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芥川龍之介《地獄變》論 ——以“親子愛”為中心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學術學位) 學生姓名:李夫平 指導教師:王 紅 副教授 專 業(yè):日語語言文學 學科門類:文 學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 二〇一四年四月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 中文摘要 I 摘 要 本論文在總結相關的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地獄變》主人公?良秀的人物形象提出筆者的論述方向,即論述良秀在父女關系中所表現的親子愛的相關內容。首先,從作品的結構來論證敘事者的敘述的可信性,包括敘事者的身份特征、敘事方法及敘述的時間線索等。 “我”既是故事的敘述者,又是故事中的出場人物和某些事件的參與者。在良秀自殺數十年后,敘事者以回憶的形式講述地獄變事件。通過對其在事件不同時段的表
3、現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敘事者對良秀、良秀女兒及大公三者之間的關系的認識中,對良秀的親子愛行為和思想的存在持有的態(tài)度是朝著肯定的傾向發(fā)展的。另一方面,從良秀的疼愛、保護女兒的表現、猴子的形象、女兒被燒的場景以及良秀自殺等事件的分析來看,其實良秀的親子愛是存在的,良秀并未因為藝術追求而不顧一切的倫理道德。 接下來,將對芥川龍之介的人間愛思想的特點進行分析。芥川龍之介“不贊成為了藝術的藝術” ( 蕓術の為の蕓術には不賛成①) 。他追求藝術的同
4、時,也在對人性特點進行探索。在相關內容的研究中,東鄉(xiāng)克美曾表示“對人間愛的渴望是他(芥川龍之介)思想的鮮明特點” 。類似觀點,芥川龍之介自己也曾在書信中如下提到:私は今から謙遜に愛を求めています(今后我會謙遜地去渴求愛)②。而且,對于人間愛的探索,在芥川龍之介的其他諸多作品中也被提及??傊?,在藝術追求的道路上,雖然芥川龍之介對愛的存在帶有矛盾的態(tài)度,但是對人間愛的追求與探索,仍是他倫理道德思想特征的內容之一。 《地獄變》中,主人公?良秀
5、在面對親子愛和藝術主義追求的糾葛時,遭受質疑,難以被人理解。所以說,在某種情況下,藝術追求和倫理道德之間橫亙沖突。而這沖突可能會導致當事者陷入爭議的漩渦。芥川龍之介的情形也是如此。所以,良秀對人性的思考中,隱藏著芥川的思想的影子。也就是說,從良秀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芥川龍之介的人間愛思想的輪廓。 所以,在芥川龍之介文學中,親子愛為內容一部分的人性愛思想是他重視的方面。在探索藝術和人性的道路上,芥川龍之介渴望和追求著人間愛。 關鍵詞 關鍵
6、詞:敘事者,可信性,親子愛,藝術追求,倫理道德 ①芥川龍之介 大正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原善一郎宛『愛読書の印象』 (北川伊男 1981 芥川龍之介の『偸盜』と愛.金城學院大學論集[C] 國文學編 23 106 頁) ②芥川龍之介 大正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山本喜譽司宛書簡 (北川伊男 1981 芥川龍之介の『偸盜』と愛.金城 學院大學論集[C] 國文學編 23 110 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芥川龍之介《地獄變》論——以“親子愛”為中心_12043.pdf
- 論芥川之介和歷史小說——以《鼻子》和《地獄變》為中心_27935.pdf
- 超越原典且具橋梁作用的《龍》——以《龍》為中心論芥川龍之介_33825.pdf
- 芥川龍之介的“中國趣味”——以中國游記為中心
- 芥川龍之介的“中國趣味”——以《中國游記》為中心_13027.pdf
- 芥川龍之介人物資料
- 芥川龍之介中國古典題材小說創(chuàng)作——以《杜子春》為中心.pdf
- 芥川龍之介和中國形象.pdf
- 芥川龍之介作品中動物形象研究
- 芥川龍之介筆下的中國女性形象
- 芥川龍之介小說中的佛教觀
- 芥川龍之介歷史小說研究.pdf
- 淺論芥川龍之介的《秋》_41630.pdf
- 論芥川龍之介小說中的女性想象性書寫及其價值
- 簡論芥川龍之介作品主題的矛盾性
- 芥川龍之介小說敘事視角初探_10570.pdf
- 探析芥川龍之介作品中的中國女性形象
- 芥川龍之介作品中的圣母形象_15736.pdf
- 芥川龍之介作品中動物形象研究_9677.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