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蛋白質主要是通過結構變化及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發(fā)揮生物學功能。目前,理論計算已經(jīng)成為研究蛋白質功能的有效手段。蛋白質結構的動態(tài)變化及其與配體間結合自由能的準確計算,是分子模擬研究蛋白質功能的核心問題之一。本文綜合利用同源模建、量子化學、分子動力學模擬及結合自由能計算等理論計算方法,分別研究了野生型αⅡbβ3整合素及其幾種重要突變體與配體RGD的結合能力,AuroraA與兩種小分子抑制劑之間的相互作用模式,不同二價陽離子對牛痘相關激酶構象
2、的影響,以及考察了不同電荷模型對蛋白質與配體結合自由能計算的影響。主要內(nèi)容包括:
1、采用分子動力學模擬和結合自由能計算相結合的方法,證實了將αⅡbβ3整合素中β3整合素252位上的Ala突變成Asp時,會導致配體的結合能力下降;當同時合并一個ADMIDAS殘基(D126A或D127A)突變時,配體的結合能力增強;而同時合并兩個ADMIDAS殘基(D126A/D127A)突變時,配體的結合能力基本消失。
2、采用基于
3、GPU加速的長時間尺度分子動力學模擬和結合自由能計算相結合的方法,分別對高親和力抑制劑HPM和低親和力抑制劑2JZ與AuroraA的結合機制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范德華相互作用是抑制劑與AuroraA結合的主要驅動力,而非極性溶劑化能也提供了輕微的有利貢獻。HPM具有更高親和力的原因是能夠與AuroraA產(chǎn)生更強的疏水作用,并且與AuroraA中的殘基Arg137之間形成了穩(wěn)定的氫鍵作用。
3、采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探討
4、二價金屬離子Mg2+和Mn2+,對牛痘相關激酶(VRKs)家族三個成員(VRK1,VRK2和VRK3)的結構穩(wěn)定性和動態(tài)行為的影響,模擬結果證實活性位點處Mg2+的結合有助于穩(wěn)定VRK1和VRK2的結構,Mn2+穩(wěn)定VRK2的結構,而無論有無金屬離子的結合,假激酶VRK3的結構都非常穩(wěn)定。
4、分別考察了AM1(Austin Method,version1)-BCC(Bond Charge Correction),MNDO(M
5、odified Neglectof Diatomic Differential Overlay),PM5(Parameterisation Model,version5),MUL(Mulliken),CM2(Charge Model2),CM3(Charge Model3),RESP(Restrained Electrostatic Potential)和QM/MM(Quantum Mechanics/Molecular Mechani
6、cs)這八種不同電荷模型,對MM/PBSA方法計算蛋白質與配體結合自由能準確性的影響。三個測試體系的計算結果顯示MNDO電荷比較適合于PKB(Protein Kinase B)體系,QM/MM電荷比較適合于CDK2(Cyclin-Dependent Kinases 2)體系,而所考察的八種電荷模型對結構差異很大的配體綁定到不同蛋白質的復合物體系預測效果不佳。
由以上結果可知,αⅡbβ3整合素中Ala252殘基與配體的結合能力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蛋白質分子印跡聚合物選擇性識別機制及蛋白質復性研究.pdf
- 蛋白質構象激活和分子識別機制的分子動力學研究.pdf
- 蛋白質-配體柔性對接相關計算問題研究.pdf
- 蛋白質分子設計
- 蛋白質動力學與蛋白質折疊的理論研究.pdf
- 計算機輔助蛋白質分子設計.pdf
- 蛋白質分子模式分析及識別研究.pdf
- 有關蛋白質的計算
- 21215.蛋白質與配體相互作用機理的分子模擬研究
- 基于蛋白質網(wǎng)絡與蛋白質功能的關鍵蛋白質預測研究.pdf
- 蛋白質分子中能量傳遞新理論有關問題的計算機模擬.pdf
- 蛋白質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基于機器學習的蛋白質類別及蛋白質-配體相互作用預測研究.pdf
- 動態(tài)蛋白質網(wǎng)絡的構建和蛋白質復合物識別研究.pdf
- 蛋白質計算歸納答案
- 組成細胞的重要分子核酸與蛋白質
- 表面分子印跡技術在蛋白質識別分離中的應用.pdf
- 分子印跡技術在蛋白質分離和識別中的應用.pdf
- 小分子蛋白肽與蛋白質粉的關系研究
- 蛋白質亞細胞定位的識別.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