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學有法,但法無定法”。這句話說明了教育現象的復雜性和靈活性。一方面要有穩(wěn)定的教學理念和原則做指導,另一方面還要因材施教,靈活多變,但又不能脫離教學本質的屬性和原理。
本論文除導言和結論外,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音樂學、教育學的學科分析及比較。論文通過全信息理論的視角,同時結合哲學、結構主義的語言學、心理學和音樂美學的相應的理論成果,對音樂學和教育學采取先分后合的策略,通過對音樂學和教育學的“全息性”做
2、一個學科性質的分析后,找出他們二者之間的共同特征來進行交叉和融合,以再現音樂教育學作為一個交叉學科的形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取和歸納出能夠適用于各級各類(專業(yè)音樂教育、師范音樂教育、學校音樂教育)音樂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以使大量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音樂教師能夠用較短的時間,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這種教學原理和方法,并最終能夠靈活地運用到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去。對于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且地區(qū)發(fā)展水平差異過大、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的教學現狀,
3、對于參差不齊的各級各類的音樂教師們,尤其是作為身在中國的最西部、最落后的高師音樂院校的本人,對此有著深切的體會,并不是每一個工作在音樂教育第一線的教師都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嚴格意義上的音樂教育學術的閱讀、研究和思考的。況且目前從我國的音樂學科的現狀來看也確實存在著“學科本位”和“各自為政”的現象,導致音樂學科的各個子學科、音樂教育的各個層次之間,缺乏有效的和統(tǒng)一的交流和溝通,因此,從音樂學和教育學的源頭出發(fā),尋找一種能夠反映音樂教學規(guī)律的
4、普遍性的、能夠使各個研究層面的教師和學生(師范生--未來的教師)獲得一種可感、可知、可復制(可傳遞)的音樂教學理念和原理,就是本文的最終目的和歸屬。
第二部分:音樂全息教學原理的理論建構。原理的建構是比較困難的、是需要以科學的邏輯建構為前提的。本文以康德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為哲學前提,并同時對照語言學的“語法、語義和語用”以及音樂美學的“形態(tài)、觀念和行為”,并最終以信息科學的“全信息”的形式為載體,實現了對于音樂的本質的
5、全新的結構劃分,形成了“音樂語法信息”、“音樂語義信息”和“音樂語用信息”的音樂現象“全信息”的概念建構。之后筆者通過對關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文化的學習和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作為中國傳統(tǒng)哲學源頭的“易學”的“三義”的理論精華和內涵,通過“現象、規(guī)律(本質)、原理”的層層深入的邏輯建構范式,生成了音樂全息教學原理的理論建構的邏輯過程。這個建構過程的意義的生成在某種程度上其價值更大于音樂全息概念的生成,因為符合認知邏輯規(guī)律的(康德的“感性、知性、理
6、性”、皮亞杰的“前運算、具體運算、形式運算”等)教學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它體現了音樂教育的實踐哲學,不僅要重視在施教過程的內容的傳授,更要重視知識傳授過程中學生(人類)心理認知的邏輯發(fā)展要求,這是本文的主體部分。
第三部分:音樂全息教學原理的解讀及應用。目前我國的音樂教育大致分為專業(yè)音樂教育、普通音樂教育、師范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四個部分。其中,師范音樂教育是國家音樂教育的根本,它的教學成敗直接關系著下一代的音樂教育(普
7、通學校音樂教育),正像匈牙利的柯達伊所說的,做一個好的音樂教師要比做一個布達佩斯歌劇院的導演還要重要得多。對于一個不好的導演,失敗的是他一個人,對于一個不稱職的音樂教師,他會剝奪幾代孩子享受音樂的樂趣。因此居于師范音樂教育的核心和主體地位的高師音樂教育的教學成敗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目前音樂教育中“門戶之見”和“學科本位”的錯誤思想導致了我們高師的音樂教育專業(yè)形成了頑固的“重視專業(yè)技巧課、忽視音樂的理論課”。導致了很多教師和學生對音樂的各門
8、課程形成了錯誤的理解,并進而對專業(yè)音樂教育和師范音樂教育的主次地位顛倒過來,存在著嚴重的“科班情結”和“技術至上”的觀念誤區(qū)。在現在的很多高校音樂教育中,依然奉行“流行歌曲不進課堂”、“伴奏必須彈原譜、即興伴奏沒有價值”這樣不成文的規(guī)定。高師的音樂教育不應該糾結于“專業(yè)”和“非專業(yè)”的劃分,正像趙曉生老師所說的“應該表演專業(yè)最好的去搞理論、作曲,作曲理論最好的去搞音樂教育?!卑蹿w宋光老師的“立美”和“審美”的角度說,專業(yè)音樂教育培養(yǎng)的是
9、承擔著具有“立美”責任的音樂傳播者,非專業(yè)(學校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教育培養(yǎng)的是國民大眾的具有“審美”意識的音樂接受者。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專業(yè)音樂教育培養(yǎng)的是演員,學校音樂教育則培養(yǎng)的是具有欣賞水準和審美能力的聽眾,只有這兩者齊頭并進,國家的各大歌劇院才能有經濟來源和發(fā)展前途”。而我國從事高師音樂教育的教師應該兼具專業(yè)和非專業(yè)音樂教育的所有要求,既要具備良好的高水準的專業(yè)表演水平,同時又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
10、理論功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音樂聽眾”,達到國家教育部教育改革的初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只有將國民的音樂教育放到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才能使高師的音樂教師教育獲得應有的地位和價值,才能徹底轉變專業(yè)音樂學院和高師音樂院校的地位差異和目標差異,把培養(yǎng)“音樂表演”人才的重心轉移到“具有高標準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國民大眾上來,只有這樣,我們的音樂教育才能實現音樂教師的高水準和高質量化。無論多么科學的教學理論和原則
11、,離開了教師的這個施教主體,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本部分是對前面第二章的一個主觀意義上的解讀,是本人在從教十余年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失敗的教學經驗,這個部分其實每一個章節(jié)擴展開來都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由于本文以教學原理的建構為主體,因此,這部分只是為了舉例說明音樂全息原理在從事具體音樂課程的教授中是如何靈活運用的,這個部分由于受到課程內容以及教師主體的影響會出現一些因人、因地而異的差別,在此僅僅代表了本人的一個教學案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用發(fā)展的眼光審視音樂教育
- 建筑中的全息原理
- 熵界和全息原理.pdf
- 數字全息原理及應用探討
- 基于錐光全息測量原理的測距系統(tǒng)研究.pdf
- 基于全息原理的AdS-QCD對偶模型.pdf
- 全息顯示的計算原理、方法及系統(tǒng)實現.pdf
- 基于錐光全息原理的三維測量技術研究.pdf
- 全息課堂教學評價技術研究.pdf
- 教學智慧生成研究
- 全息投影技術原理論文范文
- 全息成像的研究.pdf
- 教學智慧與智慧教學的內修與外練
- DMD數字全息及彩色數字全息技術的研究.pdf
- 全息能量及宇宙的全息描述.pdf
- 推薦學習劉建宇的“全息”數學教學
- 光全息透鏡及全息成像的綜合應用研究.pdf
- 用未來的眼光看現在
- 用智慧開啟音樂人生
-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武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