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內容,背景及目前疫情概況流行病學特征調查與報告,背景及目前疫情概況,,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一直存在,,歷史回顧,,,,,,,,2010年,2007年,2006年,2005年,,病原體認識歷程,1996年,,2005年提出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假說,但未證實,,2006年安徽疫情,部分證實人粒細胞無形體說(實驗室沒有分離到病原),2009年底中國CDC從疑似“人粒細胞無形體”患者血液中

2、分離到新型布尼亞病毒(SFTSV),,1996年宜興疫情,疾病名稱,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2005年江蘇疫情,2007年江蘇溧水疫情,無形體檢測陰性,,,2007-2009年河南、湖北、山東疑似無形體疫情,部分患者無形體檢測陽性,事件,安徽一起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疫情,2006年11月5日,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一名疑似“流行性出血熱”死亡病情經過:10月18日,可疑的“草蜱”咬傷右踝關節(jié)內側,有紅腫、發(fā)癢等癥狀,10月21日,

3、對被老鼠污染的衣物進行清理及清洗。10月30日,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頭暈、全身關節(jié)痛、乏力等癥狀。10月31日,在本村衛(wèi)生室就診,體溫39.2℃11月3日, 患者尿量減少,出現(xiàn)牙齦出血,到廣德縣人民醫(yī)院診治11月4日, 中午轉往蕪湖市弋磯山醫(yī)院就診 初步診斷為“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期)”。 下午3時49分,患者突然出現(xiàn)意識障礙、抽搐,出血 晚7時許,病情危重,給予氣管插管,

4、11月5日6時,口、鼻不斷涌出咖啡樣液體,經搶救無效,于6時55分宣布死亡,繼發(fā)病例,11月17日在蕪湖市弋磯山醫(yī)院和死亡患者有密切接觸史的9人發(fā)病其中醫(yī)務人員4名(兩名醫(yī)生,兩名護士)、家屬5名,疫情概況,合計報告病例10例,死亡1例首例病例,死亡首例病例密切接觸親屬21人,發(fā)病5人,罹患率23.81% 廣德縣首例病例密切接觸醫(yī)務人員18人(含村醫(yī)2人),沒有發(fā)病 弋磯山醫(yī)院首例病例密切接觸醫(yī)務人員24人,發(fā)病4人,罹患率

5、16.67% 9例繼發(fā)病例密切接觸者共90人,沒有發(fā)病,繼發(fā)病例流行病學調查,9 例患者均在原發(fā)患者死亡搶救前12 h 接觸過患者的血液及分泌物所有9 例繼發(fā)感染病例均沒有蜱叮咬病史,也沒有野外動物接觸史,只有1 例回憶有近期野外活動。在原發(fā)患者死亡前12 h(出血搶救時段)與其有過近距離(≤50 cm)密切接觸的28 人中,9 例感。接觸時間超過2 h 的20 人中9 例感染發(fā)。所有9 例感染患者均回憶接觸過患者的血液,7

6、例接觸過分泌。,結論,中國疾控中心的專家進行了30多種病毒核酸和抗體的檢測,排除了病毒感染;專家最終確認為無形體病其他9人雖然感染了無形體病,但這些患者并沒有機會與蜱接觸,但曾與已死亡的患者有過血液或是呼吸道分泌物的接觸。 臨床表現(xiàn)符合+實驗室診斷成立+首例患者有蜱叮咬史傳播途徑問題:存在接觸傳播,人-人傳播的可能 ?國內首次確認人粒細胞無形體病1994年美國得州大學Chen等首次報告人粒細胞無形體病,2010年江蘇江寧一起疫

7、情,2010年10月6月--11月26日,南京江寧區(qū)陸續(xù)發(fā)生了2例家庭聚集性的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檢測證實為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首例病例10月6日晚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納差等癥狀,10月15日被確診為“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病”,10月20日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10月26日,首例病人的女婿(第二例病例)出現(xiàn)同樣癥狀,確診為“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病”,經救治康復出院11月18日,經實驗室確認,密切接觸者中出現(xiàn)1例隱性感染者(首發(fā)病例

