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地征收的法經濟學分析,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主 要 內 容,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基于法經濟學的征地制度運行成本分析失地農戶維權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以鐵本事件為例失地農戶維權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以南通高速公路征地為例征地制度改革的現(xiàn)狀與走向,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
2、;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征地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強制取得其他民事主體土地并給予補償的一種行政行為。 形成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我國現(xiàn)行征地制度,對于我國一定時期的社會經濟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尤其是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征地問題也日益突現(xiàn),征地制度改革問題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
3、論1、法經濟學:適用性及方法分析,1.1法經濟學基礎及其適用性 法經濟學,又稱“法和經濟學”或“法律的經濟學分析”,是用經濟學的方法和理論來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結構、過程、效果、效率及未來發(fā)展的學科。 在法經濟學研究中,財產經濟學、政府占用經濟學已成為它的專門方向。,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1.2 法經濟學分析框架,成本效益分析,均衡分析,博弈分析,供求分析,1.2.1 成本
4、效益分析,通過對各利益主體在征地過程中成本收益的變化分析,來考察現(xiàn)行征地制度運行的實際經濟效果(總的征地費用與總的征地效益),并可以比較分析不同改革方案的成本效益情況,從而來判斷其制度運行的經濟合理性。在成本分析中,注重運用交易費用和社會成本理論來解釋法律制度選擇和創(chuàng)新的各種動因。,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1.2.2 均衡分析,均衡是指行為主體在互動過程中,所有的行為主體同時達到價值最大化目標而趨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并
5、在此作用形式各行為主體所處于的相互作用、制約的狀態(tài)。 有效率的征地制度便是努力使各主體利益趨向均衡,而不是偏袒哪一方。,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1.2.3博弈分析,博弈論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發(fā)生直接相互作用時候的決策以及這種決策的均衡問題。 在博弈分析中,一定場合中的每個博弈者在決定采取何種行動時都策略地、有目的地行事,并考慮其決策行為對其他人的可能影響,以及其他人的行為對他的可能影響,通過選擇最佳行動計
6、劃,來尋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1.2.4 供求分析,從我國當前來看,征地制度的供給主體是立法、執(zhí)法和司法部門,需求主體則是政府、企業(yè)、集體及農戶等進行各種社會活動并有征地行為需求的人們。從法學理論上來看,征地制度的供給者是純粹的利他主義者,事實并非如此,由于體制性原因,在征地制度的制訂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的仍然是各級政府。,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
7、地主體的行為分析2.1 征地主體行為及其相互關系,,,政府,,企業(yè),,集體,,農戶,,,,,,,,,,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出讓金或租金,集體土地所有權,所有權補償,征地參與權,征地補償費分配和農戶安置,使用權補償,征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或其他補償,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2.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為博弈,中央政府,,制度創(chuàng)新,,現(xiàn)有制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少征地,多征地,多征地,少征
