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控制麻疹工作要求,目錄,,PAHO泛美區(qū)域: 2000消除EURO歐洲區(qū)域: 2007消除EMRO東地中海區(qū)域 2010消除SEARO東南亞區(qū)域: 2005死亡率降低一半AFRO非洲區(qū)域: 2005死亡率降低一半WPRO西太平洋區(qū)域: 到2012年消除麻疹,WHO Regions with established measles elimination goals,,"Measles eradication is
2、achievable. If we want to do this, we can.“消滅麻疹是可以實現(xiàn)的,如果我們想做這個,我們就能實現(xiàn)。 -- Dr Margaret Chan2010年1月,WHO第126屆執(zhí)委會,2005年9月19—23日,中國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地區(qū)委員會第56屆會議決定本區(qū)域至2012年應達到以下目標: (1)消除麻疹;,2010年7月29日全國消除麻疹和消
3、除瘧疾工作會議,,"2010年全國麻疹發(fā)病率<25-30/100萬2011年全國麻疹發(fā)病率<5-10/100萬2012年全國麻疹發(fā)病率<1/100萬,達到消除麻疹目標,,WHO通報:截至2012年3月12日我國報告麻疹病例1077例,報告發(fā)病率為9.5/100萬我國麻疹病例數(shù)占亞太地區(qū)總病例數(shù)的84%西太區(qū)其他有麻疹病例報告的國家為:新西蘭( 53.8/100萬),馬來西亞( 46.2/100萬)
4、新加坡( 11.4/100萬),巴布亞新幾內亞( 5.5/100萬)日本( 1.9/100萬),澳大利亞(1/100萬),,上海市:截至2012年4月1日去年同期累計報告麻疹病例24例。2012年報告麻疹病例47例普陀區(qū)(18例)嘉定區(qū)(6例)閔行區(qū)和浦東新區(qū)(各4例)長寧區(qū)和寶山區(qū)(各3例)閘北區(qū)、金山區(qū)和松江區(qū)(各2例)黃浦區(qū)、青浦區(qū)和奉賢區(qū)(各1例),,上海市閔行區(qū):截至2012年4月6日去年同期累計報告麻疹
5、病例0例。2012年報告麻疹病例7例,,"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預防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wěn)定人感染后可產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唯一宿主,無慢性攜帶者,,“麻疹疑似病例定義為:具備發(fā)熱、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結膜炎癥狀之一者;或傳染病責任疫情報告人懷疑為麻疹的病例。 所有疑似麻疹病例必須進行傳染病報告采集血標本及咽拭子標本。,,潛伏期10-12天,接受被動免疫者3-4周前驅期3-4天出疹期3-5
6、天恢復期病程10-14天(無并發(fā)癥),,3-4天發(fā)熱上呼吸道炎癥表現(xiàn)卡他癥狀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早期診斷標志,前驅期,,出疹期,3~5天出疹同時全身中毒癥狀加重,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皮疹特點: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疹間正常皮 膚,,出疹期,出疹順序:耳后發(fā)際→頭面部→頸部→軀干→四肢→手、足,,恢復期,出疹3-5天后體溫下降,全身情況改善皮疹消退(按出疹順序)暫時留有色素沉著
