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植入在骨與軟組織腫瘤中的應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4年3月8日星期五,放射性粒子植入在骨與軟組織腫瘤中的應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骨科,陳 斌,1914年Pastean和Degrais醫(yī)生首次利用鐳粒子種植治療前列腺癌;,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該技術在國內廣泛應用于前列腺癌,肺癌,頭頸部癌,肝癌等治療。,內放射治療的發(fā)展歷史(1914~至今),1993年Mittal等發(fā)展計算機治療計劃及超聲引導下模版植入技術,使該技術更完善及成熟。,現狀,放射性粒子治療技術雖已成熟

2、,但在骨與軟組織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尚未廣泛開展及報道 我院自2010年起,開展對晚期轉移性骨腫瘤患者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研究背景,放射性粒子組織間永久植入治療腫瘤是指通過影像學引導技術(超聲、CT/MRI)將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腫瘤靶體積內或腫瘤周圍,通過放射性核素持續(xù)釋放射線對腫瘤細胞進行殺傷,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治療適應癥,經病理診斷的惡性實體腫瘤直徑7cm以下的實體病灶孤立轉移灶不能手術或不愿手術治療者局部進展難

3、以用局部治療方法控制,或有遠位轉移晚期腫瘤,但因局部病灶引起嚴重癥狀,愿意行姑息性治療者。,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優(yōu)缺點----優(yōu)點,近距離對腫瘤放射治療,對周圍組織影響小對一些放療不敏感的實質性腫瘤有效對腫瘤組織一段時間持續(xù)的滅活,缺 點,骨骼系統(tǒng)內穿刺困難,粒子難以均勻的分布持續(xù)時間受粒子有半衰期影響穿刺過程中會有腫瘤種植、感染等并發(fā)癥,治療目的,晚期惡性腫瘤常伴有骨轉移,發(fā)生率為15%-20%。最常受累的部位是中軸骨和長

4、骨近端,,轉移性骨腫瘤以個體化綜合治療為主,主要目的是減輕疼痛,改善其帶瘤生存質量,禁忌癥,惡液質,一般情況差,不能承受粒子治療者空腔臟器慎用嚴重糖尿病或感染,手術設備,治療流程,術中操作,在CT引導下按計劃進行粒子植入,建議周緣密集,中心稀疏分布法進行植入操作建議先將粒子植入導針一次性插值完畢,以減少誤差及手術時間用植入器從后緣按計劃間距(1-1.5cm)順序后退式植入,,,術后評價,臨床癥狀評價:VAS法評估疼痛影像學評價

5、:復查X片,CT隨訪時間:術后每月隨訪1次共3月,之后每2-3月復查一次,病例,患者,男,65歲,肝ca介入術后2年右髂部疼痛AFP:516ug/L,CT引導下粒子植入術,術后一月 AFP: 187ug/L術后三月 AFP: 102ug/L,治療后ct,,一年后,術后一年 AFP: 351ug/L肝臟病灶無明顯擴大未發(fā)現全身其他轉移病灶,二次粒子植入,術后一月 AFP: 221ug/L術后三月 AFP:132ug/L,病例

6、,患者,男,58歲,肝ca伴臀部腫塊半年臀部劇烈疼痛2周經化療和放療治療后無明顯緩解,術前計劃,,術中照片,,,術后三天患者臀部疼痛明顯緩解術后半年患者死于肝衰竭,無臀部疼痛加重主訴,病例,患者,男,61歲有肩劇烈疼痛肺癌病史6月診斷為肺癌肩胛骨轉移粒子植入后疼痛緩解,結果,轉移性骨腫瘤粒子植入68例疼痛緩解或改善65例有效率95.6%,總結,放射性粒子植入是骨與軟組織腫瘤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植入治療邊界為腫瘤影像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