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 風,宿州市埇橋區(qū)中醫(yī)院 李 先 鋒,,定 義,病因病機,診斷要點,鑒別要點,辨證要點,預防調護,主要內容,小結,,【概述】,定義: 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為主癥的病證,病輕者可無昏仆而僅見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癥狀。別名:“偏枯”、“仆擊”、“大厥”、“薄厥”、“偏風”、“身偏不用”、“風痱”等。 發(fā)病特點:發(fā)病突然,起病急驟。 癥狀表現(xiàn):病情的輕重是根據(jù)有無神昏表現(xiàn)。 因
2、變化多端而起名為:“中風”;又因發(fā)病突然又稱之為“卒中”。,3.疾病范圍: 中風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與西醫(yī)學的腦血管病相似。西醫(yī)學的出血性(15%)或缺血性(85%)腦血管病均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心腦血管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第一位)率高的特點。,【概述】,中風病古代列為四大難證(風癆臌膈)之首,當今世界醫(yī)學也將其列為三大死亡率(心血管、腦血管、腫瘤)及復發(fā)率致殘率最高疾病之一;是最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常見病,也是人類致
3、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病的防治研究,國家列為專題放到重要位置,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從中醫(yī)、西醫(yī)及其他有關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從而在發(fā)病因素、病理機制、先兆證治、急診搶救、康復措施及后遺癥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果。本病診斷雖較易,但防治手段進展卻較緩慢。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在受調查的57個國家中,急性腦血管病列為前三位的有40個,在美國發(fā)病率占2.6%,65歲以上占21%o;在日本40歲以上的患者占7.9%,總
4、的病理機制: 內傷積損勞欲過度飲食不節(jié)情志所傷氣虛邪中,,,陰陽失調氣血失和,,,誘因,產(chǎn)生,氣血逆亂,,風、火痰、瘀,,直沖犯腦損傷腦脈,腦脈痹阻或血溢于腦脈,,中風,【病因病機】,(一)病因內傷積損:素體陰虧血虛,年老體衰,將息失宜勞欲過度:煩勞過度、房事不節(jié)飲食不節(jié):肥甘厚味、辛香炙慱、飲酒過度情志所傷:五志過極以抑郁惱怒為主、煩勞緊張、 素
5、體養(yǎng)盛氣虛邪中: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邪入侵,痰濕 素盛,,【病因病機】,內傷積損,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水不制火,陽亢風動,勞欲過度,,,損傷腎陰,,,,飲食不節(jié) 脾失健運 熱極生風 聚濕生痰 痰濕生熱,,,,,,風火痰濕 竄犯絡脈,,情志所傷(以郁怒為主),肝氣不舒 氣郁化火 肝陽
6、暴亢 引動心火,,陰精暗耗 肝腎陰虛,,,,,,氣虛邪中,風邪痹阻經(jīng)絡痰濁閉阻經(jīng)絡,脈絡空虛,,,,氣血上逆、上蒙清竅,,,,,,【病因病機】,,,(二)病機,病因病機,,病位及涉及臟腑病理因素:病機關鍵:病性及轉歸:,,總屬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在心腦,與肝腎密切相關,風,痰,火,瘀,本虛標實,本虛為肝腎陰虛,氣血衰 少;標實為風、火、痰、氣、瘀,虛,陰虛血虛,肝火心火,風痰濕痰,肝風外風,血瘀,氣