7、及糠麩樣脫屑,,6個月以下嬰兒接種過疫苗或近期注射丙種球蛋白前驅期、出疹期短臨床癥狀輕常無麻疹黏膜斑皮疹稀疏、色淡,,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有其他急、慢性疾病者中毒癥狀重,常有嚴重并發(fā)癥(心血管、腦等)出血性麻疹,,,病例介紹 1 病案號 (121243),胡天瑀,男、27/12歲 G1P1 、籍貫南匯、2007年6月30日入院主述:發(fā)熱3天,咳嗽1天既往史:出生32天明確“三尖瓣閉鎖、大動脈錯位、室間隔缺
8、損、房間隔缺損、繼發(fā)性癲癇、重度肺動脈狹窄”出生5個月手術,8次住院住院經過:該兒以“發(fā)熱伴咳嗽”診斷“肺炎”入住心血管中心治療,雖經抗感染、退熱、補液等措施,但熱仍不退,第2天出現(xiàn)皮疹,耳后→頰面→軀干,口腔麻疹黏膜斑,咳嗽加劇。經傳染科會診診斷“麻疹”,并予對癥治療,入院第4天出現(xiàn)呼吸漸慢,口唇、指趾發(fā)紺,經吸痰、胸外按摩、氣管插管輔助呼吸自主呼吸、心跳恢復,但維持5小時告死亡。市CDC檢測麻疹IgM抗體陽性,,,病例介紹 2
9、 病案號 (150245),周國慶 、男、919/30月、G2P2, 籍貫安徽,現(xiàn)住奉賢,2007年7月16日入院主述:發(fā)熱4天,皮疹2天現(xiàn)病史:4天前出現(xiàn)發(fā)熱,最高達39℃,有咳嗽、咳痰、嗆奶,3天前胸片示“肺炎”,2天前出現(xiàn)頸部皮疹,逐漸漫及軀干既往史:無明確“麻疹”接觸史,未接種麻疹疫苗。出生4個月接受動脈導管未閉手術住院經過:入院后予頭孢5號、阿莫仙、泰能治療,但仍有高熱、氣促,出現(xiàn)心衰,病情危重,入院第3天突
10、然面色青紫,呼吸、心跳停止,雖然經過積極搶救,但仍告死亡市CDC檢測麻疹IgM抗體陽性,,未接種麻疹疫苗,其母年齡20~30歲,有母嬰同患新生兒: 病情輕 、發(fā)低熱、卡他癥狀輕、皮疹稀疏嬰兒麻疹并發(fā)癥有增多,可致死誤診率高: 上感、皰疹性咽頰炎、腸炎、藥疹、風疹等,,體溫不隨出疹持續(xù)增高,但結膜充血,分泌物多明顯大年齡兒童呼吸道卡他癥狀不明顯,而以腹瀉為主 少數(shù)病人出現(xiàn)前驅疹 部分病人皮疹為粟粒樣、出血性,或與斑疹同時存在
11、,,臨床癥狀重可無卡他癥狀妊娠期可致流產或死胎孕婦產時患麻疹 - 先天性麻疹,,文獻報道:成人占同期收治麻疹162/239例(67.78%),3-4月發(fā)病占59.9%,年齡18-43歲,未接種麻疹疫苗47例。均為稽留熱型,體溫39~40℃。平均熱程5~9天;147例具呼吸道卡他癥狀;67例有口腔粘膜斑;38例在病程6~9天出疹;51例以軀干為皮疹首發(fā)部位。,,部分幼時曾接種疫苗,但未加強,或具低水平抗體,不足抵御被感染而發(fā)病臨
12、床表現(xiàn):有低熱至中等度發(fā)熱無明顯呼吸道卡他癥狀、結膜充血、中毒癥狀、麻疹粘膜斑皮疹分布以頭面部居多,軀干四肢分布稀疏,發(fā)疹不足3天,隱退后可留有色素沉著,,并發(fā)癥128/162例(79%)兩種并發(fā)癥46例、三種并發(fā)癥30例、四種并發(fā)癥9例主要并發(fā)癥依次為:電解質紊亂、支氣管肺炎、中毒性肝損害、中毒性心肌炎、喉炎和腦炎,,由于成人麻疹臨床欠典型,流行季節(jié)、出疹時間、出疹順序等變化,容易造成誤診, 確診前有61/162例誤診,達
13、37.7%如:1. 發(fā)熱、卡他癥狀誤診為上感 2. 服用退熱藥或抗生素后出疹又容易誤診為 藥物疹 3. 出血性皮疹并發(fā)腎損害容易誤診為腎綜合征出血熱 4. 出疹延遲、發(fā)熱逐漸升高而血象降低時,容易誤診為傷寒,,肺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引起死亡主要原因麻疹肺炎麻疹并發(fā)肺炎癥狀加重體溫不退咳劇、氣急、紫紺肺部羅音,,,喉炎,多見于2~3歲小兒
14、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三凹征)重者喉梗阻、窒息致死,喉部明顯充血會咽和咽部也顯著充血,,,心肌炎 心功能不全的表現(xiàn) 心電圖T波、S-T段的改變腦炎 腦實質炎癥的表現(xiàn)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維生素缺乏癥中耳炎結核惡化或播散,鼓膜顯著凸出血管明顯充血,,,維生素缺乏癥中耳炎結核惡化或播散,鼓膜顯著凸出血管明顯充血,,,流行病學資料麻疹各期臨床
