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5:296-302. </p><p>  [5]劉夢,張和清.小組工作[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52、013:13-59. </p><p>  [6]曾永泉.小組社會工作實驗教程[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5-156. </p><p>  [7]李鵬超.香港艾滋病患者機構救助模式及啟示――基于香港X機構的實地研究[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5(15):33-35. </p><p> ?。ㄎ淖志庉嫞亨u紅 責任校對:王香麗)</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