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本課題通過孤獨癥大鼠動物模型的建立,了解神經生長相關蛋白質(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神經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CD56)及突觸素(synaptophysin,SYN)在孤獨癥動物模型前額葉皮質及海馬表達水平的研究,探索其與孤獨癥的相關性。
方法:1.通過對12.5天的孕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鈉(Valproate,VPA)的方法建立孤
2、癥大鼠的動物模型,并用相關的實驗指標評估孤獨癥模型的可靠性。評估主要包括孕鼠產對照組及模型組數(shù)量、形態(tài)、生長發(fā)育的檢測(體重、睜眼時間)及行為學測試(負向性檢測、自梳理實驗、敞箱實驗、三箱實驗)。將孤獨癥模型組與對照組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評估模型建造的成功與否。2.通過蛋白免疫印跡實驗(Western blot)方法,檢測GAP-43、CD56及突觸素在孤獨癥大鼠模型中的表達水平,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方法了解不同年齡的孤獨癥模型及對照組大鼠
3、額葉及海馬突觸素的表達水平。
結果:1.比較孤獨癥模型組與對照組: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涂片檢查光學顯微鏡觀察結果顯示大鼠精液涂片在低倍鏡下呈團塊樣物質,而在高倍鏡下精子則呈密集無規(guī)則分布、分頭尾兩部分,頭部呈鐮刀形,尾部細長;模型組產仔數(shù)量顯著降低;睜眼時間較早;方向感覺及運動機能等的總體發(fā)育水平遲緩;形態(tài)學上模型組大鼠其尾部呈卷曲畸形,且具有刻板、重復行為,這些表現(xiàn)與Schneider等人制作出的孤獨癥模型表現(xiàn)一致,這些
4、均表明利用VPA腹腔注射法較為成功的復制出了孤獨癥的動物模型。2.Western blot結果顯示:孤獨癥模型組與對照組相比,GAP-43、CD56及突觸素在大鼠前額葉皮質及海馬區(qū)均有表達。出生后當日記為 P1,P14、P21及 P42時,前額葉皮質及海馬中 GAP-43及突觸素的表達高于對照組(P<0.05);P14、P21及P42時,前額葉皮質及海馬中CD56表達模型組低于對照組(P<0.05)。3.免疫組織化學結果顯示:突觸素在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清蛋白在孤獨癥模型大鼠上丘的表達及相關神經元形態(tài)的年齡變化.pdf
- 孤獨癥大鼠發(fā)病機制中突觸與神經免疫功能異常的初步研究.pdf
- 孤獨癥論文:兒童孤獨癥的早期識別與早期干預
- 孤獨癥論文:兒童孤獨癥的早期識別與早期干預
- 輕微額葉損傷作為兒童孤獨癥獨立后天危險因素的研究——輕微頭顱損傷致兒童孤獨癥大鼠模型預實驗.pdf
- 孤獨癥兒童記憶研究
- 孤獨癥兒童記憶研究.pdf
- 孤獨癥兒童家庭功能及相關因素研究.pdf
- 孤獨癥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及NRXN1基因在中國漢族孤獨癥兒童中作用的研究.pdf
- 孤獨癥(張瓊)
- 孤獨癥兒童腦電特征提取及分類.pdf
- 孤獨癥遺傳之謎
- 孤獨癥 ppt課件
- 孤獨癥兒童量表
- 兒童孤獨癥-(副本)
- 孤獨癥的藥物治療
- 孤獨癥的診治課件
- 孕期高危因素與孤獨癥的相關性研究.pdf
- 孤獨癥兒童情緒解讀訓練模型與實驗研究.pdf
- 孤獨癥患兒家長復原力及相關因素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