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高血壓作為一種全球流行性疾病,已有相關研究表明交感神經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的激活在高血壓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應用藥物可抑制交感神經和RAAS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以起到降壓的作用,但需要長期服用,并存在藥物副反應。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表明,采用經皮導管去腎交感神經射頻消融術(RFA)可有效的抑制交感神經和RAAS系統(tǒng)的過度激活使血壓下降,達到治療頑固性高血壓的目的,進而使靶器官獲益。由于這是一項治療頑固
2、性高血壓的新技術,是在傳統(tǒng)方法上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需要大量的基礎以及臨床研究來證明其安全有效性。已有研究顯示該項技術可以使得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SHR)的血壓下降將近40mmHg。本研究旨在觀察SHR去腎交感神經手術前后血壓的變化以及對靶器官的影響,探討去腎交感神經術對 SHR血壓的干預效果及相關靶器官的影響,進而為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方法:將12周齡的青年SHR(n=24)作為研究對象,聯合應用外科手術切除及化學消
3、融方法(10%的苯酚酒精溶液)建立去腎交感神經模型。將其隨機分為去腎交感神經術組(RDN組)和假手術組(Sham組)。相同周齡的WKY大鼠(n=12)為基線對照組。術前及術后每周測量一次血壓及體重至處死前一天。并分別于術后1w、8w、12w隨機處死各組大鼠各4只,分別留取血漿、心臟、腎臟、主動脈。用ELISA法測定血漿中去甲腎上腺素(NE)及血管緊張素II(Ang II)的含量。計算左室質量指數(LVMI);心肌組織進行HE染色觀察左心
4、室心肌細胞形態(tài);Western Blot法分別檢測左心室α-MHC和COL I的蛋白表達。腎臟組織進行HE染色觀察腎臟形態(tài),進行PAS染色觀察腎小球硬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檢測腎臟COL I的蛋白表達。主動脈進行 HE染色觀察主動脈形態(tài),應用Image-Pro Plus6.0測量血管內徑(Luminal radius,LR)、血管中膜厚度(Media thickness,MT),計算血管中膜厚度/血管內徑(MT/LR)。采用
5、SPSS13.0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均數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均數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多個時間點進行的重復測量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體重的比較
RDN組與Sham組在手術前及術后每周的體重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RDN組與Sham組在手術前及術后每周的體重均低于W
6、KY組(P<0.05)。
2.各組收縮壓的測量
術前RDN組與Sham組的SBP無統(tǒng)計學差異(175.0±2.8mmHg vs.174.5±2.7mmHg)(P>0.05),且均大于WKY組的SBP(132.2±4.2mmHg)(P<0.05)。與Sham組相比,RDN組的SBP在術后1w、2w、3w、4w、5w均低于Sham組(145.3±1.6mmHg vs.181.0±3.7mmHg,154.8±2.9mmHg
7、 vs.190.4±7.7mmHg,160.3±4.5mmHg vs.196.0±6.4mmHg,166.2±4.3mmHg vs.203.6±8.0mmHg,184.6±3.2mmHg vs.201.5±9.0mmHg)(P<0.05),術后6w及以后各時間點兩組SBP均無明顯差異(P>0.05)。與WKY組相比,RDN組和Sham組各對應時間點的SBP均高于WKY組(P<0.05)。Sham組的SBP術后1w較術前稍升高(181.0
8、±3.7mmHg vs.174.5±2.7mmHg)(P<0.05),術后2w(190.4±7.7mmHg)與術后1w無明顯變化(P>0.05),術后3w(196.0±6.4mmHg)較術后2w稍升高(P<0.05),術后3w以后SBP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且無明顯變化(P>0.05)。WKY組各個時間點的SBP均無明顯變化(P>0.05)。
3.血漿NE含量的變化
術后1w RDN組血漿中NE含量與WKY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
9、差異(169.1±3.8pg/ml vs.170.4±3.2pg/ml)(P>0.05),且二者均顯著低于Sham組(222.3±4.2pg/ml)(P<0.05)。術后8w RDN組血漿中NE含量與Sham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231.4±3.8pg/ml vs.234.5±2.7pg/ml)(P>0.05),且均高于WKY組(171.3±5.6pg/ml)(P<0.05)。術后12w RDN組血漿中NE含量與Sham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0、(238.6±2.7pg/ml vs.241.1±5.9pg/ml)(P>0.05),且均高于WKY組(171.4±5.4pg/ml)(P<0.05)。
4.血漿中Ang II含量的變化
術后1w RDN組血漿中Ang II含量與WKY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90.0±1.4pg/ml vs.89.3±2.4pg/ml)(P>0.05),且二者均顯著低于Sham組(171.9±2.8pg/ml)(P<0.05)。術后8w