8、的小兒子)——新型布尼亞病毒IgG和IgM抗體陽性可能感染因素11月16日至17日,在無醫(yī)療防護的情況,直接用手接觸過首例病人吐出的血液,從兩例病人的血液標本中均分離到SFTSV,并且經全基因測序,結果其序列完全相同此外,血清學結果也證實除了病例外,指征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中尚存在隱性感染病例,12,2010年河南發(fā)生蜱叮咬致死事件,2011年疫情概況,全國共報告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622例其中臨床診斷58例實驗室診斷病例

9、226例疑似病例338例,全國病例分布,病例的地理分布,,,,,,,,,,性別分布: 男性304例,女性308例職業(yè)分布: 農民555例,家務及待業(yè)21例,離退人員10例,民工、工人、牧民、學生、散居兒童等其他職業(yè)也有發(fā)生。,,年齡分布:,2011年浙江省報告9例病例,浙江省首發(fā)2例患者病情通報鄭**,吳**………………………………,,之后,舟山陸續(xù)報告5例病例,均為舟山市岱山縣人;金華1例,紹

10、興1例。寧波8月3日報告1例疑似病例。浙江省目前實驗室確診的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6例,最小年齡45歲,最大年齡75歲,職業(yè)為農民或者家務待業(yè)。,**市1例疑似病例,宋**,女,31歲,在****市某電器廠打工,四川人,6月12-28日曾回老家種地,7月15日在**發(fā)病,首發(fā)癥狀為發(fā)熱,最高達39度,同時出現(xiàn)畏寒、頭痛、頭暈、乏力、全身酸痛癥狀。WBC 4.9,PLT 63,尿蛋白陽性,谷草、谷丙轉氨酶正常。8月3日由**市婦幼保健

11、院報告為疑似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例。病例死亡,2010年一病例,患者,俞**,男,54歲,**市寧??h人,農民患者于4月26日急性起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發(fā)熱,最高體溫40℃,伴畏寒寒戰(zhàn),無咳嗽咳痰,至**縣第一醫(yī)院就診,查血常規(guī):WBC 2.38×109/L、HGB 15.9g/dl、PLT 79.0×109/L,尿常規(guī) 蛋白+++,診斷為“流行性出血熱”,住院治療2天后無明顯好轉、仍有未寒發(fā)熱,體溫38.7℃

12、 5月1日患者轉入**市第一醫(yī)院住院治療,查體:體溫37.7℃,心率 84次/分,呼吸 19次/分,血壓 115/70mmHg。多臟器功能衰竭,,2010年10月衛(wèi)生部下發(fā)《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確定病原學為新布尼亞病毒確定這一類疾病為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FTS(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發(fā)熱伴血小板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衛(wèi)辦應急發(fā)〔2010〕

13、163號,1.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2.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診療方案 3.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中醫(yī)診療方案4.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實驗室檢測方案5. 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方案 6. 蜱防治知識宣傳要點,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流行病學特征,,病原學,經電鏡形態(tài)學觀察,結合病毒全基因組測序研究,證實分離的病毒屬于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與同屬白蛉病

14、毒屬的裂谷熱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 RIFV)的同源性最高只有41%左右,因此認為它是一種新的病毒這種新病毒被命名為“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布尼亞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27,傳播途徑,自然疫源性疾病媒介傳播:目前,認為蜱是傳播媒介部分病例自述有蜱暴露史;蜱中分離到病毒;序列分析結果表明

15、,與人分離病毒不同片段的同源性93-100%蜱的宿主動物(牛、羊、犬)中血清學檢測陽性。自然宿主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確定,已在病例所在村的牛、羊、狗等家畜中發(fā)現(xiàn)血清學感染的證據(jù)。接觸傳播:急性期病人的血液可能有傳染性護理處理接觸尸體,28,流行特征,發(fā)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和高峰:3-11月,高峰為5-7月,9月有另外一個小高峰,不同地區(qū)可能略有差異,符合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點。病例以農民為主,年齡集中于中、老年人,各地報告的病例性

