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課 宋明理學,請飽覽書院的風彩神韻,驚嘆書院今朝風彩依然,。感慨古韻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宋明理學興起的背景:,1、儒學獨尊地位的動搖,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現(xiàn),3、儒學體系的更新,以“理”或“天理”為核心,既貫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運,又繼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國的學說——理學。,三教合一,(社會動蕩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沖擊),理學在宋代形成的歷史背景:,1)宋代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重文輕武,對學術(shù)文化較少干
2、涉,學術(shù)活躍。,2)儒家知識分子積極參與國家政事,參政議政;言論不當,朝廷僅是貶官離京而已,而且職務并不低。,3)科舉產(chǎn)生的士大夫們,注重道德文化修養(yǎng),注重氣節(jié),對儒家經(jīng)典大義的不斷探究成為時尚。,二、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1、程朱理學,1)代表人物:,程顥、程頤、朱熹,2)主要思想觀點,A、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體現(xiàn)在社會上是儒家 道德倫理,體現(xiàn)在人身上就是人性。,B、主張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3)主要理論
3、著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4)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明初,2、陸王心學,1)代表人物:,南宋:陸九淵,明朝:王守仁,2)主要思想主張,A、陸九淵: “心即理也”,并提出“發(fā)明本心”以求理。,B、王守仁: “致良知”,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三、宋明理學的影響,1、消極:,用三綱五常維系封建專制制度,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儒學士大夫積極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還致力于社會道德教化工作),2、積極:,塑造中華民族性格
4、特征: 重視主觀意志力量; 注重氣節(jié)、道德; 講求以理統(tǒng)情、自我節(jié)制、發(fā)奮立志; 強調(diào)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凸顯人性的莊嚴。,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共同點:,,1、內(nèi)容相同:,2、影響相同:,A、都有助于統(tǒng)治者維護專制統(tǒng)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
5、欲求,都是儒學的表現(xiàn)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B、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diào)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不同點:,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nèi)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nèi)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1
6、、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拓展訓練一、單項選擇1、魏晉南北朝時,儒學的發(fā)展出現(xiàn)危機的原因是:A、統(tǒng)治者反對儒學 B、佛教、道教迅速傳播C、佛教占統(tǒng)治地位 D、儒學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2、宋明時期的儒學主流是:A、禪宗 B、理學 C、心學 D、道學3、“存天理,滅人欲”,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倫理 B、自然規(guī)律C
7、、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4、下列宋明理學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觀念的是A、朱熹 B、程顥 C、周敦頤 D、王守仁5、三綱五?!?、“三從四德”的思想都是從哪種理論而來的A、儒家學說 B、道家學說 C、宋明理學 D、佛教6、如果有人向陸九淵請教為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他應該會回答下列那一敘述:A、學問要求是尚實,方有助于國計民生B、學習先圣先賢的經(jīng)驗和心得C、要
8、注重人內(nèi)心的涵養(yǎng)工夫D、要勤于讀書研究,努力用功,A,C,C,二、材料辨析題閱讀不同時期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的觀點:材料1:程頤:“天下只是一個理”“萬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則闕了一物道理”。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為圣人教人第一義”材料4:朱熹:“人之異于禽獸,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9、材料5:程頤:“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材料6: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斷絕學,為萬事開太平”;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們認為“天理”與“人欲”是什么關系?2、材料2和材料3關于朱、王關于貫通明理的途徑有何差異?3、根據(jù)以上材料說明宋明理學的主張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們今天對宋明理學應采取什么態(tài)度?,回答:,二、材料辨析題1、“理”指儒家倫理道德;是對立關系。2、程、朱主張
10、“格物致知”,既通過實踐、學習明事理;陸王主張“致良知”,即通過自我反思,回復良知,天理就在心中。3、參考思路:、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學具有和諧意識,強調(diào)人與自然、與家庭、與國家的和諧的意識。②宋明理學具有憂患意識,鼓舞歷代仁人志士胸懷天下,奮發(fā)進取,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學崇尚道德,重義輕利,強調(diào)自我約束,可以促進文明的進步。④宋明理學強調(diào)身體力行,強調(diào)自主自強的精神,對中國文化起了推動和促進作用。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