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農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流轉適宜性評價研究——以成都市溫江區(qū)為例.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耕地流轉速度越來越快。目前我國農地流轉面積已經超過了承包土地總面積的30%,在快速發(fā)展的同時,耕地流轉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一是耕地自身的資源條件差異導致土地流轉規(guī)模不大,流轉后效益不好;二是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流轉速度和超大規(guī)模經營導致部分土地流轉后改變用途進行非農建設,嚴重破壞了耕地流轉的規(guī)模。土地流轉市場不完善使得我國耕地的數量和質量不斷下降、耕地流轉不規(guī)范,也影響到農民的收益。因此,基于目前的耕地流轉情況,摸清影響耕地

2、流轉的各個因素,并探究各個因素對于耕地流轉的規(guī)律具有重大意義。本文以成都市溫江區(qū)作為研究區(qū)域,根據農用地定級的思路,利用二調數據和2010年溫江區(qū)農用地分等成果,通過補充調查其他資料,以自然等指數作為本底值,選取區(qū)位因素、耕作便利程度、勞動力資源狀況、農地價值和農民意愿五個因素作為修正因素,以此構建起適宜性評價體系。采用結構方程模型確定各個因素權重,通過修正法確定綜合指數,運用聚類分析法劃分適宜性分區(qū),以耕地圖斑作為評價單元對研究區(qū)域2

3、010年耕地流轉進行了適宜性評價,在此基礎上劃分出高度適宜流轉區(qū)、中度適宜流轉區(qū)、低度適宜流轉區(qū)以及不適宜流轉區(qū)四個區(qū)域。最后從數量上、空間上和限制性因素方面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了耕地流轉情況。以此為決策者提供耕地流轉的數據和理論上的支撐條件,從而避免耕地流轉的盲目性,促進耕地的有序、健康流轉。
  本文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在數量方面,溫江區(qū)高度適宜耕地流轉的面積是8166.05hm2,占全區(qū)耕地總面積的58.22%;

4、中度適宜耕地流轉的面積是2037.62hm2,占全區(qū)耕地總面積的14.53%;一般適宜耕地流轉的面積是2704.56hm2,占全區(qū)耕地總面積的19.28%;不適宜耕地流轉的面積是1117.39 hm2,占溫江區(qū)耕地總面積的7.97%。
  (2)在空間方面,溫江區(qū)耕地流轉在地理空間格局上呈現出大集聚和小分散的空間分異特征,即高度適宜耕地流轉區(qū)的分布較為集中在溫江區(qū)南部地區(qū),而中度適宜耕地流轉區(qū)、一般適宜耕地流轉區(qū)和不適宜耕地流轉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