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條紋病毒OTU-like蛋白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條紋葉枯病是由灰飛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傳播的水稻條紋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病害。自19世紀末在日本發(fā)現(xiàn)后,該病害已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數(shù)次大面積流行。RSV隸屬纖細病毒屬,其4條基因組RNA(RNA1-4)除RNA1含1個開放閱讀框(ORF),其余3條(RNA2-4)均含有2個ORF。其中RSV RNA1編碼1個由2919aa組成的多肽(PC1),總的分

2、子量約337kDa。序列分析顯示該多肽具有RNA依賴性RNA聚合酶(RdRp)功能結構域,因此被認為是RSV RdRp。其N-端區(qū)域還存在一個OTU-like(ovarian tumor-like domain)結構域。OTU-like蛋白酶家族是去泛素化酶(deubquitinating enzymes,DUBs)家族中的一大類。此類蛋白酶可通過去泛素化作用,在病毒與宿主互作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之前本實驗室的研究表明RSV PC1 N-

3、端部分可能在病毒RdRp的成熟過程及與宿主的互作過程中起作用。本研究首先將RSV PC1 N-端OTU-like蛋白的編碼區(qū)分成4段,分別克隆至原核表達載體pET-32a,并導入Ecoli.BL21(DE3),使用IPTG誘導表達。原核表達的融合蛋白用于免疫小鼠,制備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分析顯示所制備的抗血清對所表達的蛋白具有特異性的。同時,我們利用酵母載體質粒pGBKT7構建了含有RSV PC1 OTU-like蛋

4、白編碼區(qū)的重組誘餌質粒,即pGBK-OTU。自激活分析顯示該蛋白無自激活活性。以此為誘餌,通過Mating實驗篩選水稻cDNA表達文庫,共篩選獲得了3個與該OTU蛋白相互作用的水稻因子。雙分子熒光互補(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實驗顯示在植物細胞中RSVOTU-like蛋白與水稻LHCP存在強烈的互作。通過病毒誘導基因沉默(VIGS)技術下調LHCP基因的表達可引發(fā)明顯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