8、地,法律、政策規(guī)避,,,2.3地方政府征地成本收益分析,?基本假設:(1)地方政府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2)地方政府征地行為主要指在中央政府控制征地政策下規(guī)避乃至違反法律濫用征地權;(3) 規(guī)避法律行為嚴重程度與懲罰的嚴厲程度正相關。,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2.3地方政府征地成本收益分析:成本,(1)給予被征農地所有者的補償和各項稅費;(2)規(guī)避法律或行政處罰成本,包括受到懲罰所支付成本
9、和規(guī)避主體為此占有信息、制定規(guī)章制度以及執(zhí)行規(guī)避策劃等成本;(3)其他成本,包括征地談判成本、信訪接待成本、社會控制成本、信譽損失等。,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2.3地方政府征地成本收益分析:收益,(1)財政收益,對于城市土地尤其是商業(yè)、住宅房地產開發(fā)用地而言,以較低成本征得土地,在土地出讓市場上高價售出,獲得巨大利潤;(2)降低經濟發(fā)展的成本。對于工業(yè)及基礎設施建設用地而言,以低價征用、低價
10、出讓來招商引資,獲得更多的經濟增長、就業(yè)增加和政績的最大化。,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2.3地方政府征地成本收益分析:決策坐標模型:,橫軸表示征地數量Q,縱軸表示征地行為的收益R。由于收益和風險是正相關的,縱軸同時也意味著風險。 隨著征地數量的不斷擴大,地方政府取得的收益不斷提高,風險也在不斷增大的,其規(guī)避法律、行政處罰的成本不斷增加。則在中央政府嚴格控制征地情況下,地方政府有一個征地數量的
11、極限,即圖中的A點。 在預期收益大于R1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征地數量反而下降,其征地行為供給曲線出現(xiàn)回逆的走向,這意味著在規(guī)避法律風險和成本極高時,地方政府必然會減少征地。,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中央政府嚴格控制征地情況下,地方政府有一個征地數量的極限。,中央政府有監(jiān)管需求,可通過加大對地方政府規(guī)避法律的征地行為的監(jiān)督和懲罰力度,減少征地行為的投入量 。,通過改革利益分配機制,如實行土地出讓
12、基金制度,使地方政府難以從中取得直接利益,抑制其進行征地的動力。,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2.3地方政府征地成本收益分析,2.4.1 村集體組織和農戶行為博弈 假定:征地補償費為S,并在村集體組織和農戶間分配,村集體組織所得比例x1,農戶所得比例為1-x1。,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2.4集體和農戶行為的法經濟
13、學分析,2.4.1村集體組織和農戶行為博弈,在地方政府多征地策略下,村集體組織有兩種策略:珍惜和不珍惜農地。 (1)如果村集體不珍惜農地,村集體獲得收益為x1*S。 (2)如果村集體珍惜農地,他們會同政府談判,為村集體爭取更多土地收益和維護農民權益,假定其收益增加S’。但由于和地方政府發(fā)生利益沖突,造成不利影響,假設其損失為R,這樣村集體組織總收益為x1* (S+S’)-R。,2.4.1村集體組織和農戶行為博弈,農戶
14、也有兩種選擇:珍惜和不珍惜農地。 (1)在村集體組織珍惜農地情況下,無論農民作何選擇,其總收益為(1-x1)* (S+S’) 。 (2)在村集體組織不珍惜農地情況下,如果農民選擇珍惜,則農戶在征地補償費中的比例提高,設為1-x2且x2<x1,同時要承擔和村集體組織、地方政府發(fā)生利益沖突的費用,假設其損失為D,這樣農民收益為(1-x2)* S-D,村集體收益x2* S。 (3)在村集體組織不珍惜農地情況下,如
15、果農民選擇不珍惜,則其總收益為(1-x1)*S。,表1 村集體組織和農戶博弈關系,村集體組織和農戶的博弈中,村集體組織處于優(yōu)勢,農戶處于不利地位。村集體組織作為農民集體的一個特殊集團,與農戶在長遠和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也有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包含村集體負責人的個人利益,因此在局部利益上和農戶發(fā)生矛盾。同時,村集體組織的行為也受到上級政府的約束。因此,就必須嚴格限定村集體組織在征地過程中的權能 ,降低侵占或威脅農戶利益的可能性,,2.5
16、農戶行為的社會成本分析,農民集體,抵制征 地行為,為增加征地補償的討價還價,阻撓工程建設,集體上訪,談判成本,延遲成本,信訪接待成本,短期成本,社會影響,機會選擇,社會就業(yè),治安問題,土地隱形交易,維護社會穩(wěn)定成本,執(zhí)法監(jiān)督成本,長期成本,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2.6 企業(yè)的成本收益分析,企業(yè)在征地過程中的成本收益的大小取決于征地補償費的高低。征地補償費越低,企業(yè)獲得的收益越高。但是以較低水平的
