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學教程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一編 立 法 原 理,第二章 立法原理總論第三章 立法的概念第四章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第五章 立法的國情根據(jù)第六章 立法的歷史發(fā)展,2,第二章 立法原理總論,第一節(jié) 何謂立法原理第二節(jié) 立法的基本范疇第三節(jié) 立法的物質基礎第四節(jié) 立法與利益、治國和秩序,3,第一節(jié) 何謂立法原理,一、 立法原理界說二、 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內容三、 立法原理和立法總論,4,一、 立法原理界說,一定的立法原理

2、是一定的立法和立法學的直接的理論基礎。它是關于立法的帶有普遍性和基本規(guī)律性的事物的理論表現(xiàn),同時它又是立法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立法原理的主要特征在于:第一,立法原理是立法的理論表現(xiàn)形態(tài)。第二,立法原理是立法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第三,立法原理是立法和立法學的基礎理論。,5,二、 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內容,立法原理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1) 專門的立法原理著述或立法學原理著述;(2) 總論性或綜合性立法學著述中闡述的立法原理;(

3、3) 關于立法制度的著述中闡述的立法原理;(4) 關于立法技術的著述中闡述的立法原理(5) 關于立法思想的著述中闡述的立法原理;(6) 其他立法學著述或法學著述中闡述的立法原理。,6,二、 立法原理的形式和內容,這六種形式的立法原理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它們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第一、關于整個立法的總的、基本的原理。 第二、關于立法制度的原理。 第三、關于立法技術的原理。,7,三、 立法原理和立法總論,立法原理雖然有多種

4、表現(xiàn)形式,但它更多的是較為集中地以專門的立法原理著述和立法總論著述表現(xiàn)出來。,8,第二節(jié) 立法的基本范疇,一、 立法基本范疇舉要二、 立法實踐需要立法范疇理論三、 學術教訓和立法范疇研究四、 研究立法基本范疇的要求,9,一、 立法基本范疇舉要,立法基本范疇亦即立法基本概念,是立法實踐的理性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是立法原理和整個立法理論的細胞,是立法研究成果的基本載體。從形式結構的角度說,立法原理主要由微觀、中觀和宏觀原理構成。立法

5、基本范疇就是微觀立法原理。,10,二、 立法實踐需要立法范疇理論,立法基本范疇之所以有研究的必要,根本原因在于:科學地開展立法活動和科學地研究立法問題,需要科學地理解和運用立法基本范疇。研究立法基本范疇,主要是對這些范疇予以正義。,11,三、 學術教訓和立法范疇研究,注重立法基本范疇的研究和正義,對今后中國立法學的深入發(fā)展,至少會有兩方面的意義: 一是可以求得共同的出發(fā)點或前提; 二是可以為立法研究提供較確定的范圍或界限。,1

6、2,四、研究立法基本范疇的要求,首先,要堅持科學的標準,避免以主觀愛好來賦予立法基本范疇以某種自己喜好的含義。其次,要充分占有和消化材料,正確判定它們的價值和真理性程度,保留其合理內核。研究和界說范疇,比作其他研究更需要首先了解有關材料,尤其是其中主要的研究成果。最后,立法和立法學都要向前發(fā)展,其基本范疇的數(shù)量和含義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隨之發(fā)展,對它們的理解也應當與時俱進。,13,第三節(jié) 立法的物質基礎,一、 立法的基礎是社會物質生活

7、條件二、 正確認識立法和物質生活條件的關系,14,一、立法的基礎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一) 立法具有客觀性(二) 立法者不是在制造法而是在表述法(三) 立法的客觀性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 ——社會物質生活條件,15,二、 正確認識立法和物質生活條件的關系,(一) 馬克思、恩格斯晚年對唯物主義立法觀的發(fā)展(二) 不能把唯物主義法律觀僅僅看作經(jīng)濟基礎決定法的觀點(三) 法同上層建筑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對物質生活條件

8、 的反作用(四) 并非任何立法現(xiàn)象都可以從物質生活條件中找原因(五) 立法對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既要反映又不能完全反映(六)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合力而以必然性為主導的過程中 發(fā)展立法,16,第四節(jié) 立法與利益、治國和秩序,一、 立法與公眾意志、利益和幸福二、 立法與治國和維護社會秩序,17,一、立法與公眾意志、利益和幸福,從立法與公眾意志、利益和幸福相關聯(lián)的角度談論立法,是中外立法思想史上一個值得注意的普遍現(xiàn)象。

