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眶距增寬癥(orbital hypertelorism)是指兩眼眶間骨性距離過度增寬的一種疾病,是一種嚴重的顱面部畸形。此病只是一種臨床癥狀,并非一種獨立的顱面部畸形,它出現在許多類型的顱面部畸形中,如在Tessier顱面裂的分類法中的0,11,12,13和14型顱面裂以及Apert綜合征和Crouzon綜合征等都可以出現眶距增寬的癥狀??艟嘣鰧挵Y由Devid Greig于1924年提出并命名。1968年法國整形醫(yī)師Paul Tessi
2、er首創(chuàng)了眶距增寬矯正術,即由顱內外聯合徑路的眶距增寬矯正術,但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大,且截骨限于眶緣,未對眶緣深部的內側壁進行截骨處理,所以術后容易出現出血、腦脊液漏等并發(fā)癥及術后復發(fā)的問題。在此后的40年里,隨著顱頜面外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對該病的進一步認識,眶距增寬癥的手術方式也在不斷的被改進。
目的:通過對眶周軟組織進行充分剝離松解,對眶內側壁進行充分的截骨壓縮,在眶外側壁填充人工材料medpor的方法,達到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
3、降低術后復發(fā)率的目的。
材料與方法:本研究通過此方法對兩例眶距增寬患者進行手術,均取得滿意效果。兩例患者均為青年男性,年齡分別為18歲和20歲,不合并顱面外科其它畸形。手術方式均采用“眶內側壁截骨縮窄,眶外側壁medpor填充,眶距增寬矯正術”。術前測量IOD分別為40mm和46mm。內眥間距分別為5.5cm和6.0cm。
結果:兩例患者術后均恢復良好,傷口愈合佳,未出現感染,視力減退等并發(fā)癥,術后眼球動度良
4、好,medpor植入體穩(wěn)定,未出現排異,感染及外露等情況。術后測量IOD分別為28mm,30mm,外觀改善良好。
結論:“眶內側壁截骨內移,眶外側壁medpor植入填充,眶距增寬矯正術”的手術方式是對傳統(tǒng)的眶內側壁截骨的手術方式的改良,其不同之處一方面是人工材料medpor的引入;另一方面是對眶內側壁以及眶周軟組織(包括內外眥韌帶)的手術處理。Medpor應用于顱頜面外科已經有20幾年的歷史,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和其它植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兔眶距增寬手術模型的建立及眶周軟組織擴張對眶內移影響的研究.pdf
- 眶距增寬癥的手術治療及相關基礎研究.pdf
- 兔眶距增寬癥矯正術對眶周皮膚軟組織影響的研究.pdf
- 眶距增寬癥療效的數字化評估研究.pdf
- 改良式重度眶距增寬癥矯正術基礎及臨床研究.pdf
- 眶上裂綜合癥眶尖綜合癥
- 眶上裂綜合癥、眶尖綜合癥
- 經鼻內鏡眶內及眶壁病變的處理.pdf
- 神經內鏡下經眶內側入路至眶尖區(qū)的相關解剖學研究.pdf
- 眶下神經的眶內段走行在CT上的表現.pdf
- 載距突在跟骨外側壁的投影及臨床意義.pdf
- 海綿竇外側壁及內側壁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眶尖及眶上裂的顯微外科解剖.pdf
- 眼眶骨性解剖與眶壁減壓
- 跟骨載距突與其外側壁關系的測量
- 眶上外側鎖孔入路的顯微解剖學研究.pdf
- 眶周老化及眶周脂肪墊的解剖學基礎與臨床應用研究.pdf
- 硅膠眶內植入物的實驗研究.pdf
- 經眶頂入路眶尖部視神經應用解剖及影像學研究.pdf
- 眶部腫瘤CT診斷的臨床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