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乙型肝炎的治療目前仍是醫(yī)學的一大難題。目前,對乙肝患者病情變化及治療效果監(jiān)測的實驗室指標多為血清免疫學指標、肝功能及病毒DNA載量作為主要指標,然而,這些項目難以解釋血清免疫學指標好轉-而實際上患者病情并未緩解,或者免疫學指標與生化學指標、病毒載量不一致的情況,無法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乙肝病毒(HBV)前C基因區(qū)1896位點(nt1896)的變異是較常見的變異,HBV變異后對乙肝診斷、治療、預防都產生重大影響。 目的:了解HBs
2、Ag(+)/HBeAb(+)/HBcAb(+)和HBsAg(+)/HBeAg(+)/HBcAb(+)的慢性乙肝病人血清HBV DNA前C基因區(qū)nt1896的變異情況及其與HBV DNA水平及轉氨酶(ALT)關系。 方法:將所有的實驗對象分為HBsAg(+)/HBeAb(+)/HBcAb(+)組和HBsAg(+)/HBeAg(+)/HBcAb(+)組,分別檢測肝功能指標,進一步根據(jù)ALT分組。用免疫熒光PCR法定量檢測HBV D
3、NA并用聚合酶鏈反應雜交(PCR—ELISA)檢測HBV前C區(qū)nt1896位點的變異情況。用x<'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被認為有差異。 結果:172例患者中有89例HBV DNA陽性,其中5 8例發(fā)生nt1896位點變異,變異率為65.2﹪(58/89)。HBsAg(+)/HBeAg(+)/HBcAb組的106例中,血清HBV DNA陽性64例,陽性率60.4﹪,平均濃度 1.46×10<'7>(215×10<'
4、3>—5.0×10<'7>)拷貝/ml,nt1896變異40例,變異率為62.5﹪(40/64)。HBsAg(+)/HBeAb(+)/HBcAb組的66例中,HBV DNA陽性25例,陽性率37.9﹪,平均濃度3.01×10<'6>(1.10×100—5.0×10<'7>)拷貝/ml。nt1896變異18例,變異率為72.0﹪(18/25)。經統(tǒng)計分析,兩組HBV DNA陽性率有顯著差異,nt1896位變異率無顯著差異。根據(jù)ALT范圍進
5、一步分組發(fā)現(xiàn),在HBsAg(+)/HBeAb(+)/HBcAb(+)患者中ALT升高組(>40U/L)DNA(+)的15例全部發(fā)生變異,變異率100﹪,而ALT正常組HBV DNA(+)的10例中只有3例發(fā)生變異,變異率30﹪(3/10),兩組間P<0.05。結論: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b(+)/HBcA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都存在較高的前C區(qū)nt1896變異率(P>0.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乙肝病毒前C區(qū)基因變異的研究.pdf
- 乙肝病毒前C區(qū)-BCP區(qū)變異與慢加急性肝衰竭關系的研究.pdf
- 乙肝病毒C基因區(qū)變異與機體細胞免疫功能關系的研究.pdf
- 乙肝病毒P區(qū)變異后病情進展及處理的臨床研究.pdf
- 肝細胞肝癌乙肝病毒基因整合位點及臨床病理分析.pdf
- 乙肝病毒基因組BCP區(qū)、前C-C區(qū)變異及基因型對α-干擾素抗病毒治療的影響.pdf
- 乙肝與乙肝病毒
- DNA雙鏈斷裂:乙肝病毒潛在的整合位點.pdf
- LAM和ECV聯(lián)合治療慢性乙肝患者對乙肝病毒耐藥基因多位點變異研究.pdf
- 乙肝病毒的監(jiān)測
- 乙肝病毒感染與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pdf
- 乙肝病毒復制水平、基因變異與母嬰傳播宮內感染關系的研究.pdf
- 乙肝病毒基因型和病毒變異與肝細胞癌的關系研究.pdf
- 乙肝病毒攜帶孕婦子代乙肝病毒近遠期感染情況的調查.pdf
- 乙肝病毒X基因變異對AR在乙肝致癌過程中作用的影響.pdf
- 乙肝病毒逆轉錄酶變異性位點和多態(tài)性位點對HBV復制的影響.pdf
- 乙肝病毒的介紹上海乙肝醫(yī)院
- 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病毒變異規(guī)律與乙肝疫苗免疫保護效果研究.pdf
- 高敏乙肝病毒檢測臨床意義
- 臨床意義2乙肝病毒表面抗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