17、征地補償費取得土地并不一定帶來企業(yè)效益的最大化,反而可能造成一定的額外成本。,一、征地主體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理論2. 征地主體的行為分析,企業(yè)額外成本,交易費用:談判成本、法律訴訟成本。,,,,延遲成本: 對工程進度的影響,最佳市場時機的喪失,銀行資金的高額利息,物品積壓損失等等 。,社會成本:土地利用的低效率 。,基于法經濟學的 征地制度運行成本分析,黃賢金 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前言,近年來我國的征地制
18、度在實施中面臨著諸多新問題、新情況。著重表現(xiàn)在征地補償偏低,補償不到位,被征地農民的安置不落實,造成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下降,農民失地失業(yè),和政府間矛盾不斷加深,危及農村穩(wěn)定、農業(yè)發(fā)展和農民增收,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如何建立與市場經濟內在要求相符合的征地制度,如何制定有利于社會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法律法規(guī)推動征地制度的改革?法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本文基于法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以通啟高速公路征地案例為例,通過實地的村
19、莊及農戶調查,從征地制度運行成本角度來考察現(xiàn)行征地制度運行的實際成本,從而為我國征地制度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供決策參考。,1 法經濟學分析框架1.1 法經濟學基本原理(一),法經濟學是用微觀經濟理論的工具對法律制度做出經濟解釋并對法律規(guī)則的后果作出預測。在法經濟學家看來,“法律所創(chuàng)造的規(guī)則對不同種類的行為產生隱含的費用,因而這些規(guī)則的后果可當作對這些隱含費用的反應加以分析?!?1.1 法經濟學基本原理(二),在法經濟學的研究中,其最大的特點就
20、是確立和突出法律的經濟分析中的“效率”標準,即研究在一定社會制度中法律的制定和實施的“效率”問題。法律制度效率問題首先應當是成本與效益比較的經濟問題,是資源如何使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既取決于法律制度降低成本的程度,也取決于法律制度自行運行成本的大小。只有那些自身運行成本最小并且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總成本的法律制度才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征地制度作為土地法律制度的一支,當前征地制度安排是否合理,不是主要取決于人們的價值判斷,而是主要取決于效率
21、判斷,即取決于成本和收益(或節(jié)省成本)的比較。征地制度涉及集體土地產權的轉移和土地收益的重新分配,不同的征地制度安排給政府和農民集體帶來的成本收益是不同的,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征地制度運行成本,從而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最大化,正是本文進行法經濟學研究的目的,也是征地制度經濟功能的體現(xiàn)。,1.1 法經濟學基本原理(三),1.2 法經濟學分析方法(一),實證分析:對法律制度的效能做定性的研究和定量的分析,分析預測各種可供選擇的法律制度安
22、排的效果。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說明,法律制度的實際效果與人們對該項法律制度預期的效果是否一致,或是在多大程度是一致的。 通過對征地制度效果進行實證分析,用效益所體現(xiàn)和蘊含的理性價值反襯現(xiàn)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又在效益基礎上構造新的制度體系。,成本效益分析:對征地制度運行成本進行分析,來考察現(xiàn)行征地制度運行的實際經濟效果,從而來判斷其制度運行的經濟合理性。 在成本分析中,需要注重運用社會成本理論來解釋法
23、律制度選擇和創(chuàng)新的各種動因。社會成本理論指出:假設市場交易成本為零,那么只要權利起始界定明確,則資源配置可通過市場交易達到最優(yōu)。但是零交易成本假設是不存在的,所以法律應該在權利界定上使社會成本最小化,社會資源配置達到最優(yōu)化。征地制度的設置也應該是這樣。,1.2 法經濟學分析方法(二),2、征地制度運行成本構成分析,征地制度運行成本是指征地制度運行中產生的直接的或間接的各種費用和損失。 直接成本主要是征地制度的
24、理想成本(如征地補償費)。 間接成本則是指由于征地行為所引起的額外成本,如維持成本、救濟成本、沖突成本和扶貧成本等。,,,征地直接成本或理想成本具有綜合性特征,不僅表現(xiàn)為被征地塊所要支付的成本,而且還應該包括由此對周邊地塊所引起的連帶損失成本; 沖突成本、救濟成本具有短期性,主要發(fā)生在征地期間; 維持成本具有持續(xù)性,不僅在征地期間,就是在征地后期也將可能發(fā)生;
