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靈魂深處的呼喚靈魂深處的呼喚提起科學管理,人們頭腦里往往浮現(xiàn)的第一幕就是,科學管理之父泰羅冷峻剛毅的面龐上那堅定如炬的深邃目光,以及他堅持不懈地到處宣講泰羅制理念的執(zhí)著精神。另外,吉爾布雷斯夫婦把動作研究推向極致而給大家?guī)淼膽騽⌒苑諊?,也給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今天的中國人來說,這些開管理學一代先河的大師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對于工作的盡職盡責、苛求完美的態(tài)度,令人欽佩不已。但是,與此同時,也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這種認真到了極致的精神,也會
2、讓我們這些習慣了另一種氛圍的人們,多少感到有點不自在。甚至還會有人直言不諱干嘛那么迂腐?犯得著嗎?泰羅和他的忠實追隨者們,都把效率放在第一優(yōu)先的位置上。時間是他們的分析尺度,秒表是他們的基本工具。效率至上的原則不但體現(xiàn)在工作中,也深深滲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泰羅測量自己的腳步間距,計算步子,用最省力的辦法步行上班。在流行高筒帶扣皮鞋的年代里,他經(jīng)常穿的卻是一種松緊帶邊的無帶扣便鞋,以節(jié)省系扣的時間。他熱愛體育運動,不喝茶和咖啡,也不抽煙,
3、因為這些嗜好會影響他的運動效果。吉爾布雷斯較之泰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節(jié)省四秒鐘時間,他一反通常從上向下系扣子的習慣,而從下往上系。因為他用秒表多次測算,發(fā)現(xiàn)從下到上扣需要三秒鐘,而從上到下卻要七秒鐘。更有趣的是,吉爾布雷斯還試驗過用兩把剃須刀同時刮胡子,但是最終卻放棄了這一做法。因為他發(fā)現(xiàn)用兩把剃刀刮胡子固然可以節(jié)省44秒鐘,但刮出傷口的概率卻會大幅度上升,而處理一個傷口需要兩分鐘。孩子們在回憶錄中說,他們的父親并不是因為傷口而煩
4、惱,而是因為失去了寶貴的兩分鐘時間。很多人讀完上述管理大師身上的逸聞趣事后會莞爾一笑,將之理解為個人的癖好,不再深究,或是把它簡單地當做科學管理這場嚴肅、莊重的交響樂中間的一段輕松、詼諧的插曲罷了。但是,如果我們將觀察、思考問題的視角換一個角度,卻可以收到耳目一新、管窺全豹甚至豁然開朗的效果。從心理學的研究來看,一個人的行為會受到他的整個價值觀的影響。而價值觀的形成是要經(jīng)歷一個長期的過程,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來自家庭、社會的影響至關重要。
5、依據(jù)這一結(jié)論,我們考察群星燦爛的科學管理時代的大師們:由教父般的泰羅、最最正統(tǒng)的巴思、最不正統(tǒng)的甘特、黃金搭檔吉爾布雷斯夫婦、虔誠的長老會牧師之子埃默森和泰羅最器重的庫克等人組成的超豪華陣容。這一團隊明顯地體現(xiàn)了新教所崇尚的務實、勤儉、嚴于律己的精神,每個人都堪稱是模范的基督徒,是體現(xiàn)了上帝榮耀的優(yōu)秀選民。為了更加深入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就有必要跳出科學管理自身狹隘的圈子,把視野放得更加開闊一些。揭開覆蓋在科學管理之上的那件理性主義的外
6、衣,呈現(xiàn)出其內(nèi)部藏而不露的由新教精神滋養(yǎng)成的靈魂。眾所周知,新教產(chǎn)生于宗教改革之后。為了反對天主教的腐敗和日益權(quán)貴化,由德國人路德首先對天主教發(fā)難,要求簡化繁瑣的宗教儀式,停止兜售贖罪符。加爾文受路德改革思想的鼓舞,在日內(nèi)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quán)。路德一個重要的貢獻,在于他所提出的天職概念。天職(vocation)在漢語中一般把它譯為職業(yè)。但是,漢語中的職業(yè)一詞,很難傳遞出天職中的神韻。這個詞本來對應于英語中的calling(神召)一詞,
7、內(nèi)含一個宗教上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務。這個詞是對包括科學管理時期在內(nèi)的整個資本主義時代進行分析的一個非常有效的切入點。這一點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馬克斯韋伯所說的觀念是如何成為歷史上的有效力量的。把自己的職業(yè)看成是完成上帝交付的任務,這一觀點直接來源于加爾文所倡導的預定說。所謂預定說指的是:由于原罪,人都是需要救贖的。然而這種救贖是彌足珍貴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只有那些被上帝特別揀選的人才能得到。生活在塵世中的人都渴望得到上帝的恩寵,成
