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刑罰的目的論刑罰的目的摘要摘要:刑罰與犯罪相伴而生,古來有之。刑罰的目的關系到刑罰的意義和價值,是刑罰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問題,關于刑罰目的的學說,中外學者從不同的層面給予了不同的回答,觀點林立。本文綜合了學界對于刑罰目的評價的主要觀點并加以評析,從總體上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把握,認為應當采用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相結合的雙面預防理論。關鍵詞:一般預防;特殊預防;報應;懲罰;改造關鍵詞:一般預防;特殊預防;報應;懲罰;改造一、刑罰目的的內
2、涵一、刑罰目的的內涵貝卡利亞曾在其著作《論犯罪和刑罰》中說道:“懲罰犯罪的刑罰越是迅速和及時就越是公正和有益。因為犯罪和刑罰之間的時間間隔的越短在人們心目中犯罪與刑罰這兩個概念的聯(lián)系就越突出就越持續(xù)因而人們就很自然地把刑罰看作不可缺少的必然結果。”1正如貝卡利亞所言,犯罪與刑罰是兩個非常重要,且具有極大關聯(lián)度的刑法概念,人們對于刑罰的關注源于對于犯罪的重視,刑罰作為懲罰犯罪的手段,其存在的正當性合理性都是整個社會討論的重大問題,從古至今
3、,無數(shù)的學者哲人從法律、哲學、政治,甚至倫理和人性等多種角度對其進行評價,國外的刑法學者更是會從刑罰的正當性角度來認識和理解刑罰的本質,2希望借由探索刑罰的正當性,進而窺視刑罰這種古老而又復雜多樣的社會現(xiàn)象深層次的本質。刑罰的正當性之所以如此受關注,蓋因人類本身的理性存在所致,對于刑法目的和意義的追問,其實就是對于刑罰正當性的追問。刑法學者們對刑罰目的的關注也是在于其關涉懲罰的正當性和國家刑罰權的合理化與合法化問題,刑罰的目的在“刑法學
4、上實極具價值”,因此不管在什么年代,有關刑罰的意義與目的的論文,都是汗牛充棟。3刑罰的目的,從其特征上來把握,主要包括以下兩點:(一)刑罰目的體現(xiàn)了主客觀的辯證統(tǒng)一(一)刑罰目的體現(xiàn)了主客觀的辯證統(tǒng)一刑罰目的作為作為整個懲治犯罪行為的最終結果,體現(xiàn)的是立法者創(chuàng)制法律的主觀愿望,這種主觀愿望主要通過國家通過特定立法機關依照特定的職權和程序的立法活動傳達的,對人們的行為具有指導和評價的作用。刑罰目的作為刑事法律活動結果的預先性反映,可能與現(xiàn)
5、實的效果不完全等同,屬于一種主觀愿望,但也體現(xiàn)了主觀與客觀的辯證統(tǒng)一。刑罰目的不能超越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必須要符合一定的社會歷史的客觀根據(jù)。應當認為,刑罰目的是立法者主觀追求和社會客觀現(xiàn)實需要的統(tǒng)一體。(二)刑罰目的對立法制刑、審判量刑和司法行刑有重大關涉(二)刑罰目的對立法制刑、審判量刑和司法行刑有重大關涉1貝卡利亞著:《論犯罪和刑罰》黃風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頁。2比如,英美刑法學者在談論刑罰的本質時,并不是用“
6、本質”一詞,而是用“justificationofpunishment”,有的學者譯為“刑罰的正當理由”,也有的學者譯為“刑罰的合理證明”。參見張旭主編:《英美刑法論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176頁。3林山田:《刑罰學》,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47頁。(2)神意報應論神意報應論作為神權時代的產物,其存在本身就帶有深深的時代烙印,在那個時代神被當做了永恒的、絕對的存在,一切違背神的意志的行為都被
7、視為不端甚至犯罪,而各種宗教勢力則充當了神在人間的使者,幫助神完成管理人間,引導萬物的精神領袖,國家對于犯罪的懲罰反映了神的旨意,被視為神的懲罰。這一切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而被證偽,宗教也漸漸失去了原本的控制力,法律走向了更加獨立科學的領域。德國學者斯塔爾、約爾克是近代神意報應的代表。將法律與宗教混為一談借用虛幻世界的神意說明世俗世界的刑罰。(3)道義報應論社會的道德觀念在指導人們行為,評價行為的善惡是非上有重大意義,也與刑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
8、系,道義報應論認為每個社會都有其道德標準,違背特定道德標準的行為就要受到懲處,犯罪就是一種嚴重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必須給予刑罰。由于刑罰是根據(jù)道德觀念對犯罪的報應所以它必須與犯罪人所為的罪惡相適應。該說發(fā)端于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后由康德發(fā)展成為一種系統(tǒng)的刑罰目的理論。此說對于刑罰目的的詮釋從神意報應論所主張的虛幻的世界回到現(xiàn)實的世界這是其進步之處。但該說完全從道德的角度來說明刑罰目的這種法律現(xiàn)象顯然不可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4)法律
9、報應論法律也曾被視為一種具有標準意義的正義觀念,違背了法律的行為就是一定的非正義的行為,法律報應論就認為正義的根據(jù)在于法律犯罪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刑罰是對犯罪的法律的報應是理性上的當然要求。科處刑罰除由于犯罪的原因之外并不追求其他目的。通常認為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是此說的代表。此說從法律角度說明刑罰的適用這是可取的,但只從已然之罪加以說明不可避免地使刑罰的適用陷入消極、被動該說的不科學性也在于此。法律報應論沒有深刻挖掘刑罰背后的深刻內涵,而僅僅
10、以法律規(guī)定來簡單機械地評價刑罰,使刑罰失去了反思與進步的空間,停留在文本適用的層面,難以適應法律和社會的發(fā)展。(二)目的主義刑罰觀(二)目的主義刑罰觀所謂的目的主義的刑罰觀即是要考慮刑罰本身所具有的目的,不再將刑罰視為一種報應,而是具有一定的法律和社會目的,且這種目的具有可預見性和可實現(xiàn)性。目的刑論是以功利主義和預防思想為基礎的刑罰目的理論又稱相對理論、功利理論。該理論主張刑罰的意義在于通過對犯罪人的懲罰預防犯罪保衛(wèi)社會而不是懲罰罪犯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