25、 扶貧成本具有滯后性,可能在征地過程發(fā)生數年后出現(xiàn)。,各項成本特性:,將事件演化過程分為事件沖突期、矛盾積聚期和社會沖突期三個階段,不同階段各個成本的曲線及總成本曲線可能表現(xiàn)為:,綜上所述,征地制度運行各個成本隨著事件和矛盾的演化各自呈現(xiàn)不同的變化過程。理想成本不斷增加并在征地結束前達到最大;救濟成本、沖突成本在事件沖突期轉向矛盾積聚期達到最大,隨后逐漸遞減;維持成本呈遞增-遞減-遞增的變化趨勢;扶貧成本在矛盾積聚期出現(xiàn)并不斷
26、增加。征地制度運行總成本是各成本的疊加,隨著各個成本的變化而變化,經歷了快速遞增-急劇下降-緩慢遞減-不斷上升的變化過程。,3、征地制度運行成本的實證研究3.1 樣本村基本情況及征地現(xiàn)狀分析,通啟高速公路先鋒鎮(zhèn)段征地工作開始于2001年7月,共征用農用地735.1畝,其中耕地707.146畝,涉及農戶1680戶,征地補償費總計588.08萬元。征地涉及三圩頭、唐家埭、蘇家逮等七個村,其中三圩頭、唐家埭兩村被征土地面積較大,涉及范圍廣,
27、因此選取這兩個村為具體調查點。兩個樣本村基本情況見右表。,961926,1886150,征地補償款總額(元),137.418,269.45,被征土地面積(畝),5104.1,4650,2003年農民人均收入(元),1353,939,其中:農用地面積(畝),1548,1650,土地總面積(畝),2306,2569,總人口,840,970,農戶家庭總數(戶),唐家埭村,三圩頭村,具體調查點,,,,,,,,,,,,,,●調查方式:問卷調查,隨
28、機選取被征地農戶家庭59戶,其中三圩頭村24戶、唐家埭35戶,調查農戶家庭平均人數為3.69人。 ● 調查主要內容:家庭就業(yè)結構、受教育水平;農戶擁有土地及經營情況;征地及補償安置情況;農戶家庭生活情況;農戶對征地意愿等。,對農戶征地意愿調查結果顯示,55.93%的農戶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主要原因是征地補償低,未來生活沒有保障;10.17%的農戶對征地無所謂;33.90%的農戶愿意土地征用,主要因為征地是國家政策他們不得不
29、服從。 農戶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或對征地補償不滿時,采取了上訪、圍堵政府、阻撓工程建設、拒不搬遷等行為來維護自身利益。在調查的59戶農戶中,上訪的有25人次,圍堵政府的有10人次,阻撓工程建設的有49人次,與征地單位談判4次,拒不搬遷的有1人次。農戶的這些行為將帶來較高的救濟成本、沖突成本和維持成本。下面就對這些成本作一估算。,3.2征地制度運行成本的估算及原因分析3.2.1理想成本,● 實際支付成本
30、 通啟高速公路征地中,政府支付成本為7000元/畝,農民實際得到的補償為600元/畝青苗補償費和每年160元/畝土地補償費,遠遠低于每畝土地年凈收益。 ● 外部性成本(一) 調查顯示,三圩頭、唐家埭兩村被征土地年產值為1686元/畝,農業(yè)生產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為1184元/畝,則被征土地年凈收益為502元/畝,農民每年將損失342元/畝的收益,如果折現(xiàn)率按5%計算,農民總損失為6840元/畝,也
31、就是說政府將本該承擔的6840元/畝的征地成本轉嫁給了農民,造成了巨大的外部性成本。,● 外部性成本(二) 高速公路征地帶來的外部不經濟還表現(xiàn)在:高速公路建設中,開挖了一些涵洞,每到雨水季節(jié),經常被水淹,給當地農民生活帶來不便;道路兩側范圍內的土地被分割導致土地利用效率的損失;公路施工過程中的空氣污染和塵土堆積,降低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如果再計入這些損失的話,外部性成本將更大。
32、 綜上,通啟高速公路征地中,政府支付成本7000元/畝,外部性成本大于6840元/畝,則征地制度運行的理想成本為13840元/畝,也就是說政府應當支付的征地補償費為13840元/畝。,3.2.2 救濟成本,●上訪成本 截至調查日期,先鋒鎮(zhèn)鎮(zhèn)政府就高速公路征地接待上訪700人次左右,按每人次半天時間計算,平均每天耗費成本為一個信訪接待人員一天工資60元,則總的信訪接待成本為700*0.5*60=21000元。對農戶
33、而言,上訪700人次,所耗成本包括耗工費(25元/人次)、差旅費(按耗工費10%計)、人情費(按耗工費20%計)等總共22750元。則總的上訪成本為43750元。,●談判成本 在征地過程中,有28戶農民不肯搬遷,鎮(zhèn)政府、村集體進行調解50多次,每次談判成本(包括路費、調解人員工資、農民耗工費、對策成本等)按200元計算,總談判成本為10000元。 綜上,實際發(fā)生的救濟成本為53750元,以
34、后救濟成本會不斷減少,如果按50%計算,那么總的救濟成本為80625元。,3.2.3 沖突成本,●工期延遲成本 包括人工費、機械設備停置、管理費和其他費用等。人工費按20元/工日計算,共有工人30人,停工7天,總的人工費為4200元;機械設備停置費按《江蘇省補充機械臺班費用定額》規(guī)定中一臺3000型拌合樓的折舊費6937元和一臺輪胎式壓路機的折舊費149元計算,則七天總的機械設備停置費為49602元;管理費按人工
