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注意事項及誤差分析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注意事項及誤差分析1、實驗原理、實驗原理單擺的偏角很?。ㄐ∮冢r,其擺010動可視為簡諧運動,擺動周期為,2LTg??由此可得。從公式可以看出,224gLT??只要測出單擺的擺長和擺動周期,即LT可計算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實驗器材:1、單擺、停表、直尺、游標卡尺、鐵架臺等。2、單擺、光電門傳感器、直尺、游標卡尺、鐵架臺等。注意器材:繩——不可伸長,質量小,盡可能長但小于
2、1m(不然米尺難以量)球——越小,越重為佳長度測量:L=l線r,r:游標卡尺測,精確到0.01mml線:米尺測,精確到mm,估讀到0.1mm時間測量:秒表,精確到0.1s,無須估讀2、注意事項、注意事項⑴實驗所用的單擺應符合理論要求,即線要細、輕、不伸長,擺球要體積小質量大(密度大),并且偏角不超過。010否符合要求,振動是圓錐擺還是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振動以及測量哪段長度作為擺長等等。只要注意了上面這些方面,就可以使系統(tǒng)誤差減小到遠遠小于
3、偶然誤差而忽略不計的程度。⑵本實驗偶然誤差主要來自時間(即單擺周期)的測量上主要來自時間(即單擺周期)的測量上。因此,要注⑵單擺懸線上端要固定,即用鐵夾夾緊,以免擺球擺動時擺線長度不穩(wěn)定。⑶擺球擺動時,要使之保持在同一個豎直平面內,不要形成圓錐擺,如圖1所示。若形成的圓錐擺的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則擺動的周期為,比相同擺長的單擺周期小,比相同擺長的單擺周期小,這cos2LTg???時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值比標準值大。⑷計算單擺振動次數時
4、,以擺通過最低位置時進行計數,且在且在數“零”的同時按下秒表,開始計數。這樣可以減小實驗誤差的同時按下秒表,開始計數。這樣可以減小實驗誤差。⑸為使擺長測量準確,從而減小實驗誤差,在不使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的情況下,可用刻度尺按圖2量出和,再由1L2L計算出擺長。121()2LLL??3、誤差分析、誤差分析⑴本實驗系統(tǒng)誤差主要來源于單擺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懸點是否固定,是單擺還是復擺,球、線是34、實驗數據處理方法、實驗數據處理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1-3 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 物理實驗-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 實驗研究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課件
- 《測定重力加速度》教學設計
- 重力加速度測量
- 2.4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 基礎鞏固(word版含答案)
- 2.4科學測量: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基礎鞏固
-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單擺測重力加速度
- 等效重力加速度及其應用
- 用打點計時器測重力加速度
- 分別用單擺復擺測量當地重力加速度的對比研究
- 雪球重力加速度投資周記
- 大學物理實驗報告范例(單擺法測重力加速度)
- 用凱特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報告
- 2.4科學測量: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同步練習(word版含答案)
- 課題5有空氣阻力時的重力加速度測定
- 實驗2--自由落體法測定重力加速度(詳寫)
- 論文1有一種測定重力加速度g值的方法
- 重力加速度式波浪浮標檢定系統(tǒng)研究.pdf
- 基于重力加速度的睡眠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