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高三不可忽略歷史文化常識的復習 高三不可忽略歷史文化常識的復習江西信豐中學 江西信豐中學 李小玲 李小玲2007 年高考歷史試題出現(xiàn)了新變化,開始考查歷史文化常識,如全國文綜卷 I 第 12題(“謚號”題)。2008 年高考歷史試題則涉及到 4 題,即全國文綜卷 I、卷 II 的第 12 題(“陰陽”題)、寧夏文綜卷第 24 題(“生肖”題)、海南卷第 1 題(“干支”題)。2009 年全國文綜卷 I,12 全國文綜卷Ⅱ(姓氏題)。
2、。。面對這種新變化,無論參加高考的學生還是一線上課的老師,都顯得措手不及。命題者立意導向很好(要求教師和學生不能只關(guān)注書本,要擴大知識面,要在學習教材的同時掌握基本的歷史常識),所以我們除了在基礎年級教學時要注意拓展歷史文化常識,還要在高三復習時關(guān)注歷史文化常識的復習。那么如何在高三復習時關(guān)注歷史文化常識的復習?結(jié)合這幾年有關(guān)歷史文化常識的高考題,我對高三復習時應關(guān)注的歷史文化常識進行了梳理歸納。(一)常識:【年號·謚號
3、83;廟號】 (一)常識:【年號·謚號·廟號】年號: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從漢武帝開始有年號,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有的皇帝只有一個年號,如唐太宗年號“貞觀”、明太祖年號“洪武”、明成祖年號“永樂”;有的皇帝有兩個年號,如宋高宗年號“建炎” “紹興”、元世祖年號“中統(tǒng)” “至元”;有的皇帝有多個年號,如唐高宗有 14 個年號、武則天有 17 個年號。明清兩代皇帝
4、一般不改年號,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故往往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愛新覺羅·弘歷在位年號“乾隆”,稱乾隆皇帝。謚號:謚號是帝王、諸侯與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所給予的帶有褒貶性質(zhì)的稱號。帝王將相之謚在西周時已出現(xiàn),秦時曾一度廢除,漢代恢復,直至清末。表褒的稱號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晉文公、秦穆公、漢武帝;表貶的稱號有靈、厲、煬、哀等,如周厲王、隋煬帝。后世帝王謚號多用一字,如漢武帝(武,
5、威強睿德曰武)、隋煬帝(煬,好內(nèi)遠禮曰煬);其余人(非帝王者)大多用兩字,如文忠公(文忠,歐陽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廟號: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特立名號,叫廟號。廟號始于西漢,止于清朝。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祖”,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開國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大體上來說,唐代以前的歿世帝3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
6、答案】 【答案】A例 5:下列思想主張吸收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是①董仲舒的新儒學②基督教教義③道教的《太平經(jīng)》④朱熹的理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答案】C(三)常識: (三)常識:【紀年法】 【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2)帝王年號紀年法;(3)干支紀年法;(4)年號干支兼用法。其中,干支紀年是我國傳統(tǒng)的紀年方法,是十天干(甲、乙
7、、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每一個地支都對應一個生肖。古人將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名詞就是干支紀年。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1.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歷年個位數(shù)是 4 的,
8、天干為甲,個位數(shù)是 5 的,天干為乙,依此類推: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4 5 6 7 8 9 0 1 2 32.求地支的方法。用公歷年除以 12,余數(shù)是 4,地支是子,余數(shù)是 5,地支是丑,于是有: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如:1644 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 是辛亥年(豬年),2005 年是乙酉年(雞年),2008 年是戊子年(鼠年)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