35、費乘以管理費率85%計算,則管理費為3570元;其他費用按以上費用的20%計算,則總的工期延遲損失為68846元。對農戶而言,阻撓工程建設3500多人次,所耗成本主要是耗工費87500元。,●潛在損失 我們預測高速公路通車后,農民必然會去圍堵公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堵塞,由此帶來的潛在損失是巨大的,包括浪費在堵車上時間所造成的效益損失、燃料消耗損失、空氣和噪音污染等等,估計總損失將達到上百萬元。
36、 綜上,總沖突成本將大于1156346元。,3.2.4 維持成本,● 控制成本 征地期間,因農民鬧事、阻撓高速公路施工、圍堵鎮(zhèn)政府等出動公安人員200多人次,按每個公安人員一天工資100元計算(含用車、補貼及因此造成的對于正常工作或其他事件的影響等),控制成本為20000元,如果加上日后潛在的控制成本(按50%計),則總控制成本為30000元。,● 維護社會穩(wěn)定成本
37、 對社會而言,農戶行為將影響到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將給社會帶來就業(yè)和治安方面的巨大壓力,其損失是難以估計的。據統(tǒng)計,地方政府每年用于維持社會穩(wěn)定成本大約為500萬元,如果此次征地引起的成本支出占5‰的話,那么維持社會穩(wěn)定成本為25000元/年,如果按照1%的速度遞增的話,40年后總的維持社會穩(wěn)定成本將達到25000*(1-1.01^40)/(1-1.01),即1222159元。
38、 綜上,總維持成本為1252159元。,3.2.5 扶貧成本,高速公路征地中,大約有1200個農戶完全失去土地,政府卻沒有給予妥善安置,如果將來20%的農戶陷入貧困,政府又將承擔巨大的扶貧成本。根據財政部農業(yè)司扶貧課題小組的測算,2001年-2002年扶貧一個農民的資金投入為15321元,按照這個標準,則總的扶貧成本為3677040元。,綜上所述,通啟高速公路征地中直接成本(理想成本)為13840元/畝,其中政府實際支付成本為
39、7000元/畝,外在性成本為6840元/畝,而間接成本為6166170元,即被征土地所承載的間接成本為8389元/畝??梢婇g接成本是政府實際支付成本的1.2倍,如果能將這些費用節(jié)省下來,作為征地補償費發(fā)給農民,將大大提高了征地效率。,,(1)征地補償費偏低,尤其是高速公路征地的補償標準明顯低于法定標準。 (2) 征地補償費支付不到位,制度缺乏透明度。 (3) 征地救濟制度不健全。 (4)對
40、于征地可能引起的外部性成本、間接成本考慮不足。,,征地中制度運行外部性成本和間接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4、基于法經濟學理論的征地制度改革建議,(1)從全成本角度,建立征地補償安置新機制。征地補償安置標準的確定應該以間接成本最小化、外在成本內在化為原則,按被征土地所承載的實際社會成本來確定。這些成本包括對被征土地本身的補償、對被征農民生活安置補償和其他連帶損失補償等方面的費用。同時根據各地的經濟水平,進行調查測算,確定重點建設項目征地補償
41、安置的最低保障價,盡量保證被征地方福利不降低。,(2)在高速公路等征地上,多采取征用土地使用權的方式,其所有權仍歸集體。國家按使用權征用付給農民補償金,比起所有權征收,肯定要少一些,這樣可以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而農民的利益也不會受損,因為農民集體可以以土地所有權參與高速公路運營收益分紅。,4、基于法經濟學理論的征地制度改革建議,(3)改進征地程序,增加征地實施的跟蹤檢查環(huán)節(jié)。主要對征地補償費的分配和管理進行跟蹤檢查,包括補償安置費用是否
42、及時足額到位、被安置人員是否得到妥善安置等,以及及時發(fā)現(xiàn)征地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并予以糾正,消除問題的隱患。,4、基于法經濟學理論的征地制度改革建議,(4)改革現(xiàn)行由政府來裁決征地糾紛的作法,由專業(yè)的仲裁機構來裁決征地糾紛。同時建立與完善我國征地司法救濟制度,以解決現(xiàn)行法規(guī)不予解決的爭議與不平衡,減少農民上訪等行為帶來額外成本,避免引發(fā)不穩(wěn)定問題。,4、基于法經濟學理論的征地制度改革建議,謝謝!,3、基于法經濟學理論的
43、 征地制度改革建議,全面評價征地制度運行的成本,以成本最小化為導向,推進征地制度改革,以需定供,改善征地制度供給服務,確保征地制度供求的均衡,協(xié)調不同征地主體之間的利益矛盾,以提高征地效率和維護農民權益為目標,探索“利益共贏”的征地制度體系,失地農戶維權行為的法經濟學分析—以江蘇鐵本事件征地案件為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373060;70373029);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3BJY034)和亞洲開
44、發(fā)銀行“中國征地移民風險管理能力建設”項目聯(lián)合資助,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 劉楊指導老師:黃賢金教授,調查區(qū)域,本次調查選取常州市新北區(qū)春江鎮(zhèn)長江村為調查點.,,調查內容,以失地農戶家庭為單位,調查時間范圍為最近一次土地征用至2005年1月。主要內容涉及:家庭就業(yè)結構、受教育水平,現(xiàn)有土地的類型及其比例,土地征用情況,征地拆遷前后農業(yè)生產類型及產量、產值,征地前后農業(yè)經營成本,征地前后收入狀況,征地前后支出狀況等。,問卷調查49戶,
