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四中外歷史人物評說綜合試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高三歷史選修四高三歷史選修四《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中外歷史人物評說》綜合練習綜合練習班級:姓名:姓名:1、時勢時勢造英雄,英雄影響造英雄,英雄影響時勢時勢。在人。在人類社會社會發(fā)展的展的長河中,有無數(shù)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河中,有無數(shù)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動影響著影響著歷史發(fā)展的展的進程。程。閱讀閱讀下列材料:下列材料:材料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子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墩撜Z》材料二始皇剛毅戾深,樂以刑

2、殺為威,專任獄吏而親幸之,海內愁困無聊?!惖窃秶放f聞》(秦)富者田連阡陌,而貧者無立錐之地……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于古?!稘h書食貨志》于是使御史案問諸生(儒生),諸生傳相告引(互相揭發(fā))。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史記秦始皇本紀》材料三(唐太宗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庇墒嵌昙?,風俗簡樸,衣無錦繡,財帛富饒,無饑寒之弊?!敦懹^

3、政要》材料四是歲(貞觀4年)斷死刑二十九人,幾致刑措(民不犯法,刑無作用),東至于海,南至于嶺(嶺南),皆外戶不閉……——《舊唐書卷三太宗本紀》(唐太宗說)自古皆責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顿Y治通鑒》卷198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張。(2)據(jù)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體表現(xiàn)。(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國思想,指出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聯(lián)系。(4)據(jù)材料三、四,歸納唐太宗的主要政績

4、。(5)根據(j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關史實,簡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張的積極意義。3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美國獨立戰(zhàn)爭勝利后,華盛頓嚴厲拒絕了部下推舉他做國王的請求。他說:“我認為這個請求孕育著可能使我國遭受最大災難的陰謀。假如我沒有利夸智昏、自欺欺人的話,你就不可能找到一個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陰謀的人了?!?796年,64歲的華盛頓在第二屆總統(tǒng)任期結束時急流勇退,辭官回家,不當終身總統(tǒng)。材料二請回答:(1)華盛頓

5、和拿破侖對于當“國王”或“皇帝”采取了怎樣的作法(2)美國獨立后,華盛頓為美國民主建設作出了哪些重要貢獻(3)材料二中圖2表達的主題是什么概述“法典”的歷史地位。(4)綜上所述,華盛頓與拿破侖對本國歷史發(fā)展所起的共同的作用是什么5、閱讀下列材料: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孫中山先生從青年時代起就關心植樹造林,大力提倡“植果以收利,蓄木以為薪”。這一理想貫徹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們秉承他的遺志,擬定每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日)

6、為植樹節(jié),一改過去以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的制度。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之二——實業(yè)計劃》中談及對長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材料二材料二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時,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為政治綱領。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中闡述:“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滿少數(shù)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shù)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材料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