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 風,天水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 寧子秀,,定 義,病因病機,診斷要點,鑒別要點,辨證要點,預防調(diào)護,主要內(nèi)容,小結(jié),,【概述】,定義: 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為主癥的病證,病輕者可無昏仆而僅見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癥狀。別名:“偏枯”、“仆擊”、“大厥”、“薄厥”、“偏風”、“身偏不用”等。 發(fā)病特點:發(fā)病突然,起病急驟。 癥狀表現(xiàn):病情的輕重是根據(jù)有無神昏表現(xiàn)。 因變化多端而起
2、名為:“中風”;又因發(fā)病突然又稱之為“卒中”。,疾病范圍: 中風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與西醫(yī)學的腦血管病相似。西醫(yī)學的出血性(15%)或缺血性(85%)腦血管病均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腦血管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第一位)率高的特點。,【概述】,中風病古代列為四大難證(風癆臌膈)之首,當今世界醫(yī)學也將其列為三大死亡率(心血管、腦血管、腫瘤)及復發(fā)率致殘率最高疾病之一;是最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常見病,也是人類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
3、之一。,流行病學,患病率高 719/10萬,中老年人最主要和常見疾 病原因之一發(fā)病率高 219/10萬(年新發(fā)120-150萬)死亡率高 116/10萬(年死亡80-100萬),與心 血管病、惡性腫瘤成為三大主要死因致殘率高 近7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 癱、失語和癡呆,總的病理機制: 內(nèi)傷積損勞欲過度飲
4、食不節(jié)情志所傷氣虛邪中,,,陰陽失調(diào)氣血失和,,,誘因,產(chǎn)生,氣血逆亂,,風、火痰、瘀,,直沖犯腦損傷腦脈,腦脈痹阻或血溢于腦脈,,中風,【病因病機】,(一)病因內(nèi)傷積損:素體陰虧血虛,年老體衰,將息失宜勞欲過度:煩勞過度、房事不節(jié)飲食不節(jié):肥甘厚味、辛香炙慱、飲酒過度情志所傷:五志過極以抑郁惱怒為主、煩勞緊張、 素體養(yǎng)盛氣虛邪中: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邪入侵,痰濕
5、 素盛,,【病因病機】,內(nèi)傷積損,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水不制火,陽亢風動,勞欲過度,,,損傷腎陰,,,,飲食不節(jié) 脾失健運 熱極生風 聚濕生痰 痰濕生熱,,,,,,風火痰濕 竄犯絡脈,,情志所傷(以郁怒為主),肝氣不舒 氣郁化火 肝陽暴亢 引動心火,,陰精暗耗 肝腎陰
6、虛,,,,,,氣虛邪中,風邪痹阻經(jīng)絡痰濁閉阻經(jīng)絡,脈絡空虛,,,,氣血上逆、上蒙清竅,,,,,,【病因病機】,,,(二)病機,病因病機,,病位及涉及臟腑病理因素:病機關鍵:病性及轉(zhuǎn)歸:,,總屬陰陽失調(diào)、氣血逆亂,,,在腦,與肝腎密切相關,風,痰,火,瘀,本虛標實,本虛為肝腎陰虛,氣血衰 少;標實為風、火、痰、氣、瘀,虛,陰虛血虛,肝火心火,風痰濕痰,肝風外風,血瘀,氣逆氣滯,氣,,【病因病機】,病勢: 輕、淺
7、——中經(jīng)絡 重、深——中臟腑,閉證脫證,,,陽閉陰閉,根據(jù)有無熱象,痰濁瘀阻,中臟 中腑,,,,,,,痰火瘀熱,演變:由閉轉(zhuǎn)脫,中經(jīng)絡中臟腑,,恢復期,后遺癥,氣虛血瘀,,,根據(jù)有無神昏,,,一、診斷依據(jù):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 具有神志障礙(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蹇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癥。輕者可無神志癥狀。 起病形式:多急性起病,驟然而至,病情復雜。 誘發(fā)因素
