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評價心臟再同步治療(CRT)術后1年內(nèi)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現(xiàn)新發(fā)房顫(AF)對CRT療效的影響。
方法:接受CRT治療CHF患者54例,其中男42例,女12例,年齡30-85歲。所有患者在CRT術前通過追問病史及相關檢查均無房顫(持續(xù)性或陣發(fā)性)病史,且符合指南CRT治療Ⅰ類或Ⅱa類適應證。所有患者術前均無AF病史,于術前和術后6、12個月進行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評價、6分鐘步行試驗(6-MW
2、T),心電圖和超聲心電圖檢查及起搏器程控隨訪。CRT術后新發(fā)房顫定義為:起搏器記錄到的房性高頻事件>180次/分且持續(xù)10分鐘以上或臨床隨訪中心電圖記錄到的房顫。將術后1年內(nèi)出現(xiàn)房顫者歸入新發(fā)房顫組,未出現(xiàn)房顫者記為保持竇律組
結果:1年隨訪結束時,54例患者中有12例(22.2%)出現(xiàn)新發(fā)AF,其余42例保持竇律。竇律組術后臨床及超聲指標均較術前改善明顯(P<0.001)。新發(fā)AF組術后NYHA分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
3、F)也較術前有顯著改善(P<0.001),6-MWT有提高趨勢(P=0.078),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縮小(P=0.017),但左房內(nèi)徑(LA)及二尖瓣返流無明顯變化。兩組間比較,術后LVEDD的減小幅度新發(fā)房顫組低于竇性心律組(P=0.038),左房內(nèi)徑在竇律組較新發(fā)AF組有明顯縮小的趨勢(△LA,術前vs.術后6個月:-3.2±5.3mm vs.-0.1±5.3mm, P=0.057)。CRT術后新發(fā)AF危險因素經(jīng)logi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應用超聲心動圖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術后短期療效的評價.pdf
- 腎功能水平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臨床療效影響分析.pdf
- 性別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短期療效的影響.pdf
- 左心室電極位置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臨床療效影響.pdf
-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對心室復極的影響.pdf
- 心臟再同步治療對心肌復極離散影響的研究.pdf
-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術后心臟的電學重構與機械重構.pdf
- 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對心臟再同步化療效的影響.pdf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治療的療效觀察.pdf
- 心衰心臟再同步crt治療
- 慢性心衰患者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術后隨訪研究.pdf
- 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舒張充盈模式對心臟再同步治療療效的影響.pdf
- 左心室不同起博部位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短期療效的影響及相關研究.pdf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再同步治療的療效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pdf
- 不同心室起搏電極位置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的影響.pdf
- 房室結消融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心衰合并心房顫動患者影響的薈萃分析和系統(tǒng)評價.pdf
- 超聲心動圖預測心臟再同步治療療效最佳參數(shù)的實驗研究.pdf
- 高齡心力衰竭患者(≥75歲)心臟再同步治療效果分析.pdf
- 心臟再同步治療患者無反應性影響因素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