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作為一類條件致病菌,主要寄居在人體的皮膚和粘膜(如口腔、消化道和陰道)表面。在機體免疫功能正常時,白念珠菌與免疫系統(tǒng)維持相對穩(wěn)態(tài),不會引發(fā)感染;而當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時,白念珠菌與機體共存的穩(wěn)態(tài)被打破,白念珠菌迅速繁殖,由共生菌轉為致病菌。白念珠菌感染作為最常見的真菌感染,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輕者常引發(fā)局部粘膜損傷,重者可穿透組織、侵入外周血液循環(huán),表現(xiàn)為播散性念珠菌
2、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近些年來,由于抗生素濫用的現(xiàn)象仍未得到有效解決,且腫瘤放化療患者以及HIV感染病人的日益增多,導致白念珠菌感染的發(fā)病率不斷增高,而且播散性感染的病死率居高不下,這些至今仍是難以解決的臨床問題。因此,研究白念珠菌的致病機制、特別是深入研究機體免疫系統(tǒng)抗白念珠菌感染的調控過程,可為其相關的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提供幫助。
機體抵抗白念珠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是由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s)、中性
3、粒細胞、巨噬細胞等組成的固有免疫應答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非特異殺傷的方式清除致病菌,但持續(xù)時間不長而且不具備免疫記憶功能。DCs作為專職的抗原遞呈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其表面表達較高水平的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這些PRRs的主要生物學功能在于可以識別病原體表面的保守結構,即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
4、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由此開啟針對病原體感染的免疫應答。白念珠菌細胞壁的PAMPs一旦被DCs表面的PRRs識別,可迅速活化DCs,分泌多種炎癥因子和趨化因子,促進對白念珠菌的非特異性免疫清除。DCs的活化機制十分復雜,其核心事件是NF-κB、核轉錄因子激活蛋白-1(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ion protein-1,AP-1)等轉錄因子的核轉
5、位,最終調節(jié)多種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的表達。另一方面,DCs還可以通過PRRs吞噬病原體,并將病原體抗原加工、遞呈給T細胞,誘導T細胞分化,指導后續(xù)的特異性免疫應答的類型和持續(xù)時間。固有免疫是獲得性免疫的起點和驅動,而獲得性免疫可在固有免疫的基礎上發(fā)揮更持久且具有記憶功能的免疫效應。值得注意的是,機體抗白念珠菌的免疫應答過程需要多種機制的精細調控,若免疫反應強度過弱,則無法有效清除病原體;但若免疫應答強度過高或持續(xù)時間太長,則容易導致機體
6、組織的炎癥性損傷。
microRNAs(miRNAs)是一類長度約20個堿基左右的單鏈非編碼RNA,可以與靶基因mRNA的3'非編碼區(qū)(3'UTR)的堿基不完全互補結合,導致mRNA發(fā)生降解,或者直接抑制mRNA的蛋白質翻譯過程,從而發(fā)揮轉錄后水平的調節(jié)作用。miRNAs的作用特點是一個miRNA可以同時在轉錄后水平對多個基因進行調節(jié),而一個基因的表達強度也可以受到多個miRNAs的調節(jié),miRNAs對靶基因的調節(jié)具有明顯的時
7、空特異性。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s在免疫細胞的發(fā)育和免疫應答的進程中發(fā)揮不可忽視的調控作用。在前期的研究中,我們采用microRNA芯片分析了白念珠菌刺激單核源DCs內miRNAs的表達譜變化,結果發(fā)現(xiàn)多種miRNAs異常表達,其中miR-155表達顯著上調。再者,以往的研究表明miR-155在抗細菌、病毒的免疫反應中具有活躍的調節(jié)功能,但目前miR-155在真菌感染免疫中的生物學功能尚不明確?;谝陨涎芯勘尘?,本課題
8、探討了miR-155在樹突狀細胞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固有免疫應答中的調節(jié)作用及其作用機制。
第一部分 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對樹突狀細胞及CD4+Th細胞的活化作用及功能影響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感染對樹突狀細胞的成熟及其功能的影響,進而對CD4+Th細胞的活化和分化的影響。
方法:采用磁珠分選的方法從人外周血中分離CD14+單核細胞和CD4+Th細胞,加入GM-CSF和IL-4誘導CD14+單核細胞分化為未成熟的DC
9、s。用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刺激DCs,檢測DCs的成熟表面標志物的表達及炎癥因子IL-1β、IL-6、IL-23、TNF-α和IFN-γ的分泌。然后將負載了白念珠菌的DCs與CD4+Th細胞共培養(yǎng),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Th細胞的活化及IFN-γ、IL-17等細胞因子的表達變化。
結果: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可以顯著上調DCs表面的成熟標志物CD83、CD86的表達,促進細胞因子IL-1β、IL-6、IL-23、TNF-α和IFN-γ的釋放
10、。負載白念珠菌的DCs與CD4+Th細胞共培養(yǎng)后,T細胞表面的活化標志物CD69表達上調,胞內細胞因子IFN-γ、IL-17的分泌水平明顯升高。
結論: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可以促進樹突狀細胞成熟,并誘導CD4+Th細胞活化分化,發(fā)揮有效的抗真菌效應。
第二部分 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可以上調樹突狀細胞內miR-155的表達
