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碩士學位論文 論文題目 明遺民姜埰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 丁文群 指導教師姓名 張修齡 專 業(yè) 名 稱 中國古代文學 研 究 方 向 明清文學 論文提交日期 2012 年 5 月 明遺民姜埰研究 中文摘要 I 明遺民姜埰研究 中文摘要 晚明中國社會經(jīng)歷著巨大的動蕩。自萬歷年起,明朝開始迅速地衰退,國家的政治機器腐朽頹敗,民生凋弊,風氣敗壞。然而破滅與新生往往共生,朝代更迭便成為蛻變衍化的良機。在明清鼎革的特定歷史條件下
2、,產(chǎn)生了大量的遺民,成為易代之際極有價值的觀照對象。明遺民在政治思想、文學文化等領域作出的巨大貢獻,令人矚目更值得深思。 姜埰是明遺民中的重要一員, 以其濃烈的生命色彩標注了整個大時代的悲壯,以其文學成就豐富了兩大王朝交替時期的人文精神。 姜埰(1607-1673)為明末清初的名臣、學者,明時以敢言稱于朝,遭廷杖謫戍宣州。甲申后始作詩, “風格一本杜陵” ,氣尤激壯,著有《正氣集》 、 《敬亭集》 。姜氏晚年之詩, 正是遺民情結的抒發(fā)及
3、遺民心態(tài)的表露。 此前學術界對其生平及詩作的研究較少,也未將其與明遺民群體作較為全面的對照評論。本文即以《明遺民姜埰研究》為題,擬對其生平遭際、詩歌風范、遺民情結作整體的把握。姜埰作為流寓蘇州的遺民,其經(jīng)歷、詩歌及社會交往,反映了明清交替的世態(tài)人情,體現(xiàn)了不事二姓的道德操守;所為詩歌兼有濟世激情和自然風調(diào),可以“陶意” “杜情”概之;姜埰的遺民情結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關系緊密, 而其流寓蘇州的交游狀況, 則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多元傾向。研究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