7、逆氣滯,氣,,【病因病機】,病勢: 輕、淺——中經(jīng)絡 重、深——中臟腑,閉證脫證,,,陽閉陰閉,根據(jù)有無熱象,痰濁瘀阻,中臟 中腑,,,,,,,痰火瘀熱,演變:由閉轉脫,中經(jīng)絡中臟腑,,恢復期,后遺癥,氣虛血瘀,,,根據(jù)有無神昏,,,一、診斷依據(jù):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 具有神志障礙(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癥。輕者可無神志癥狀。
8、起病形式:多急性起病,驟然而至,病情復雜。 誘發(fā)因素:五志過極、煩勞過度、跌仆努傷發(fā)病年齡:40歲以上多見。 先兆癥: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力弱等,,【診斷與鑒別診斷】,二.鑒別診斷(1)與口僻鑒別 : 口僻俗稱吊線風,主癥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時伴流涎、言語不清。多由正氣不足,風邪入中脈絡,氣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齡均可罹患。 中風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體癱瘓或偏身麻木,病由氣血逆亂,血隨氣逆,上擾腦竅而致腦髓神機受損,
9、且以中老年人為多。,,【診斷與鑒別診斷】,二.鑒別診斷(1)與癇病鑒別 都有卒然昏仆的見癥。而癇病為發(fā)作性疾病,昏迷時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作異常叫聲,醒后一如常人,且肢體活動多正常,發(fā)病以青少年居多(2)與厥病鑒別 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般移時蘇醒,醒后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等癥。,,【診斷與鑒別診斷】,(3)與痙病鑒別 痙病以四肢抽搐,項背強直,甚至角弓反張為主癥??砂樯窕?,但多出現(xiàn)在抽搐以后,無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癥
10、狀。,(4)與痿病鑒別 痿病有肢體癱瘓,活動無力,但多起病緩慢,起病時無神昏,以雙下肢癱或四肢癱為多見,或見有患肢肌肉萎縮,或見筋惕肉瞬。中風病亦有見肢體肌肉萎縮者,多于后遺癥期由廢用所致。,三、相關檢查現(xiàn)代檢查:腦脊液檢查、眼底檢查、顱腦CT、MRl等檢查,有助于診斷。,,【診斷與鑒別診斷】,出血性中風(殼核出血),缺血性中風(左大腦中動脈供血區(qū)梗死),,,一、辨證要點1.辨中經(jīng)絡、中臟腑 中經(jīng)絡: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
11、言不利、但意識清楚。 中臟腑:昏不識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見肢體不用2.中臟腑辨之閉證與脫證 閉證:屬實,證見神志昏迷、牙關緊閉、口噤不開, 兩手握固、肢體強痙等。 脫證:屬虛,癥見神志昏憒無知,目合口開,四肢松懈 癱瘓,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遺,鼻息低微。,【治療】,,,意識是否清楚?,一、辨證要點3.閉證當辨陽閉和陰閉: 陽閉——痰火瘀熱,身熱
12、面赤、氣粗鼻鼾,痰聲如拽 鋸、便秘溲黃、舌苔黃膩、舌絳干,甚則舌體倦 縮,脈弦滑而數(shù) 陰閉——痰濁瘀阻,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溫、 舌苔白膩、脈沉滑。4.辨病期:分三期 急性期:二周;中臟腑為一個月。 恢復期:二周后或一個月至半年內。 后遺癥期 :
13、半年以上,【治療】,,,二、治療原則中經(jīng)絡以平肝熄風,化痰祛瘀通絡為主。 中臟腑閉證,治療當熄風清火,豁痰開竅,通腹瀉熱; 脫證救陰回陽固脫,內閉外脫者,醒神開竅扶正固本并用 恢復期、后遺癥期多為虛實夾雜,治宜扶正祛邪,標本兼顧,平肝熄風、化痰祛瘀、滋養(yǎng)肝腎,益氣養(yǎng)血等法同用。結合辨病,掌握預后。腦出血急性期-中臟腑;腦梗、腦血管痙攣-中經(jīng)絡。但都要密切觀察防止病情惡化正確使用通下法,涼血化瘀,活血而不破血