16、別差異不一報告的病例以散發(fā)病例為主,但多個地區(qū)均有聚集性病例發(fā)生的報告,29,臨床表現(xiàn)-1,目前認為該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2周,但通過與急性期病人接觸而感染,其潛伏期可能稍短(5天);急性起病,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體溫多在38℃以上,重者可達40℃以上,部分病例持續(xù)高熱,熱程可長達10天以上。伴乏力、明顯納差、惡心、嘔吐胃腸道癥狀等,部分病例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等查體常有頸部及腹股溝等淺表淋巴結腫大伴壓痛、上腹部壓痛及相對緩脈。

17、實驗室化驗可見白細胞和血小板呈進行性降低,肝臟轉氨酶升高(AST升高更為明顯),乳酸脫氫酶(LDH)顯著升高等改變,30,臨床表現(xiàn)-2,少數(shù)病例病情危重,出現(xiàn)意識障礙、皮膚瘀斑、口腔黏膜、牙齦、消化道等出血傾向,可因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絕大多數(shù)患者預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礎疾病(慢性肝炎)、老年患者、出現(xiàn)精神神經癥狀、出血傾向明顯、低鈉血癥等提示病重,預后較差。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及時采取對癥、支持

18、治療,效果良好。,31,SFTS病例的臨床表現(xiàn),袁春,崔寧,王炳軍等。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1,21(27):3413-3417,實驗室檢測,引自中國CDC病毒所李德新所長會議交流材料,實驗室診斷,分子生物學方法使用Real-time RT-PCR檢測病毒的核酸(RNA),S片段快速、敏感性和特異性高、但需要專門的儀器設備,不能用于現(xiàn)場,容易因污染出現(xiàn)假陽性血清學方法檢測血清中IgM抗體,或抗體陽轉,或抗體4倍或以上升高診斷

19、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不夠,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診斷標準,依據(jù)流行病學史(流行季節(jié)在丘陵、林區(qū)、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發(fā)病前2周內有被蜱叮咬史)、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診斷。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學史、發(fā)熱等臨床表現(xiàn)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細胞降低者,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診斷標準,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具備下列之一者:(1)病例標本新型布尼亞病毒核酸檢測陽性;(2)病例標本檢測新型布尼亞病毒IgG抗體陽轉或恢復

20、期滴度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標本分離到新型布尼亞病毒。,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鑒別診斷,應當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等立克次體病、腎綜合征出血熱、登革熱、敗血癥、傷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鑒別。,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治療,本病尚無特異性治療手段,主要為對癥支持治療患者應當臥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飲水。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及尿量等。,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治療,不能進食或病情較重的患者,應當及時補充熱量,保證水、電

21、解質和酸堿平衡,尤其注意對低鈉血癥患者補充。高熱者物理降溫,必要時使用藥物退熱。有明顯出血或血小板明顯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輸血漿、血小板。中性粒細胞嚴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議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治療,體外實驗結果提示利巴韋林對該病毒有抑制作用,臨床上可以試用。繼發(fā)細菌、真菌感染者,應當選敏感抗生素治療。同時注意基礎疾病的治療。目前尚無證據(jù)證明糖皮質激素的治

22、療效果,應當慎重使用。,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出院標準,體溫正常、癥狀消失、臨床實驗室檢查指標基本正?;蛎黠@改善后,可出院。,調查與報告,調查目的,為控制疫情提供流行病學線索為了解該病流行病學特征積累數(shù)據(jù),調查對象,散發(fā)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實驗室確診病例聚集性病例:2周內,在同一村莊,或在同一山坡、樹林、茶園、景區(qū)等地勞動或旅游的人員中,出現(xiàn)2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中出現(xiàn)類似病例,個案調查,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表1.基

23、本情況2.臨床資料3.病例家庭及居住環(huán)境情況4.暴露史及病例發(fā)病前活動范圍,聚集性病例的調查,注意調查感染來源,宿主媒介調查,調查病例居住地和生產活動周圍生境中的動物種類(包括家畜及嚙齒動物)以及媒介的分布情況,采集動物血清標本和媒介標本進行相關血清學和病原學檢測,以查明可能的動物宿主和生物媒介,預防控制措施,加強病例管理,降低傳播風險 (醫(yī)務人員及陪護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避免與病人血液直接接觸 )開展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培訓,提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