45、有效問卷46份78.26%的失地農戶不愿意土地被征用60.87%表示補償不滿意或者很不滿意28.26%的失地農戶進行了各種形式的維權行為,數據分析,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法經濟學的分析從農戶角度分析建立Logistic模型量化分析,繼續(xù),法經濟學,法經濟學是一種以“個人理性”及“資源稀缺性”為認識論基礎、以人、制度為分析對象,以實現(xiàn)經濟意義上的“效率”和“均衡”為核心衡量標準目標,以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博弈分析及供求分析為分析手
46、段,以經驗性的定量研究等為其基本分析工具的方法。利用法經濟學對城市拆遷和農村征地中失地農戶維權行為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揭示失地農戶維權行為產生的內在機理以及深刻的社會經濟背景,將為政府科學對待失地農戶維權行為,以及科學處理失地農戶維權事件提供決策參考。,返回,以往研究的不足,局限于從我國現(xiàn)行征地制度的缺陷、政府征地行為以及對城市拆遷戶或失地農戶的經濟補償標準等角度.缺少從重點關注城市拆遷戶或失地農戶的行為角度對城市拆遷和農村征地問題進行
47、深入研究.,返回,Logistic模型,模型具體形式為:,其等價形式是:,其中:prob(Yi)表示失地農戶發(fā)生維權行為的概率函數,Xki表示失地農戶特征變量,?為常數項,?k為參數向量。,返回,維權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參照北京市社會發(fā)展七大領域發(fā)展指數指標體系,中國農村全面小康評價指標體系.農村土地運行機制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征地制度和相關政策、政府行為和社會保障。而征地制度和相關政策包涵拆遷征地補償標準和征地救濟,政府行為又涉及征地
48、工作透明度、失地農戶參與度、征地款拖欠挪用程度和補償分配合理程度,社會保障包括農村保險覆蓋率和轉移勞動力保險覆蓋率。,主要有失地農戶家庭收入情況、失地農戶家庭消費情況、農業(yè)生產情況、失地農戶家庭教育水平、失地農戶家庭結構、失地農戶維權行為的經濟因素和失地農戶個人意愿。這些因素各自又包括一些具體的詳細的指標,指標體系量化與因子分析,維權決策Logistic模型結果,,,1)失地農戶非農就業(yè)率非農就業(yè)率每高出1%,失地農戶發(fā)生維權行為的概率
49、將是原來的17.3%。非農就業(yè)使得農戶脫離了土地的束縛,可以從非農生產中獲取更多收益,這對于拆遷征地農戶放棄土地有促進作用,進而影響到其維權的決策行為。,本案的調查區(qū)域由于非農就業(yè)率較高,完全從事非農生產的失地農戶占25%以上,因此,高非農就業(yè)率使得維權概率下降明顯。部分在外從事非農生產的失地農戶甚至希望土地被征用,方便自己徹底擺脫土地束縛,從事非農產業(yè)獲取更高利潤。,2)模型顯示,失地農戶家庭人均收入越高,越不會發(fā)生維權行為。人均收入
50、每增加15.1元,失地農戶家庭發(fā)生維權行為的概率將是原來的99.5%,下降了0.5%。按此計算人均收入增加2083.5元維權可能性將下降到原來的50%以下。因此當發(fā)生維權行為時政府采取適度經濟補償對策往往可以最有效的緩解維權繼續(xù)發(fā)生的可能性。,3)農村土地對于中國農民而言,具有三項基本的社會功能:經濟收益、就業(yè)崗位和社會保障從模型估計結果來看,對于重視土地社會保障功能的失地農戶發(fā)生維權行為概率是其他失地農戶的3. 08倍。這說明失地農戶
51、將土地作為未來生活保障的意愿越強,越容易發(fā)生維權行為。這與中國社會保障覆蓋率較低有一定的聯(lián)系,農戶由于沒有享受到社會保障,因此對未來風險的承受能力很差,4)損失補償比每增加1%,維權失地農戶發(fā)生維權行為概率將提高47倍。征地帶來的損失除了眼前的經濟損失,還有未來長遠的生活保障的損失。但由于未來的不可預知性,因此征地補償額度與眼前的經濟損失比成為失地農戶判斷自己利益是否受到侵害的標準。,5)恩格爾系數高1%的失地農戶發(fā)生維權行為概率將是其
52、他失地農戶的11倍??梢娚钏降牡拖聲娏矣绊懯У剞r戶的維權行為。當失地農戶難以保障自身生活的時候,維權成為了必然,這些生活水平低下的家庭,由于自身擁有的土地和房屋價值不高,所以即使給予高出他們自身擁有財產的補償,他們也不會愿意,因為他們要再尋找其他居住地會花費更多,如果政府強行要征用,他們就會流離失所,引起征地致貧,所以這些家庭將拼死抗爭。,失地農戶平均受教育年限(CP)和家庭政治結構(HP)對農戶是否發(fā)生維權行為的影響不是很明顯。
53、主動上訪和被動拖延的失地農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2年,而采取圍堵政府、阻撓工程建設的失地農戶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4年,這說明平均文化水平較高的失地農戶家庭在拆遷征地補償不滿意時,往往采取比較理性的措施,黨員、干部及受過較多教育的人,可能往往是對中央的土地政策現(xiàn)狀及動態(tài)了解得更為透徹,乃至會對其他農戶加以傳播和鼓動。,是非農就業(yè)率的8倍,是人均收入水平的46倍。因此可以看出,增加征地拆遷補償或者減少征地拆遷損失是效率最高的手段。,將這些