15、表現(xiàn)(前驅期、出疹期、恢復期)典型的皮疹實驗室檢查、麻疹抗原和特異性抗體檢查,,風疹是兒童和青少年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征:發(fā)熱全身皮疹耳后枕后淋巴結腫大孕早期感染可致胎兒畸形,,被膜病毒科單鏈RNA直徑50~70nm一個血清型人是惟一宿主對紫外線、熱、消毒劑敏感,胎盤、胎兒生后數(shù)月至數(shù)年生存、增殖長期、多系統(tǒng)慢性進行性感染,,病人是惟一傳染源出疹前7天~出疹后5天,(尤起病當日和前1天)呼吸道飛
16、沫傳播為主:人—人、排泄物、胎傳人們普遍易感:5~9歲,上海育齡婦女抗體陽性率97.5%冬春流行,,我國總的發(fā)病率為0.13%,上海市1993年春夏季風疹流行的發(fā)病最高達451.57/10萬,其中10-14歲最高、其次為5-9歲,流行期間青年、成人和老人發(fā)病也不少見,,潛伏期:14~21天,平均18天前驅期:1~2天,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咽、軟腭出血斑出疹期:1~4天,發(fā)熱1~2天出疹淡紅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
17、,2~3mm初于面部迅速擴展全身,1天出齊,手足少/無疹皮疹持續(xù)3天消退(三日麻疹),無色素沉著、脫屑淋巴結腫痛,,,重者死胎、流產、早產輕者胎兒發(fā)育遲緩、多系統(tǒng)畸形低出生體重兒、耳聾、白內障、青光眼、心臟病、神經損害、糖尿病、中耳炎、肺炎、肝脾腫大、流產、再障,,,,風疹特異性IgM:出疹后5~14天陽性(100%)4~8周消失,IgG陽性病毒抗原檢測:免疫熒光法-咽剝脫細胞,斑點雜交-胎盤標本RNA病毒分離:鼻咽分
18、泌物、尿、血、腦脊液、關節(jié)滑液等培養(yǎng)分離鑒定,,病人隔離至出疹后5天(隱性感染者多,難隔離)妊初3月不接觸病人,已接觸者5天內丙球20ml,已確定感染中止妊娠主動免疫:單價風疹減毒活疫苗:15月~12歲和易感育齡婦女 95%陽轉,6~8月高峰,> 7年MMR,> 15月齡,注意MMR中腮腺炎病毒減毒不完全引起接種反應(腦炎、耳聾、胎畸),,人皰疹病毒6型(HHV-6) 多見于1歲以內嬰兒 發(fā)熱起病,呼
19、吸道癥狀輕 3-4天后熱退疹出 紅色斑丘疹 疹退無色素沉著和脫屑,,(scarlet fever),A群B型溶血性鏈球菌學齡前或學齡期兒童多見發(fā)熱1-2日出疹猩紅色粟粒樣皮疹,疹退有脫皮咽或扁桃腺炎癥,口周蒼白圈,疹間皮膚充血,楊梅舌,(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持續(xù)發(fā)熱 > 5天唇紅干裂,楊梅舌,口腔黏膜充血眼結膜充血手足端硬性腫脹皮膚紅色斑丘疹或猩紅熱樣皮疹淋巴結腫大恢復期指趾端膜狀脫皮,有用藥史 皮疹
20、多樣性(斑丘疹、蕁麻疹、皰疹或猩紅熱樣皮疹等) 停藥后皮疹逐漸消退,,屬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無外殼、正20面體、直徑20-30nm、單鏈RNA,,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部四個部位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潛伏期2-6d,短約12-24h前驅癥狀為口痛、厭食、拒吃及發(fā)熱。然后在口腔和皮膚出現(xiàn)水皰疹或潰瘍。咽損
21、害開始為小的周圍繞以紅暈的1-3mm直徑水皰,不久在軟腭、頰黏膜、舌、齒齦出現(xiàn)類似損害,水皰迅速破裂形成糜爛和潰瘍(4~8mm),,,局部淋巴結大多不腫大,皮疹可先見斑丘疹,后轉為呈卵圓形周圍繞以紅暈小而清晰的水皰,有時排列成線形,較水痘水皰小(3~7mm),常發(fā)生在手指和足趾背、側面,特別在指甲周圍,但也有波及手指屈面和掌趾。皮疹數(shù)少僅幾個多至幾十個,2-3d后吸收,4-7d后消退,,,在嬰兒好發(fā)于臀部、肛門、大腿內側。有時比較廣泛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