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擬穴青蟹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養(yǎng)殖經濟動物,蛻殼是青蟹個體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現象,是青蟹個體不連續(xù)性增長的重要標志。研究發(fā)現,在青蟹蛻殼過程中,其體內的微生物數量、群落結構及相關的生理生化往往都會發(fā)生動態(tài)變化,揭示了微生物組在青蟹蛻殼后期重建的過程,為后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寶貴數據、奠定研究基礎。
本研究在“蟹公寓”開展養(yǎng)殖實驗,獲得蛻殼后的青蟹。并對青蟹蛻殼前(重殼蟹)、蛻殼0天(即蛻殼后6h內取樣)、蛻殼后3天、6天
2、及15天的腸道、殼內皮、鰓組織樣品及養(yǎng)殖水體、飼喂餌料進行取樣。對樣品中的微生物進行了熒光顯微計數及高通量測序并對數據進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結果如下:
1、使用熒光染料SYBR Green I對青蟹腸道、殼內皮、鰓組織樣品及養(yǎng)殖水體、飼喂餌料進行熒光顯微計數。發(fā)現腸道、殼內皮、鰓組織微生物數量在蛻殼前后均發(fā)生顯著減少(P<0.05);在蛻殼后0-15天的養(yǎng)殖過程中,青蟹微生物含量呈現逐漸升高趨勢;測得養(yǎng)殖水體微生物含量約為(4.
3、03±0.45)×105~(4.94±0.36)×105個/ml,餌料中微生物含量約為(5.47±0.68)×107~(8.40±0.72)×107個/g。
2、對高通量16S rRNA序列分析發(fā)現:青蟹各組織、養(yǎng)殖水體及餌料的共有優(yōu)勢菌主要為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和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其中變形菌門中的鹽單胞菌屬(Halomonas)占絕對優(yōu)勢,與
4、青蟹適應水體鹽度環(huán)境密切相關。餌料與青蟹各組織共有優(yōu)勢菌主要為梭菌門(Fusobacteria)、厚壁菌門(Firmicutes);水體特有優(yōu)勢菌主要為藍藻菌門(Cyanobacteria)。
對不同蛻殼時期青蟹組織樣品的微生物進行分析發(fā)現:青蟹體內有些常駐菌是定植于該組織的核心菌群,但其相對豐度會隨不同蛻殼周期而發(fā)生變化。此類常駐菌在腸道樣品中有39個屬、殼內皮組織中有46個屬、鰓組織中有74個屬。
3、青蟹各組織
5、微生物組成及結構在蛻殼前后會發(fā)生較為明顯的變化。
腸道組織中,優(yōu)勢菌如鹽單胞菌、Candidatus Hepatincola、弧菌(Vibrios)、弓形桿菌(Arcobacter)等在蛻殼后(0天)比蛻殼前相對豐度均升高,而在蛻殼后0-15天呈降低趨勢。殼內皮組織中,鹽單胞菌及涅斯捷連科氏菌(Nesterenkonia)蛻殼后相對豐度增加并在蛻殼后0-15天也為上升趨勢,而弧菌、黃質菌(Flavobacterium)、黃桿菌
6、(Tenacibaculum)、假交替單胞菌(Pseudoalteromonas)及Leadbetterella等在蛻殼后一直呈下降趨勢。鰓組織中,Albimonas、Leadbetterella、黃桿菌、假交替單胞菌、弧菌等在蛻殼后的相對豐度均因舊鰓的蛻去而下降至較低水平。Albimonas、Leadbetterella的相對豐度在蛻殼0-6天上升至較高水平后下降,而假單胞菌、弧菌等在蛻殼后3天相對豐度便開始下降,另外,黃桿菌的相對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擬穴青蟹健康養(yǎng)殖模式研究.pdf
- 擬穴青蟹脂肪營養(yǎng)生理研究.pdf
- 擬穴青蟹精氨酸激酶的過敏性及其構效關系的初步研究.pdf
- 擬穴青蟹基于轉錄組的分子標記篩選與遺傳規(guī)律分析.pdf
- 擬穴青蟹過敏原的性質研究.pdf
- 中國青蟹屬種類組成和擬穴青蟹群體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溫度、鹽度、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氮對擬穴青蟹蛻殼的影響.pdf
- 擬穴青蟹SpToll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其SNPs研究.pdf
- 環(huán)境因子對擬穴青蟹生理生化影響.pdf
- 擬穴青蟹微衛(wèi)星標記開發(fā)及應用研究.pdf
- 擬穴青蟹HSP70、PDI及GnRH受體的研究.pdf
- 擬穴青蟹與中華絨螯蟹幾個脅迫響應相關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分析.pdf
- 擬穴青蟹幾個免疫相關重要基因的克隆與表達分析.pdf
- 擬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不同種群呼吸代謝的比較研究.pdf
- 擬穴青蟹微衛(wèi)星分子標記的發(fā)育及其群體遺傳結構研究.pdf
- 擬穴青蟹卵黃蛋白原及其類似物的研究.pdf
- 3040.擬穴青蟹蛻皮周期中離子轉運相關基因的研究
- 糖基修飾改性對擬穴青蟹過敏原性質的影響.pdf
- 涎腺腺樣囊性癌口腔相關微生物組的初步研究.pdf
- 擬穴青蟹抗脂多糖因子6的克隆、表達及活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