8、:五志過極、煩勞過度、跌仆努傷發(fā)病年齡:40歲以上多見。 先兆癥:頭暈、頭痛、肢體麻木、力弱等,,【診斷與鑒別診斷】,二.鑒別診斷(1)與口僻鑒別 : 口僻俗稱吊線風,主癥是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時伴流涎、言語不清。多由正氣不足,風邪入中脈絡,氣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齡均可罹患。 中風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體癱瘓或偏身麻木,病由氣血逆亂,血隨氣逆,上擾腦竅而致腦髓神機受損,且以中老年人為多。,,【診斷與鑒別診斷】,二.鑒別診斷
9、 (2)與癇病鑒別 癇病 兩者均可有卒然昏仆的見癥。而癇病為發(fā)作性疾病,昏迷時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作異常叫聲,醒后一如常人,且肢體活動多正常,發(fā)病以青少年居多。,,【診斷與鑒別診斷】,一、辨證要點1.辨中經(jīng)絡、中臟腑 中經(jīng)絡: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但意識清楚。 中臟腑:昏不識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見肢體不用2.中臟腑辨之閉證與脫證 閉證:屬實,證見神志昏迷、牙關緊閉、口噤不開,
10、 兩手握固、肢體強痙等。 脫證:屬虛,癥見神志昏憒無知,目合口開,四肢松懈 癱瘓,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遺,鼻息低微。,【治療】,,,意識是否清楚?,一、辨證要點3.閉證當辨陽閉和陰閉: 陽閉——痰火瘀熱,身熱面赤、氣粗鼻鼾,痰聲如拽 鋸、便秘溲黃、舌苔黃膩、舌絳干,甚則舌體倦 縮,脈弦滑而數(shù) 陰閉——痰濁瘀阻,面白唇紫、
11、痰涎壅盛、四肢不溫、 舌苔白膩、脈沉滑。4.辨病期:分三期 急性期:二周;中臟腑為一個月。 恢復期:二周后或一個月至半年內(nèi)。 后遺癥期 :半年以上,【治療】,,,二、治療原則中經(jīng)絡以平肝熄風,化痰祛瘀通絡為主。 中臟腑閉證,治療當熄風清火,豁痰開竅,通腹瀉熱; 脫證救陰回陽固脫,內(nèi)閉外脫
12、者,醒神開竅扶正固本并用 恢復期、后遺癥期多為虛實夾雜,治宜扶正祛邪,標本兼顧,平肝熄風、化痰祛瘀、滋養(yǎng)肝腎,益氣養(yǎng)血等法同用。結(jié)合辨病,掌握預后。腦出血急性期-中臟腑;腦梗、腦血管痙攣-中經(jīng)絡。但都要密切觀察防止病情惡化正確使用通下法,涼血化瘀,活血而不破血、動血。中風后遺癥期,可配合針灸。,【治療】,,三、分型論治 (一)中經(jīng)絡 【 風痰入絡】臨床特征:肌膚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舌強語塞,甚則半身
13、不遂,或兼見手足拘攣等癥,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證機概要:脈絡空虛,風痰乘虛入中,氣血痹阻。治法:祛風、化痰、通絡代表方:化痰通絡湯加減常用藥:半夏、膽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當歸、白芍、 雞血藤 中成藥:活絡丹,【治療】,無熱象者,可去天竺黃,易制半夏,加全蝎、僵蠶、白附子以加強祛風化痰之功;語言不利者,加菖蒲、遠志祛痰宣竅;若眩暈者,加鉤藤,菊花平肝熄風;有瘀血征象,舌質(zhì)紫暗者,加桃
14、仁、紅花、赤芍以活血化瘀。,三、分型論治 (一)中經(jīng)絡 【風陽上擾證】臨床特征: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舌強 語蹇或手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等癥,舌紅苔黃,脈弦證機概要:肝火偏旺,陽亢化風,橫穿絡脈治法:平肝潛陽,活血通絡代表方:天麻鉤藤飲加減常用藥:天麻、鉤藤、珍珠母、石決明、桑葉、菊花、黃芩、 山梔、牛膝中成藥:全天麻膠囊,【治療】,全方共
15、奏平肝潛陽,滋補肝腎之功。本證為肝經(jīng)實火,氣血壅盛之證,故去原方杜仲、桑寄生等,加用夏枯草、龍膽草以增瀉熱之力。 若眩暈頭痛加桑葉、菊花清熱熄風;心煩易怒加生石膏、龍齒清熱安神;大便秘結(jié)加大黃通腑瀉熱。,三、分型論治 (一)中經(jīng)絡【陰虛風動證】臨床特征:平素頭暈耳鳴、腰酸,突然發(fā)生口眼歪斜、言語不 利,手指瞤動,或半身不遂,舌紅,苔膩,脈弦細數(shù)證機概要:肝腎陰虛,風陽內(nèi)動,風痰瘀