14、、動血。中風后遺癥期,可配合針灸。,【治療】,,三、分型論治 (一)中經(jīng)絡 【 風痰入絡】臨床特征: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語言不 利,口角流涎,舌強語塞,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手足拘 攣,關節(jié)酸痛等癥,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證機概要:脈絡空虛,風痰乘虛入中,氣血閉阻治法:祛風化痰、養(yǎng)血通絡代表方:真方白丸子或化痰通絡湯加減常用藥: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
15、、當歸、白芍、 雞血藤、豨薟草 中成藥:大小活絡丹,【治療】,無熱象者,可去天竺黃,易制半夏,加全蝎、僵蠶、白附子以加強祛風化痰之功;語言不利者,加菖蒲、遠志祛痰宣竅;若眩暈者,加鉤藤,菊花平肝熄風;有瘀血征象,舌質紫暗者,加桃仁、紅花、赤芍以活血化瘀。,三、分型論治 (一)中經(jīng)絡 【風陽上擾證】臨床特征: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舌強 語蹇或手
16、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等癥,舌紅苔黃,脈弦證機概要:肝火偏旺,陽亢化風,橫穿絡脈治法:平肝潛陽,活血通絡代表方:天麻鉤藤飲加減常用藥:天麻、鉤藤、珍珠母、石決明、桑葉、菊花、黃芩、 山梔、牛膝中成藥:全天麻膠囊,【治療】,全方共奏平肝潛陽,滋補肝腎之功。本證為肝經(jīng)實火,氣血壅盛之證,故去原方杜仲、桑寄生等,加用夏枯草、龍膽草以增瀉熱之力。 若眩暈頭痛加桑葉、菊花清熱熄風;心煩易怒加生石膏、
17、龍齒清熱安神;大便秘結加大黃通腑瀉熱。,三、分型論治 (一)中經(jīng)絡【陰虛風動證】臨床特征:平素頭暈耳鳴、腰酸,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言語不 利,手指瞤動,或半身不遂,舌紅,苔膩,脈弦細數(shù)證機概要:肝腎陰虛,風陽內動,風痰瘀阻經(jīng)絡治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代表方: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常用藥:白芍、天冬、枸杞子、龍骨、牡蠣、龜板、代赭石、牛膝、當歸、天麻、鉤藤中成藥:清開靈注射液,【治療】,
18、三、分型論治 (一)中經(jīng)絡【痰熱腑實證】臨床特征:突然發(fā)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強言語不 利,偏身麻木,腹脹便結頭暈目眩,咯痰或 痰多。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證機概要:痰熱腑實,風痰上擾治法:化痰通腑泄熱代表方:星蔞承氣湯,大黃、芒硝應視體質而定,以大便通泄為度,以免過量傷正。腑氣通泄后,治宜清熱化痰通絡為主,可加膽南星、天竺黃、竹瀝、川貝母、僵蠶、地龍、丹參、赤芍等化痰通絡; 熱象明顯者,加山桅、黃芩; 若舌
19、暗有瘀點可加人丹參、赤芍通絡。,【氣虛血瘀證】臨床特征:突然發(fā)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艱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面白無華,氣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舌質暗淡,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弱,細緩或細澀 利,偏身麻木,腹脹便結頭暈目眩,咯痰或 痰多。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證機概要:氣虛血瘀,脈絡瘀滯治法:益氣活血通絡代表方:補陽還五湯加味,本方還適用于中風恢復期和后遺癥期的治療。但黃芪甘溫,故肝腎不足、
20、兼有痰熱或風陽痰火者忌用。 若氣虛明顯者,加黨參或人參等補氣藥益氣通絡; 血瘀甚者,可加莪術、三梭等破血通絡之品,甚或可加用水蛭等藥;口角流涎,言語不利者加石菖蒲,遠志以化痰宣竅。,三、分型論治(二)中臟腑 【 閉證】閉證的主要癥狀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肝陽暴張,陽升風動,氣血上逆。挾痰火上蒙清竅,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如《素問 調經(jīng)論》所說:“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