9、,18,二、立法與治國和維護社會秩序,(一) 立法與治國 把立法與治國聯(lián)系起來,把立法作為治國的必要條件或手段,在中國歷來是解釋立法的必要性、任務和作用的主要方式和內容之一。(二) 以立法維護社會秩序和指明前進道路,19,第三章 立法的概念,第一節(jié) 立法概念釋義第二節(jié) 立法的外延、內涵和定義第三節(jié) 立法和法的創(chuàng)制、制定、制訂、擬訂,20,第一節(jié) 立法概念釋義,一、 立法概念的使用和研究概況 立法是對權利資

10、源、權力資源以及其他有關社會利益,進行法定制度性配置的專門活動。二、 立法概念的研究方法 要把握一般的立法概念或范疇,需要采取正確的方法,即:全面把握立法的內涵和外延,揭示出一個可以反映每一種立法的共同特征的、可以用來說明迄今所出現(xiàn)的各種立法的概念或范疇。,21,第二節(jié) 立法的外延、內涵和定義,一、 立法的外延二、 立法的內涵三、 立法概念的定義,22,一、 立法的外延,研究立法的外延,也就是研究適合于立法概念或范疇的

11、各種立法現(xiàn)象。研究立法的外延,可以看到: (一) 立法是歷史的范疇 (二) 立法是國情的產(chǎn)物 (三) 立法的種類具有多樣化,23,二、 立法的內涵,立法的內涵,指立法這一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總和??疾旃沤裰型飧鞣N類別的立法,可以看到它們有以下共同特征:(一) 立法是由特定的主體進行的活動(二) 立法是依據(jù)一定職權進行的活動(三) 立法是依據(jù)一定程序進行的活動(四) 立法是運用一定技術進行的活動(五) 立法是制定、認可、修

12、改、補充和廢止法的活動,24,三、 立法概念的定義,立法是由特定主體,依據(jù)一定職權和程序,運用一定技術,制定、認可和變動法這種特定的社會規(guī)范的活動。,25,第三節(jié) 立法和法的創(chuàng)制、 制定、制訂、擬訂,一、 立法和法的創(chuàng)制二、 立法和法的制定三、 立法和法的制訂、法的擬訂(一) 采取簡化措施(二) 科學予以界說(三) 正確加以使用:實例分析,26,第四章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第一節(jié)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概

13、述第二節(jié) 中國立法的指導思想第三節(jié) 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27,第一節(jié)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概述,一、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界說二、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發(fā)展和種類三、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客觀性四、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與市場經(jīng)濟潮流,28,一、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界說,(一)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含義(二)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本質和功能,29,二、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發(fā)展和種類,(一

14、) 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發(fā)展(二) 立法指導思想的種類(三) 立法基本原則的種類,30,三、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客觀性,立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一種客觀存在。立法一般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一定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的作用下得以運作的。,31,第二節(jié) 中國立法的指導思想,一、 中國立法總的指導思想二、 中國立法基本指導思想,32,一、 中國立法總的指導思想,當代中國立法總的指導思想仍然是馬克思主義,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

15、方法論和馬克思主義立法觀。 (一) 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指導中國立法 (二) 以馬克思主義立法觀指導中國立法,33,二、 中國立法基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產(chǎn)生的毛澤東思想,是當代中國立法的基本指導思想。 (一) 中國立法基本指導思想的構成和特點 (二) 以毛澤東思想立法觀指導中國立法,34,第三節(jié) 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一、 中國立法制度的一個新特色二、 由觀念化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轉變三、 中國立法的

16、憲法原則四、 中國立法的法治原則五、 中國立法的民主原則六、 中國立法的科學原則,35,一、 中國立法制度的一個新特色,當代中國立法制度的一個鮮明特色,在于它以立法法這樣一種專門規(guī)制立法活動的憲法性法律,集中確立了立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使這些原則不僅以觀念形態(tài)存在著,而且還以明確的法律制度形式存在著,實現(xiàn)了立法基本原則的法律化和制度化。,36,二、 由觀念化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轉變,以立法法的誕生為標志,中國現(xiàn)時期的立法基本原則

17、,實現(xiàn)了由觀念形態(tài)向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轉變。這樣,中國現(xiàn)時期的立法基本原則就不單是觀念性的準則,而是法律化和制度化的準則和觀念化準則相結合的準則,并且首先是法律化和制度化的準則。這是中國立法基本原則和立法制度兩個方面的重要進展。,37,三、 中國立法的憲法原則,各國立法都非常強調正確處理立法與憲法的關系,強調立法應當以憲法為根據(jù)或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中國立法自然也如此。1982年憲法明確規(guī)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地方性法規(guī)都不得同憲法相