16、阻經(jīng)絡治法:滋陰潛陽,熄風通絡代表方: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常用藥:白芍、天冬、枸杞子、龍骨、牡蠣、龜板、代赭石、牛膝、當歸、天麻、鉤藤中成藥:清開靈注射液,【治療】,三、分型論治 (一)中經(jīng)絡【痰熱腑實證】臨床特征:突然發(fā)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強言語不 利,偏身麻木,腹脹便結(jié)頭暈目眩,咯痰或 痰多。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證機概要:痰熱腑實,風痰上擾治法:化痰通腑泄熱代表方:星蔞承氣湯,大黃、芒硝應視體質(zhì)而定,以
17、大便通泄為度,以免過量傷正。腑氣通泄后,治宜清熱化痰通絡為主,可加膽南星、天竺黃、竹瀝、川貝母、僵蠶、地龍、丹參、赤芍等化痰通絡; 熱象明顯者,加山桅、黃芩; 若舌暗有瘀點可加人丹參、赤芍通絡。,【氣虛血瘀證】臨床特征:突然發(fā)生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艱澀或不語,偏身麻木,面白無華,氣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舌質(zhì)暗淡,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弱,細緩或細澀 證機概要:氣虛血瘀,脈絡瘀滯治法:益氣活血通絡
18、代表方:補陽還五湯加味,本方還適用于中風恢復期和后遺癥期的治療。但黃芪甘溫,故肝腎不足、兼有痰熱或風陽痰火者忌用。 若氣虛明顯者,加黨參或人參等補氣藥益氣通絡; 血瘀甚者,可加莪術、三梭等破血通絡之品,甚或可加用水蛭等藥;口角流涎,言語不利者加石菖蒲,遠志以化痰宣竅。,三、分型論治(二)中臟腑 【 閉證】閉證的主要癥狀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肝陽暴張,陽升風動,氣血上逆。
19、挾痰火上蒙清竅,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如《素問 調(diào)經(jīng)論》所說:“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 。風火痰熱之邪,內(nèi)閉經(jīng)絡,故見面赤、身熱、口噤、手握、氣粗、口臭、便閉、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等。1陽閉(痰火閉竅,痰火淤閉):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風陽痰火上擾,蒙蔽清竅辛涼開竅化痰,清肝息風羚羊鉤藤湯合安宮牛黃丸加減腑氣不通者桃仁承氣湯加減,【治療】,方中可加石決明、龜板、白芍育陰潛陽;或加僵蠶
20、、全蝎、地龍以增熄風之力;熱象重者,可加丹皮、山桅清熱;若痰多者,加膽南星、竹瀝、天竺黃以清熱化痰;痰多昏睡者,加菖蒲、郁金以增強化痰開竅之力;若痰熱腑實,腹脹便秘者,可用星蔞承氣湯加積實通腑化痰泄 熱。,三、分型論治 (二)中臟腑【 閉證】 (2)陰閉證(痰濁蒙竅,痰濁淤閉)癥狀:閉證癥狀加面白唇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 涎壅盛,苔白膩,脈沉滑緩證機概要:痰濁雍盛,蒙蔽清竅治法
21、:辛溫開竅,化痰醒神代表方:滌痰湯合蘇合香丸加減常用藥:半夏、茯苓、橘紅、竹茹、郁金、菖蒲、膽星 天麻、鉤藤、僵蠶中成藥:蘇合香丸,【治療】,三、分型論治 (二)中 臟腑【脫證】:陰竭陽亡癥狀:主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軟癱,舌痿,脈細弱或脈微欲絕。證機概要:正不勝邪,元氣衰微,陰陽欲絕治法:回陽救逆,益氣固脫。代表方:參附湯合生脈散
22、加減。常用藥:人參、附子、麥冬、五味子、山萸肉中成藥:生脈注射液等。,【治療】,三、分型論治 (三)恢復期 針灸等康復治療并進 1 風痰瘀阻癥狀:口眼歪斜,舌強語蹇或失語,半身不遂,肢體麻 木,苔滑膩,舌暗紫,脈弦滑證機概要:風痰阻絡,氣血運行不利治法:搜風化痰,行瘀通絡代表方:解語丹加減常用藥:天麻、膽星、天竺、半夏、陳皮、地龍、全蝎中成藥:中風膏,【治療】,三、分型論治
23、 (三)恢復期 針灸等康復治療并進2 氣虛血瘀證癥狀:肢體偏枯不用,肢軟無力,面色萎黃,舌質(zhì)淡紫 或有瘀點,苔薄白,脈細澀或細弱證機概要:氣虛血瘀,脈阻絡痹治法:益氣養(yǎng)血,化瘀通絡代表方:補陽還五湯加減常用藥:黃芪、桃仁、紅花、赤芍、歸尾、川芎、地龍 牛膝中成藥:華佗再造丸,【治療】,若氣虛及陽,怯寒肢冷,可加桂枝溫經(jīng)通絡;腎虛而腰膝痰軟,可加川