21、為大厥” 。風火痰熱之邪,內閉經(jīng)絡,故見面赤、身熱、口噤、手握、氣粗、口臭、便閉、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等。1陽閉(痰火閉竅,痰火淤閉):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風陽痰火上擾,蒙蔽清竅辛涼開竅化痰,清肝息風羚羊鉤藤湯合安宮牛黃丸加減腑氣不通者桃仁承氣湯加減,【治療】,方中可加石決明、龜板、白芍育陰潛陽;或加僵蠶、全蝎、地龍以增熄風之力;熱象重者,可加丹皮、山桅清熱;若痰多者,加膽南星、竹瀝、天
22、竺黃以清熱化痰;痰多昏睡者,加菖蒲、郁金以增強化痰開竅之力;若痰熱腑實,腹脹便秘者,可用星蔞承氣湯加積實通腑化痰泄 熱。,三、分型論治 (二)中臟腑【 閉證】 (2)陰閉證(痰濁蒙竅,痰濁淤閉)癥狀:閉證癥狀加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 涎壅盛,苔白膩,脈沉滑緩證機概要:痰濁雍盛,蒙蔽清竅治法:辛溫開竅,化痰醒神代表方:滌痰湯合蘇合香丸加減常用藥:半夏、茯苓、橘紅、竹茹、郁金
23、、菖蒲、膽星 天麻、鉤藤、僵蠶中成藥:蘇合香丸,【治療】,兼有動風者,可加天麻、僵蠶、全蝎以平熄肝風。若見戴陽證者,屬病情惡化,宜重進參附湯、白通加豬膽汁湯救治。,三、分型論治 (二)中 臟腑【脫證】:陰竭陽亡癥狀:主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軟癱,舌痿,脈細弱或脈微欲絕證機概要:正不勝邪,元氣衰微,陰陽欲絕治法:回陽救逆,益氣固脫代表方
24、:參附湯合生脈散加減常用藥:人參、附子、麥冬、五味子、山萸肉中成藥:生脈注射液等,【治療】,若陰不斂陽,津液不能內守,汗出不止者,可加黃芪、牡蠣、龍骨、山萸肉等以斂汗固脫;若真陰虧損,虛陽浮越,面赤足冷、虛煩不安,脈浮大無根者,可加龜板、鱉甲、牡蠣、龍骨、阿膠、山萸肉、熟地、枸杞等填補真陰以納浮陽;若元陽漸復而痰濁壅塞喉間,欲吐無力者加菖蒲、遠志豁痰降逆;若腎陰大虧,虛陽浮越,足冷面赤,宜選地黃飲子滋陰補陽,引火歸元。,三、分
25、型論治 (三)恢復期 針灸等藥物治療并進 1 風痰瘀阻癥狀:口眼歪斜,舌強語蹇或失語,半身不遂,肢體麻 木,苔滑膩,舌暗紫,脈弦滑證機概要:風痰阻絡,氣血運行不利治法:搜風化痰,行瘀通絡代表方:解語丹加減常用藥:天麻、膽星、天竺、半夏、陳皮、地龍、全蝎中成藥:中風膏,【治療】,若痰阻絡脈,半身不遂日久難復,可加丹參、紅花、稀簽草、雞血藤以祛風活血通絡;兼有風陽,頭痛頭暈,舌紅
26、苔黃,脈弦勁,宜去白附子、羌活、木香等溫燥之品,加鉤藤、夏枯草、石決明,以平肝熄風潛陽;風痰留阻而以口眼歪斜為主要表現(xiàn)者,可選用牽正散。,三、分型論治 (三)恢復期 針灸等藥物治療并進2 氣虛絡瘀證癥狀:肢體偏枯不用,肢軟無力,面色萎黃,舌質淡紫 或有瘀點,苔薄白,脈細澀或細弱證機概要:氣虛血瘀,脈阻絡痹治法:益氣養(yǎng)血,化瘀通絡代表方:補陽還五湯加減常用藥:黃芪、桃仁、紅花、赤芍、歸
27、尾、川芎、地龍 牛膝中成藥:華佗再造丸,【治療】,若氣虛及陽,怯寒肢冷,可加桂枝溫經(jīng)通絡;腎虛而腰膝痰軟,可加川斷、桑寄生、杜仲以壯筋骨,強腰膝; 若陽氣不足,絡脈瘀阻者,亦可選用黃芪桂枝五物湯。,三、分型論治 (三)恢復期 針灸等藥物治療并進 3 肝腎虧虛證臨床特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攣變形,舌強不語,或偏癱,肢體肌肉萎縮,舌紅脈細,或舌淡紅,脈沉細證機概要
28、:肝腎虧虛,陰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治法:滋養(yǎng)肝腎代表方:左歸丸合地黃飲子加減常用藥:地黃、首烏、枸杞、山萸、麥冬、石斛、當歸、雞血藤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治療】,左歸丸功能滋補肝腎之陰,方中熟地、山藥、枸杞、龜板膠滋腎補肝,山茱萸、鹿角膠、冤絲子補肝腎益精氣。地黃飲子功能滋陰補陽,化痰開竅。方中熟地、石斛、麥冬、五味子、山茱萸滋陰補腎;巴戟天、肉從蓉、附子、肉桂益精助陽;茯苓、遠志化痰;菖蒲、薄荷開竅利咽;生姜、大棗和中。二方合用
