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歷代儒家經(jīng)典為線索,對儒家“和”觀念的起源、內(nèi)涵與思想觀念的內(nèi)在發(fā)展軌跡,進行了梳理與理論分析,以此探究“和”觀念在中國哲學文化形態(tài)中的獨特內(nèi)涵與理論特征,并力求展現(xiàn)儒家“和”觀念背后中國哲學獨特的問題意識、理論思維方式與價值關懷。本文的主旨在于梳理與闡釋出從先秦到宋明時期儒家“和”觀念的內(nèi)涵特征,內(nèi)在的發(fā)展軌跡與理路,這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所在,也是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儒家“和”觀念在不同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展現(xiàn)出了不同的思想范式。本論文在
2、考察了“和”字的語源學分析的基礎上,分別從禮樂之“和”、陰陽氣感之“和”與天命心性之“中和”三個方面闡發(fā)了儒家“和”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思想范式。
第一章闡釋“和”觀念的源起。首先從甲骨文、金文入手對“和”做了相關的語源學方面的考察,揭示出“和”的原始本義與引申義,以求從根源處理解“和”之內(nèi)涵。在此基礎上,結合社會歷史文化的發(fā)展,對“和”觀念之源起的三代時期的“和”觀念做了相關的闡釋。最后圍繞著“和”觀念,對“和”與“中”
3、、“中和”與“中庸”、“忠恕”、“仁義”、“致誠”等儒家思想中幾個極為重要的觀念之間的關系做了相關的考察,以求更全面地、完整地理解儒家“和”觀念之內(nèi)涵。
第二章闡釋儒家的禮樂之“和”觀念。先秦儒家主要從人文層面的禮樂教化上闡釋“和”。先秦儒家關注的重點是現(xiàn)實社會秩序的和諧有序上,在闡釋“和”的內(nèi)涵與特征時也重在將“和”納入禮樂制度的范圍之下進行考察。他們以人的中和本性為人性論依據(jù),主張禮以致“和”,樂以成“和”,通過禮樂教化的
4、方式來調(diào)節(jié)、涵養(yǎng)人的中和性情,進而來調(diào)和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社會群體的整體有序之和諧。這個時期“和”觀念的內(nèi)涵、思想范式與理論特征可以概括為禮樂之“和”。
第三章闡釋儒家的陰陽氣感之“和”觀念。由《易傳》開始,儒家開啟了從宇宙論層面論“和”的陰陽氣感之“和”思想模式。先秦儒家主要從人文主義層面上追求一種禮樂教化之“和”,而缺乏一種對“和”觀念的形上理論建構?!兑讉鳌吩谖铡⒔梃b道家的宇宙觀之后對儒家思想“蔽于人
5、而不知天”弊端進行了糾正與補充,使得儒家“和”觀念開始展現(xiàn)出一種形上的宇宙論理論維度。《易傳》把“太極”作為宇宙萬物的本源,而“太極”即是陰陽淳和未分之氣,即是一種陰陽氣感之“和”。本源之“和”按著陰陽和合之道化生了宇宙萬物,宇宙的化生及其萬物之間動態(tài)的整體和諧即是在陰陽交感、陰陽變易的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的,陰陽和合之道成為宇宙生命和諧歷程的根本法則。由《易傳》開啟的陰陽氣感之“和”思想范式成了戰(zhàn)國中晚期、漢代儒家“和”觀念的主要內(nèi)涵特征與
6、思想范式。漢代的“和”即是一種天人合一視野下的陰陽氣感之“和”,至宋初的張載,天地萬物之間的陰陽氣感之“和”觀念達到了思想理論的高峰。
第四章闡釋儒家的天命心性之“中和”觀念。宋明理學主要依據(jù)《中庸》首章的“中和”觀,圍繞“未發(fā)”、“已發(fā)”、“天命”、“心性”、“體用”等范疇,從形而上的天命、心性的層面對“中和”觀展開了細致的論述。宋明理學通過對《中庸》、《易傳》、《大學》等原始儒家文獻的挖掘,融合佛老思想,并結合自身的心理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古代儒家“和”觀念研究.pdf
- 中國古代儒家“友”觀念研究
- 中國古代儒家“友”觀念研究.pdf
- 中國古代畫論“隱”觀念研究.pdf
- 中國古代詩歌用事觀念研究.pdf
- 中國古代儒家教育禮儀研究.pdf
-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演變
- 中國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初步.pdf
- 中國古代法觀念特征及成因研究.pdf
- 論中國古代儒家的和諧教育思想.pdf
- 中國古代害蟲觀念與防治技術研究.pdf
- 中國古代婚姻家庭觀念透視
- 中國古代
- 淺談中國古代儒家道家的環(huán)保思想
-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互動
- 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的互動.pdf
- 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刑法的影響
- 中國古代“和”文化述論.pdf
- 中國古代毛筆研究
-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