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小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的保護作用.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研究了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小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的保護作用。本研究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目的:探討如何建立穩(wěn)定的小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
   方法:雄性FVB 小鼠隨機分成供體和受體,采用自創(chuàng)的三套管法建立小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
   結果:手術成功率在90%以上,冷缺血時間35.6±5.9min,熱缺血時間25.3±7.2min,供肺準備時間21±5.6min,整個手術時間85±15

2、min,術后受體存活時間達到30d以上,術后一月顯微CT 顯示左肺野清晰,左支氣管通暢,阻斷小鼠右側(cè)肺門前后,檢測動脈血氣,結果無顯著性差異。術后一月病理學檢查顯示肺移植物結構基本正常,與正常右側(cè)肺相似,肺泡通氣功能良好。
   結論:在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的基礎上,自行摸索,獨立地建立了成功的小鼠肺移植模型,與國外建立的該模型相比,我們的方法具有操作簡便易行,模型穩(wěn)定的特點,這在國內(nèi)屬于首創(chuàng),為肺移植的基礎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
   第二部分:
   目的:探討應用生物發(fā)光技術在體監(jiān)測小鼠肺移植排斥反應以及評價抗排斥反應藥物環(huán)孢霉素治療效果的可能性。在體監(jiān)測器官移植排斥反應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前景。當前,診斷排斥反應的金指標是活組織檢驗,該方法不僅具有侵襲性,而且還可能造成樣本誤差。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探索采用生物發(fā)光顯像技術活體監(jiān)測肺移植排斥反應的可能性,并進一步使用該方法評價不同劑量抗排斥反應藥物環(huán)孢霉素的治療效果。
   方法:采

4、用表達生物熒光素酶-綠色熒光蛋白(Luc-eGFP)的轉(zhuǎn)基因L2G85小鼠(H-2q)作為供體,Balb/c(H-2d)或 FVB(H-2q)小鼠作為受體,建立小鼠左肺原位肺移植模型。定期檢測供體肺散發(fā)的生物熒光信號強度。不同的時間點處死實驗動物,取出供肺組織行HE 染色,觀察肺組織病理學改變。
   結果:所有肺移植物均在移植后7天左右排斥,生物熒光信號強度(BLI)在7天左右下降到基礎值的5%以下(1.35±0.1%),到移

5、植后2周,移植物生物熒光信號降到背景水平。相反在同基因移植FVB 受體小鼠內(nèi),生物熒光信號強度在2周仍然超過基礎強度的80%(89.6±4.5%)。我們同時使用不同劑量環(huán)孢霉素,抑制同種異體小鼠肺移植物的排斥反應,10mg/kg/d、20mg/kg/d和30mg/kg/d,生物熒光信號結果顯示,移植術后28天,20mg/kg/d組生物熒光信號強度與基礎值相比,遠大于10mg/kg/d組(41.05±4% VS14.87±3%,P<0.0

6、5),但是和30mg/kg/d組沒有很明顯的區(qū)別(41.05±4% VS44.49±4%,P>0.05)。
   結論:生物熒光顯像技術能可靠地活體連續(xù)監(jiān)測小鼠肺移植排斥反應,并能監(jiān)測環(huán)孢霉素的免疫抑制效果,將來臨床上可以應用該策略,有利于建立個體化的抗排斥反應治療方案。
   第三部分:
   目的: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MSC)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的作用。靜脈注射后,該細胞大量滯留在肺內(nèi),滯留在肺內(nèi)的細胞是否能夠抑制

7、肺移植排斥反應呢?本實驗將對此展開研究并探討其可能的機制。
   方法:實驗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檢測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后植入到肺內(nèi)的情況。1X106L2G85來源的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經(jīng)尾靜脈分別注射至正常組、假手術組以及肺移植組小鼠體內(nèi),通過監(jiān)測生物熒光信號強度來追蹤細胞的存活情況(n=5/組)。第二部分,研究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移植對同種異基因肺移植物排斥反應的保護作用。使用L2G85小鼠為供體,Balb/c 小鼠為受體,建立小鼠

8、左肺原位移植模型,隨機分成3組,對照組、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組和環(huán)孢霉素治療組(n=20/組),對照組接受PBS100ul 尾靜脈注射,共5天;細胞治療組接受FVB小鼠來源的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尾靜脈注射,1X106/d,共5天;環(huán)孢霉素組接受環(huán)孢霉素20mg/kg/d 腹腔注射直到實驗終末時間點。移植術后第7天,處死部分實驗動物,切取肺移植物,流式細胞檢測移植術后移植肺內(nèi)浸潤的淋巴細胞中CD4+FOXP3+Treg以及CD8+IFN-γ+

9、Tc的比例;肺組織行HE 染色觀察組織的病理變化;切取受體脾臟,分離脾細胞行酶聯(lián)免疫斑點實驗檢測移植受體的免疫反應類型。部分實驗動物定期檢測供體肺散發(fā)的生物熒光信號強度直至移植后第21天。
   結果:第一部分實驗,在正常組、假手術組和肺移植組中,小鼠尾靜脈注射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后,生物熒光顯像提示早期細胞主要滯留于肺內(nèi),左右肺內(nèi)細胞信號強度基本相同,24h后左右肺內(nèi)細胞信號強度在三組中均急劇降低,肺移植組左肺下降幅度最小,肺移植

10、組右肺以及假手術組下降幅度其次,正常組下降幅度最大,第三天,除肺移植組左肺可以檢測到較強熒光信號外,其他組以及肺移植組右肺,熒光信號強度均降到背景水平;第二部分實驗,在移植術后第7天,與基礎值對比,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組生物熒光信號強度與環(huán)孢霉素組相近,差異沒有顯著性(66.7±8%vs63.9±4.5%)P>0.05,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組較PBS組生物熒光信號強,差異有顯著性(66.7±8%vs1.62±0.4%)P<0.05,在術后1

11、4天,PBS組信號降到背景水平,細胞移植組和環(huán)孢霉素組熒光信號強度相似,分別為基礎值的(42.3±3.5vs46.6±5.4%),細胞移植組和環(huán)孢霉素組相比,差異沒有顯著性,P>0.05,細胞治療組、環(huán)孢霉素組與PBS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但是到術后21天,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組熒光信號顯著降低,略強于背景水平,為基礎值的0.21±0.5%,環(huán)孢霉素組熒光信號為基礎強度的41.64±3.5%,差異有顯著性,P<0.05。移

12、植術后第7天肺移植物病理切片結果顯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治療組和環(huán)孢霉素治療組肺組織結構基本正常,肺泡通氣功能良好,但是PBS組顯示肺泡塌陷,肺泡間隔增厚,肺間質(zhì)淋巴細胞浸潤。在術后第7天,供肺移植物浸潤淋巴細胞中,MSC細胞治療組CD4+FOXP3+Treg 所占比例顯著高于PBS組(32.04±2.5% VS15.5±1.7%)P<0.05。CD8+IFN-γ+細胞毒性T 淋巴細胞所占比例明顯低于PBS組(27.6±1.4% VS 5

13、5.2±6.7%)P<0.05。酶聯(lián)免疫斑點實驗結果顯示,IFN-γ 斑點在三組中分別為:PBS組404±35/106細胞,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組為200±23/106細胞,環(huán)孢霉素組為196±26/106細胞,IL-4 斑點在三組中分別為:PBS組為38.7±5.4/106細胞,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組為75±10/106細胞,環(huán)孢霉素組為18±2.9/106細胞。
   結論:在此實驗中,我們證實了,靜脈注射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后,細胞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