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作業(yè)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二、氧的運輸三、二氧化碳的運輸,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物理溶解和化學結合 O2和CO2在血液中的運輸形式有兩種,即物理溶解和化學結合。O2和CO2血中溶解的都較少,它們都是以化學結合為主要運輸形式。物理溶解運輸?shù)臍怏w量盡管很少,但卻是實現(xiàn)化學結合所必需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氣體必須先溶解于血液,才能進行化學結合;結合狀態(tài)的氣體,也必須先解離成溶解狀態(tài),才

2、能逸出血液,,第三節(jié)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二、氧的運輸,O2的結合形式是氧合血紅蛋白(HbO2)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形式存在的O2量,約占血液總O2含量的1.5%,化學結合是O2的主要的運輸形式,絕大部分(98.5%)O2進入紅細胞,通過與血紅蛋白結合,以氧合血紅蛋白的形式運輸。,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1、反應方向可逆,其方向取決于PO2的高低。2、反應迅速、不需要酶的催化。3、Fe2+與O2結合后仍是2價鐵,所以反應時氧

3、合,不是氧化。4、一分子Hb可以結合4分子的O2.Hb氧容量:100ml血液中,Hb所能結合的最大O2量Hb氧含量:Hb實際結合的O2量Hb氧飽和度:Hb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發(fā)紺:體表淺毛細血管床血液中去氧Hb含量達50g/L以上時,皮膚黏膜呈淺藍色。一般是缺氧的標志,但是也有特殊情況。Hb與O2的結合或解離曲線呈S形,與Hb的變構效應有關。去氧Hb為緊密型,T型。氧合Hb為疏松性,R型。,氧解離曲線,表示PO2與Hb氧

4、結合量或Hb氧飽和度關系的曲線,影響氧解離曲線的因素,1、pH和PCO2的影響pH降低或PCO2升高,Hb對O2的親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線右移;pH升高或PCO2降低,Hb對O2的親和力增加,P50減小,曲線左移。酸度對Hb氧親和力的這種影響稱為波爾效應。,,,,波爾效應的生理意義:當血液流經(jīng)組織,特別是代謝旺盛的組織如肌肉時,這里的pH較低,CO2濃度較高,氧合血紅蛋白釋放O2,使組織獲得更多O2,供其需要,而O2的釋放,又促使

5、血紅蛋白與H+與CO2結合,以緩解pH降低引起的問題。[H+]↑→促進Hb鹽鍵形成→Hb構型變?yōu)門型→Hb與O2親和力↓→氧離曲線右移→氧離易。 當血液流經(jīng)肺時,肺O2升高,因此有利于血紅蛋白與O2結合,促進H+與CO2釋放,CO2的呼出又有利于氧合血紅蛋白的生成。[H+] ↓→促進Hb鹽鍵斷裂→Hb構型變?yōu)镽型→Hb與O2親和力↑→氧離曲線左移→氧合易。,,2、溫度溫度升高,氧解離曲線右移,促進O2

6、的釋放;溫度降低。曲線左移,不利于O2的釋放3、2.3-二磷酸甘油酸 2.3-DPG濃度升高,Hb對O2的親和力降低,氧解離曲線右移;2.3-DPG濃度降低,Hb對O2的親和力增加,曲線左移。,溫度,,2,3-二磷酸甘油酸,,,三、二氧化碳的運輸,(一)CO2的運輸形式血液中CO2也以物理溶解和化學結合的形式運輸。物理溶解的CO2約占血液中CO2總運輸量的5%,其余95%是以化學結合形式運輸。CO2在血液中的化

7、學結合形式有碳酸氫鹽和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兩種形式。1.碳酸氫鹽的形式以碳酸氫鹽形式運輸?shù)腃O2,約占血液CO2運輸總量的88%。,Co2在血液中的運輸模式圖,,,2.氨基甲酸血紅蛋白的形式以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形式運輸?shù)腃O2量,占運輸總量的7%。進入紅細胞中的CO2能直接與Hb的氨基結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紅蛋白(HbNHCOOH)。這一反應無需酶的參與,反應迅速,可逆。其結合量主要受Hb含O2量的影響。HbO2與CO2的結合能力比Hb與

8、CO2的結合力小,所以,當動脈血流經(jīng)組織時,HbO2釋放出O2成為Hb,Hb容易結合CO2,形成大量的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在肺部,由于HbO2形成,減小了結合力,迫使CO2從Hb解離,擴散入肺泡。,(二)CO2解離曲線,CO2解離曲線(carbon dioxide dissociation curve)是表示血液中CO2含量與PCO2關系的曲線。,(三)O2與Hb的結合對CO2運輸?shù)挠绊?血中CO2量的增加可以降低Hb對02的親和力,使O

9、2更易被釋放,此效應稱為Bohr效應。實際上在CO2的運輸中也存在同樣的現(xiàn)象。即Hb與O2的結合量越多,越能促使血中CO2的釋放,這一效應稱為Haldane 效應(何爾登效應)。從運輸?shù)臄?shù)量上說,Haldane 效應對促進CO2的運輸要比Bohr效應 對促進O2的運輸?shù)淖饔酶匾?。可見O2的運輸和CO2的運輸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相互影響的。CO2通過Bohr 效應影響O2的結合和釋放,O2又通過Haldane 效應影響CO2的結合和釋

10、放。兩個效應都是與Hb的理化特性有關,課外連接,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多  1.相對性增多: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漿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相對增多。如連續(xù)劇烈嘔吐、大面積燒傷、嚴重腹瀉、大量出汗等;另見于慢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尿崩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絕對性增多:   由各種原因引起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絕對值增多,多與機體循環(huán)及組織缺氧、血中促紅細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釋放紅細胞有關。   

11、(1)生理性增多:見于高原居民、胎兒和新生兒、劇烈勞動、恐懼、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紅細胞生成素代償性增多所致,見于嚴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聯(lián)癥、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肺動-靜脈瘺以及攜氧能力低的異常血紅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況下,病人并無組織缺氧,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增多并非機體需要,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多亦無代償意義,見于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如腎癌、肝細胞癌、腎胚

12、胎瘤以及腎盂積水、多囊腎等。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  一般成年男性血紅蛋白90g/L、中度:血紅蛋白90~60g/L、重度:血紅蛋白60~30g/L、極度:血紅蛋白<30g/L。,,1.生理性減少:   3個月的嬰兒至15歲以前的兒童,因生長發(fā)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對不足,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可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婦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釋,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漸減低,均可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  

13、 2.病理性減少:   (1)紅細胞生成減少所致的貧血:   1)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等伴發(fā)的貧血。   2)因造血物質(zhì)缺乏或利用障礙引起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鐵粒幼細胞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2)因紅細胞膜、酶遺傳性的缺陷或外來因素造成紅細胞破壞過多導致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地中海性貧血、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異常血紅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心臟體外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