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油脂絲狀真菌的篩選及其產油脂條件的優(yōu)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生物油脂又稱為單細胞油脂(SCO),主要是指由霉菌、酵母菌、細菌和藻類在一定的培養(yǎng)條件下,利用碳源在菌體內合成并積累的油脂,其95%以上的成分為三酰甘油,另外還含有一些未酯化游離的脂肪酸以及其他一些微量成分,其中主要為16~18C的脂肪酸。 動植物油脂受季節(jié)和地理位置的影響發(fā)生變化,且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含量往往較低。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指γ-亞麻酸(GLA)、α-亞麻酸(ALA)、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

2、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具有諸如防治高血壓、心臟病,改善記憶力和睡眠效果等等重要的保健功能,動植物油脂來源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越來越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市場需求。微生物的生長周期短,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利用微生物發(fā)酵生產PUFAs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把農副產品及食品行業(yè)的廢棄物加以利用,開發(fā)微生物油脂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本課題對真菌油脂產生菌的篩選和鑒定、發(fā)酵條件的優(yōu)化以及真菌油脂提取條件和表征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

3、下: 對選擇性平板培養(yǎng)基上長出的霉菌單菌落進行蘇丹黑染色鏡檢,挑取菌體著色深且油脂顆粒大的菌株進行斜面保存,洗下斜面孢子進行種子培養(yǎng),發(fā)酵培養(yǎng)結束后對發(fā)酵液進行過濾,所得濕菌絲用酸熱法測其粗油脂含量,從高緯度湖邊牧場土樣中分離得到一株產油脂的菌株2-11,其發(fā)酵結束后油脂含量30%以上。依據菌落形態(tài)、菌體形態(tài)分析的結果,菌株2-11初步鑒定為青霉菌,目前國內外報道的用青霉菌生產油脂得率最高的為64%。 采用單因素實驗和正

4、交試驗對菌株2-11產真菌油脂的發(fā)酵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確定了最佳發(fā)酵培養(yǎng)基組成為(g/L):葡萄糖110,酵母膏0.5,蛋白胨1,MgSO4·7H2O0.2,K2HPO40.03,ZnCl20.03,CaCl2·2H2O0.03,MnSO4·H2O0.03。 確定了較優(yōu)培養(yǎng)條件為:初始值pH7.0,培養(yǎng)溫度為28℃,搖瓶裝液量30mL/250mL三角瓶,搖床轉速180r/min,接種量3%,發(fā)酵時間7d。菌株2-11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