54、因素縱向對比在各個影響因素改變1%的水平下,征地損失補償比對維權決策行為的影響作用是家庭恩格爾系數的4倍,是土地價值觀的15倍,,在這5個因素中,土地價值觀、恩格爾系數、非農就業(yè)率是較為穩(wěn)定的因素,不容易發(fā)生變動。因此,要改變失地農戶維權可能性,只有通過改變損失補償比或者改變人均收入水平來實現(xiàn),政府在處理失地農戶維權行為時,往往也就是通過改變這兩種數值的方式。但是由于改變損失補償比,政府要一次性付出較高的補償,而改變人均收入水平付出的代
55、價要小很多,因此,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會選擇通過改變人均收入水平的方式來抑制失地農戶的維權行為。然而從長期看,這一行為對于政府而言是“不經濟”的,首先,損失補償比和人均收入改變1%水平下,損失補償比對維權決策行為的影響作用是人均收入水平的46倍,而且將隨損失補償比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改變以46倍的級數遞增;其次,改變損失補償比是一次性的,而改變人均收入水平是長期的,政府每年都必須向每個失地農民付出2083.5元將維權可能性下降到原
56、來的50%以下。,維權方式的選擇分析,討價還價,拖延搬遷 6上訪 3法律訴訟 0阻撓工程建設 3制造社會騷亂 1,以上文模型中失地農戶維權行為的7個影響因素為判別標準,通過對鐵本案件中13個維權失地農戶樣本和33個沒有維權失地農戶樣本進行動態(tài)聚類分析??梢缘玫揭韵陆Y果:,類別1:7、9和10號樣本,采取圍堵政府和阻撓建設的暴力維權方式。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25年,平均非農就業(yè)率為50%,平均人均家庭收入為3093.67元,平均恩
57、格爾系數為65.35%。最底層群體,經濟收入、教育水平低下,類別2:1、4、5和11號樣本,其中采取上訪的樣本2個,采取拖延搬遷和圍堵政府的樣本各1個,屬于理性維權方式。其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48年,平均非農就業(yè)率為45.75%,平均人均家庭收入為5657.37元,恩格爾系數為40%。,類別3:2號、3號、6號、8號、12號和13號維權樣本,其中采取上訪的1個,其他全部都采取拖延搬遷的方式,屬于被動維權方式。其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06年
58、,平均非農就業(yè)率為68.5%,平均人均家庭收入為6470.7元,恩格爾系數為32.98%。,暴力維權Logistic模型結果,理性維權Logistic模型結果,被動維權Logistic模型結果,1)損失補償比,對于暴力維權和理性維權發(fā)生概率的影響遠超過對被動維權發(fā)生概率的影響,由此看出暴力維權和理性維權的動機與征地拆遷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有很大關聯(lián)。補償比的不合理威脅到低收入失地農戶的基本生存權 由下級政府行為不規(guī)范導致的損失補償不合理
59、,使得理性維權農戶對于下級政府對上級政策的不執(zhí)行產生嚴重不滿,2)非農就業(yè)率:理性維權的失地農民屬于知識家庭或干部家庭,他們在對國家土地政策以及土地觀念認識都比較清楚的同時也受到土地觀念和政策限制.暴力維權的失地農民由于經濟和文化的低下也使得他們難以擺脫土地束縛非農就業(yè)率越高,對維權行為的影響作用越明顯,3)人均收入水平,這一數值的上升可以導致暴力維權(1177.8)和理性維權(1404.3) 概率的明顯下降,而對于被動維權(514
60、9.1)的影響不是很明顯。這與被動維權的失地農戶人均收入水平較高以及其為了獲得高額經濟收入的維權目的有聯(lián)系。這也就是被動維權的失地農戶維權成功率最低的原因,也是政府對于拖延搬遷的城市拆遷戶和農村征地戶最為“頭疼”的原因之一。,非農就業(yè)率、家庭恩格爾系數和土地價值觀念從一定程度影響了失地農戶的維權行為.但是這些因素較為穩(wěn)定,難以有實質性作用經濟杠桿成為調節(jié)失地農戶維權行為行之有效的手段,合理的改變人均收入,可以有效遏止維權行為的發(fā)生,但
61、這不是萬能的.損失與補償的均衡是影響維權決策的核心,這一要素的失衡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失地農戶的維權決策。,建議,給予失地農戶公平合理的征地補償,逐步完善征地補償安置機制健全法律法規(guī),保護失地農民合法權益,加強對地方政府行為的法律約束。 建立暢通的農民利益表達機制,將其融入體制當中,在制度上保證維權的合法地位。推動市場化征地模式,合理利用經濟杠桿,減少行政干預 建立健全征地拆遷社會保障體制,保護低收入人群,防止征地致貧。 加強對
