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根管峽部(canal isthmus)是指同一牙根內兩根管之間含有牙髓或牙髓生成組織的一種窄形、帶狀結構。以往有學者曾將其作為根管間通道、側枝連接、管間吻合等來討論。任何含有兩個根管的單個牙根內均有可能存在根管峽部。根管峽部內通常存在壞死的牙髓組織、細菌及代謝產物,使根管清理的難度增加。在根尖手術中,根尖切除后使得原本與外界不通連的峽部暴露,對于峽部預備及充填的不足往往會導致手術的失敗。 上頜前磨牙在牙根的解剖和根管的形態(tài)上有較
2、多的變異,以往有很多學者對上頜前磨牙的根管形態(tài)及類型進行了研究,但是對上頜前磨牙根管峽部的研究卻很少。上頜前磨牙單根雙根管率較高,其根管峽部的發(fā)生率因此也較高。本實驗對單根的上頜前磨牙根尖1-6mm區(qū)域根管峽部的發(fā)生率和位置以及根管的類型和根管分叉或合并的水平位置做一研究,為提高臨床上頜前磨牙根管治療及根尖外科手術成功率提供解剖依據。 目的:研究單根的上頜前磨牙根尖1-6mm區(qū)域根管峽部出現的位置和發(fā)生率以及根管的類型和根管分叉
3、或合并的水平位置。 方法:挑選拔除的50顆上頜第一前磨牙及60顆上頜第二前磨牙。用透明白凝塑料包埋牙根。自根尖開始,片切去除1mm牙根后,用美藍染色根切面,在顯微鏡下觀察并記錄各橫截面的根管數和峽部分布情況。在距根尖1-6mm區(qū)域內每隔1mm處重復以上操作。 結果:單根的上頜第一前磨牙雙根管率是54.00%:單根的上頜第二前磨牙雙根管率是41.67%。上頜前磨牙根管峽部在距離根尖4mm水平發(fā)生率最高。 結論:上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頜第二前磨牙根管形態(tài)的顯微CT研究.pdf
- 前磨牙根管系統(tǒng)的CBCT研究.pdf
- 上頜第一前磨牙根管橫截面形態(tài)的顯微CT研究.pdf
- 前磨牙根管治療后高嵌體修復病例
- 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態(tài)顯微CT研究.pdf
- 前磨牙根管治療后牙體抗折強度的實驗研究.pdf
- 山東地區(qū)上頜第二恒磨牙根管系統(tǒng)解剖研究.pdf
- 上頜前磨牙根管治療后三種修復方式的生物力學比較研究.pdf
- 山東地區(qū)人下頜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統(tǒng)解剖研究.pdf
- 上頜第一前磨牙管間峽區(qū)的實驗研究.pdf
- 不同修復方式對前磨牙根管治療后抗折性的影響.pdf
- 前磨牙根管預備及氫氧化鈣充填方法的實驗研究.pdf
- 33顆中國人單根管下頜第二恒前磨牙根管錐度值測量.pdf
- 上頜第二前磨牙的三維模型建立及牙根受力分析.pdf
- 利用CBCT研究下頜第一磨牙根管變異的對稱性.pdf
- 上頜磨牙根管預備后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加壓充填的受力分析.pdf
- 上頜第一前磨牙牙根解剖特點及根管壁厚度增齡性變化的研究.pdf
- 上頜第一前磨牙髓腔及根管系統(tǒng)的影像學研究.pdf
- 上頜第二前磨牙早期牙根縱裂根管充填不同材料后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恒前牙根管系統(tǒng)的CBCT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