24、斷、桑寄生、杜仲以壯筋骨,強腰膝; 若陽氣不足,絡脈瘀阻者,亦可選用黃芪桂枝五物湯。,三、分型論治 (三)恢復期 針灸等藥物治療并進 3 肝腎虧虛證臨床特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攣變形,舌強不語,或偏癱,肢體肌肉萎縮,舌紅脈細,或舌淡紅,脈沉細證機概要:肝腎虧虛,陰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治法:滋養(yǎng)肝腎代表方:左歸丸合地黃飲子加減常用藥:地黃、首烏、枸杞、山萸、麥冬、石斛、當歸、雞血藤中成藥:六味地黃
25、丸,【治療】,左歸丸功能滋補肝腎之陰,方中熟地、山藥、枸杞、龜板膠滋腎補肝,山茱萸、鹿角膠、冤絲子補肝腎益精氣。地黃飲子功能滋陰補陽,化痰開竅。方中熟地、石斛、麥冬、五味子、山茱萸滋陰補腎;巴戟天、肉從蓉、附子、肉桂益精助陽;茯苓、遠志化痰;菖蒲、薄荷開竅利咽;生姜、大棗和中。二方合用具滋陰補陽,開竅化痰之功效。若腰膝痰軟甚加杜仲、桑寄生、續(xù)斷補腎壯腰。,中風先兆,(1)頭痛、頭暈,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xiàn)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
26、目眩,視物旋轉(zhuǎn),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tài),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俗是中風的先兆,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fā)生??砂橛幸曃镄D(zhuǎn)、惡心、嘔吐。頭痛的形式和感覺與往日不一樣,程度加重并變成持續(xù)性,有時固定在某一部位,這是血壓波動或腦血管痙攣的表現(xiàn),往往是出血性腦中風的先兆。,(2)各種運動障礙:如四肢一側(cè)無力,或活動不靈、持物不穩(wěn),有時伴肌肉痙攣在走路時雖末遇路障,意識也清楚,可卻突然跌倒在地,或者自己想走在路中央,但卻不自主歪向路邊出現(xiàn)行走不穩(wěn)癥;
27、突然出現(xiàn)吐字不清,說話錯亂;吞咽困難、嗆咳;口嘴歪斜、流涎。,(3)感覺障礙:口唇、面舌,肢體麻木,耳鳴、聽力下降,一過性視力模糊或失明。單眼突然發(fā)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醫(y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癥狀,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wǎng)膜缺血所致。中風的又一信號是反復發(fā)作、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jīng)失靈,可產(chǎn)生共濟失調(diào)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fā)
28、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癥狀。 (5)說話吐詞不清。腦供血不足時,使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jīng)失靈,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不靈或吐辭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xù)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應引起重視,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6)性格、行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態(tài),如變得孤僻寡言,抑郁焦慮或急躁多語,喪失正常的理解判斷力無故發(fā)笑或哭淚,且難以自制,有時突然見到熟人明知是誰,卻喊不出名字,甚至連日常用品也叫不出,整天昏昏
29、欲睡。后三種表現(xiàn)可以是一過性的,也可以反復發(fā)作或逐漸加重,常常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哈欠不斷。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xiàn)連續(xù)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于腦動脈硬化、缺血,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xiàn),是中風病人的先兆。,一級預防 阻止發(fā)生腦血管病,,高血壓治療目標,一般成人 <140/90mmHg伴有糖尿病 <130/85mmHg伴有腎臟疾病 <125/75mmHg*