8、為幸運兒。而就在這一點上,出現(xiàn)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即如何證明自己是被上帝所揀選,正處于恩寵狀態(tài)。為解決這一問題,加爾文提倡過一種完全禁欲的生活。而世俗生活中最有效的禁欲活動就是勞動。一個理想的清教徒就是一個將一生的時間用于為上帝的榮耀而辛苦勞作的人。只有通過在天職中恪盡職守、努力奮斗,才能自助天認為,按照科學管理的新微積分學來分解工作,大部分被當成富有首創(chuàng)精神的舉動不過是浪費而已,純系無知的人單憑經(jīng)驗搞的無效嘗試,是新瓶裝舊酒。一個工
9、人若能在一小時內(nèi)百分之百地因一絲不茍按規(guī)定完成任務而領到工資,他就沒有必要也很少有機會來表現(xiàn)其首創(chuàng)精神。套用古人的話來說,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我們可以說泰羅制的一整套原則、方法只能是達到完成天職的工具,而泰羅所提倡的心理革命則才是他奮斗的動力和最高目標。他所謂的心理革命的主旨則與新教精神深深契合,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這首先表現(xiàn)在對待職業(yè)的態(tài)度上。泰羅的職業(yè)理想,表達了一個虔誠地信奉新教的教徒最正統(tǒng)的觀點即竭盡全力完成神所交付
10、的任務。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蘊含著強烈地為上帝增光效力的使命感。所以他認為安于現(xiàn)狀,不求挖掘自己潛能的習慣阻礙了人的發(fā)展。1911年在國會聽證會上,泰羅為自己的科學管理辯護時,針對遭到強烈質(zhì)疑的頭等工人問題,他明確表達了有勞動能力又不勞動,偷懶懈怠的人在科學管理中是得不到任何照顧的。這簡直就是圣保羅的不勞動者不得食的翻版。在他眼里,一個不講究效率的人就像一只能唱歌,可又不愿意放聲歌唱的鳥兒。泰羅在英國的一位狂熱的崇拜者
11、把他比作耶穌,他每天要到成千上百的人中間去,這些人每日重復著單調(diào)的工作,既鄙視自己,又鄙視自己的工作,對己對人都悲觀失望。他要求人們把命運交給他,讓他來給他們想想辦法。這種比喻從心靈深處映射出科學管理的本質(zhì)。總而言之,可以這么說,由馬克斯韋伯指出的新教倫理所具有的要使生活各個方面理性化、系統(tǒng)化的趨勢,在生產(chǎn)制造領域,由美國工程師泰羅集一生精力親情演繹了一回,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促使美國一躍成為世界強國。但是正像一個人的青春時期一樣,雖朝
12、氣蓬勃、激情洋溢,卻往往容易走向偏激??茖W管理也一樣。它過分強調(diào)理性的作用,忽視了人們對工作的感情和人們同工作的聯(lián)系;對于人性在某種程度上的壓抑必然會引起對人本身予以關注的呼聲,這也就給后人留下了非常大的探索空間。心理革命的主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它指的是勞資雙方應將關注的焦點由原來的關注分配轉(zhuǎn)向如何有效地增加盈余。泰羅像相信福音書一樣地相信效率可以排憂解難,調(diào)和矛盾。他的萬應良藥是擴大物質(zhì)的生產(chǎn)而不計較分配。這種由科學管理引起的偉
13、大的心理革命可以使人們獲得巨額盈余,以致人們沒有必要為了如何分配而爭論不休。這種觀點也明顯體現(xiàn)了新教在對待財富問題上的典型雙重標準,即當財富不是用來縱情娛樂,而是通過勤勞致富來證明自己處于被上帝恩寵狀態(tài)的話,那么,財富越多也就說明蒙受到上帝的眷顧越多。這對于新教教徒來說,是非常光榮的事情。財富成了衡量人是否竭盡全力履行天職的重要尺碼。另一方面,心理革命倡導用勞資之間的合作取代對抗。這不僅是因為勞資雙方有息息相關的利益聯(lián)系,而且合作也體現(xiàn)
14、了基督徒之間的胞愛情結(jié),這是為上帝所喜悅的事情。科學管理的國際傳播科學管理的國際傳播在歐洲的科學管理運動中,法國人用力最多,尤其以夏特里爾、弗雷門維爾、米其林兄弟最為突出。亨利勒夏特里爾是一位杰出的化學家和冶金學家。至今在各國的中學化學課本里,還有以夏特里爾命名的一個原理(由于音譯差異,中國高中化學課本第三冊中稱其為勒沙特列原理),即平衡移動原理。一般表述為: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如濃度、壓強或溫度等),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