11、 RDN組血漿中Ang II含量與Sham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174.5±2.0pg/ml vs.173.9±1.5pg/ml)(P>0.05),且均高于WKY組(90.1±3.2pg/ml)(P<0.05)。術后12w RDN組血漿中Ang II含量與Sham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173.5±1.9pg/ml vs.173.3±2.8pg/ml)(P>0.05),且均高于WKY組(90.1±2.9pg/ml)(P<0.05)。
12、 5.LVMI的變化
RDN組與Sham組相比術后1w、8w、12w的LVMI均無統(tǒng)計學差(P>0.05),但上述兩組LVMI在各自時間點均顯著高于相應WKY組(P<0.05)。
6.心肌HE染色觀察三組大鼠心肌細胞形態(tài)學變化
WKY組術后1w、8w、12w的心肌細胞大小均正常,排列整齊,心肌細胞核呈橢圓形,居于細胞中央,心肌間質無明顯增生表現。RDN組與Sham組術后1w、8w、12w的心肌細胞均出現不同
13、程度的損傷,表現為心肌細胞肥大且排列較紊亂,心肌間質明顯水腫,部分心肌細胞溶解,周圍結構不清。
7.Western Blot法檢測大鼠心臟α-MHC以及COL I的蛋白表達含量與Sham組相比,RDN組術后1w、8w、12wα-MHC的蛋白表達含
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且均低于相同時間點WKY組的蛋白表達含量(P<0.05)。與Sham組相比,RDN組術后1w、8w、12w COL I的蛋白表達含量無統(tǒng)計學
14、差異(P>0.05),且均高于相同時間點WKY組的蛋白表達含量(P<0.05)。
8.腎臟HE染色及PAS染色觀察三組大鼠腎臟形態(tài)學變化及腎小球硬化
WKY組術后1w、8w、12w的腎小球大小及形態(tài)均正常,腎小管排列規(guī)則。RDN組與Sham組術后1w、8w、12w的個別腎小球皺縮甚至硬化,部分腎小球可見代償性肥大,部分腎小管萎縮。
9.Western Blot法檢測腎臟COL I的蛋白表達含量
與
15、Sham組相比,RDN組術后1w、8w、12w COL I的蛋白表達含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且均高于相同時間點的 WKY組的蛋白表達含量(P<0.05)。
10.主動脈 HE染色觀察三組大鼠主動脈形態(tài)學變化及相關指標的測量
WKY組的主動脈血管內徑(LR)、中膜厚度(MT)及MT/LR在術后1w、8w、12w無明顯變化(P>0.05),且內徑及中膜厚度均正常,血管壁細胞排列規(guī)則。Sham組的主動脈血管內徑(
16、LR)、中膜厚度(MT)及MT/LR在術后1w、8w、12w逐漸增大(P<0.05),且血管壁細胞排列不規(guī)則,細胞密度減低。RDN組的主動脈血管內徑(LR)、中膜厚度(MT)及MT/LR在術后1w、8w、12w逐漸增大(P<0.05),且與相同時間點的Sham組無明顯差別(P>0.05),均大于相同時間點的WKY組(P<0.05)。
結論:
1.去腎交感神經術對大鼠的生長無影響,但長期高血壓則阻礙大鼠的生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去腎交感神經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影響.pdf
- 去腎交感神經術對腎血管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及靶器官的影響.pdf
- 去腎交感神經術對成年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腎胺酶及酪胺酸羥化酶的影響.pdf
- 主動免疫AT1受體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及靶器官重塑的影響.pdf
- 去腎交感神經術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下丘腦p38MAPK、p65NFκB信號通路的影響.pdf
- 射頻消融腎交感神經對高血壓犬腎交感神經分泌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高血壓及不同降壓藥物對去卵巢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骨代謝的影響.pdf
- 針刺抑制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交感神經活性的β腎上腺素能受體機制研究.pdf
- 膽紅素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和氧化應激的影響.pdf
- 去腎交感神經術對高血壓大鼠左室肥厚的影響及其炎癥機制的研究.pdf
- 腎臟去神經法對成年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的治療價值.pdf
- 復合離子鹽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及相關因素影響的研究.pdf
- 脈君安片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壓的影響機制研究.pdf
- 皮下埋植緩釋抗高血壓藥物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藥濃度及血壓的影響.pdf
- 補益腎氣法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動脈彈性影響的研究.pdf
- 高鹽負荷加速誘導的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靶器官損傷時間窗研究.pdf
- 白花丹參水提物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壓波動性及終末器官損傷的影響.pdf
- 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腎組織DNP表達的動態(tài)變化.pdf
- 優(yōu)化去腎交感神經射頻消融術對頑固性高血壓的療效.pdf
- 經導管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對高血壓犬腎小管及間質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