29、具滋陰補陽,開竅化痰之功效。若陰虛內熱,舌紅,脈細數(shù),宜去巴戟天、肉從蓉、附子、肉桂等溫陽之品;若腰膝痰軟甚加杜仲、桑寄生、續(xù)斷補腎壯腰。,中風先兆,(1)頭痛、頭暈,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xiàn)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tài),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俗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fā)生??砂橛幸曃镄D、惡心、嘔吐。頭痛的形式和感覺與往日不一樣,程度加重并變成持續(xù)性,有時固定在某一部位,這是血壓波動或腦
30、血管痙攣的表現(xiàn),往往是出血性腦中風的先兆。,(2)各種運動障礙:如四肢一側無力,或活動不靈、持物不穩(wěn),有時伴肌肉痙攣在走路時雖末遇路障,意識也清楚,可卻突然跌倒在地,或者自己想走在路中央,但卻不自主歪向路邊出現(xiàn)行走不穩(wěn)癥;突然出現(xiàn)吐字不清,說話錯亂;吞咽困難、嗆咳;口嘴歪斜、流涎。另有一種稱為“一個半綜合征”,也是腦中風初期頗多見的癥狀,其表現(xiàn)為一側眼球既不能上下轉動又不能向左右旋展,另側眼球除向外側移動外,對其他方向亦不能旋轉,其機理
31、是由于一只半眼睛的眼外肌肉不能運動所致。,(3)感覺障礙:口唇、面舌,肢體麻木,耳鳴、聽力下降,一過性視力模糊或失明。單眼突然發(fā)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醫(y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癥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wǎng)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復發(fā)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jīng)失靈,可產(chǎn)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fā)生跌跤,也是一種中
32、風先兆癥狀。 (5)、說話吐辭不清。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jīng)失靈,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xù)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6)性格、行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態(tài),如變得孤僻寡言,抑郁焦慮或急躁多語,喪失正常的理解判斷力無故發(fā)笑或哭淚,且難以自制,有時突然見到熟人明知是誰,卻喊不出名字,甚至連日常用品也叫不出,整天昏昏欲睡。后三種表現(xiàn)
33、可以是一過性的,也可以反復發(fā)作或逐漸加重,常常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哈欠不斷。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xiàn)連續(xù)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于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xiàn),是中風病人的先兆。,,,,半身不遂,,,言語蹇澀,口舌歪斜,,,,神昏,,偏身麻木,+,+,+,+,,,小 結,概念:中風多見于四十歲以上患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為主癥的病證,病輕者可無昏仆而僅見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癥狀。