目的:研究熱滅活白念珠菌能否促進miR-155的表達和分泌。
方法:用熱滅活的白念珠
11、菌刺激DCs,qRT-PCR檢測胞內miR-155的表達。收集白念珠菌刺激DCs后的培養(yǎng)上清液,并提取外泌體,檢測上清液和外泌體中miR-155的表達。通過qRT-PCR檢測白念珠菌刺激DCs后不同時間點炎癥因子的變化情況,以及在DCs、單核細胞、THP-1細胞和RAW264.7細胞中miR-155的表達變化。
結果: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可以顯著上調DCs內miR-155的表達,并且白念珠菌刺激DCs的培養(yǎng)上清及外泌體中miR-1
12、55表達也明顯上調。白念珠菌誘導的炎癥因子的表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而miR-155的表達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后期與炎癥因子的表達趨勢相反。此外,在單核細胞、THP-1和RAW264.7細胞內,白念珠菌同樣可以持續(xù)上調細胞內miR-155的表達。
結論: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可以持續(xù)上調miR-155的表達,且miR-155可以通過外泌體分泌到細胞外基質中。同時白念珠菌刺激下炎癥因子的表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炎癥后期與miR-15
13、5的表達趨勢相反。
第三部分 miR-155對DCs分泌炎癥因子的調節(jié)作用及機制研究
目的:探究miR-155對白念珠菌誘導的DCs分泌炎癥因子的調節(jié)作用以及分子機制。
方法:將miR-155的模擬體和抑制體轉染DCs,然后加入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分別采用qRT-PCR和ELISA檢測炎癥因子IL-6、IL-23、TNF-α和IFN-γ的變化。采用生物信息學軟件TargetS can、miRDB和microR
14、NA.org預測miR-155的靶基因,并通過western blotting和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的方法檢測miR-155對靶基因的調節(jié)作用,最后轉染siRNA干擾靶基因的表達,檢測對下游炎癥因子分泌的影響。
結果:轉入miR-155的模擬體后,白念珠菌誘導的炎癥因子IL-6、IL-23、TNF-α和IFN-γ的分泌明顯降低;而轉入miR-155的抑制體后,炎癥因子的變化趨勢與之相反。在白念珠菌刺激的DCs中,miR-155可以
15、與轉錄因子NF-κB p65和上游BCL10的3'UTR端靶向結合抑制其表達。此外,干擾BCL10可明顯抑制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減弱白念珠菌上調炎癥因子的表達能力。
結論:在白念珠菌感染中,持續(xù)表達上調的miR-155對炎癥因子的分泌具有明顯的負向調節(jié)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靶向抑制BCL10及NF-κBp65的表達,進一步影響NF-κB通路的激活有關。
第四部分 白念珠菌活化的DCs內miR-155表達上調的機
16、制研究
目的:探究熱滅活白念珠菌上調miR-155表達的相關機制。
方法:加入Dectin-1的激動劑,采用qRT-PCR檢測miR-155的表達變化。在白念珠菌刺激DCs前加入Dectin-1的抑制劑或siRNA預處理,然后檢測miR-155的表達變化。分別采用細胞免疫熒光、Western blotting檢測熱滅活白念珠菌刺激DCs后轉錄因子NF-κB p65的核轉位情況以及MAPK信號通路相關分子的磷酸化表達。
17、在白念珠菌刺激的DCs之前預先加入NF-κB或MAPK信號通路的特異性抑制劑,研究這兩條通路對白念珠菌上調miR-155表達的影響。
結果:加入Dectin-1的激動劑可以明顯上調miR-155的表達,而加入Dectin-1受體的特異性阻斷劑或siRNA均會抑制白念珠菌上調miR-155表達的能力。熱滅活的白念珠菌可以促進NF-κB p65的磷酸化和核轉位,并激活MAPK的ERK、JNK通路及下游轉錄因子c-Jun的磷酸化;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角質形成細胞抗白念珠菌感染免疫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黃芩素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機制研究.pdf
- 白念珠菌誘導人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THP-1細胞)固有免疫應答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IL-22和TNF-α在口腔粘膜抗白念珠菌感染固有免疫中的協(xié)同作用.pdf
- 華蟾素在對小鼠系統(tǒng)性白念珠菌感染中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pdf
- 念珠菌病細胞免疫機制的研究.pdf
- 陰道上皮細胞抗念珠菌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樹突狀細胞在布魯氏菌疫苗誘導免疫應答中的作用研究.pdf
- 丹皮酚聯(lián)合氟康唑抗白念珠菌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52176.樹突狀細胞調節(jié)t細胞免疫應答的分子機制研究
- SEC5蛋白與InsP3R相互作用調控抗白念珠菌固有免疫.pdf
- 白念珠菌MIR1基因的功能研究.pdf
- 白念珠菌Swi-Snf復合物在白念珠菌菌絲發(fā)育中的功能研究.pdf
- 小檗堿與咪康唑協(xié)同抗耐藥白念珠菌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小檗堿與氟康唑協(xié)同抗耐藥白念珠菌的作用機制研究.pdf
- 中性粒細胞在尿路感染中對樹突狀細胞的調節(jié)作用.pdf
- 鈣穩(wěn)態(tài)系統(tǒng)在白念珠菌形態(tài)發(fā)生及壓力應答中的功能研究.pdf
- 白念珠菌細胞壁中β(1-3)-葡聚糖通過ERK信號通路激活小鼠樹突狀細胞.pdf
- 白念珠菌誘導小鼠胸腺細胞凋亡機制的研究.pdf
- 小檗堿與氟康唑協(xié)同抗耐藥白念珠菌的作用及作用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