30、原則:應注意降壓不要過急過快,心臟病的防治,成年人(≥40歲)應定期體檢,早期發(fā)現(xiàn)心臟病確診為非瓣膜性房顫的患者,有條件的醫(yī)院應在監(jiān)測INR的情況下使用華法令(2~4mg/日)抗凝治療(INR:2.0~3.0);年齡>75歲者,INR控制在 1.6~2.5; 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 /日)冠心病高?;颊咭矐冒⑺酒チ?50~150mg/日),血脂異常的防治,1、成年人應定期復查血脂;重視并采用生活方式治療;對既往有
31、卒中或冠心病史,且總膽固醇(TC)高于5.0mmol/L者,采用他汀類藥物治療;甘油三酯(TG)增高選用貝丁酸類藥物治療;2、低密度脂蛋白(LDL-C)控制目標:無CHD和<2個CHD危險因素者,目標:<160mg/dl;無CHD但>2個CHD危險因素者,目標:<130mg/dl;確定有CHD或其他動脈硬化性疾?。耗繕?lt;100mg/dl。,糖尿病的防治建議,1、有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者應定期測定血糖,必要時測定糖化血紅
32、蛋白(HbA1c); 2、糖尿病患者應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活動;2~3個月血糖控制仍不佳,應使用藥物治療; 3、積極控制血壓、體重和降低血脂水平。,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多數(shù)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一般不推薦手術治療或血管內(nèi)介入治療,首選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或他汀類藥物治療;對重度頸動脈狹窄(>70%)的患者,在有條件的醫(yī)院可考慮行頸動脈內(nèi)膜切除術或血管內(nèi)介入治療,吸煙,吸煙是腦卒中獨立的危險因素,尤其對缺血性腦卒中更是確定的危險因
33、素;吸煙加速動脈硬化,升高纖維蛋白原水平,促進血小板聚集,降低HDL-C 等;被動吸煙同樣有害。,酗酒,1、飲酒應適度,不可酗酒;2、男性飲酒者每天喝白酒應<50ml,啤酒< 640ml,葡萄酒<200ml; 女性飲酒量應減半,孕婦禁止飲酒。,其他危險因素,肥胖:成年人BMI應<28,或腰/臀圍比<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16μmol/L者可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聯(lián)合治療認識代謝綜合征: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腹型
34、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微量白蛋白尿等,急性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1.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規(guī)律、合理膳食、適量活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2.控制危險因素:3.抗血小板聚集、抗凝: A.單用阿司匹林; B.有條件者、高危人群或?qū)Π⑺酒チ植荒苣褪苷哌x用氯吡格雷。,急性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4、抗凝治療卒中急性期不宜抗凝治療,一般可在2周后開始;非瓣膜性房顫可用華法林(2~4mg/日)治療,并應限于有監(jiān)測INR條件的醫(yī)院。注意:I
35、NR值應控制在2.0~3.0之間5、動脈頸動脈內(nèi)膜剝除術 6、血管內(nèi)支架置入術,其他危險因素,缺乏體育活動:成年人每周應有3~4次適度的體力活動,每次活動不少于30分鐘??诜茉兴帲海?5歲的女性,伴有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者避免長期口服避孕藥。飲食營養(yǎng)素攝入不合理:飲食種類應多樣化,總脂肪入量<30%/日攝入能量,飽和脂肪入量<10%/日攝入能量膽固醇入量<300mg/日,鈉鹽攝入<8g/日。,三級預防降低死亡率,減