18、抵觸?!保ǖ谖鍡l)又規(guī)定行政法規(guī)應當根據(jù)憲法和法律制定。(第八十九條)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據(jù)自治權限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而規(guī)定自治權限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是根據(jù)憲法制定的。部門規(guī)章和政府規(guī)章同樣不得同憲法相抵觸。,38,三、 中國立法的憲法原則,中國立法法以其深具特色的憲法基本原則,作為中國立法的首要基本原則。遵循這一憲法基本原則意味著: 其一,立法應當以經(jīng)濟建設這個中心為大局。應當積極制定經(jīng)濟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積極建設市場經(jīng)濟法

19、律體系。 其二,立法應當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立法的社會主義方向和人民民主專政性質不能改變。 其三,立法應當與改革開放相得益彰。,39,四、 中國立法的法治原則,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內容突出地體現(xiàn)為:一切立法權的存在和行使都應當有法的根據(jù),立法活動的絕大多數(shù)環(huán)節(jié)都依法運行,社會組織或成員以立法主體的身份進行活動,其行為應當以法為規(guī)范,行使法定職權,履行法定職責。這是各國立法的法治原則的共性方面。在中國,立法法正式確立了

20、立法的法治原則,這就是:“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f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tǒng)一和尊嚴?!保ǖ谒臈l)這一原則一方面反映了現(xiàn)今各國立法的法治原則的共性方面,另一方面又突出地反映了中國立法的法治原則所具有的國情特色。,40,五、 中國立法的民主原則,在現(xiàn)代國家和現(xiàn)代社會,立法應當堅持民主原則,是各國立法的共同之處,而絕不是一個新主題。然而在另一方面,各國立法遵循民主原則的理由、含義、內容和方式,又總是與本國的國情密切相

21、聯(lián),表現(xiàn)出與這種國情相關聯(lián)的特色。人們應當從現(xiàn)代民主原則的普遍性和本國民主原則的特色相結合的角度,把握中國立法的民主原則。在中國,立法應當遵循民主原則,其主要理由在于: 首先,這是實現(xiàn)人民主權所必需。 其次,這也是反映人民意志和客觀規(guī)律所必需。 最后,堅持立法的民主原則,也是對立法實行有效的監(jiān)督和制約、防止濫用立法職權、個人獨斷或不盡立法職守所必需。,41,五、 中國立

22、法的民主原則,中國立法所應遵循的民主原則,其含義和內容應當包括三個要素: 其一,立法主體是廣泛的,人民是立法的主人,立法權在根本上屬于人民,由人民行使。立法主體是多元化的,中央與地方、權力機關與政府機關應當有合理的立法權限劃分體制和監(jiān)督體制。 其二,立法內容具有人民性,以維護人民的利益為宗旨,注意確認和保障人民的權利。而不是以政府的意志或少數(shù)人的意志為依歸。 其三,

23、立法活動過程和立法程序是民主的,在立法過程中注重貫徹群眾路線,使人民能夠通過必要的途徑,有效地參與立法,有效地在立法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意愿。在中國,遵循立法的民主原則,也需要把民主原則的普遍性同中國國情吻合起來,即中國立法民主原則的方式。,42,六、 中國立法的科學原則,堅持立法的科學原則問題,也就是實現(xiàn)立法的科學化、現(xiàn)代化問題?,F(xiàn)代立法應當是科學活動。立法遵循科學原則,有助于提升立法質量和產(chǎn)生良法,有益于尊重立法規(guī)律、克服立法中的主觀

24、隨意性和盲目性,也有利于在立法中避免或減少錯誤和失誤,降低成本,提高立法效益。 第一,需要實現(xiàn)立法觀念的科學化。 第二,需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 第三,更具直接意義的,是要解決方法、策略和其他技術問題。,43,六、 中國立法的科學原則,在立法法之前,關于立法的科學原則,不曾有過專門的法律規(guī)定,這一原則并沒有形成法定制度。立法法改變了這一情況,明確規(guī)定:“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fā),科學合理地規(guī)定公民

25、、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辈贿^,在立法法所確定的中國現(xiàn)行立法的科學原則中,主要是確立了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fā)和立法應當科學合理地配置權利和權力資源,而沒有對立法的科學原則做出比較系統(tǒng)或比較完整的規(guī)定。,44,第五章 立法的國情根據(jù),第一節(jié) 立法與國情的一般理論第二節(jié) 立法對國情的依賴性第三節(jié) 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第四節(jié) 中國立法與中國國情,45,第一節(jié) 立法與國情的一般理論,一、 立法與國情的