62、農戶的文化教育,全面宣傳中央相關政策與法律。,謝謝,征地過程中農戶 維權行為的實證研究,黃賢金 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文章基本結構,1、問題的提出2、征地過程中農戶維權行為的發(fā)生機理 3、農戶維權行為的基本方式及選擇 4、農戶維權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5、政策建議,1、問題的提出,近年來,伴隨著城市化和農村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非農土地的需求越來越大,政府不斷加大征地速度,越來越多的農民失去土地。由于
63、征地補償過低、費用不到位、安置不落實、生活無保障,與失地農民對征地補償的期望值相去甚遠,從而引發(fā)了一系列農民與政府之間的沖突,他們或者與征地者陷入無休止的討價還價之中,或者集體上訪,有的甚至采取阻撓工程建設、圍堵公路等過激行為,不僅給地方政府帶來極大壓力,也影響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梢哉f征地問題已成為當前農村社會乃至整個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基于這一現(xiàn)實,當前學界對征地問題給予熱切關注。從現(xiàn)有研究來看,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三方面:
64、 第一,重點探討我國現(xiàn)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強調通過深度改革來解決征地矛盾; 第二,將目標聚焦于政府征地動力,從規(guī)范政府征地行為角度來研究; 第三,重點關注對農民的經濟補償標準,探索各種補償安置方式來維護農民權益。,1、問題的提出,然而現(xiàn)有研究缺少從農戶行為角度對征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成果。農戶是征地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主體,農戶維權行為是農民集體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以合理合法或合理不
65、合法等手段來抵制侵權行為的行動。 農戶的維權行為將影響到征地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客觀認識征地過程中農戶的維權行為,有效地解決征地矛盾,本文以通啟高速公路征地案例為例,從農戶維權行為的發(fā)生機理、基本方式、行為選擇和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實證分析。,1、問題的提出,2、征地過程中農戶維權行為的發(fā)生機理,● 利益主體的分化和利益失衡 ● 利益表達機制的缺乏 ● 政府行為不規(guī)范 ● 征地制度
66、的缺陷 ●農民利益主體意識、民主法治意識不斷增強,3、農戶維權行為的基本方式、特點及選擇,就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征地過程中農民維權行為有以下幾種基本方式:,討價還價上訪 法律訴訟 阻撓工程建設 制造社會混亂,3.1 討價還價,農民在討價還價中經常使用的策略是拖延附屬物的拆遷,因為他們知道主動權相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相對于征地者而言,他們不怕拖。事實上一些地方或事件中征地者為了早日征到土地,暗中又以其他方式額外給予補
67、償。從實際情況看,拖延對農民是有利的,那些越是拖到最后的農民得到的額外補償越多。 農民的討價還價行為造成了征地補償標準不一致,難以管理,農民漫天要價又會拖延工程建設進程,增加交易成本。,3.2 上訪,上訪從其表現(xiàn)可以分為: ●一般上訪 ●越級上訪 ●個人上訪
68、 ●集體上訪 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是農民經常采用的維權形式。,3.3 法律訴訟,特點: ●新出現(xiàn)的維權形式 ●過程漫長而且對農民不公 ●不少法院對征地案件不予受理 ●高昂的訴訟費 因此農民很少采用這種形式。,3.4 阻撓工程建設,表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土地財政”的法經濟學分析.pdf
- 法經濟學的歷史分析.pdf
- 法經濟學原理的案例分析
- 法經濟學與行為法經濟學:聚焦理性最大化假設.pdf
- 法經濟學案例分析
- 量刑建議制度的經濟分析——基于法經濟學視角.pdf
- 專利池問題的法經濟學研究.pdf
- “釣魚執(zhí)法”的法經濟學思考.pdf
- 基于行為經濟學的法經濟學效用函數建構.pdf
- 基于法經濟學的環(huán)境侵權行為分析.pdf
- 地方政府經濟職權的法經濟學研究.pdf
- 法經濟學與經濟法學的關系探析
- 法經濟學語境下的執(zhí)法成本研究.pdf
- 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的法經濟學解讀——兼論《物權法》第42條第2款及第132條之適用
- 相互保險規(guī)制分析——基于法經濟學視角.pdf
- 法經濟學視野下合同效力研究.pdf
- 效率違約的法經濟學分析.pdf
- 土地經濟學答案
- 產品責任的法經濟學分析.pdf
- 勞動爭議的法經濟學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