36、輕殘疾程度,并發(fā)癥的防治護理康復,卒中后常見的并發(fā)癥,神經(jīng)系統(tǒng):高顱壓、腦卒中后抑郁與焦慮、繼發(fā)癲癇內(nèi)分泌系統(tǒng):血糖異常、水電解質(zhì)紊亂、體溫異常心血管系統(tǒng):血壓異常、深靜脈血栓與肺栓塞呼吸系統(tǒng):肺炎與肺部水腫消化系統(tǒng):上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難泌尿系統(tǒng):急性腎功能衰竭、尿失禁與泌尿系感染防御系統(tǒng):褥瘡、各種感染,卒中的康復原則,康復應盡早進行 調(diào)動患者積極性 康復應與治療并進 康復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隨訪與疾病監(jiān)控,由于
37、卒中患者的復發(fā)率極高,因此首次卒中發(fā)生后,防止卒中復發(fā)的工作就要長期計劃和堅持下去建立患者醫(yī)療檔案建立穩(wěn)定的聯(lián)系方法定期復查、身體檢查,防止新的危險因素出現(xiàn),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項,老年人:心理問題往往被忽視,心臟病(特別是非瓣膜性房顫)常見;動脈粥樣硬化問題更重。妊娠婦女:注意高凝狀態(tài)、妊娠高血壓問題。青年人:病因方面除動脈粥樣硬化外,應注意心臟疾病、血管畸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問題。,針灸療法 (1)中風病急性期
38、、恢復期:①半身不遂;調(diào)和氣血,疏通經(jīng)脈.以大腸、胃經(jīng)腧穴為主,輔以膀胱、膽經(jīng)穴位。初病時,僅刺患側(cè),病程日久,可先刺健側(cè),后刺灸患側(cè)。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外關、合谷,可輪換取肩髃、肩貞、臂臑、陽池等穴。下肢取環(huán)跳,陽陵泉、足三里、昆侖、可輪換取風市、絕骨、腰陽關等穴;②中風不語:祛風豁痰,宣通竅絡,取穴:金津、玉液放血,針廉泉、內(nèi)關、通里、三陰交③中風閉證:開關通竅,泄熱祛痰。先用三棱針點刺手十二井穴出血,再刺人中、太沖、豐
39、??;④中風脫證,益氣固脫,回陽救逆。多以大柱艾灸,如汗出,肢溫,脈象較前有力,再用毫針,但刺激要輕.取穴:灸關元、神闕,刺氣海、關元、足三里,其它療法,體針,中風后遺癥期:針對中風病后遺癥,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口舌斜,除采用體針,頭針,電針以及艾灸等多種針灸療法進行治療。頭針;取感覺區(qū)、運動區(qū)、語言區(qū)、足運感區(qū)。操作:沿皮刺入0.5~1寸,頻頻捻針,留針30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其它療法,頭針,,小 結(jié),概念:中風多見于四
40、十歲以上患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為主癥的病證,病輕者可無昏仆而僅見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癥狀。病因:原始病因以情志不調(diào), 久病體虛, 飲食不節(jié), 素 體陽亢為主。誘發(fā)因素主要為煩勞、惱怒、醉飽元常、氣候變化等。病位在腦, 涉及到心。 病理基礎為肝腎陰虛, 病理因素為(肝)風、痰、火和血瘀。病機主要為陰陽失調(diào), 氣血逆亂, 上沖于腦。輕者中經(jīng)絡, 重者中臟中腑。中臟又有閉脫之分, 閉證邪勢盛, 多見
41、痰火內(nèi)閉; 脫證正氣虛, 可致陰竭陽亡。,治療: 中經(jīng)絡的治療, 一般宜平肝熄風, 化痰通絡。中腑宜通腑泄熱。中臟之閉證治宜熄風清火, 豁痰開竅; 脫證治宜救陰回陽固脫?;謴碗A段以經(jīng)絡病變?yōu)橹? 應配合針灸治療, 使直接作用于經(jīng)絡, 同時加強功能鍛煉, 促進恢復 臨床有少數(shù)中經(jīng)絡患者, 突然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并見惡寒發(fā)熱, 骨節(jié)酸痛, 肢體拘急, 舌苔薄白等癥, 屬絡脈空虛, 風邪侵襲所致; 或原系陰虛陽充, 痰濕內(nèi)盛
42、之體, 復加外感風邪而發(fā)病。治以祛風通絡, 佐以扶正。,小 結(jié),如果病人起病時為中經(jīng)絡,常見證候為風痰瘀血、痹阻脈絡證以及肝陽暴亢、風火上擾證,所以我們常在這個階段采用熄風,化痰,活血,清熱法。如見痰熱腑實,必須通腑化痰,釜底抽薪,防止風痰夾熱繼續(xù)上擾清竅,加重病情,隨著病程遷延,氣虛血瘀證、陰虛風動證居多,在此期間,我們多采用益氣化瘀及滋陰熄風之品。注意的是,在對中風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痰、瘀兩證貫穿著病程始終,所以要注重化痰活血兩法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