26、必然聯(lián)系二、 立法與國情的一般理論,46,一、 立法與國情的必然聯(lián)系,立法總是存在于一定的環(huán)境之下的。這種環(huán)境的尤為深厚的淵源和基礎,便是造成它的基本國情以及與這種國情相聯(lián)系的一定的社會歷史形勢。(一) 思想家的論說(二) 經(jīng)驗的比較(三) 中國情況的實證,47,二、 立法與國情的一般理論,(一) 國情的內涵與立法者的任務(二) 資源與阻力:國情的兩重性及其與立法的關系(三) 國情的穩(wěn)定性、變動性、連貫性及其與立法的關系

27、(四) 判斷事物是否屬于國情范疇的標準(五) 國情對立法的具體影響和綜合影響,48,第二節(jié) 立法對國情的依賴性,國情對立法的作用首先在于立法對國情具有依賴性。這種依賴性是廣泛的,立法的各主要環(huán)節(jié)都受國情的決定或影響,這里僅從立法制度和立法技術兩方面來考察。 一、 立法制度對國情的依賴性 二、 立法技術對國情的依賴性,49,一、 立法制度對國情的依賴性,一國立法制度的基本狀況,主要由該國基本國情的綜合作用決定。 首

28、先表現(xiàn)在立法權限劃分體制上。 其次,表現(xiàn)在立法機關和立法程序對國情的依賴性上。,50,二、 立法技術對國情的依賴性,(一)法的結構對國情的依賴性(二) 法的形式對國情的依賴性,51,第三節(jié) 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一、 物質性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二、 精神性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三、 社會性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四、 正確看待國情對立法的作用,52,一、物質性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國情因素可以大致分為物質性的、精神性的

29、和社會性的幾類。 (一) 生產(chǎn)方式對立法的作用:生產(chǎn)方式是最主要的一種物質生活條件,它是整個社會最重要的基礎,因而也是立法的最重要的基礎,決定著立法的各個側面。 (二) 地理環(huán)境對立法的作用 (三) 人口狀況對立法的作用,53,二、精神性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一) 思想道德對立法的作用:思想意識和倫理道德等同法是相通的。 (二) 文化對立法的作用:這里講的文化,主要是指歷史傳統(tǒng)、習慣、法律文化、法學等。 (三) 科學技術對立

30、法的作用: 首先,從立法的內容看; 其次,從法的體系看; 最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立法開辟新的領域、提出新的任務,提供新的方法。,54,三、社會性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社會性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比物質性國情因素和精神性國情因素更多地為人們所注意。社會性國情因素包括眾多內容,這里僅從兩方面闡述。 (一) 國家制度對立法的作用 (二) 社會革命對立法的作用,55,四、正確看待國情對立法的作用,第一,各

31、種國情對立法的作用,一般都不是孤立地而是在與其他國情相聯(lián)系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第二,各種國情對立法的作用,一般不是靜止不變而是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情況下有區(qū)別的。 第三,各種國情因素對立法的作用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主次之分的,其中物質生活條件中的經(jīng)濟因素是最根本的。 第四,國情對立法起著決定或影響作用,并不意味立法完全能與國情相一致,也不意味立法應當刻板地反映國情。,56,第四節(jié) 中國立法與中國國情,一、中國立法與經(jīng)濟國情二、

32、中國立法與政治國情三、中國立法與歷史文化傳統(tǒng)四、中國立法與人口、民族和自然地理狀況五、學習與汲?。褐袊⒎ㄅc國際環(huán)境,57,第六章 立法的歷史發(fā)展,第一節(jié) 立法法與其歷史環(huán)境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立法的發(fā)展第三節(jié) 立法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第四節(jié) 立法的歷史類型,58,第一節(jié) 立法法與其歷史環(huán)境,一、 歷史地看待立法法二、 立法法萌生于歷史環(huán)境三、 立法法是如何適應歷史環(huán)境的,59,二、 立法法萌生于歷史環(huán)境,在以立法為

33、先導的中國法律制度建設迅速而明顯獲取重大進展的過程中,必然地或歷史地產(chǎn)生了催動《立法法》誕生的種種原因。 首先,在這一發(fā)展過程中,逐漸積累了種種需要以系統(tǒng)而較為健全的制度固定下來并借此加以鞏固發(fā)揚的寶貴立法經(jīng)驗。 其次,在立法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顯露出種種不足或弊病。 最后,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終于歷史地開始進入中國的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60,三、立法法是如何適應歷史環(huán)境的,《立法法》的優(yōu)點:

34、 其一,確定了中國立法的政治原則、法治原則、民主原則、科學原則。 其二,規(guī)定了有關立法制度,特別是著重規(guī)定了法律、行政法規(guī)尤其是法律的立法權限和立法程序,劃定了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其他法的形式的調整范圍。 其三,專門規(guī)定了以適用和備案為主要內容的法與法之間的相互關系。,61,三、立法法是如何適應歷史環(huán)境的,《立法法》的弊端: 第一,偏重于總結、反映和固化立法經(jīng)驗,而疏離了立法理論、忽視了立法創(chuàng)新

35、、拒絕了立法借鑒。 第二,偏重于立法權限、立法程序、立法監(jiān)督方面的制度,而忽略了對立法主體、立法者素質的制度規(guī)制;只對法律解釋做出制度規(guī)制,而忽視了對其他法的形式的解釋的制度規(guī)制;只規(guī)定了立法主體的立法權限或立法職責,而全然沒有規(guī)定立法者不盡職守的法律責任。 第三,偏重于設置立法原則和以立法權限、立法程序、立法監(jiān)督為主要內容的立法制度,而嚴重忽略立法技術事宜。,62,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立法的發(fā)展,一、 當代中國立

36、法總說二、 矛盾的開端三、 跌入低谷四、 新的轉折五、 基本經(jīng)驗,63,二、 矛盾的開端,(一) 新立法的誕生和盛舉(二) 立法體制由相當分權向高度集權轉變(三) 初始成形的法的體系建設(四) 立法理論、制度和技術的總體狀況,64,三、 跌 入 低 谷,(一) 指導方針嚴重失誤和歷史挫折迭出(二) 歷史付出昂貴學費——立法體制、體系及其他,65,四、 新 的 轉 折,(一) 立法體制朝著完善化的方向屢有改進(二)

37、一個有特色的頗具規(guī)模的法的體系正在形成(三) 逐步走向自覺或成熟的立法理論(四) 立法制度和立法技術亟待改進之處,66,第三節(jié) 立法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一、 法的產(chǎn)生和立法的產(chǎn)生二、 認可習慣法是立法產(chǎn)生的起點三、 立法的發(fā)展規(guī)律,67,一、 法的產(chǎn)生和立法的產(chǎn)生,(一) 立法產(chǎn)生的悠久歷史(二) 法的產(chǎn)生和立法產(chǎn)生的原因,68,三、 立法的發(fā)展規(guī)律,整個立法經(jīng)歷了由專制向民主轉變、由野蠻向文明轉變的發(fā)展歷程。立法目的和作

38、用經(jīng)歷了由治民、治國逐漸向為民、為國轉變的發(fā)展歷程,經(jīng)歷了由維護特權向規(guī)定權利平等轉變的發(fā)展歷程,經(jīng)歷了由追求理性、正義向既追求理性、正義又追求利益、秩序轉變的發(fā)展歷程。立法制度經(jīng)歷了或正經(jīng)歷著日漸走向正規(guī)、完備、法制化的發(fā)展歷程,立法過程經(jīng)歷了或正經(jīng)歷著逐漸走向較為周密、完整的發(fā)展歷程。,69,三、 立法的發(fā)展規(guī)律,立法技術經(jīng)歷了日漸科學的發(fā)展歷程,立法調整經(jīng)歷了由簡單向復雜演變的發(fā)展歷程,經(jīng)歷了由盲目走向自覺、由被動走向主動、由體

39、系零亂走向體系完整的發(fā)展歷程。立法在平衡與不平衡相交替的過程中向前發(fā)展著。立法發(fā)展的步伐、速度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步伐大體一致,決定人類文明進程速度并作為人類文明進步標志的因素,也是決定立法發(fā)展步伐的重要因素。,70,第四節(jié) 立法的歷史類型,一、 奴隸制立法二、 封建制立法三、 資本主義立法四、 社會主義立法,71,一、 奴隸制立法,(一) 奴隸制立法的產(chǎn)生、本質和特征 維護奴隸制生產(chǎn)關系和奴隸主階級的統(tǒng)治秩序,體現(xiàn)

40、奴隸主階級意志,是所有奴隸制立法最重要的本質特征。另外,立法中帶有濃厚的神權色彩、宗教色彩,也是奴隸制立法的一個特點。(二) 奴隸制立法制度(三) 奴隸制立法技術,72,二、 封建制立法,封建制立法的產(chǎn)生、本質和特征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立法都經(jīng)歷過封建制這一歷史階段,許多國家封建制立法還歷時長久。封建制立法的本質,集中表現(xiàn)為它體現(xiàn)封建主階級的意志,維護封建的經(jīng)濟、政治和思想統(tǒng)治,維護封建主階級的社會秩序。封建制立法是特權的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