34、病因:原始病因以情志不調, 久病體虛, 飲食不節(jié), 素 體陽亢為主。誘發(fā)因素主要為煩勞、惱怒、醉飽元常、氣候變化等。病位在腦, 涉及到心。 病理基礎為肝腎陰虛, 病理因素為(肝)風、痰、火和血瘀。病機主要為陰陽失調, 氣血逆亂, 上沖于腦。輕者中經(jīng)絡, 重者中臟中腑。中臟又有閉脫之分, 閉證邪勢盛, 多見痰火內閉; 脫證正氣虛, 可致陰竭陽亡。,治療: 中經(jīng)絡的治療, 一般宜平肝熄風, 化痰通絡。中腑宜通腑泄熱。中臟之閉證
35、治宜熄風清火, 豁痰開竅; 脫證治宜救陰回陽固脫?;謴碗A段以經(jīng)絡病變?yōu)橹? 應配合針灸治療, 使直接作用于經(jīng)絡, 同時加強功能鍛煉, 促進恢復 臨床有少數(shù)中經(jīng)絡患者, 突然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并見惡寒發(fā)熱, 骨節(jié)酸痛, 肢體拘急, 舌苔薄白等癥, 屬絡脈空虛, 風邪侵襲所致; 或原系陰虛陽充, 痰濕內盛之體, 復加外感風邪而發(fā)病。治以祛風通絡, 佐以扶正。,小 結,第二部分 現(xiàn)代臨床治療康復,中風病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根據(jù)
36、流行病學資料,我國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為94.07/10萬,患病率冠諸病之首。在預防、治療和康復方面,中醫(yī)藥具有較為顯著的療效和優(yōu)勢.同家科委在“七·五” --“十·五”期間,組織多單位聯(lián)合攻關,針對中風病的病因病機,證候學,治療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和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一)中風病各種治法的應用原則 熟練地運用中風病的各種治法,是建立在對該病本質規(guī)律清楚認識的基礎上。
37、 中風病發(fā)病急,病情重,變化快,如果發(fā)病即為中臟腑,多見風火上擾清竅證及痰熱內閉清竅證。其次為痰濕蒙塞心神證,此時以開竅為原則,對陽閉者配以清熱熄風化痰,對陰閉者配以溫陽化痰之品,務必及時,以截斷病勢。否則疾病向逆,則發(fā)展為元氣敗脫,神明散亂證,當務之急,采用益氣回陽固脫法,口服或鼻飼參附湯,或靜脈推注、靜點參附注射液。,第二部分 現(xiàn)代臨床治療康復,如果病人起病時為中經(jīng)絡,常見證候為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證以及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
38、,所以我們常在這個階段采用熄風,化痰,活血,清熱法。如見痰熱腑實,必須通腑化痰,釜底抽薪,防止風痰夾熱繼續(xù)上擾清竅,加重病情,隨著病程遷延,氣虛血瘀證、陰虛風動證居多,在此期間,我們多采用益氣化瘀及滋陰熄風之品。注意的是,在對中風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痰、瘀兩證貫穿著病程始終,所以要注重化痰活血兩法的應用。,第二部分 現(xiàn)代臨床治療康復,(二)中風病并發(fā)證的治療 1.言語蹇澀:飲水反嗆,給予會厭遂瘀湯加減治療,針刺廉泉、金津、
39、玉液三穴。 2.呃逆:當分清虛實。若屬于痰熱腑實,胃失和降,則治以祛痰通腑,降氣止呃,方用三化湯加減,藥用大黃(后下)、枳實、厚樸、羌活、膽星、瓜萎.清半夏、代赭石、柿蒂;若見痰濁壅滯,胃氣衰敗證,以化痰降濁,益氣止呃為法,方以二陳湯加減,藥用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刀豆子、太子參、生姜汁(兌服)。 3.癃閉:利尿膏(冰片等)外敷神闕穴。,第二部分 現(xiàn)代臨床治療康復,(二)中風病并發(fā)證的治療
40、0;4.肢體浮腫或手足攣縮 將中藥伸筋草、桑枝、川芎,紅花,松節(jié)、柳枝等裝入布袋中,置盆內煮沸后,將患肢放于盆上薰蒸15分鐘,藥液溫度下降后浸泡患肢;肘、膝、肩關節(jié)可用藥袋熱敷。每日2次,2周為1療程。每劑可薰洗2—3次. 5.血證:便血是中風病常見危候之—,臨床可采用如下處理:①云南白藥、三七粉、白及粉、生大黃粉等,選用其中1—2種鼻飼;⑧可用冰鹽水注入胃中反復沖洗,也可在冰鹽水中加入止血藥注入胃中。6.發(fā)熱:中風
