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孔子主要思想孔子主要思想有:仁、禮、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的塑造、教育、天命、治國安邦等思想。1、仁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以“仁”為核心,但“仁”具體指的是什么?孔子沒有給出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仁”的基本要點是“愛人”:(1)、“恭、寬、信、敏、惠”,這一主張是要求統(tǒng)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仁”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準則,他倡導立足于對人的關愛,以教化的方式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2)、孝悌??鬃拥娜蕫郯研┮暈楦?,主張在“親親”的
2、基礎上推己及人,這是他實踐仁的方法。(3)、“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強調一定要由自己的難處或愿望想到別人的難處愿望,同時,盡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總之,從統(tǒng)治階級,到家庭,再到個人修養(yǎng),“仁”無所不在。體現在日常的點滴生活中,具體應從小事做起,落實到個人的一切行為中。圣人的仁德之心是隨時隨地都會流露出來的。孔子還認為,每個人都有為仁的愿望,“仁者,人也”。為仁的關鍵在于個人的主觀努力,
3、“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2、禮(1)、“禮”的內涵:“禮”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倫理”為基礎的嚴格的“等級”制,作為治理國家的規(guī)范??鬃痈嬲]統(tǒng)治者要依禮行事,對人民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達到和諧的“禮”治境界。二是個人之“禮”,即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個人準則,服從于制度之“禮”??鬃诱J為,“正”就是合禮,在日常生活中,就算細小之處也要講究合禮。如“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2)、“禮”與“仁”。
4、禮的內核是仁,禮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現??鬃拥亩Y是建立在仁德基礎上的禮,講制度、講規(guī)范,都是為了堅守倫理道德。(3)克己復禮:孔子所說的“克己復禮”,是在承認個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礎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約束自己,達到“禮”所規(guī)范的要求,從而達到“仁”的道德境界。“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克己復禮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仁政。3、孝“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靶ⅰ敝缸鹁错槒母改?,“悌”指尊重兄長,是古代處理家族內部兩大關系的基本要求。(1)、
5、孝與仁的關系。孔子認為孝悌是仁之本,一個人只有在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在外才不會犯上作亂,做出悖禮的事情;只有敬愛父母,才可能在此基礎上,推己及人,關愛他人,實現“仁”??鬃诱J為,“仁”是由“愛人”,即家庭的孝悌關系開始,逐步擴展的。(2)、如何做到孝?孔子認為,“孝”不僅僅是指子女在物質上贍養(yǎng)父母,更重要的是從精神上和情感上去慰藉、尊敬和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養(yǎng)”的基礎上提出了“敬”、“愛”、“順”的觀點?!熬础敝傅氖亲优l(fā)自內
6、心尊敬父母,和顏悅色侍奉父母,“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愛”指的是子女關懷、體貼父母和溫暖父母。:“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薄绊槨敝傅氖亲优许樣诟改?,盡量不觸犯父母,但孔子同時強調“順”不是對父母毫無原則盲目順從?!笆赂改笌字G,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標準。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①強調處事有“度”,以
7、中道行事,不走極端,注意避免“過”與“不及”。?!百|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雹趶娬{不可則止。處理事情要注意分寸?!鞍钣械?,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雹壑鲝堅趯嶋H應用中時常變通,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但要認同最高標準——“中”。變通是手段,穩(wěn)定是目的。(2)、治國的前提在于君主要嚴于律己??鬃釉唬骸捌堈渖硪?,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國家,必須端正自己本身,嚴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國
8、政就不會有什么困難,如果自己不端正,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就不可能去端正別人,其國家也無法治理。(3)、治國的基本方法在于“選才、富國、育人,立法”。有一次,孔子到衛(wèi)國去,冉有給他駕車,孔子說:衛(wèi)國的人口真多?。∪接性唬骸凹仁?,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樱趾渭友??”曰:“教之?!边@里孔子強調在衛(wèi)國這樣一個眾多人口的國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讓他們富起來,然后使他們再受教育,提高他們的素質。(4)、治國的基本原則:講究信用,愛
9、護人民。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即治理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認真對待政事,并講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時還要節(jié)省儉用,愛護人民,役使人民要不違背農時。孟子的主要思想1、性善學說: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礎。孟子認為,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人類文化規(guī)范——仁、義、禮、智的萌芽和根本。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叭诵灾埔?,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但他
10、同時也不否認后天環(huán)境對人性的影響。他認為后天的環(huán)境可以改變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惡習,可以使人喪失善性他認為善性起初只是一種道德的萌芽,必須經過自我修養(yǎng),才能發(fā)展成為完美的道德。人可以通過學習、教育等修養(yǎng)過程達到道德境界。2、“仁政”思想:孟子繼承并發(fā)展孔子“仁”的思想,從其性善論出發(fā),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學說?!叭收笔敲献诱嗡枷氲暮诵?。就是國君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心和愛心,能夠“與民同樂”,使人民的生活安定。主要體現在養(yǎng)民、教
11、民兩方面。孟子認為養(yǎng)民首先要制民恒產,使百姓擁有土地;其次,還要使民以時,統(tǒng)治者在征用勞役時要做到“不違農時”。養(yǎng)民是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教民則是解決百姓的道德問題?!吧普蝗缟平讨妹褚?。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绷硗?,孟子的“仁政”學說,包含了對人民的重視,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說把人民看作是國家政治的根本。天子之所以為天子,是因為他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3、理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