41、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多為熱毒所致??捎们鍩峤舛舅幩蹇诜虮秋?,或靜脈注射給藥,如穿琥寧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第二部分 現(xiàn)代臨床治療康復,(三)康復治療1.肢體訓練:急性期患側不能自主運動時,當把病人的肢體置于功能位,定時翻身,清潔皮膚,適當?shù)剡M行肢體按摩,并幫助病人被動運動,促進氣血運行,增加肌力,要注意動作輕柔、和緩。 對神志清醒,患肢可活動的患者,要在被動訓練的基礎上,加強自我運動訓練??上茸尰颊咴诖采匣顒?,如轉動肢體、
42、翻身、起坐等,應循序漸進,完成每天規(guī)律的動作和次數(shù),動作不規(guī)范者,醫(yī)護人員要及時糾正。在病人可以站立后,需進入正規(guī)OT、PT室,在專業(yè)康復人員指導下施行康復治療。,第二部分 現(xiàn)代臨床治療康復,(三)康復治療 2.語言治療(ST治療)待病人神志清醒后,即應當鼓勵病人講話,先教病人發(fā)“啊”“喔”等元音,而后逐漸成詞,之后成句。語言康復必須有耐心,掌握漸進的原則,要當面肯定病人的成績,鼓勵其積極向上的熱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
43、唇角流涎的訓練(吞咽障礙治療)每口堅持做鼓腮、叩齒等動作,并自我或由他人按摩患側。,第二部分 現(xiàn)代臨床治療康復,(四)臨床中根據(jù)病情可選用以下藥物 丹紅注射液、腦心通膠囊是治療中風病的有效藥物 丹紅注射液30ml-40ml加入5%葡萄糖300ml或生理鹽水300ml中,日1次靜點;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等??诜梢詰媚X心通膠囊3粒,日3次口服等。,第二部分 現(xiàn)代臨床治療康復,典型病例,王某
44、,男,55歲。患者素體壯實,患有頭暈,但不影響勞動,性情急躁,大便干結,尚能每日一行。昨日突然頭暈甚重,繼之言語不利,左側半身不遂,面部歪斜,神志尚清,經(jīng)西醫(yī)診斷為腦血栓形成,舌紅苔黃膩,脈細弦。,辨證:中風(肝腎陰虛,風陽上擾型)病機簡析:患者素體陽亢,肝失疏泄——故有頭暈、急躁、便干。肝腎陰虛,陽亢化風,風陽內動,肝風夾痰上擾,流竄經(jīng)絡,經(jīng)絡不利——突然言語不利,半身不遂,面部歪斜神志尚清——中經(jīng)絡舌紅苔黃——熱苔膩——
45、痰濁脈弦——主肝治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方藥: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李某、男,71歲,2014年4月5日因眩暈來宿州某門診就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呼吸心跳停止。經(jīng)緊急CPR后轉ICU繼續(xù)救治,即查心電圖:偶發(fā)室性早搏,ST-T未見異常改變。 1、診斷?全院會診一致認為是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猝死,請安醫(yī)專家會診同意該診斷。,病例一,追問病史:患者發(fā)病前有眩暈癥狀3天,血壓不高,猝死時搶救醫(yī)生明確的敘述呼吸先
46、停后心臟停搏。CT檢查(約4天后)顯示蛛網(wǎng)膜下腔大量腦出血。急性心肌梗塞排除!,病例一,本病的關鍵點:近期有眩暈病史,放映腦血管可能有病變。猝死時呼吸先停,其原因可能由于顱內高壓或呼吸中樞受壓所至。AMI一般有先兆臨床表現(xiàn)。臨床醫(yī)生常常把老年人猝死都歸于心臟,實際上腦干梗塞、顱內出血等也可以造成猝死。,病例二,李某,女60歲,因眩暈反復發(fā)作,伴惡心欲嘔,曾在某醫(yī)院急診就診,考慮頸椎病,給與輸液治療,癥狀未見明顯好轉,5月12
47、日上午癥狀加重,眩暈,如天眩地轉,嘔吐一次為胃內容物,隨至本院急診,時見病人清醒,自訴眩暈欲嘔,左側肢體乏力,肌力4級,無耳鳴,平素有高血壓病史及糖尿病史,堅持服藥,測血壓為145/90mmhg,即行顱腦CT提示未見異常。以“眩暈(腦梗待排)收入病房。,病例二,下午5時許病人病情加重,煩躁,神志欠清,呼吸困難,即送ICU,血氣分析提示二型呼衰,給與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查體病人昏迷、右側瞳孔約1.5mm,對光反射消失,左側瞳孔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